前言:
通過做變性手術改變性別的人並不少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金星老師了。經過變性手術之後,原本男性的特徵都會減弱,女性的風情會慢慢凸顯出來。那麼37年前,那個受不了自己是男人而做變性手術的小夥,現狀如何?
一、中國變性第一人
這個小夥名叫張克莎,她是中國變性第一人。1962年她出生在大連,父母都是高幹,三歲的時候,她就回到了老家湖南長沙。不像其他的男孩子一樣頑皮搗蛋,張克莎從小就非常聽話。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姐姐,所以有很多姐姐穿不了的衣服都給她穿了,而她的母親也非常熱衷於將其打扮成一個女孩的樣子。
小小的張克莎根本沒有任何性別意識,不知道男女之間的區別,母親和姐姐的行為讓她一直都以為自己是女孩子。所以張克莎從小就喜歡和女孩子交朋友,上廁所也從來都是蹲著上,上學的時候還時不時會穿女孩子的衣服。這種行為在當時的老師和同學們眼裡看來都十分怪異。因為實在受不了學校的流言蜚語,張克莎只能辦理休學,最後甚至連高中都沒有讀。
二、開啟新生活
1982年,張克莎無意之中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性別識別障礙」的文章,二十歲的她終於明白了自己這些年的痛苦來自於何處。在強烈的自我意識驅使下,她再也不想繼續擁有男兒身了。最終在北醫三院的王大玫教授的親自操刀下,她終於實現了心願——變成一個真正的女人。因為這在中國是首次變性手術,所以她也稱得上是「中國變性第一人」了。
雖然張克莎得償所願,但是外界給予她的壓力和質疑仍然讓她的生活不好過。在經歷了丟失工作和失去初戀男友後,張克莎想到了曾經有一位香港的肖先生和自己表白,雖然肖先生年紀不小了,但是從來沒有帶著有色眼睛看待過她。於是張克莎隻身一人去到香港,並且和肖先生結婚了。在香港張克莎的身份不為人所知,自然也不會有人看不起她。
三、接受
正當張克莎滿懷希望地準備開始新生活時,有一個老鄉卻突然之間出現在香港,並且威脅張克莎要告知全香港她是一個變性人。為了不被勒索,張克莎離開了香港,前往臺灣。她在臺灣開了一家餐館,安靜地生活著,期間還參加過當地的選美大賽。過了一段時間,張克莎接到了肖先生和自己母親去世的消息。
在思考很久之後,張克莎認為作為變性人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她決定不再躲躲藏藏地生活。回到長沙的張克莎坦然地面對周圍人的目光,甚至還出了一本自傳。三十七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人對張克莎表示了理解,還有很多人向她表達了愛慕之情,但是張克莎都拒絕了。現在的她一個人無憂無慮地,以女人的身份快樂地生活著。
結語:
有很多人認為同性戀和變性人都是可恥的。但是除了數量比較少,事實上他們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少數並不等同於異類,相反我們應該嘗試去理解和接受他們。如果社會能夠給這類群體更多尊重,相信人與人之間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