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的時候,經常聽爺爺講楊家將的故事,我們總是搬個小板凳,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後來,隨著電視劇《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戰洪州》等的熱播,穆桂英這個名字,在我們中國人心目中,可以說是巾幗英雄的代名詞。
穆桂英的故事隨著楊家將的廣泛流傳而家喻戶曉,於是,人們對於這樣一個「歷史人物」的真實性也深信不疑。
那麼,穆桂英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還是說關於她的故事都是子虛烏有?
翻閱史冊,非常遺憾地告訴大家,小說和影視劇裡面的大名鼎鼎的穆桂英,在正史中找不到任何關於她的信息。
《宋史·楊業傳》中只收錄了楊業及其子楊延昭等七人、其孫楊文廣一人,並無一字提及其女眷。另外,如果穆桂英是真實歷史人物,那麼,在專門收錄「義婦節婦」之事跡的《烈女傳》也應會有記載。但結果令人有點失望,《宋史·烈女傳》中一共收錄近40名「奇女子」的事跡,卻找不到任何關於穆桂英的信息。
穆桂英,這一女將形象,首次出現在明代作家熊大木小說《楊家將演義》中,而到了元初,小說家徐大焯在《燼餘錄》中,把穆桂英「嫁」給了楊宗保。其實,小說的寫法,作者根據個人情感虛虛實實,不足為信。
穆桂英的名氣之所以越來越大,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小說及影視劇不斷深入人心,老百姓對楊家將保家衛國,盡忠職守的愛國精神愛戴及敬佩之情。
楊家將的故事說的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忠勇報國、一個個戰死疆場的悲壯感人故事,如楊令公血灑陳家谷,楊七郎被萬箭穿心等等,這些故事在我國民間已經深入人心,其人物形象已經基本定位,不可能做更多的更改,要進一步塑造楊家將的故事,只能在他們的遺孀身上大做文章。後來,小說作者把楊門女將也塑造成了抗遼英雄。
其實,這也是咱們老百姓表達愛憎的一種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