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撈刀河永安段,新「到貨」的多功能水上垃圾收集船上崗運行。永安鎮供圖
1月14日下午,撈刀河永安段,一艘船在河面上緩緩前行,所經之處,水面中漂浮的部分垃圾、雜草等被一一「清空」了。
紅網時刻1月16日訊(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曉芳 通訊員 宋利)這艘多功能水上垃圾收集船,是瀏陽市群力應急救援隊的7名救援隊員自發籌資32萬餘元購置的。1月14日首次上崗,這艘船三個多小時就收集了60餘立方米的垃圾,相當於一個人32小時的工作量。
自籌32萬餘元買來水上垃圾收集船
解決人工打撈成本高效率低難題
「秋冬季節,水草、水葫蘆進入了枯敗期,正是清理的好時候,現在不清理乾淨,等到爆發期就更難清理了。」今年50歲的胡平是瀏陽市群力應急救援隊(原永新群力應急救援隊)的負責人,自小在撈刀河邊長大。這段時間來,看著撈刀河水面上垃圾漂浮,他有些擔憂。
人工打撈成本大、效率低,有的時候還會存在打撈不到位的情況,怎麼辦?今年1月初,胡平將這個問題在救援隊例會上提了出來。「經過商量,我們決定以隊員集資的形式購買一臺水上垃圾收集船。」胡平說。
「經過對比,我們最終決定選擇一個山東廠家生產的多功能水上垃圾收集船。」胡平說,他帶領了兩名隊員前往山東廠家現場查看了設備,並進行了操作演示。了解到設備性能能夠滿足需求後,便下了訂單。1月14日上午,這艘船就運送到了永安鎮。
「總價32萬餘元,這筆錢是我們救援隊7名隊員自發籌資來的。」胡平說,群力應急救援隊本來就是由熱心公益救援事業、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社會各界人士志願組成的地方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的民間團體,對於鎮上發展有利的事情,大家都十分願意參與,籌資買船的行動也很迅速。
記者了解到,這艘多功能水上垃圾收集船總長15米、重9噸,採取內燃發動機驅動,集水草切割、水葫蘆打撈、水面漂浮垃圾打撈、自動卸載於一體。駕駛員只需在駕駛室內通過控制臺上的按鈕控制,船隻就會對水上漂浮的垃圾進行自動收集打撈,操作簡單便捷,能夠有效解決人工打撈作業時大片垃圾打撈難度大、不徹底等問題。
3小時收集60餘立方米垃圾
一名熟練工人就能完成全部操作
「一切準備就緒,下水!」1月14日下午,在撈刀河永安大橋橋頭,隨著現場工作人員的一聲令下,吊機緩緩將水上垃圾收集船移到河面上。隨後,群力應急救援隊部分隊員上船,進行首次試航。
記者看到,這艘船就像一個「大鏟子」:船頭裝著自動傳送的不鏽鋼鋁帶,上面還分布著一些小鐵鉤,便於勾住水面漂浮物。收集船向前行進至水葫蘆聚集區域時,船頭的傳送鏈板便自動將水葫蘆及水面垃圾「鏟」上鏈板並傳送至船內,完成對水面垃圾的收集。
「傳送帶的前頭是剪刀,一般我們會把傳送帶前頭伸入水下40公分,方便收集水葫蘆及其他水面垃圾。」胡平介紹,收集的垃圾會先堆放在船體內,卸載時只需要將船尾朝著岸邊,按下操作鍵便可自動卸載。
「14日下午試水了3個多小時,一共收集了60餘立方米垃圾。」胡平說,這僅是試操作時的速度,在成片的水葫蘆水域,該船可實現10分鐘內打撈7立方米水葫蘆。在熟練的情況下,一個人就可完成對船的操作。而在以往,一名工人打撈60立方米水葫蘆和垃圾,需要至少4天、每天8小時不間斷作業才能做得到。
「目前還正在試操作階段,接下來,我們將對撈刀河永安段進行一段時間密集打撈。」胡平表示,救援隊還計劃根據鎮村安排在撈刀河永安段設置2個垃圾攔截網,以進一步做好水上垃圾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