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駿:我開始寫作的時候,國內還沒有懸疑小說這個概念

2020-11-21 新京報網

撰文丨董牧孜 彭鏡陶

 

近年來,懸疑小說越來越有成為最受歡迎的類型文學之一的趨勢。日本著名社會派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代表作《白夜行》常年盤踞在暢銷榜前幾位,其他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假面山莊》等也暢銷不衰。國內懸疑小說《壞小孩》、《白夜追兇》等,也因其改編影視作品的火爆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懸疑小說一方面擁有恐怖刺激的內容,另一方面相比其他類型文學形式更加關注人性和社會現狀,其環環相扣、險象環生、一波三折的情節也適合影視改編,因此逐漸擁有龐大的讀者群。

 

作家蔡駿創作了二十年懸疑小說,被譽為「中國懸疑小說教父」,並連續九年保持了中國懸疑小說最高暢銷紀錄,其中許多作品陪伴讀者走過了漫長的青春閱讀歲月,比如《荒村公寓》《幽靈客棧》《天機》等,儘管這在如今聽起來已經是有點年代感的名字了。有些作品,比如《謀殺似水年華》,已經被改編成了話劇和電影,蔡駿也開始嘗試做編劇和出品人,不僅僅限於文學創作了。

 

最近,蔡駿出版了新書《故事寫作》,在書中分享了許多有關文學創作的技巧,講解許多自己創作的習慣和方法。比如,閱讀了一百多遍《水滸傳》,將《悲慘世界》中滑鐵盧戰爭那一段翻來覆去看了十多遍;從夢境中得到寫作的靈感,能意識到自己在做夢並把夢境記錄下來……

 

《故事寫作:小說寫作實用指南》,蔡駿 著,時代華語丨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我們邀請懸疑小說家蔡駿做客新京報播客反向流行和文化雲客廳,和他一起聊一聊「一部蔡駿式懸疑小說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麼蔡駿會選擇寫作懸疑小說?讀者評價蔡駿「善於製造懸念,但不善於解開懸念「,他本人怎麼看?他的小說被質疑是「披著懸疑外衣的愛情小說」,「愛」到底是一種寫作套路,還是抱有真實的信念?寫懸疑小說需要強大的想像力,會不會有一天,有江郎才盡的風險?

 

夜裡做夢的人,

都有可能成為創作者

 

董牧孜:蔡老師連續九年保持了中國懸疑小說的暢銷紀錄,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寫懸疑小說?

 

蔡駿:最開始寫懸疑小說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什麼叫懸疑小說,當時國內還沒有這個概念。最初是在2000年年末的時候,有一次跟網友聊天,那位網友說我應該也可以寫像《午夜兇鈴》一樣的小說。所以我在2001年春天寫了自己的第一篇長篇小說《病毒》,那有可能就是中文網際網路世界第一部長篇懸疑小說。

 

董牧孜:你是怎麼積累寫作素材的?普通人也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但是把生活素材轉化成創作時,往往缺少靈感迸發的感覺。你的小說《綁架》、《生死河》、《埃米粒逃亡一夜》,寫作靈感都來自夢境。你在《故事寫作》中提到自己做夢時能意識到自己在做夢,為了記錄下有意思的夢還會強迫自己退出夢境,記錄完再睡回去。夢境為你貢獻靈感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你為什麼如此看重夢境在創作中的作用?

 

蔡駿:夢境不是憑空產生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有的夢境都是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哪怕你不讀書不寫作,你也會做夢,夢會把你的日常生活變成一個精彩的故事。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創作者。其實小說家編故事,就相當於在一個清醒的狀態下做夢,但這個夢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就是我們職業寫作者這麼多年摸索出來的了。夢境其實並不算是我最大的靈感來源,大部分靈感還是來自日常生活的一些思考。

 

董牧孜:哥德式小說的審美,似乎在你的懸疑風格中也有體現?

 

蔡駿:我有一篇小說叫《幽靈客棧》,這個靈感就來源於我的夢境,夢境中就出現了荒涼的海岸——那種帶有哥特氣息的環境。哥德式的環境,會比較脫離我們的現實社會,會營造一種詭異的氛圍,帶有一種詩性的美。

 

嘗試不同的寫作風格,

也算是一種自我挑戰

 

董牧孜:從《生死河》開始,你的小說從注重恐怖、懸疑變得更加關注人性與社會現狀了。你接下來會有穩定的創作方向嗎?

