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這4個表現說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別大意

2020-12-16 媽咪寶貝傳媒

寶寶的身體健康一直是父母關心的重點,寶寶稍有些不舒服就會大驚失色。但除了身體上的健康,心靈上的健康也同樣重要。如果家長忙於工作,關愛和陪伴寶寶的時間少,寶寶就會缺乏安全感,這很不利於寶寶心理健康成長。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了以下4個表現,家長就要注意了,說明寶寶缺乏安全感,別大意。

【1.害怕黑暗】

好多家長以為寶寶怕黑是正常現象,尤其在晚上睡覺前,一定要開著燈睡覺。但事實可不是這樣。開燈睡覺不僅會影響寶寶睡眠,還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如果寶寶怕黑,家長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給寶寶不怕黑的勇氣。家長不要過早地讓寶寶一個人睡,如果條件可以,儘量別讓小寶寶一個人睡。其次家長可以在睡前給寶寶讀一些繪本,講一些好玩的故事,等寶寶有了睡意再離開。

【2.吃手指】

吃手指可以轉移寶寶的緊張情緒,提升內心的安全感。其實寶寶從幾個月開始就會吃手了,但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寶寶進入了口腔敏感期。寶寶通過吮吸手指來探索世界,獲得滿足感。但如果寶寶到了一、兩歲的時候還吃手,這就值得父母注意了。因為長時間吃手指會影響寶寶長牙,而且手上細菌多,寶寶隨意吃手,很容易病從口入。家長最好教育寶寶勤洗手,還可以準備好玩的玩具或好看的繪本,讓寶寶的小手活動起來,轉移注意力。

【3.一定要抱著玩具入睡】

寶寶都喜歡柔軟的毛絨玩具,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前,一定要抱著才肯睡覺。有的寶寶甚至在外出時都要帶著喜歡的毛絨玩具,不然就會不開心。寶寶有這種現象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需要毛絨玩具陪伴自己,安慰自己。這時家長就要檢討自己有多久沒有陪伴孩子了,是不是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及時改正。

