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釋:冥想是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

2020-12-19 騰訊網

冥想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體驗,它的內涵甚至遠遠超出我們對它的理解。其重點在於,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或去想像某一具體事物。科學研究發現,通過持續的全神貫注於某一事物,並將每次游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大腦將發生重大改變。

1

冥想時大腦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們利用現代科技手段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進一步深入理解了冥想狀態下的神經機制。冥想時大腦對信息的處理顯然不如平時活躍。一個從未嘗試過冥想的人,初次20分鐘冥想大腦中的β波(β波是人的四種基本腦波之一,高級冥想者會產生另外三種腦波)會持續減弱,而β波強度間接指示大腦的信息處理量。

左側亮起區域是冥想前的β波,圖像顯示,冥想後大腦的β波強度顯著減弱。

2

冥想時每個腦區的活動狀態

額葉

額葉是負責我們推理、思考、計劃、情緒和自我意識覺知的組織。它是冥想過程中捲入最深的腦區。在冥想時,額葉幾乎是完全靜默的。

頂葉

頂葉是負責加工處理周圍環境帶來的感覺信息與時空的把握。在冥想過程中,頂葉的活動狀態變慢了。

丘腦

丘腦是感官過濾器,它組織有用的信息並將其傳輸到更深的腦區,而夾雜其中的無用信息則會被過濾,從而提高你的注意力。冥想會減慢丘腦中輸入信息流的速度。

網狀結構

網狀結構是大腦中的哨兵。這個結構接收進入的刺激信息,使得大腦處於警覺狀態,隨時準備響應。冥想過程會消弱網狀結構發出喚起信號的頻率(環境中的各種刺激都會引起人們的生理喚起,喚醒水平決定了情緒的強度)。

3

冥想對我們的益處

提升注意力

冥想行為是集中注意力和感受自身注意力流動的訓練過程,最終會使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提升注意力。這是定期冥想所帶來的長期益處。

提升創造力

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一些經常練習冥想的人,發現他們的創新性任務完成的更好,並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提升記憶力

冥想還和快速記憶喚起有關聯。奧謝爾中心與馬緹諾生物成像研究中心的Catherine Kerr發現,那些練習專注冥想的人與其他沒有練習冥想的人相比,在受到焦慮、分心等幹擾時,能夠更快速地調整自己腦波,提升效能。她聲稱這種快速調整分心幹擾的能力,解釋了冥想者卓越的快速記憶能力以及認知整合能力。

減少焦慮

我們腦中有一個叫「自我中心」的區域,專業點說,叫內側前額葉皮質。這個區域是負責處理與「我」和個人經驗相關的部分。正常情況下,身體覺知和恐懼中樞的神經與這個「自我中心」的腦區聯結是很強的。當你受到驚嚇感到恐懼,或存在負面情緒,意識到自己在遭受攻擊時,這個腦區會啟動很強的反饋,做好「或戰或逃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通過冥想,這種神經聯結被減弱了,這意味著對「自我中心」啟動的感知會比一般情況下弱。「自我中心」反應弱化的同時,我們身體覺知和恐懼中樞的聯結同時加強了。當我們再次經歷可怕的事情或心神不安時,我們就能夠更理性的對待它們。隨著我們練習冥想的次數,我們的焦慮感就會逐漸減輕。

減少壓力

專注冥想已被證實可以使暴露在壓力下的人有更好的表現。在一項2012年的研究中,一群人力資源經理被均分為三組,其中一組被試者要求進行專注冥想訓練,還有一組被要求進行身體放鬆訓練,最後一組不進行任何訓練。八周以後,所有被試者都進行一項多任務壓力測試。最終的結果顯示,經過專注冥想訓練的小組比其他兩組壓力水平更低。

更具同情心

冥想研究發現,定期練習冥想的人表現出更強的同理心與慈悲心。在一次「同理冥想」試驗中,被試者觀看一組圖片,圖片上的人會有正面、負面,或中立的情緒表現。結果發現,練習冥想的人能夠全神貫注的觀看照片並且不會產生過多的情緒波動,但他們還是對那些看起來不安的人表現出強烈的同情。

這種現象部分歸結於杏仁核中的神經活動,因為杏仁核是腦中負責處理情緒刺激的功能區。通常在冥想時這部分腦區會表現出活躍性減弱的特徵,但在試驗中例外的是,當被試者看到照片時,杏仁核出現了應答反應。另一項研究表明,定期練習冥想的人與其他人相比,在聽到他人痛苦的聲音時,他們的顳頂葉交界處會表現得更活躍,這部分腦區也被認為是與同理心密切相關的部位。