 

蔡駿:我一直在寫中短篇小說。寫中短篇小說要比寫長篇小說難度更大一些。今年疫情期間,我寫了一個中篇叫作《戴珍珠耳環的淑芬》,發表在《人民文學》五月刊上。這幾年我寫了一個超長篇小說《鎮墓獸》,綜合了歷史、懸疑、冒險、幻想等元素,有150萬字,總共是五本書。我還有兩本書沒有出版,一個是現實主義題材的純文學,另一個是社會派懸疑小說。

 

董牧孜:嘗試不同類型的寫作,對你來說有沒有什麼障礙?

 

蔡駿:一般來說,我們會習慣於某一種寫作風格,我要嘗試其他類型的寫作,相當於要換一種思維方式,語言風格也會發生變化。其實最近幾年,我嘗試換了很多不同的語言風格,也算是一種自我挑戰。

 

蔡駿,作家、編劇。代表作《鎮墓獸》《病毒》《天機》等。

 

董牧孜:你也喜歡在小說中加入歷史素材,歷史素材在你的創作中是什麼樣的角色?

 

蔡駿:讀歷史其實算是我的個人愛好吧,我並不會為了寫某個小說而去刻意閱讀大量的歷史資料。恰好相反,每當看在歷史中看到比較有意思的部分時,我會想加到小說中來。在我早期寫小說的時候,王小波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王小波的小說一半是現代,一半是有歷史背景的,語言恣意汪洋,給我了很大啟發。

 

董牧孜:我們來聊一聊你早期代表作中的一些意象吧。像《荒村公寓》裡的荒村、《蝴蝶公墓》中的公墓,《幽靈客棧》中的懸崖和古廟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蔡駿意象」。此外,你故鄉的蘇州河也總是反覆出現在你的小說裡,比如《生死河》《最漫長的那一夜》以及近年出版的《無盡之夏》。你對這條河有什麼感受?

 

蔡駿:我現在就住在蘇州河邊上。前陣子《八佰》熱映,《八佰》的故事就發生在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戴珍珠耳環的淑芬》裡也出現了蘇州河,裡面有我童年的印記,當然很多現在已經消逝了。對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故鄉的意義都是非凡的。故鄉隨著時間變化變得物是人非,承載著社會和時代的巨大變化。我覺得作為一個作家,是有義務去記錄這些變化的,也算是在寫作中對時代進行回應。

 

歐美、日本的懸疑小說,

遠比國內成熟

 

董牧孜:我記得你提到過,想把《鎮墓獸》打造成像漫威宇宙一樣的大故事宇宙,這個想法有沒有什麼進展?

 

蔡駿:現在《鎮墓獸》的故事宇宙已經基本呈現出來了,但是150萬字的五本書是遠遠不夠的,將來還會有其他的小說。我最近在寫其他小說,《鎮墓獸》的影視改編正在進行。

 

董牧孜:從《荒村公寓》到《謀殺似水年華》,你的小說似乎很受影視改編的青睞。你會以影視改編為目的去寫小說嗎?

 

蔡駿:我寫小說的時候,不會考慮影視改編的問題。小說和影視本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態,我也有朋友會奔著影視改編創作小說,但這樣寫出來的小說往往質量都不夠高。閱讀小說中一些獨特的體驗,是任何影視改編都不能取代的。

 

《謀殺似水年華》劇照

 

董牧孜:有沒有總結過,為什麼你的小說這麼暢銷?

 

蔡駿:懸疑小說在歐美、日本一直都很暢銷,比如史蒂芬·金、丹·布朗。我算是寫懸疑小說最早的一批作家,後來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家開始寫懸疑小說,出現了越多越多的優秀作品,這個過程是相輔相成的,作家、作品和讀者一起成長,懸疑小說的銷量也被帶動了。但目前懸疑小說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還不如在歐美、日本那麼主流,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中國的懸疑小說作家,平均年齡比歐美和日本的懸疑小說家低很多,也因為其他國家的懸疑小說傳統已經傳承了很多代作家,成熟度遠遠領先於我們。

 

還有一點,我們的懸疑小說很多是在網絡上首發的(比如我的《病毒》就是在榕樹下發表的),很多網絡小說在更新的過程中,會根據讀者的反饋,對寫作進行調整,但這對懸疑小說來說是很難實現的。一般的網絡小說是線性結構,但是懸疑小說是閉環結構,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開始寫作的時候結尾就已經設計好了。

 

董牧孜:研究過你的讀者是什麼年齡段和性別比例嗎?

