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 豆瓣評分8.6 家庭教育電影
一個年僅10歲,經歷了27次手術的小男孩,因外表異於常人,每天戴著一個巨大的太空人頭盔,不願走出家門,自卑且孤獨。
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他終於在四年級的時候,勇敢踏進學校大門,並拿到學校授予的的亨利沃德畢奇爾勳章,還獲得了一大群好朋友。
這是一個小男孩的典型成長故事。
很多人回想起電影裡的情節,還會被這個天生基因突變的小男孩奧吉觸動淚腺。
但青芒君第二次看這個電影,卻更多注意到了電影裡的另一個孩子——姐姐維婭。
這個二胎家庭的老大成長經歷讓人心疼——自四歲許下願望想要一個弟弟之後,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她的預期,由於弟弟奧吉天然的缺陷,爸爸媽媽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大部分的時間、關注和愛都給了奧吉。
奧吉第一天上學,晚餐時大家一起聊完奧吉在學校的情況,各自上樓,留維婭在飯桌旁,只有小狗黛西陪著她,她無奈又似乎是司空見慣地對黛西說:「他們就不能關心下我過得好不好嗎?」
重溫《奇蹟男孩》,你會發現,這更是一個二胎家庭的成長故事——弟弟奧吉踏入學校,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和友誼;媽媽重拾夢想,完成畢業論文;姐姐加入戲劇社,向穩妥熨帖的自己發出挑戰。而爸爸,呵護和支持著每個人。
這是一個二胎家庭最好的狀態。
原來每個擁有良好氛圍的二胎家庭,都離不開父母的成長。
★「弟弟是太陽,父母是地球,女兒是月亮」
奧吉的特殊情況,使得家裡的所有人都圍著他轉。母親更是為了奧吉,放棄了自己的碩士學位,安心的在家照顧奧吉,輔導他的科學課。
父親則是每天忙於工作,能陪維婭的只有家裡的狗狗黛西。
其實,弟弟奧吉的出生是自己四歲時的生日願望。
在維婭四歲生日時,自己的願望就是要一個弟弟。
誰能想到,一年前的自己還是一個小公主,到弟弟出生後自己就變成了月亮,全家都圍著弟弟轉。
她更懂得做姐姐的要有責任,在弟弟面前,自己也是一個小家長。
青芒君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到二胎家庭的寶媽說,家裡的大娃特別乖,特別懂事。能知道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大娃從不給家裡添麻煩,當爸爸媽媽出門工作時,照顧弟弟妹妹的事情就落在了大娃身上。
殊不知大娃也只是比二胎大兩三歲,同樣是需要爸爸媽媽細心照料呵護的對象。
在本該做小公主的年紀,變成了家裡的小保姆,這是成熟懂事,還是被動接受?
★做孩子們的「端水大師」
二胎家庭似乎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電影中奧吉的出生伴隨著整個家庭的重心發生變化。
媽媽在奧吉出生前差一篇論文就可以碩士學位畢業,但是因為奧吉,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學位。媽媽原本的願望是成為一名童書插畫家和美術老師,她畫的每一幅畫,主題都和奧吉有關。
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一面鏡子,在孩子的眼裡,看到的父母是她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當自己的爸爸和媽媽把愛的天平傾斜到弟弟後,姐姐的心態必然會發生變化。
一次,維婭的好朋友米拉達故意疏遠了維婭,她很傷心,於是去奶奶之前常住的海邊排解心情,因為奶奶生前跟她說過「我更疼愛你,因為已經有那麼多天使在愛弟弟了,所以我選擇更疼愛你。」
晚上回家後,媽媽得知她去了奶奶生前住的地方,意識到對女兒關心不夠,於是提議二人一起聊聊天。
誰知當天當母女兩人在沙發相談甚歡時,媽媽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說奧吉在學校嘔吐,情況不好。她只能選擇立馬抽身前往學校。媽媽的離開,讓來之不易的母女二人獨處時間再一次煙消雲散,一向乖巧的維婭,狠狠的把電視遙控器摔在地上。
這是這個懂事的姐姐的唯一一次比較激烈的爆發,其中包含了太多對家庭的失望。
雖然在媽媽離去後發了脾氣,但電影中大多數時刻的維婭依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寵弟狂魔」,在弟弟奧吉受欺負時、失去朋友時都給了弟弟最大的安慰。
這離不開「端水大師」父親對維婭的持續關注,即使很晚回家,他還是會來到維婭的房間,問一兩句她學校、朋友相關的事,給她以關注和鼓勵。
★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的確,在二胎家庭中,讓愛做到平均很難。家長會不自覺地認為,大娃有年齡更大,有責任照顧弟弟或妹妹。這很容易讓大娃產生,父母沒有公平對待自己而產生失落等情緒。
父母也需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感知孩子的需求、不斷交流、不斷成長,才能給孩子的成長塑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們在愛的氛圍裡成長。
電影中,維婭在學校劇場演出終於圓滿落幕,媽媽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場景是維婭在四歲生日會上許願:我想要一個弟弟。
這一刻,她才記起來,原來奧吉的出現是姐姐的生日禮物。但在弟弟出生的一瞬間,這個家庭就把所有的愛傾斜給了弟弟。在女兒舞臺劇圓滿落幕和腦海裡的回憶衝擊下,媽媽雙眼含淚。
她終於明白,姐姐同樣是自己要去關心和愛護的對象。舞臺後的母女擁抱,是媽媽對女兒歉疚的表達,也是對女兒這些年來照顧弟弟最好的感謝。
至此,媽媽也完成了她自己的成長——從一味關注兒子、忽視女兒的感受到能夠意識到,兩個孩子都需要她的關心與呵護。
也許很多人生來並非完美的父母,當問題出現,父母選擇粗暴調停、呆板說教還是與孩子一同溝通一同成長,直接決定了一個家庭氛圍會變成什麼樣。
你喜歡什麼樣的家庭氛圍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