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病毒來勢洶洶:防疫概念升溫 年內大幅回調股值得關注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變異病毒來勢洶洶,防疫概念升溫,年內大幅回調股值得關注

從上漲空間的角度來看,17隻個股較機構給出的一致預測目標價仍有40%以上的空間。其中藍帆醫療、衛光生物等個股上漲空間在70%以上。

周二,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創業板指跌超2%,但大醫藥板塊逆市飄紅。截至今日收盤,大醫藥多個細分板塊位居概念漲幅榜前位。口罩、細胞免疫治療、醫療器械、生物疫苗等多個與疫情相關的概念紛紛走強。

近期,英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加劇,與一種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據英格蘭公共衛生局介紹,這一變異病毒被命名為「VUI-202012/01」。

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20日表示,變異新冠病毒的傳播已經失控。

英國首相詹森稱,這種病毒傳播速度比此前的新冠毒株高70%,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種變異病毒會引起更嚴重的病症或更高的死亡率。

當地時間12月20日,英國打破了日常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紀錄,單日新增病例近3.6萬例。一夜之間,多個國家和地區紛紛暫停同英國的人員甚至貨物往來,英國似乎被迫「封國」。

受此影響,歐洲金融市場劇烈震蕩,昨日歐洲股市、期市紛紛重挫。

防疫概念股再次升溫,這些股年內大幅回調

回顧今年年初,隨著防疫物資需求的暴增,與疫情相關的題材成為最大熱門。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疫情題材熱度明顯降溫,直到最近歐美疫情再次大規模暴發。