 

蔡駿:以青少年為主,性別比應該是均衡的,但是現場活動時通常女生更多一些,女生也更加積極一些。這一點跟歐美國家不一樣,歐美國家懸疑小說有很多老年讀者。

 

作家不僅要模仿自己,

也要學習別人

 

董牧孜:納博科夫說,「模仿別人的作家們看上去似乎多才多藝,因為他們效仿了許多過去和現在的作家。有獨創性的藝術家可以模仿的只有他自己。」你寫了20多部小說,有覺得是在模仿自己嗎?

 

蔡駿:第一,每個作家開始寫作的時候,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需要以巨大的閱讀量為前提,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作家的影響。就好比八十年代的中國作家,受以馬爾克斯為代表的拉美文學影響很大。第二,很多作家的不同作品會出現類似的風格、類似的人物關係,有的作家會千萬百計跳出對自己的模仿。所以作家不要滿足於模仿自己,不斷學習別人才能提升自我。

 

董牧孜:我記得你說你看過一百多遍《水滸傳》,《悲慘世界》滑鐵盧戰爭那段讀了幾十遍。還有哪些作品對你的寫作影響深遠呢?

 

蔡駿:除了前面提到的,還有雷蒙德·錢德勒、奧爾罕·帕慕克、卡夫卡等人的作品。

 

董牧孜:你會很快把自己閱讀的內容轉化到寫作當中去嗎?

 

蔡駿:不會那麼快,有很多閱讀到的東西可能是永遠都不會轉化的。

 

董牧孜:可能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靈感,而是勤奮。你非常高產,是怎麼維持自己寫作的欲望和速度的?

 

蔡駿:我不會刻意去維持寫作的欲望和速度,平時會積累很多好的靈感,但不會立刻去寫。有好的創意但是當時可能沒有好的能力去駕馭,會等能力提升後再動筆。我覺得一個作家不能在原地踏步,要不斷閱讀、不斷思考,提升自己,這樣才能保持旺盛的創作力。每一次寫作都像是一次全新的冒險。

 

董牧孜:有的讀者覺得你的一些小說,比如《謀殺似水年華》《荒村公寓》像是披著懸疑外衣的愛情小說。很多時候,「愛」確實是一個萬金油般的主題,可以合理化所有的動機。你怎麼看待這種評價?

 

蔡駿: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小說,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人們可能會因為情感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其實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也可以說是愛情小說。另外,小說家開始寫作的初衷,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

 

《荒村公寓》劇照

 

董牧孜:有人說你非常擅長製造懸念,但不擅長解開懸念,你怎麼看?什麼樣的懸疑小說結局是優秀的結局?

 

蔡駿:結局好不好有很多標準,有的懸疑小說結局在前面埋了很多伏筆,有的懸疑小說重點不在於解開懸念,而在於人物的命運的變化。讀者都希望能讀到一個有震撼力的結尾,這種震撼力通常來自於某種情節的反轉和強大的人物關係。我覺得故事情節是為人物服務的,故事不能凌駕於人物之上。

 

董牧孜:你怎麼看待國內的類型文學鄙視鏈?

 

蔡駿:科幻小說是在鄙視鏈頂端,懸疑在科幻之下。寫科幻小說的作家,可能學歷高一些,科學知識會豐富一些,但大家都是寫小說的,這個鄙視鏈毫無意義。

 

