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奇蹟男孩》: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020-12-15 青芒家長說

《奇蹟男孩》 豆瓣評分8.6 家庭教育電影

一個年僅10歲,經歷了27次手術的小男孩,因外表異於常人,每天戴著一個巨大的太空人頭盔,不願走出家門,自卑且孤獨。

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他終於在四年級的時候,勇敢踏進學校大門,並拿到學校授予的的亨利沃德畢奇爾勳章,還獲得了一大群好朋友。

這是一個小男孩的典型成長故事。

很多人回想起電影裡的情節,還會被這個天生基因突變的小男孩奧吉觸動淚腺。

但青芒君第二次看這個電影,卻更多注意到了電影裡的另一個孩子——姐姐維婭。

這個二胎家庭的老大成長經歷讓人心疼——自四歲許下願望想要一個弟弟之後,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她的預期,由於弟弟奧吉天然的缺陷,爸爸媽媽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大部分的時間、關注和愛都給了奧吉。

奧吉第一天上學,晚餐時大家一起聊完奧吉在學校的情況,各自上樓,留維婭在飯桌旁,只有小狗黛西陪著她,她無奈又似乎是司空見慣地對黛西說:「他們就不能關心下我過得好不好嗎?」

重溫《奇蹟男孩》,你會發現,這更是一個二胎家庭的成長故事——弟弟奧吉踏入學校,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和友誼;媽媽重拾夢想,完成畢業論文;姐姐加入戲劇社,向穩妥熨帖的自己發出挑戰。而爸爸,呵護和支持著每個人。

這是一個二胎家庭最好的狀態。

原來每個擁有良好氛圍的二胎家庭,都離不開父母的成長。

★「弟弟是太陽,父母是地球,女兒是月亮」

奧吉的特殊情況,使得家裡的所有人都圍著他轉。母親更是為了奧吉,放棄了自己的碩士學位,安心的在家照顧奧吉,輔導他的科學課。

父親則是每天忙於工作,能陪維婭的只有家裡的狗狗黛西。

其實,弟弟奧吉的出生是自己四歲時的生日願望。

在維婭四歲生日時,自己的願望就是要一個弟弟。

誰能想到,一年前的自己還是一個小公主,到弟弟出生後自己就變成了月亮,全家都圍著弟弟轉。

她更懂得做姐姐的要有責任,在弟弟面前,自己也是一個小家長。

青芒君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到二胎家庭的寶媽說,家裡的大娃特別乖,特別懂事。能知道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大娃從不給家裡添麻煩,當爸爸媽媽出門工作時,照顧弟弟妹妹的事情就落在了大娃身上。

殊不知大娃也只是比二胎大兩三歲,同樣是需要爸爸媽媽細心照料呵護的對象。

在本該做小公主的年紀,變成了家裡的小保姆,這是成熟懂事,還是被動接受?

★做孩子們的「端水大師」

二胎家庭似乎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電影中奧吉的出生伴隨著整個家庭的重心發生變化。

媽媽在奧吉出生前差一篇論文就可以碩士學位畢業,但是因為奧吉,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學位。媽媽原本的願望是成為一名童書插畫家和美術老師,她畫的每一幅畫,主題都和奧吉有關。

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一面鏡子,在孩子的眼裡,看到的父母是她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當自己的爸爸和媽媽把愛的天平傾斜到弟弟後,姐姐的心態必然會發生變化。

一次,維婭的好朋友米拉達故意疏遠了維婭,她很傷心,於是去奶奶之前常住的海邊排解心情,因為奶奶生前跟她說過「我更疼愛你,因為已經有那麼多天使在愛弟弟了,所以我選擇更疼愛你。」

晚上回家後,媽媽得知她去了奶奶生前住的地方,意識到對女兒關心不夠,於是提議二人一起聊聊天。

誰知當天當母女兩人在沙發相談甚歡時,媽媽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說奧吉在學校嘔吐,情況不好。她只能選擇立馬抽身前往學校。媽媽的離開,讓來之不易的母女二人獨處時間再一次煙消雲散,一向乖巧的維婭,狠狠的把電視遙控器摔在地上。

這是這個懂事的姐姐的唯一一次比較激烈的爆發,其中包含了太多對家庭的失望。

雖然在媽媽離去後發了脾氣,但電影中大多數時刻的維婭依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寵弟狂魔」,在弟弟奧吉受欺負時、失去朋友時都給了弟弟最大的安慰。

這離不開「端水大師」父親對維婭的持續關注,即使很晚回家,他還是會來到維婭的房間,問一兩句她學校、朋友相關的事,給她以關注和鼓勵。

★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的確,在二胎家庭中,讓愛做到平均很難。家長會不自覺地認為,大娃有年齡更大,有責任照顧弟弟或妹妹。這很容易讓大娃產生,父母沒有公平對待自己而產生失落等情緒。

父母也需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感知孩子的需求、不斷交流、不斷成長,才能給孩子的成長塑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們在愛的氛圍裡成長。

電影中,維婭在學校劇場演出終於圓滿落幕,媽媽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場景是維婭在四歲生日會上許願:我想要一個弟弟。