統計顯示,綜合生物疫苗、口罩、新冠病毒檢測、血漿製品等多個概念板塊的個股,絕大多數股票較年內高點呈現一定程度的回調,其中回調幅度在20%以上的個股多達90隻。

回調幅度在40%以上的個股有以下45隻,延安必康較年內高點回調77%,君實生物-U、泰達股份、奧美醫療、潔特生物、新綸科技的回調幅度均在60%以上。

回調幅度在20%以上的90隻個股中,2021年預測淨利潤增長率在30%以上的個股有18隻。其中,機構預測君實生物2021年淨利潤增長率最高,為135.63%。

從上漲空間的角度來看,17隻個股較機構給出的一致預測目標價仍有40%以上的空間。其中藍帆醫療、衛光生物、東方生物、中牧股份、貝瑞基因上漲空間在70%以上。

相關焦點

  • 黑金期貨:變異病毒加重擔憂情緒 鐵礦石防範大幅洗盤
    期貨:周二鐵礦石2105承壓大幅洗盤後大跌90點,減倉3萬餘手。前十名資金流向:多頭部分集中減倉、持倉集中度續降,空頭部分集中減倉、集中度續降。當前英國變異病毒疫情風險擔憂情緒加重,外盤原油倫銅承壓下跌,國內工業品多頭集中減倉避險,出現系統性大幅回調行情。期礦資金集中減倉流出,盤面高價區承壓大跌回落。
  • 這些績優股大幅回調,槓桿資金逆市加倉,9股機構...
    大幅回調同時獲聰明資金加倉新天然氣並非市場熱門題材股,引起投資者關注的原因是,大盤震蕩企穩之際,基本面相對優質的新天然氣卻迎來連續回調近250股8月以來大幅回調15%以上當然,新天然氣並非8月以來唯一大幅回調股。
  • 英國變異新冠毒株「失控」 對...
    來源:Wind機構如何看待後市行情對於今日市場的大幅回調,市場人士認為,出現下跌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在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後,海外市場普遍出現了較大跌幅。二是原油、動力煤等大宗商品大跌,對周期板塊形成了壓制。
  • A股午後突然大跳水,周期股集體殺跌!新冠病毒變異,對...
    中疾控回應21日,《新聞1+1》連線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關注新冠病毒變異的情況。馮子健表示,從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我們還會繼續高度關注,密切監視病毒的活動情況。
  • 抗流感、口罩防護概念集體大漲 多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來源:證券時報網受新冠變異病毒蔓延等消息刺激,抗流感、生物疫苗、口罩防護等概念集體拉升,截至發稿,抗流感概念方面,南衛股份漲停,達安基因、海正藥業漲幅超9%;疫苗概念方面,京山輕機、海欣股份漲停;口罩防護概念方面,延江股份大漲近16%,田中精機漲逾
  • 日本研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生物疫苗概念股票一覽
    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其中,日本遭遇的第二波新冠疫情依然沒有緩解的同時,遇到更糟糕的發現,日本研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也就是說,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是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那麼,問題來了,變異新冠病毒對研製中的新冠疫苗造成影響嗎?
  • 美日韓全部「失守」,新冠變異病毒進入中國,鍾南山作出重要判斷
    全球疫情更為嚴峻,英國出現變異病毒 自進入秋冬季節以後,歐洲等地的新冠疫情出現了嚴重的反彈,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甚至有超越第一波的跡象。在疫情影響下,各國均被籠罩上了一層陰霾。
  • 英國外有3個國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歐洲股市集體大跌,原油也...
    新聞聽著看,動態看,猛戳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視頻號】△△△據央視新聞,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20日證實,英國以外已有至少三個國家發現了與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相關的確診病例,其中,丹麥出現9例,荷蘭和澳大利亞各出現1例。
  • 新冠病毒變異影響多大?鍾南山最新研判
    世界上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9月就發現變種的病毒,但不是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在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據說增加70%傳染率,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禁止英國航班。但在病死率等方面是否改變還沒有具體內容,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變異新冠病毒」引巨大關注!中國有輸入嗎?
  • A股高位震蕩,鋼鐵煤炭股隨期貨價格上漲,把握醫藥股回調投資
    昨日文章中也明確指出,創新藥企短期估值上升過大,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但由於處於主線行情板塊地位,中長期極度看好創新藥龍頭個股的上升趨勢延續,在此也明確指出,創新藥龍頭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就是把握行情主線的投資機會,個股不可能持續不斷的上攻,但漲多跌少就足夠了,回調就是買入良機A股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今日收0.46%
  • 關於歐洲變異新冠病毒,希臘專家有不一樣的看法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日前證實,英國、丹麥、荷蘭等國均已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多名希臘防疫專家表示,儘管病毒的變異會使疫情形勢更加嚴峻,但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希臘防疫專家雅典大學塔諾斯教授表示,病毒的變異在預料之中,通常這些變異不會改變病毒的核心特性,因而民眾無需過度恐慌。
  • 聖誕節遇上變異病毒 英國人糾結「理智與情感」
    一方面,英國政府宣布,正在調查近期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加快是否與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有關;另一方面,原定聖誕防疫限制「放鬆期」被迫取消,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自20日起上調疫情防控級別,加碼至新增的最高第四級。【新聞事實】這一變異病毒被命名為「VUI-202012/01」。
  • 傳播速度增快70%、大量民眾連夜「出逃」 ……變異新冠病毒在英...
    有英國在野黨人士諷刺地說,這是1939年以來首次「倫敦大撤退」。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20日批評這些「匆忙逃離倫敦」的人「完全不負責任」。英專家:無證據表明疫苗對變異病毒無效 對於這種變異新冠病毒,英國政府前首席科學顧問馬克·沃爾波特20日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強調,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確實比原先發現的新冠病毒要快,但好在它不會導致病患出現更嚴重的症狀,目前也還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疫苗針對變異病毒的有效性會減弱。
  • 「變異新冠病毒傳播失控」,數十萬人逃離倫敦!中方回應
    有英國在野黨人士諷刺地說,這是1939年以來首次「倫敦大撤退」。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20日批評這些「匆忙逃離倫敦」的人「完全不負責任」。倫敦當地居民 凱麗:新的變異病毒絕對需要引起重視,我認為(提升防疫級別)是正確的決定,只不過我覺得這個決定應該更早做出。
  • 變異病毒逃逸人體免疫速度正加快,三十餘國對英國限航,中國跟不跟?
    為防止變異病毒傳播,截至21日發稿時,已經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停飛往來英國航班。全球都在關注,變異的新冠病毒究竟會給本已艱難萬分的抗疫工作帶來怎樣的影響。傳播力增強或因刺突蛋白變異「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宣布,我們無法繼續按原定計劃度過聖誕節。」
  • 黃金T+D收盤下跌 英國變異病毒擔憂情緒繼續施壓金價
    對美國疫情可能爆發的擔憂仍然存在,對金價不利  面對來勢洶洶的英國變異病毒,美國目前似乎尚不計劃對英國關閉邊境。美國權威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表示,他將建議不要中止從英國起飛的航班,但官員應密切注意該變種。兩名政府官員透露,白宮正在考慮要求來自英國的旅客抵達美國前,出示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證明。
  • 變異新冠病毒在英國迅速蔓延
    霍普金斯博士坦言,起初,我們認為沒必要特別強調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病毒出現變種很常見,但到11月底,科學家們仍在困惑,為什麼肯特郡和梅德韋的新增感染並沒有因為政府的封鎖令而降低。在進行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後,科學家們發現這組新的變異病毒正在英格蘭東南部傳播,而且「比其他變種更容易傳播」。
  • 香港將禁止所有英國載客航班抵港理由 新發現的變異病毒影響有多大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當地時間19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提升倫敦等地疫情防控級別,理由是新發現的變異病毒傳播力超出預期。未來兩周,英國30%的人口再度面臨「封城」。蘇格蘭、威爾斯等地也將提升至最高防疫級別。詹森解釋,這一調整與英國國內正加速傳播的新冠變異病毒有關。
  • 科創板個股表現活躍 科創主題基金倉位分歧加大!回調之後的科技股...
    4月22日,科創板個股表現活躍,安集科技漲停,華特氣體、華寶生物、滬矽產業鞥個股漲幅超10%。分析人士認為,科創板有望帶領市場反彈,科創板再顯彈性,估值有望逐級修復,新基建或延續反彈。一季度A股市場先揚後抑,年初表現良好的科技股也在季末迎來大幅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