撰文丨董牧孜 彭鏡陶

編輯丨 張婷

校對丨陳荻雁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懸疑小說多年暢銷冠軍蔡駿:一直變化,沒有疲態
    他的作品連續多年保持中國懸疑小說暢銷冠軍記錄。作品已被翻譯為多國語言,還被改編為影視劇。作為中國網絡文學史上第一批作家,20多年來,無論是寫小說、辦期刊,還是寫劇本、開公司,蔡駿已成為「中國懸疑小說第一人」。
  • 「不套路」的懸疑小說怎麼寫?作家蔡駿分享感悟
    對此,蔡駿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提到,許多故事都來自於自己和親友的經歷,其實並不怎麼難懂。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嘗試打破套路,希望懸疑小說寫得好看,且有所變化。  「不套路」的懸疑小說,怎麼寫?  在國內,蔡駿因為寫懸疑小說知名,也有媒體報導中稱其為「華語懸疑小說教父」。作家蔡駿。
  • 採訪蔡駿:只有一個真相。如何講述懸疑故事?IP的作者
    雖然「懸疑」的概念在網絡文學發展初期還沒有出現,但這樣充滿懸念的作品吸引了波忠實的粉絲。經過20多年的發展,懸疑小說的讀者已經增加了指數級。近年來,隨著相關IP影視作品的發展,懸疑類作品逐漸出現在更廣泛的公眾面前,並且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作為中國網絡文學史上的第一批作家,無論是寫小說、辦雜誌、寫劇本還是開公司,他都在打造「懸疑世界」20多年。
  • 專訪蔡駿:真相只有一個,如何講好懸疑故事?丨制鮮者·IP作者
    在國內,懸疑類作品一直有忠實的擁躉者。網絡文學發展早期,雖然還沒有「懸疑」的概念,但這類充滿懸念的作品就吸引了一波忠實粉絲,走過20多年,懸疑小說的讀者早已指數級增長。近幾年,隨著相關IP影視作品的開發,懸疑類作品逐漸展現在更廣泛的大眾面前,熱度持續走高。
  • 蔡駿《春夜》:一次同代人的寫作,關於上海的二十年
    正在「我」和夥伴破案的過程中,新廠長「三浦友和」又在春申廠即將被出售之際,和工人救廠的集資同時失蹤。為了找到真兇,也為了完成已去世的老廠長對我的託夢,我們開始了對「三浦友和」漫長的尋找。顏慧談道:「類型小說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謀篇布局能力,從懸疑小說作家並軌到純文學軌道上,我發現蔡駿非常自如,情節構思也非常吸引人。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文學作品,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能讓讀者產生代入感。小說通過人物的行動軌跡,讓上海這個城市有了更多擴張,我們都讀過王安憶筆下的上海,陳丹燕的上海,或者是金宇澄的上海。
  • 蔡駿首部半自傳體小說《春夜》面世
    12月11日,作家、編劇蔡駿的首部半自傳體小說《春夜》發布會在北京舉辦,與讀者分享創作故事。知名評論家、出版人、媒體人出席活動。小說是蔡駿的一部非典型性懸疑小說,時間跨越20年,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文中「我」的父輩工作半生的春申廠的歷史和圍繞工廠發生的兩起懸案。
  • 從小說到教程 《蔡駿24堂寫作課》揭秘20年小說創作經驗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近日,蔡駿的首部寫作指導書《蔡駿24堂寫作課》由時代華語出版。該書是蔡駿基於自己20年創作經驗,為讀者系統梳理的一套實用的寫作教程。蔡駿接受媒體採訪。主辦方供圖    關於如何講好故事、如何架構一本小說,蔡駿在這本書中傾囊相授。他希望能通過這本書與熱愛寫作的朋友分享自己寫作的經歷,同時幫助更多人解決寫作難題。
  • 懸疑小說家蔡駿的新作品《春夜》
    在寒冷的冬夜,我手捧起《春夜》來看。早聽說是一本小說,我很期待,是春夜裡纏綿悱惻的愛嗎,還是春夜裡冉冉升起的希望?打開《春夜》閱讀,這本書讓人感覺到了不小的海派氣息,上海方言和吳儂軟語夾雜使用,顯示出濃濃的地方特色。
  • 懸疑小說家蔡駿推出半自傳體長篇小說...
    毫無疑問,2020年的影視圈熱詞中,「懸疑題材」肯定佔一席之地,這也將懸疑小說狠狠地帶火了一把。但真要說到懸疑小說,今年大紅的紫金陳在這位面前只能算一個後來者——蔡駿。作為中國懸疑小說暢銷紀錄的創造者,蔡駿繼長篇小說《宛如昨日:生存遊戲》後,時隔三年再次帶著長篇小說回歸。
  • 懸疑小說家蔡駿推出半自傳...
    毫無疑問,2020年的影視圈熱詞中,「懸疑題材」肯定佔一席之地,這也將懸疑小說狠狠地帶火了一把。但真要說到懸疑小說,今年大紅的紫金陳在這位面前只能算一個後來者——蔡駿。作為中國懸疑小說暢銷紀錄的創造者,蔡駿繼長篇小說《宛如昨日:生存遊戲》後,時隔三年再次帶著長篇小說回歸。並且,這次他「玩得更大」了——新作《春夜》是他的首部半自傳體長篇小說。工廠子弟、跨越百年上海歷史……不知他這次講述的故事裡有多少是源自自己的真實經歷。蔡駿把《春夜》故事發生的時間起點定在了千禧年之交。
