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男爵系列電影從來沒有一帆風順過。漫畫本身有一大批死忠粉絲,吉爾莫·德爾·託羅的兩部改編電影也獲得了粉絲的喜愛,第三部是過去10多年裡最受期待的續集之一。
可惜,第三部一直沒有消息,不過隨著新電影《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宣布製作,粉絲們似乎終於有點盼頭了——這部電影將全面重啟,以硬核R級風格還原角色的粗暴本色。
在最初幾個月的製作過程中,整個項目一切都進展順利。《怪奇物語》演員大衛·哈伯飾演新版地獄男爵頗令人期待,第一張他身著全套戲服的海報讓人印象深刻。
尼爾·馬歇爾似乎也是導演的絕佳選擇,他一向以火爆的動作戲和瘋狂的恐怖片而聞名。從主創班底來看,這部電影應該不會讓人失望。
但是,事實證明,他們失敗了。目前,《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的爛番茄評分為18%,許多影評人都認為它是去年最差的好萊塢電影。那麼,問題來了:
這部備受期待的電影是怎麼被搞砸的呢?
6.創意衝突
就像這類超級英雄大片經常遇到的情況一樣,《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幕後的衝突。多虧了the Wrap對這部電影製作過程的獨家調查,我們得以知道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就像觀眾最終在銀幕上看到的視覺效果一樣讓人極不愉快。
衝突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幕後的創意控制權之爭。儘管尼爾·馬歇爾在拍攝過程中全程擔任導演,但他並不是唯一一個發號施令的人,據說他在每一階段都與製片人勞倫斯·戈登和勞埃德·萊文發生衝突。
據未透露姓名的內部消息人士稱,萊文會打斷馬歇爾和演員們的排練,破壞他的指導,甚至給演員們下達不同的命令,從根本上導致了電影中角色形象的不一致。
根據the Wrap的報導,導演和製片人之間的衝突最終變本加厲,導致製片人解僱了馬歇爾長期合作的攝影師山姆·麥科迪。雖然沒有得到證實,但知曉片場內幕的人士稱,解職就是為了讓導演知道在這兒並不是他說了算。
5.拙劣的表演
顯然,這種片場環境不利於拍攝一部好電影。The Wrap網站甚至報導說,這種緊張關係也影響到了演員們,據說大衛·哈伯在被馬歇爾要求重拍更多鏡頭之後怒氣衝衝地離開了片場。
製片人和導演之間的創意衝突顯然已經呈現在了大銀幕上,在這部大片的第一部預告片中就可以看到,影片的基調與之前發布的宣傳海報和片場照片並不一致。
不過,還不清楚究竟誰應該對影片中的表演問題負責任。雖然大衛 哈伯飾演的地獄男爵還不錯,但這可能只是因為其他配角都太糟糕了。
我真的很喜歡這些演員;米拉·喬沃維奇的表演一向很有趣,薩沙·萊恩在《美國甜心》中的表現令人驚喜,而丹尼爾·金的表演也一直很穩定。但在這部電影裡,他們的表現都難以令人恭維。
不僅因為他們的臺詞很拙劣,他們糟糕的英國口音也難以讓人接受。唯有伊恩·麥柯肖恩和大衛·哈伯值得肯定,其他一些演員則完全感覺像是來自於另一部不同的電影。
4.劇本毫無計劃,反覆重寫
接下來的事情很多電影都遭遇過——不過有些電影處理得比其他電影好。根據The Wrap的報導,在電影製作全力進行的同時,劇本也在經歷著大幅度的重寫。不過對此說法不一, The Wrap的報導表明,幾乎所有人都插手了劇本,包括主演大衛 哈伯和伊恩·麥柯肖恩,而勞埃德·萊文的律師馬丁·辛格則輕描淡寫的回應稱,只有少數場景發生了變動,演員沒有觸碰劇本。
不管怎樣,劇本最終令人費解的雜亂無章,缺乏清晰的邏輯,而且讓人搞不清楚角色在特定場景中對故事情節到底了解多少。這部電影被塞進了太多的東西,以至於讓人感覺故事情節過於臃腫同時又過於簡單。
米拉·喬沃維奇飾演的血皇后明顯就是大反派,但地獄男爵還是被安排了一條內心掙扎的故事線,讓他思考人類是否應該殺死怪物,不過他的心理衝突來得快去得也快,大概只持續了5分鐘就不了了之了。