【4.寶寶膽小、愛緊張】

有的家長說自己家的孩子很膽小。有時家裡來客人,想讓寶寶出來打個招呼或做個自我介紹,孩子都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甚至會緊張的哭出來,真的很苦惱。其實這正是寶寶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照顧寶寶,多抱抱他,讓寶寶知道你是愛他的。多和寶寶溝通,給寶寶必要的安慰、鼓勵和支持,增強寶寶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漸漸地家長們會發現孩子的「害羞」情況並沒有好轉,上了小學還是不愛說話,連老師都反饋了這些問題。這時候家長才發現事態嚴重,其實孩子不是怕羞,只是缺乏安全感而已。如何給孩子安全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爸媽們要及時觀察孩子的這幾種表現,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 若孩子有這6種表現,他可能正在經歷校園欺凌,家長別大意
    若孩子有這6種表現,他可能正在經歷校園欺凌,家長別大意 1、突然不想上學 但如果孩子無緣無故突然跟你說不想去上學,說明孩子在學校裡可能被欺負或者被排斥了,因為在學校被欺負後會對學校產生恐懼心理,這種心理促使著孩子遠離學校,所以孩子才會和你說不想去上學,家長千萬別覺得孩子是厭學而不聞不問!
  • 寶寶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出牙期」,家長千萬別大意
    當然,孩子長牙其實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伴隨著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家長可千萬不要大意,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出牙期。小寶貝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他們的「出牙期」噹噹是一個五個月大的男寶。平常媽媽帶鈴鐺的時候雖然有點辛苦,但鈴鐺也特別可愛活潑,特別是每次睡醒時看見媽媽來了,總是甜甜的一笑,讓媽媽覺得特別開心。
  • 3歲大的寶寶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安全感極度缺乏,寶媽可要警惕
    而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很多寶媽也是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她們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讓寶寶有足夠的安全感。畢竟充足的安全感對寶寶的身心健康可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就和寶寶的安全感有關,3歲大的寶寶如果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安全感極度缺乏,寶媽可要警惕了。
  • 孩子偏愛的顏色藏著性格的小秘密,若是第六種,娃可能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偏愛某些顏色,可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家長要引起重視,多多陪伴,快來看看你家的寶寶是那種性格。顏色和孩子的性格又有怎樣的關係呢?1、藍色喜歡藍色的孩子性格沉穩,處事沉著,理性冷靜,邏輯思考能力強。
  • 缺乏安全感,是病嗎?
    就像缺乏維生素在身體上會有多種表現一樣,現代人不僅僅把焦慮、患得患失、悲觀與缺乏安全感相聯繫,似乎一切的負面行為、情緒和性格都可以用「缺乏安全感」來解釋: 孩子黏父母是缺乏安全感,但和父母不親近也是缺乏安全感; 女性依賴男人被看成是沒有安全感,但遠離男人也是缺乏安全感;
  • 黑色系背景圖Ⅰ女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女生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焦慮 極度缺乏安全感 不想和人多說一句話 不想社交 甚至恐懼人群 有段時間 我確實有些「生病」了 1.多疑 心裡容易不踏實 2.討好型人格 3.患得患失
  • 娃出現這4種現象,說明正在長身高,家長提前了解讓娃個頭漲一漲
    不少家長也把姚明當作目標培養孩子,希望孩子個子高高的。要知道,長身體是在特定時間段進行的,而且還會出現一些徵兆,家長足夠重視才能幫孩子抓住這段黃金期,避免娃在身高上存在遺憾。 小偉今年上初二,特別喜歡姚明,課下經常打籃球。最近晚上睡覺他感覺腿部抽筋,整夜睡不好,平時還特別困。小偉把煩惱告訴了媽媽,媽媽詢問醫生後得知小偉正好處於青春期,是長身體的黃金階段,腿部抽筋、犯困則是長身體的信號。
  • 孩子太「戀物」,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一般寶寶在6個月開始就有了依戀的情感需求,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撫愛和呵護,這也是出於對安全感的一種本能渴求。如果父母經常與孩子分開,寶寶缺乏應有的疼愛,就會缺乏安全感,戀物行為也會隨之產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媽媽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去工作,小嬰兒格外想念媽媽,常常需要摟著媽媽的一個舊衣服或者是一條小毛毯來睡覺。實際上,這是一種把對親人的實質依戀轉移到物品上的表現。
  • 兒科主任忠告:3種傷脾食物,耽誤孩子長高個,家長別往娃嘴裡塞
    兒科主任忠告:3種傷脾食物,耽誤孩子長高個,家長別往娃嘴裡塞1、炸雞類快餐小志就是因為吃了炸雞和烤翅之後,才會出現積食難消化,像炸雞、漢堡等食物,實在是不適合孩子食用,油炸食品裡面熱量高、油脂多,孩子脾胃功能不完善,難以消化,會加重孩子的積食症狀,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遭遇什麼?一生卡在「彎路」上
    文|秘籍君都說家是孩子的避風港,如今,大多數家長都忙著在「家」裡避風,唯獨沒人願意給孩子當「港灣」,導致孩子對現實世界非常缺乏安全感。而一旦孩子對父母沒了底氣,出門在外就難免有不當之處,甚至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和人生道路。
  • 「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不論男女,孩子有這「3表現」時,別大意了!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不論男女,孩子有這「3表現」時,別大意了! 這是因為異常細胞正在取代健康的白細胞。白血細胞有助於保護身體,抵禦感染。反覆發作和持續感染可能表明兒童沒有足夠健康的白細胞,家長朋友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跡象,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
  • 孩子肚子疼 家長別大意
    手術很順利,並儘可能的保留了患兒的正常卵巢組織,這是最值得慶幸的。這個孩子開始症狀就是一個腹痛,但經醫生診斷後,這個疾病就要分秒必爭,才能保住小姑娘的卵巢,否則會因為完全缺血壞死而被切除。要知道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卵巢直接影響著她以後的生長發育和成年後的生育問題,這是一輩子的事兒。其實卵巢扭轉只是孩子腹痛原因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疾病早期的表現也是腹痛。
  • 家長別跟著干著急,4步走助娃糾正性格
    家長別跟著干著急,4步走助娃糾正性格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孩子總是會因為某件小事而急躁、發小脾氣,有的家長對此置之不理,他們認為孩子還不懂事,控制不好脾氣是正常的事情,無須對此太過在意,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可能是腸脹氣,家長別大意寶寶很難受
    然後大家都笑了,迪迪抱著兒子說:「我家這是個屁精轉世,別看剛出生沒多久幾乎每天都要放好多屁」,大家都被他都得笑出眼淚。但是其中一個二胎寶媽卻說:「你這還是去醫院看一下吧,好像不是正常的現象」。迪迪一下就緊張了,趕緊帶孩子去醫院了。
  • 愛孩子從給足「安全感」開始!家長4招幫孩子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安全感」這個詞,尤其是有孩子後,我們經常說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樣能奠定孩子一生感受幸福的基礎。到底什麼是「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哪裡?家長怎樣才能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這篇文章就和大家逐一解讀。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喜歡這類顏色的孩子,往往內心缺乏「安全感」
    黑暗色系——缺乏安全感黑色從視覺效果來講,黑色帶給人的感覺就是撲面而來的壓抑感,喜歡黑色的孩子性格也大概如此,沉悶、內向、陰鬱、嚴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喜歡黑色代表著孩子的「虛無」感受,對自己的狀態感到恐懼或是恐慌。
  • 「天使寶寶」都是安全型依戀,如何給娃足足的安全感?你了解嗎
    但實際上,從她家孩子的表現來看,是不缺安全感的,也算是「天使寶寶」。離開父母哭鬧,父母一回來就立馬安靜下來,說明他對父母是安全依戀。他發現,孩子在陌生的環境(傳統的託兒所或醫院)被陌生人照顧時,以及與親密的照料者(母親)分離時,分為好幾種表現,一般會出現三個階段:反抗、絕望和分離。在絕望階段,孩子反倒比較安靜,對媽媽的期待越來越小,最後甚至會忘記母親。
  • 寶寶睡覺時這4個表現,說明孩子智力發育好,寶媽偷著樂吧!
    通過這篇文章,靖媽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有的這些小動作,究竟透露著些什麼信息給我們。孩子在三到六歲之前睡覺的時間不規律,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這就表明三到六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睡覺的4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
  • 寶寶喜歡被抱著走,是缺乏安全感的體現,這3種安撫方法寶媽必學
    其中讓小杜最為頭疼的問題就是家裡的娃太粘人,簡直就跟'長'在大人身上一樣,只要稍微一放下,這娃就會號啕大哭,抱起來又沒事了。因為娃的這個特性,現在家裡人是被搞得疲憊異常。尤其是三個月後,寶寶的精力變得比以前更好,晚上睡覺又成了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