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末、庚子年始,全國都籠罩在新冠病毒的陰雲下。二月中旬本該重返校園與孩子們聚首,由於疫情影響只能繼續宅在家裡。接到通知,要進行微課錄製。
說實話,微課這樣的新生事物,我非常地陌生。手機上網查詢了一下,微課視頻,就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某個特別的知識點的解答,不需要長篇大論。這是一種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補充。
借了朋友的電腦,她把製作軟體包發給了我,並附帶了使用說明。拿到軟體,先安裝好,再詳細查看使用說明。確定內容,寫好教案並製作課件,整整花了兩天時間。原以為有了現成的錄製軟體,僅錄五分鐘是小菜一碟。等到花了一晚上時間還沒錄出滿意的課時,我才算真正懂得了"是非經過不知難"的道理,想起來容易的事情只有做了才清楚它有多不容易。第二晚,夜深人靜的時候,揉著朦朧的雙眼,喝一杯提神的茶水又開始了。我一個在客廳中錄製的,連續錄了10遍,保存了效果最好的3次。第二天,把微課視頻上傳,結果還是三次都不符合要求。幸好朋友芳此時打來電話,給予指導,我決定重新整理思路,再重新錄製。
再次等到晚上,採用芳的辦法:用手機錄音,EV錄屏電腦錄PPT視頻(聽著音頻點空格鍵,錄的時候在EV錄屏裡設置參數和"不錄聲音",一定要把音頻和錄屏同時開始,不然很難合成),然後用格式工廠合成,最後進行降噪處理。一個微課視頻,再反覆錄製了五遍後,突然覺得有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把最滿意的視頻進行了上傳。
終於,第二天終於通過。真是"付出就有收穫,嘗試就能成功"!緊張忙碌的一周,對微課這一新生事物的認識,讓我受益良多。
一、重新認識了"微課":那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真可謂是,時間短、內容精、時空限制小。
二、做微課的教學設計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要點:第一,選點要小,"微課"不是傳統課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將一個重點問題講深講透,最好的是講出新意。第二,"微課"把課堂教學的程序都必須一一具備,它的教學目標也是三維目標,它是一個完整的微型課堂,因此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第三, "微課"的價值在於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因此它的針對性更強,"微課"的作用在於"解惑"而非"授業"。
三、老師應該掌握現代的信息技術。製作微課的方法,我們可以用錄屏軟體、攝像工具、和專用軟體等。用一位著名學者的的話來說就是:"今天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向其他人學習我們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和這個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就是藉助了網絡,藉助了微課。
依然清晰地記得,孔子在《論語》中講到"君子不器"這句話,即人不是器物,不能被當下環境所限制,不能只有一種用途。通過這次微課錄製,讓我對"君子不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為老師除了會在教室裡上課,更應該全方位地開發自己的潛力,激發自己的潛能,這樣我們的反脆弱能力才會變高,才會在這個資訊時代更好地做好我們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