這種問題反映了劇本沒有任何長期計劃,只是將一些不超過五分鐘的孤立場景串聯起來。又如影片中介紹的英國社團,在你想進一步了解他們之前,他們就已經被全部消滅了,所有危險在幾秒鐘內都被解決了。
這也反映了電影主創在處理漫畫素材方面存在的問題。大量漫畫被壓縮進這個故事裡,雖然許多情節元素都有涉及,但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3.幽默搞笑並不好笑
除了重寫之外,劇本還有另一個問題:缺乏趣味。影片中確實有一些笑話會讓你一樂,得益於大衛·哈伯的精彩表演,即使有些內容不值得一笑,有時也會讓你捧腹大笑,但是夾雜了太多俏皮話,也就削弱了緊張感。
地獄男爵的兩個古怪搭檔在這方面表現得尤其糟糕,他們總是用蹩腳的英國口音一本正經地講些無聊的笑話。
而且,這部電影似乎也在效仿《死侍》,總是漫不經心地拋出一些搞笑梗,而且似乎覺得說髒話也是一種搞笑的方式——畢竟《死侍》系列將R級喜劇品牌做得非常好——但這只會讓你更加欣賞像《死侍》這樣啟發了這部電影的其他電影。
2.剪輯非常糟糕
這部電影的剪輯也是其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像《自殺小隊》一樣,影片從一開始就以毫無創意的方式給你大量講解、展示角色和世界觀。尤其是開場片頭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差,感覺就像曾經流行的那種假預告片。
影片片刻不停,以飛快的速度跳轉,介紹關鍵人物,但從來不會給你多一點時間去充分了解他們。這部電影本有機會放慢節奏,讓角色真正互動起來,展現了主創真正的才華,突顯了該系列未來的潛力——特別是當地獄男爵進入到另一個維度時。
毫不奇怪,這可能也是導演和製片人明爭暗鬥造成的結果。The Wrap報導說,尼爾·馬歇爾在完成電影的拍攝後,盡其所能地實現了他的設想,並將一份剪輯送到了製片廠,製片人直接把剪輯扔進了垃圾箱。作為回應,辛格再次指出,馬歇爾並沒有獲得電影的最終剪輯權——當然,很多導演都沒有得到這個待遇。
然而,據Wrap報導,即使是一些小事——比如貫穿整部電影的樹的設計——也成為了雙方爭論的焦點。據說,馬歇爾想要一棵更真實、不對稱的普通的樹,但萊文把它改成了更超現實、對稱的東西。後來,在後期製作中,馬歇爾又把它改回來了。
一棵樹的設計變成了一場消耗戰,這充分表明了製作過程是多麼的坎坷,也解釋了為什麼《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中許多很有看點的東西感覺沒有得到充分展現或者半途而廢了。
1.連動作戲和CGI也不過關
這些後期製作的問題也可以解釋《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拙劣的動作場面和低劣的CGI特效。影片中確實有一些讓人驚喜的超級英雄打鬥場面,尤其是地獄男爵與一群巨人的大戰。但是,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動作戲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由第二組導演拍攝的,粗糙的剪輯加上糟糕的效果,導致動作場面變得很混亂,有時甚至難以看明白。
這部電影的CGI也很糟糕。在影片的結尾,本該渲染感情的時刻,卻被一個《蠍子王》水準的特效角色破壞了。雖然影片中確實有一些非常好的傳統特效——地獄男爵看起來很棒,一些怪物的設計也非常逼真——但那些捨棄了真實的電子動畫道具和特效化妝、完全依賴電腦特效的CGI畫面,有時看起來基本就是半成品。
這也是《地獄男爵:血皇后崛起》最煩人的地方。在你看電影的時候總會造成短暫的幹擾。儘管如此,雖然製片方的幹預毫無疑問對影片最終結果毫無幫助,但我不知道即便馬歇爾擁有完全的創作控制權,這是否會成為一部偉大的電影——畢竟它的核心問題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