這一刻,她才記起來,原來奧吉的出現是姐姐的生日禮物。但在弟弟出生的一瞬間,這個家庭就把所有的愛傾斜給了弟弟。在女兒舞臺劇圓滿落幕和腦海裡的回憶衝擊下,媽媽雙眼含淚。

她終於明白,姐姐同樣是自己要去關心和愛護的對象。舞臺後的母女擁抱,是媽媽對女兒歉疚的表達,也是對女兒這些年來照顧弟弟最好的感謝。

至此,媽媽也完成了她自己的成長——從一味關注兒子、忽視女兒的感受到能夠意識到,兩個孩子都需要她的關心與呵護。

也許很多人生來並非完美的父母,當問題出現,父母選擇粗暴調停、呆板說教還是與孩子一同溝通一同成長,直接決定了一個家庭氛圍會變成什麼樣。

你喜歡什麼樣的家庭氛圍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愛與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小編家有一個遠方親戚,夫妻倆共生了三個孩子,老大和老三是男孩,老二是女孩,兩人都是工薪階層,平時生活過得到挺富足,還僱了一個保姆照顧老三。那天聽母親嘮叨:這對夫妻竟然兩年前已把老大送回老家給家婆養,老大是一個自閉症兒童,大概七八歲,說是送回去農村,多接觸人就可以自愈了。
  • 以《奇蹟男孩》為例,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徵服中出現的。"美國電影《奇蹟男孩》講的就是一個用愛徵服厄運、擁抱幸福的奇蹟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年僅10歲的小男孩奧吉,他總是帶著一個巨大的太空頭盔,頭盔下是奧吉因為手術而變得傷痕累累的臉。
  • 從《奇蹟男孩》出發,探究「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如何為孩子提供更好 成長環境,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那麼父母必須要給孩子足夠正確的期待,只有在父母正面的影響下,孩子的潛能才有可能被激發,才能夠有真正的進步。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無理行為無計可施,還說在家就總是這樣,這不是理所當然的理由,而是蠻橫無理的藉口,只能說明熊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子不教,父之過,家長沒有傳授給孩子良好的教養,孩子一定會在社會上表現出和家裡一樣的奇葩行為,越來越囂張,最終成長為一個沒教養的大人。
  • 從《奇蹟男孩》出發,解析「羅森塔爾效應」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父母不能忽略自身以及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若是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期待,或者讓孩子在正確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以後的發展將會是有很大的空間,會使得孩子發展得更加優秀,讓孩子成為更好的人。父母想要知道這種作用的影響可以通過電影《奇蹟男孩》的例子中可以得出。
  • 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鳴專欄】爸爸防止女兒早戀接管其社交帳號意外走紅,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創作者|一鳴曾經有個視頻刷屏網絡。看了視頻,網友們笑得東倒西歪,紛紛表示這是我見過的最有趣的父母了,也有網友表示,也要試試這種方法。王小波說過,趣味是感覺這個世界美好的前提。對父母而言,會玩是對抗教育焦慮的最好武器,而對孩子而言,會玩的父母則更是自己一生的禮物。
  • 11歲日本男孩清晨做早餐,孩子獨立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開學之後,每天早起給孩子做早餐,催促孩子上學,晚上輔導作業已經成了父母們的日常。而我們的孩子呢,已經習慣了父母的照顧,不睡到最後一分鐘不起床,有時候迷迷糊糊地坐到餐桌前,要媽媽把飯塞嘴裡才肯吃。在世界青少年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中國孩子的獨立性在世界處於比較靠後的位置,在歐美國家,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就要自己打工賺生活費,成年之後父母就很少給錢了。要說孩子獨立最早的國家,還要屬日本。前幾天看到一個11歲日本男孩的日常,讓很多中國父母感慨:我家孩子要是有這孩子一半獨立,我就輕鬆了。
  • 深渡|觀影——《奇蹟男孩》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電影——《奇蹟男孩》。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溫暖而又治癒人心的故事吧。本影片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講述了一個天生帶有面部畸形的男孩——奧吉,十歲時進入媽媽為他挑選的學校上學,此前一直在家中與媽媽自學。一開始,他並不願意去學校,並且他也因長相問題而備受同學們的嘲諷與冷落。
  • 春節值得一看的勵志劇情片,奇蹟男孩,這部電影值得為它點讚叫好
    特殊的人生印記,給了一個男孩帶來了不一樣的人生,他用樂觀與善良譜寫出了溫暖人心的勵志電影,春節期間值得一看的《奇蹟男孩》你看了嗎?他認同自我,走出『奇蹟人生』電影中的主人公是一個面部有畸形的孩子,我覺得這樣一個孩子他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自我認同,所以能即使給予他最大幫助的人只有父母,大家可能很難想像一個面部畸形的孩子他在現實的社會中還有生活中會遇到多大的困難,然而在電影《奇蹟男孩》中就是有這樣的一個孩子,他完全戰勝了缺陷,用自己的寬容,反而鼓舞了他身邊的人
  • 《奇蹟男孩》:10歲男孩整容27次,遭遇校園霸凌,卻成就奇蹟人生
