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事》港片賀歲高峰 周星馳張國榮大牌雲集 賀歲片怎麼由來的?
經典港式賀歲片,賀歲片起源於香港。每逢歲末,演藝圈的巨星大咖就會湊在一起,拍一部花團錦簇喜氣洋洋的電影恭賀新年,期待有個好兆頭啊
這些賀歲片中,其中代表當屬黃百鳴的喜事系列。一九九二年的《家有喜事》可謂是巨星雲集,刻畫了常家三兄弟雞飛狗跳
張國榮、周星馳、張曼玉、黃百鳴的精彩演繹帶有溫馨有愛的家庭生活,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
二零一六年家有喜事修復加長版上印,在原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場張國榮的q戰戲,有沒有被哥哥帥到?
當年該片在韓國上映時,為了照顧韓國觀眾的英雄本色情節特意加拍了這一場q戰戲,打的也是熱火朝天,很是精彩
有人評價香港電影進階過火儘是癲狂。東成西就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片中劉嘉玲反串周伯通施展三花聚頂神功,使得時空倒流
導致歐陽鋒幾次三番刺s洪七而不得,如此奇思妙想,現在是看不到了,現在大多電影表現的更多的是表面的東西
而深層次的內在文化卻沒多少,而電影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更有其中心思想的一個行業,還是老片看著過癮啊
《家有喜事》《東成西就》可以說成了港式賀歲喜劇中的兩座高峰難以逾越,而後者其實是拍攝東邪西毒期間,劉鎮偉和幾位主演一起湊出來的電影
實際拍攝時間只有二十七天真是人比人氣s人吶,用短時間拍出來高質量的電影這就是魅力所在
一九九五年,龍叔的《紅番區》引進內地,賀歲片的這個概念也進入了內地電影人的腦袋。
一九九七年,馮小剛拍攝了內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賀歲檔逐漸變質,不再有恭賀新年的意味
更多的是帶有功利性,想要一下子走紅連本帶利全部z回來,那這樣就失去了賀歲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