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要做出『天元樣板』」

2020-12-12 瀟湘晨報

本報訊(記者 伍靖雯 通訊員 黃天鶴)天元區將如何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昨日的天元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上,《天元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印發,為該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確定時間表、路線圖。

目前,天元區已在江灣壹號小區和富景園小區分別進行生活垃圾「四分類」以及廚餘垃圾分類工作試點。其中,江灣壹號小區已投放16套智能分類回收垃圾箱,覆蓋小區2723戶居民;富景園小區的256戶居民獲得了免費的智能控溫廚餘垃圾桶、可回收環保袋,廚餘垃圾每次被回收後還可獲得返現獎勵。

「我們要使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社會共識,做出『天元樣板』。」在當天的動員大會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說。

目前,天元區已成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將推動建立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共治體系,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全區新交付居民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並通過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示範小區、示範社區和示範街道,以點帶面,逐步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擴大到全區。

其中,今年要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等工作。明年,全區完成建築垃圾特許經營工作,建成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廠,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35%;至少有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22年,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方面,該區將在群豐鎮、三門鎮、雷打石鎮各選擇一個村(社區)開展分類試點示範,探索形成垃圾分類指導規範,因地制宜、由點及面,並向全區所有行政村推進。

【來源:株洲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造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廣州是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經過多年探索,已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將在廣州召開,該市正以「繡花功夫」致力於打造全國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 株洲市天元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1日訊(通訊員 曠昆紅 陶陽穀)12月10日,株洲市天元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全面動員和部署全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參加會議。會議發布了《天元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安排部署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明確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時間表。《方案》明晰,2020年,天元區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區新開發小區、新交付使用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
  •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破解「垃圾圍城」難題超大型城市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不能忽視垃圾處理問題。據廣州市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市城市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人,日產生活垃圾超過3萬噸,且每年仍以6%~8%的幅度在增長,生活垃圾處理壓力巨大。
  • 株洲天元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
    根據天元區城市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今年,天元區全區要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新開發小區、新交付使用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
  • 藏馬鎮:戶集村收鎮處理 垃圾分類新樣板
    「綠水青山藏馬當先,環境保護你我先行」,藏馬鎮孫家屯村是西海岸新區垃圾分類試點村,今年以來,村內建立了綜合垃圾分類站,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打造集垃圾分類、美麗鄉村於一體的鄉村振興樣板村。 孫家屯村家家戶戶配備了垃圾箱和通訊設備,全村共分四個組,每組都配一名專職保潔員和一輛電動車,定時到村民家門口收集垃圾。其中,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由保潔員上門收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由村內垃圾分類站進行回收;垃圾分類站還設有舊衣物收購庫,對村民家中的舊衣物進行統一管理。村後還設立了一個大件垃圾臨時存放點,可以臨時存放沙、石土等垃圾,由村委負責統一清理。
  • 探索新路子,創建雅安城市垃圾分類「可借鑑可複製」樣板!
    當前,生活垃圾分類各個環節正在逐步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與之相關的《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試行)》也即將出臺。 目前,青江街道轄區小區、大院即將安裝垃圾分類設施,並積極營造垃圾分類的宣傳氛圍,有序推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打造工作。
  • 垃圾要分類,垃圾處理的增值稅也要分類~
    垃圾要分類 綠色/環保/節約 垃圾處理的 增值稅 也要分類
  • 垃圾分類廣州模式有幾犀利?
    廣州從2000年成為國內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後,開始推進垃圾分類,20年磨一劍,摸索出了一條適應超大城市發展和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模式。廣州的垃圾分類模式到底是何種模式?廣州值得被學習的經驗又是哪些?