  • 蔡駿長篇小說《春夜》:世紀之交上海市井「眾生相」
    《春夜》 蔡駿 著 作家出版社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吳波)日前,著名作家蔡駿的首部半自傳體長篇小說《春夜》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春夜》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文中「我」的父輩工作半生的春申廠的歷史和圍繞工廠發生的兩起懸案。社會滄桑巨變,書中人看似面臨無盡的機遇、挑戰,但是在大環境下,他們又是艱難前行的普通人,最後老一輩的奮鬥者逐漸凋零,新一代人雖然繼承了父輩的追求,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之下,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這是一幅歷史長河滾滾向前的時代洪流下上海市井「眾生相」。
  • 2020名人堂年度人文榜③|「年度作家候選」中國版「東野圭吾」蔡駿...
    類型小說需要高超的謀篇布局能力,純文學則需要作家有不俗的思考能力。在這兩條軌道上,能做到轉換自如,遊刃有餘的作家,在當下的年輕作家中,非有「國內懸疑第一人」、「中國的東野圭吾」之稱的蔡駿莫屬。蔡駿的小說具備打破類型小說疆界的野心和實力。
  • 《故事寫作》:一本披著寫作乾貨的暢銷書,這股熱乎勁該過去了
    現在是寫作最好的時代,寫故事更利於打造個人IP今天看到頭條百粉都可以開通原創和問答收益了,不得不說,現在這個時代,是對文字創作者最友好的年代。但是你想把文學創作當成一生的奮鬥目標,那麼我還是建議你去寫故事寫小說。
  • 天目讀書會 蔡駿首部半自傳體《春夜》上市,書寫上海市井「眾生相」
    正在「我」和夥伴「破案」的過程中,新廠長「三浦友和」又在春申廠即將被出售和工人救廠的集資之際失蹤。為了找到真兇,也為了完成已去世的老廠長對我的託夢,我們開始了對「三浦友和」漫長的尋找……《春夜》是蔡駿首部半自傳體長篇力作,故事的靈感從何而來?
  • 著名作家蔡駿首部半自傳體長篇扛鼎新作上市
    時光紛紛凋零,物是人非,兩人在葬禮後重逢,拾回「把廠長捉回來」的執念,蔡駿在亡魂「託夢」指引下,帶領一群退休老工人,春申廠的「遺老遺少」,開始跨越上海百年歷史,大半個中國,乃至半個地球的驚心動魄的真相之旅,揭開愛欲交織的秘密,直至巴黎聖母院的烈火……從一對少年到兩個男人,兩場葬禮點燃二十年秘密奇幻之旅。
  • 懸疑完本小說排行榜前十名的小說,你都看過嗎,超級好看
    懸疑完本小說排行榜前十名的小說,你都看過嗎,超級好看小編(我愛小小書)第一次接觸靈異小說,還是高三的時候被同桌拉入坑的《盜墓筆記》。還記得當時大半夜偷偷躲進被子裡打著小燈看,被嚇出了一頭冷汗還不敢伸出頭去透氣。
  • 5本恐怖懸疑小說,緊張刺激又燒腦,最後一本比盜墓筆記還出色!
    絕對爽文,看書的時候請扔掉腦袋。3.《我能回檔不死》——作者:夜行狗恐怖靈異類,世界觀類似靈氣復甦,突然出現怪異等。主角搞科研的,出了意外被炸死,穿越至一個不正常的靈異世界,通過幫助解決詭異的執念,而獲得能量點,讓男主變得更強。
  • 不知道如何進行小說寫作?盤點小說網站投稿的那些基本常識!
    網絡小說寫作雖然具有門檻低,零成本,市場龐大等優點,但是隨著網絡寫手數量增多,想要寫出一篇優質網文還是需要一些必要的了解,所以我來盤點一下小說網站投稿的基本知識:稿費:主要靠訂閱、全勤、保底、買斷、IP化賺錢。
  • 《春夜》如夢如幻的情節,是小說、懸疑還是聊齋故事?
    --蔡駿《春夜》我看到這裡,眼前出現了一副衰老女人的畫像。這是《春夜》中,蔡駿對張海媽媽的描述,是不是很形象。第一次看蔡大大的書,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我以前看的書中,很少有像《春夜》這樣,把自己的真名就這樣寫進書中,有時,讓人感覺是自己的成長經歷,有時又讓你感覺這個世界不是真實的,他就這樣時而假亦假真時真亦假,時而懸疑,時而又夢中,真假難辨。
  • 東野圭吾被稱為最好的懸疑作家,應該從這些著作入手
    提起東野圭吾,我想百分百的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讀過他的著作,都曾經在他的懸疑世界中進行遨遊。就算不曾將他的書籍全部讀完,至少也讀過一本。就算一本都沒有讀過,那也應該看過前些年上映的大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或是成龍主演的《解憂雜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