更多腦灰質

冥想與大腦海馬體和額葉區域的灰質數量增多有所關聯。一開始這是無法被人理解的現象,但最終被證明這是對人非常有益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灰質會帶來更多的積極情緒,更持久的情緒穩定狀態,以及更高的專注力。另外,衰老會降低我們的腦灰質水平與認知功能水平,冥想也被證實能減弱這種效應。

end

設計排版:朱榮仙

期文章連結(點擊題目可閱讀)

相關焦點

  • 冥想能改變大腦的結構嗎?科學提高記憶力,掌握後
    眾所周知,記憶與大腦的海馬區域有關,海馬區域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加強海馬區的功能密度,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科I,有什麼可以改進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實驗在過去的五年裡,許多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冥想,他們發現正式的冥想練習可以引起生理變化,而冥想的益處已經從神經科學獲得了新的證據。
  • 冥想能改變大腦結構?科學提高記憶力,掌握後人人都是最強大腦
    眾所周知,記憶和大腦裡面的海馬區有關,海馬區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如果能夠加強海馬區的功能的密度,那麼就能夠提高學習和紀律一的效率,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提高呢?最近科學家們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冥想能夠改變大腦結構!
  • 冥想不僅可以改變大腦結構,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人類對於冥想的研究從未間斷,隨著各類科學的技術的發展,冥想的效果,早已不再是神話。 冥想不僅對於身心健康的幫助巨大,研究發現堅持冥想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讓人在生理層面上達到「改變治癒」。 01 究竟什麼是冥想?
  • 哈佛醫學院博士:冥想,讓大腦重返17歲!
    然後致力於研究瑜伽冥想對人類大腦活動和結構的改變。Sara Lazar博士的研究至今已經覆蓋眾多新聞機構,包括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時代周刊,CNN,ABC晚間新聞,全國公共廣播電臺,中央社,和赫芬頓郵報。1 當她還在讀研究所的時候,熱愛著跑步,一次為了和朋友一起跑馬拉松的她,因為過度訓練傷到了膝蓋和背部。
  • 科普|冥想與大腦,這才是人應該生活的狀態
    只有當大腦正常工作時,你才能正常的生活,當大腦出現故障時,你的生活也會遇到麻煩。大腦健康一點,你就會更開心,更健康,更富有、更睿智,你會做出更有用的決策,進而也會更成功、更長壽。消極想法、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往的創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都會損害我們的大腦。那如何彌補呢?答案是:冥想。
  • 冥想有助於延緩大腦衰老
    隨著美國人口老齡化,大腦的衰老引起了更多關注。大腦衰老增加了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風險。阿爾茨海默病就是最常見的痴呆症。 不過,認知能力的下降未必是老齡化的必然產物。目前研究表明,冥想——有助於延緩大腦衰老及改善腦機能。 一、冥想改善了大腦結構 2005年《神經學刊》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發現,冥想可以增加大腦前額皮質層的厚度。通常,大腦前額皮質層會隨著腦部衰老而變薄,大腦也隨之萎縮。
  • 冥想如何影響你的身體?它真的有幫助嗎?讓科學來回答這些問題
    千百年來人們練習著冥想,為了精神上、情緒上和生理上的各種好處。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冥想究竟如何影響你的身體呢?它真的有任何幫助嗎?這一切都始於大腦在冥想時,腦部掃描發現某些區域的活動增加了,這直接消減了焦慮與沮喪,並增加了對痛苦的容忍度。大腦在人的思緒休息時不再專注於外在環境,研究發現這也能改善記憶、自我意識和自我目標。
  • 冥想對您身心健康的科學益處
    一個簡單的添加方法並不會花費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它正在練習一些冥想。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冥想對我們身心健康的諸多好處。什麼是冥想?冥想是一種旨在提高意識和注意力的做法。自古以來就一直在使用它,但最近開始成為人們談論得越來越多的關於健康的組成部分。
  • 「冥想」+「提升注意力」如何用冥想的方式提升自我把控能力?
    什麼是冥想呢?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冥想麼?很多人把冥想神秘化了,甚至將它妖魔化,使其成為了一種迷信的神秘側事物。這是對冥想的認識誤區。按照百科對冥想的解釋,冥想,英文是meditation,是瑜伽中最珍貴的一項技法,是實現入定的途徑。
  • 常練冥想,大腦老得慢
    受訪專家: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副教授 蘇 浩本報記者 雷 妍最近,美國《神經案例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每天冥想能延緩大腦衰老。該研究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的學者共同完成,他們以一位名叫永益明宇的藏傳佛教僧人(現年41歲)為研究對象,探究每日冥想對其大腦產生怎樣的影響。研究人員在過去14年裡,對永益明宇的大腦進行了4次掃描,對照組是來自同一地區的105名年齡相近的人。結果顯示,永益明宇的大腦年齡是33歲,明顯比對照組成員年輕。研究人員認為,堅持冥想能給大腦帶來益處。