  • 垃圾分一分 環境更美好 正定縣全面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近日,在正定縣達諾現代城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處,紅、綠、黑三種顏色的垃圾桶有序擺放,側面還設置了標有玻璃、金屬、塑料、紙類、織物標識的藍色回收箱,前來扔垃圾的居民郭妍說,垃圾分類讓小區環境越來越好,之前垃圾桶周邊會比較髒,現在分類了以後,特別整潔。
  • 【垃圾分類宣傳周】保定垃圾分類投放指南發布!看看垃圾要怎麼扔?
    其中,在分類標準中又重新將生活垃圾類別調整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4大類。本次保定市發布的《指南》是根據住建部最新修訂並於12月1日開始實施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重新編制。保定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試行)為引導和規範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行為,按照《保定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保政辦發〔2019〕4號)有關要求,參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誌》《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操作規程》,制定本生活垃圾投放指南。
  • 玉泉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按照「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支持、企業助力、全民參與」的原則,邊探索邊推進,因地制宜地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為積極探索適合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模式,玉泉區首先明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探索總結經驗,為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樣板。
  • 紙張省了水也不浪費了,做好垃圾分類可以這樣幫廣州提升排名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丁玲報導:垃圾分類沒做好,還真不是罰款整改那麼簡單。7月23日,廣州市城管部門和廣州市城市礦產協會,組織廣州今年推動的600個分類樣板小區進行垃圾分類培訓時,相關負責人表示物管小區做好垃圾分類,不僅事關小區環境,還和廣州城市榮譽有關,希望各小區不管樣板與否,都應做好垃圾分類。
  • 上海垃圾分類 VS 日本垃圾分類
    你是什麼垃圾?」不知不覺中,逼瘋無數上海市民的垃圾分類已經實行了一周年。各種細緻的條條框框至今仍讓大家頭疼不已。暗自垂淚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隔壁日本,這個號稱世界上垃圾分類最嚴格的國家。日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比起來,究竟誰更「可怕」呢?1.
  • 垃圾分類成廣州城市文明風貌「新名片」
    廣州市的垃圾分類起步較早,也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廣州因地制宜,構建出「三化四分類」的垃圾分類體系,即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建立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全鏈條,初步探索出一條適應超大城市發展和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路子。
  • 垃圾分類怎麼做?示範小區有「妙招」
    而且各小區還根據自身情況,各出妙招,讓垃圾分類真正融入市民的生活當中。  為了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今年省、市民生實事項目提出「建成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60個」「深入實施生活垃圾治理,建成省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65個,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55個」的任務要求。
  • 關於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這些內容必須要了解!
    在對生活垃圾的具體分類上,《條例》充分吸取了上海垃圾分類的經驗,對垃圾分類的種類採取從用戶的視角予以升級優化。上海市的垃圾分類條例主要是依據垃圾處理的分類需要,將生活垃圾分類為溼垃圾、幹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但由此也給不理解垃圾處理原理的市民產生了「餅乾和幹瓜子皮是溼垃圾,溼紙巾反而是幹垃圾」的反常識困擾。
  • 垃圾分類從頭疼到閉眼都會 秒懂垃圾分類絕招
    來源:中關村在線上網衝浪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去年7月1日起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出爐後,全國各地開始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相信在看過網上鋪天蓋地的垃圾分類段子、新聞、技巧後,你還是對垃圾分類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今天就由筆者帶你們補補課,幫助大家速成垃圾大師。01 我們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 特色「甌e站」給垃圾分類安新「家」
    甌e站」(垃圾分類收集屋),讓小區的垃圾分類「有的放矢」。每到投放時間,小區的3名垃圾分類督導員就會輪流在「甌e站」前負責把關,分類不精準或投放錯誤都會被逐一糾正。南越錦園的「甌e站」今年6月投入使用後,逐漸改變了小區居民原先扔垃圾的習慣。物業管理員說:「居民從願意分類到掌握分類,習慣漸成自然。」
  • 穗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考核將逐級打分,分優良中差四個檔次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成廣聚 吳鏑鋒)記者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獲悉,4月2日,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聯席會議暨重點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召開,會議通報了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年終考核評估情況,並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
  • 【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綠色環保
    【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綠色環保 2020-12-1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