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曾經有一段關於一個農夫無端辱罵佛陀釋迦牟尼的小故事,當農夫罵的口乾舌燥的時候,佛陀親手給他瓢了一碗涼水並和藹的問道:假如一個人送你一件禮物,你不接受,那麼這件禮物應該屬於誰?農夫不假思索的回答到:當然是屬於送禮物的人了。佛陀笑著說道:這就對了,那麼如果一個人送你無數辱罵的語言,如果你不接受,那麼這些辱罵的語言應該歸誰呢?說到這裡,農夫再也不吱聲了,只能無地自容的走了。所以哪怕一時逞惡毒之語,最終也只能自食其果。自古宰相肚裡能撐船,若無容人之海量,何談包容天下。閱讀一些蘊涵無限哲理的佛學典故,對於增進心性修養大有裨益。
越是博學的人,越會感覺到自己知識的匱乏及自身的渺小,因為自然及宇宙的奧妙又豈是人類所能看透悟盡的呢?生命雖然是有限的,但學習卻是無止境的,學則進,殆則廢。在自我認知方面,一定要力求突破自我,不要把認知的範圍僅僅局限在交易上,更要把認知的深度引申到更為廣闊的人生中去,交易的體悟只是最基本的,而人生意義的體悟才是最本質的。
人性弱點的反覆輪迴和純真樸實的性格回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只能重蹈覆轍,而後者卻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如果一個人不能改變錯誤的自我,那麼就只能被錯誤的外物所改變。對於正確的心志應採取的態度是保持而不是保護,因為保持是積極樂觀而主動的,而保護常常是消極悲觀而被動的。思維的沉澱意義體現在哪裡?就是為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不僅是交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不論是沉澱還是飛躍,都應該保持平常心態。因為沉澱之後才有飛躍,而飛躍之後更需要沉澱。
所謂成功和失敗的距離,只在於人的一念之間。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才不會走向失敗的不歸之路。只要稍加努力,獲得富可敵國的財富不是太難的事情,但若想留下傳世的思想和精神,卻需要一生去用心的體悟並實踐。心靈和生命相融合的那一刻,也早已決定了某一天的互相離隔,但生命的消逝是微不足道的,而心靈上的收穫及思想精神上的傳承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因為生命是心靈的寄託,而心靈是生命的升華。
僅僅感覺到心靈上的震動還是遠遠不夠的,應該付諸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去更好的體悟,進而用你自己的實踐感悟去澆灌無數人的心靈,那麼當初你內心所受的震動就體現出真正的價值了。只有正確認識自我,才能具備堅持不懈的源源動力。也只有正確認識自我,才不會在交易中執著於多空之分,更不會應該某些做多或做空大贏而形成習慣性思維,進而在腦海中帶有偏見式的只愛做空或者反之,交易的時候切忌帶有偏見。
若能把一件平凡不起眼的事情,一生堅持去做,那麼本身就已經表明了很不平凡。水滴石穿就如一隻雄鷹騰空出世,又或者春蠶破繭而出,那一刻質的飛躍,仿佛你一生的思想修為,只是為了生命結束時那最後一刻的傳承。做人做事需要有執著的精神,但不能有偏見的情緒。思維決定格局。一生的目標和使命一旦確定了,就應該全力以赴,不論成敗,但求無悔。因為你的一生不僅僅是你個人的一生,你的一生也肩負著為歷史抒寫劃時代思想及向後人傳承水滴石穿精神的重責。歷史的使命讓你不可推卸,除了一往無前,你別無選擇。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每個人最終大都會走到那一刻,關鍵在於那一刻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能為自己的夕陽帶來一個難忘的黃昏,圓滿的落幕。太多失敗者幾乎曾經都告訴過別人:他們自己並不是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也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因為沒有堅持去做,或者是根本就從來都沒有去做,僅此而已。為者重在堅持,行者貴在恆久。
期貨暴富的夢想固然是美好的,而現實卻總是異常的殘酷。正如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前,憧憬著社會,而一旦真正踏入社會,才發現理想原來距離現實是那麼的遙遠。想總是簡單的,而做到卻比登天還難。只有在大學之前,甚至在年少懂事的時候就應該立下切合自身實際的遠大理想,並腳踏實地的付之於實踐,那麼最後踏入社會的時候,才不會感覺到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否則只能因為好高騖遠而遭受失敗,進而變得消極痛苦。
雖然太多人清楚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但性格早已決定了他們難以做到。而關鍵就在於執行並做到,道理很容易明白,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尤其是一生堅持去做的人,幾乎是鳳毛菱角,屈指可數。只要心中具備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態。那麼即使面臨生死,你也將無所畏懼,更何況區區資金的漲跌,人生的起落,中正的心態將會引領你走完無悔的一生。
古人云: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年。從古至今,賢哲偉人大都在年輕時就已經顯示出不凡的思想氣度及精神境界。與其說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魄,還不如說是上天早已安排的使命。君子之交淡如水,道不同,可以一笑而過,但切忌去爭辯或強求,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一個人可以失去一切,但卻一時一刻也不能失去一顆博愛,謙卑,豁達的心,否則即使身處順境,最後也將深陷絕境。
只有心境超然,才能達到思維的精進。常言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心靈及思維的提升亦是如此。思維交流或自我反思的過程都是心性進步的表現。思維的點點滴滴不僅是記錄給自己反省,更是記錄給後人借鑑。一日有思,終身銘記。道理簡單的幾乎所有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而就是那不經意的一眼,卻決定了無數人的一生。
重倉者歷來難逃重虧的宿命。而輕倉者即使面對百年金融海嘯,也將難傷根本而穩如泰山。心魔的控制要力求達到來去無影的地步,而不僅僅是暫時無影。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所謂的終點,其實終點一開始就在自己身邊,只是太多人過於執迷達到終點的欲望,等到真得達到所謂終點的時候,才突然幡然醒悟,原來一生所追求的終點就是當初那被自己一生忽略的起點,即返樸歸真的心境。
好的思維不僅要印在心裡,更要轉化成正確而有效的實際行動。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同時執著所表現的是對勝利的自信,而固執所表現的卻是導致失敗的一意孤行。每個人都經歷過身處十字路口的迷茫,但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會指引你走向正確的人生軌道,直至到達。即使對於思想修為境界很高的人來說,人性中貪婪和恐懼的本性還是存在的,只是比普通人隱藏的更深而已,不過往往在最極端時刻的那一瞬,如果人性修為的功力達不到完全控制貪婪恐懼兩大魔性的發作,那麼厄運也就無情的降臨了。所以學會自我控制,也就等於控制了成敗的整個過程及結局。
即使遇到挫折失敗,也應該以平常心對待。因為失敗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是人心把失敗看的過重,也就是所謂的得失心太重罷了。欲望越大,得失心就越重,無謂的痛苦自然也就多了。不論成敗如何,關鍵在於活得無悔。做固然很重要,但只有明白後,再去針對性的做,才能更有勝算,否則盲目的做,只能一敗塗地,一場遊戲一場夢。
2008年12月14日晚落筆於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