    ----電影《奇蹟男孩》校園霸凌是我見到過的,最殘忍、最充滿惡意的行為,因為它是發生在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初中開學第一天,為了讓大家儘快熟悉起來,老師讓每個學生輪流進行自我介紹。輪到10歲的奧吉了,他站起來簡單介紹了自己,同學們立刻開始竊竊私語,還發出了痴痴的笑聲。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最好的學位而是適合的學區
    這時,我重新開始思考,什麼才是家長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最好的學位房嗎?從小就開始規劃人生嗎?三、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最好的學位而是適合的學區看到身邊這麼多活生生的例子,看著整天笑呵呵的女兒,我在想,什麼才是給予孩子最好的安排,什麼才是家長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最好的學位房嗎?最好的學校嗎?不是,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充足的睡眠和娛樂陪伴是送給小學及之前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童年是每個人身體和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所以每位導師【包括但不僅限於家長和學校老師】都有責任與義務保護孩子孩子身心健康同步發育。給孩子壓歲錢、買最新款的玩具、挑最時尚的服裝......如今,絕大多數孩子都在不斷的接受禮物中度過。那麼,送給小學及之前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呢?
  • 《奇蹟男孩》因基因缺陷導致面部畸形孩子成長史,看不哭你打我
    《奇蹟男孩》因基因缺陷導致面部畸形孩子成長史,看不哭你打我 2020-12-12
  • 去年,大家為「奇蹟男孩」慶生 今年,李寬自製禮物感恩師生
    掃碼看詳情    10年前,一場大火讓年僅3歲的李寬面目全非,變成了電影《奇蹟男孩》中的主人公一般。多年來,在父母的鼓勵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李寬逐漸敞開心扉,慢慢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2019年,經過多方努力,李寬走進初中,加入到蘭州市第五十二中初一五班,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開學一個月,班主任老師王蕾和同學們為李寬慶生,希望他能儘快融入這個大家庭中。今年臨近他的生日時,同學們再次計劃為他慶生,今年雖不如去年過得轟轟烈烈,但感恩之心的種子已經在李寬心中萌芽。
  • 《新灰姑娘2》影視是父母給的最好的禮物
    童話的世界就是這麼直接,孩子必須用自己的單純、好奇、勇敢、無畏,向著這個多變複雜的世界不斷邁進。這些動畫告訴他們的道理是比父母直接說紮根更深的。每個小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而我卻偏偏喜歡灰姑娘。可能和灰姑娘同作為一個普通人,灰姑娘的勵志,是更讓我喜歡的品質。
  • 豆瓣8.6高分電影《奇蹟男孩》|10歲男孩頭盔下的秘密
    這是一部值得我們所有人引發思考的溫情故事片,它並不複雜,卻隱含很多關於愛與成長的道理。今天我在這裡淺談一下電影中關於善意的解讀。@南娛北影《奇蹟男孩》2017年上映,故事圍繞帶有先天性面部殘疾的10歲小男孩奧吉,父母決定送他去學校讀書展開。
  • 父親節霍啟剛一人帶仨娃,兄妹親手做蛋糕: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早上一家人早餐散散步,回家整蛋糕、整禮物,手作心意更甜蜜溫馨。簡單的父親節,但一切卻這麼珍貴,希望你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更文還附上了他和三個孩子的照片,照片裡,霍啟剛右手抱著1歲小女兒、左手牽著6歲大兒子、一旁3歲次女則由哥哥牽手保護,父子四人溫馨畫面非常有愛。兩個孩子穿著拖鞋,相當接地氣。
  • 美國治癒電影《奇蹟男孩》
    今天推的電影是一部較治癒的電影《奇蹟男孩》,該片2017年在美國上映,2018年在中國上映,根據R.J.帕拉西奧的小說改編,講述了天生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奧吉,從小在家裡由母親教導,五年級時,終於進入普通的學校學習,在學校因為長相被同學們嘲笑,在父母姐姐、老師和朋友的幫助下,重拾自信,並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別人對自己看法的故事。
  • 《奇蹟男孩》:每個人的成長,都不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
    電影《奇蹟男孩》是一部改編自美國著名女性作家R.J. 帕拉西奧的小說,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影片並沒有落入兒童片的窠臼,而是在複合化的敘事中,尋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平衡,通過一個點去觸發一整個面,溫暖弱勢個體的同時,更溫暖了世俗群體中的大多數人。
  • 重溫成長路,Sunnee父母熱情好客,李紫婷父母卻不肯露面
    火箭少女101第二季的大團綜《橫衝直撞20歲》不再去沙漠,也告別了雨林,這次她們將帶著團裡的10個小姐姐一起重溫自己的成長路。11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女孩又將會有怎樣的故事呢?Sunnee這次邀請團員來家裡也兌現了當初的承諾,一大早,Sunnee的父母就早早地等候著女兒和隊友們的到來,不得不說,Sunnee的父母實在是太熱情好客了,知道少女團要來,不但準備了很多水果和當地的特色小吃,還專門為她們單獨修了一個新的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