  • 「嗜血」的大腦:人類大腦是如何進化的?大腦的結構是什麼?
    這項研究由阿德萊德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心血管生理學團隊與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腦功能研究組和進化研究院合作完成。研究人員發現,流向大腦的血流量並不與大腦容積成比例增加,其比例指數為1.4。項目負責人阿德萊德大學的名譽教授羅傑·西摩表示:「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大腦體積增加了約350%,而流向大腦的血流量驚人地增加了600%。
  • 冥想的26個經過科學證明的超人益處
    在社會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的書「毀滅性的情緒」一書中,他敘述了他第一次對冥想者進行的科學實驗,參與的科學家中還有一個精神學家Richie Davidson還有世界研究情緒的先驅者之一的Paul Ekman。 他們對一個叫做Lama Oser(奧瑟)的有超過30年冥想經歷的喇嘛進行了研究且對其作出了各種參數。
  • 冥想真的可以延緩衰老嗎?永葆青春真的那麼難嗎?
    在過去的幾年裡,神經科學的研究也越來越充分,大量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暫的冥想過程也能使大腦發生一定的結構改變。 哈佛大學研究冥想如何改變大腦結構的神經學家薩拉·拉扎爾說: 「當冥想在20世紀60年代第一次來到西方時,它與毒品文化、嬉皮士文化聯繫在一起」。
  • 每天冥想10分鐘,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改變?
    「冥想,就是享受當下」 說起冥想,大家都不陌生,你不一定做過,但一定聽說過,「蘋果教父」史蒂夫·賈伯斯靠著冥想改變了世界冥想有利於增強記憶力和專注力,當你在練習冥想的時候可以讓大腦摒棄外界喧囂而只專注於當前時刻,因此能防止思想過於跳脫而無法集中,使我們的思維高度集中於某一事物而增強對其的記憶。
  • 冥想時大腦在想什麼?
    平常一個人冥想的時候在想些什麼?這是我想知道的,也是我發這篇文章的目的先說說我冥想時候的經歷吧。每次開始之前,會放輕音樂,盤腿坐在那裡,背部挺直,開始深呼吸讓自己的呼吸平靜而緩慢。大腦裡面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想法,這時我就如同旁觀者一樣靜靜的觀看它,不去管這個思想如何的蔓延。有的時候心起煩意,我也會如局外人一樣不帶任何的情緒去觀看它,看這個煩意能煩成什麼樣子。就這樣這個煩的情緒馬上就消失了。
  • 《冥想的力量》:看比爾蓋茨、賈伯斯推崇的大腦訓練法
    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和良好狀態冥想並非新事物,在過去人們把冥想當作宗教的一種神秘形式,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學家極教授開始對冥想的作用進行研究,美國賓夕法尼亞神經學教授發現,冥想者的大腦在冥想時並沒有關閉,只是大腦頂葉使冥想者失去對周圍事物的感覺...
  • 冥想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冥想(心念趨靜,深入即是神定)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詞語,因為它往往與宗教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冥想正漸漸褪去神秘的外衣,在世界各地的眾多領域中悄然流行起來。飛速發展的科技、經濟壓力和緊張的社交關係,使人們非常容易陷入焦慮和失眠等問題的困擾,而冥想被認為可以提升記憶力,減輕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並且可以增強創造力,因此越來越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那麼,冥想到底是如何改變大腦並增強認知能力的呢?它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呢?
  • 冥想如何快速入門?
    網絡上有很多介紹如何冥想的,比如聽音樂,想像自己在雲端或者海邊。也有朋友拿這些來問我,一般來說不置可否,我只會建議他們回到方法即可。冥想的方法,如果展開講,可能會非常細緻。短短 5 分鐘,讓忙碌的大腦和緊張的心都放鬆下來,從焦慮、疲憊中恢復,就像從熟睡中自然醒來一般。到下午,腦袋清醒,精力充沛。為什麼冥想補充精力的速度這麼快?推薦大家看看《冥想 5 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這本書,書中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 冥想,是看清世界本質的最好方式
    為什麼冥想是難的?為何大成者都重視冥想?「思考」的代價小務虛在以前一直只知道大腦相當消耗能量,佔身體2%的大腦,卻要消耗25%左右的能量,似乎這25%的能量在今天看來好像也不是特別多,但是這樣的認知是不利於我們理解人類大腦的用智方式的。
  • 網易新聞 採訪中國首家正念冥想中心 IMC 發起人
    然而,在我決定正式學習它的時候,我意識到當你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教你如何做時,它實際上是多麼簡單。只要有正確的指導,冥想是非常簡單的。 :你對那些覺得冥想很太難,或者沒有堅持下去的初學者有什麼建議嗎? W: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