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你可以說歐拉的崛起是抓住了當代青年女性的審美紅利,也可以說是「貓」文化母體本身的魅力感性地影響了目標用戶產生情感共鳴,但銷量的現象級增長的確使歐拉以黑馬姿態入圍新能源行業第一陣營。「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耗子就是好貓」,開放中的歐拉成為產品思維向用戶思維成功轉型的一例範本。
銷量數據顯示,11月份,歐拉銷售新車11592輛,同比暴增415%,環比增長45%。銷量數據的公布頓時引起行業激烈的討論,重要原因在於,在從傳統汽車廠商中獨立出來的新能源品牌中,歐拉是唯一實現月銷量過萬的一個。另外,銷量從2月份最低200多輛,到11月份單月銷量破萬輛,疫情期間,歐拉實現了50倍增長的「大躍進」。
誠然,良好的市場表現離不開優秀的產品力本身作為有力支撐,但「歐拉現象」的背後,更要往用戶思維、營銷創新方面讀「厚」一層。
從製造到共創,「開放」是個大前提
作為「網際網路原著民」,當代「80後」「90後」消費習慣的養成深受網際網路信息革命演進的催化影響。
在網際網路剛剛起步的Web1.0時代,信息傳播仍以單向、被動的「輸出-接受」模式為主,廣告營銷策略就是簡單的重複。而到了Web2.0時代,網際網路信息由被動接收向主動創造邁進,用戶第一次擁有了直接參與製作和發布內容的主動權,「以用戶為本」的理念被提出。Web3.0時代,消費者更為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個性化需求、符號性價值的要求,超過了商品或服務的使用價值。定製營銷、口碑傳播、精準推送成為時下所需。
的確,汽車製造是個傳統行業。在汽車傳統生產模式中,主機廠與消費者是類似於Web1.0時代純粹的「輸出-接受」的被動關係。但當Web3.0時代早已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培養成熟的當下,「大鍋飯」顯然已不能滿足時下年輕人挑剔的胃口。參與共創、個性化定製,成為汽車品牌與用戶更為緊密連接的路由。而「開放」,則成為汽車品牌從製造到共創的大前提。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成功了,每一個成功的過去,都可能把未來絆住;如果,我們還看不到顛覆性的變化,那被顛覆的,一定是我們;如果,我們不敢衝破規則,那麼規則很快就變成創造的牢籠。」
回看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7月份發表的這份「命懸一線」的設問,不禁感慨,歐拉乃至長城後續一系列的改變,都離不開「吹哨人」當初看似自作多情的「危言聳聽」。
從「黑貓」到「黑馬」,用戶是主心骨
在使歐拉品牌坐實「黑馬」光環的最新11月銷量數據當中,「黑貓」單一車型以9463輛銷量以及高達373%的同比漲幅引起廣泛關注。
梳理相關銷量數據發現,黑貓的熱銷,拐點發生在7月份。在當月舉辦的成都車展上,歐拉R1正式更名歐拉黑貓上市發布。新車除了車身顏色的增加以及續航能力的小幅提升,其他改變微乎其微。改名就熱銷?看似簡單的邏輯背後,事實上折射出傳統製造「產品思維」向「用戶思維」的重大轉變。
據長城汽車歐拉品牌市場傳播總監姚飛介紹,歐拉產品本身就是主導當代潮流青年,而這部分人群中有著非常強烈的「擼貓」文化。如今,「吸貓養吧」「貓系咖啡館」已經遍布大街小巷。貓,其實就代表著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歐拉R系列車型更名貓系列車型,想要做的並不是改變年輕人,而是融入他們的圈子,為那些更具獨立人格、懂得自我所需、追尋自由嚮往的年輕人而生,倡導尊重自我不盲從的生活態度,從而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因此,依託於「貓」這一文化母體,歐拉得以憑藉最低的品牌記憶成本以及極強的用戶情感共鳴,與年輕女性目標受眾群體達成合意。
與此同時,如前文所言,歷經Web3.0時代轉化的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在意品牌,但更在意我參與創造了這個品牌。因此,為實現從「流量」到「留量」的轉化,歐拉通過提升用戶的參與頻次與深度,催化增強其對於品牌的偏好。
例如,歐拉曾跨界聯姻復古音響品牌貓王,開啟「雙喵 CP」戰略合作;搭建歐拉好貓迷現場求婚平臺,並成功牽手送出9支好貓車隊慶祝新婚;在好貓開啟預售和上市前,歐拉還專門請自己的用戶為車的顏色命名;更是宣布成立喵星人精神家園「喵星聯盟」,甚至推出全球第一家電動汽車改裝IP——歐拉貓變研究所,來滿足更為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據姚飛介紹,隨著11月底歐拉好貓上市以及長城泰州基地正式竣工,成立兩年多的歐拉汽車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2.0發展時期。在新的起點上,品牌高端化將成為2.0時代的核心。未來,歐拉將與長城旗下另一合資純電品牌光束在技術上相互借鑑,在市場上互作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