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聽到周圍的人抱怨:「工作忙,在加班……」
不知不覺,當代職場人早就被「996」支配得體無完膚了,不僅身體吃盡熬夜加班的苦頭,精神上也承受著過度的壓力。
更可怕的是,一天下來,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忙了些什麼!
表面上「忙忙忙」,實際上是在低效地處理重複的工作,久而久之就被這些繁雜的瑣事拖垮,變成一個隨時可能被替代的「職場廢人」。
今天的文章專門為大家分享了一款超實用的工具,可以用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保證讓你瞬間找到人生開掛的感覺!下面一起來看看!
1
「我三天完成的工作,實習生20分鐘就做完了?」
「這次,總部87個高級審計員裡只有2個晉升到了項目經理,果不其然,我又落選了。恐怕我做一輩子審計員了。」
一次每周例行的會議的前一天晚上,加班的小譚開著七八個窗口,一欄一欄複製粘貼錄入數據,對著滿屏的數字乾瞪眼。
一抬頭同事都下班了,實習生也走了。
千算萬算,小譚沒算到Excel崩潰閃退了,好幾個小時的成果就這樣沒了。
小譚呆呆地望著屏幕,只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再一次打開一個個窗口,從頭做起那本該快要完成的工作。
這樣的工作能有什麼質量啊,到了會議上,領導雙手抱臂,對他很是不滿意。
相反實習生做了一份數據全面、清晰易懂,還有大量圖表做直觀展示的報告,讓領導大加讚賞。
「小譚啊,多向年輕人取取經。」
下班後,小譚心裡很是憋屈,無奈向實習生請教了工作的秘訣。
實習生告訴他,自己工作上很多事情都是用Python來處理的,又快又方便,還能降低出錯的概率。
小譚花費一下午的時間審單錄憑證,而實習生利用Python做了一個小工具,把同樣的信息自動錄入了,輔助自己完成了工作。
▲輔助完成數據錄入工作
當小譚被個稅表等等折磨的時候,實習生喝杯咖啡的時間就做好了。
▲自動提取關鍵項目生成表格
小譚聽了實習生的經驗,也去報了一個零基礎Python課程,很快就掌握了常用的函數幫助自己自動生成報表和圖表,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效率提升後,在他的審計本職工作之外,他還用Python爬取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不斷提出市場和行業的洞見,幫助團隊承攬到了更多的業務,也給自己留出更多時間向前輩請教審計項目管理的經驗,準備來年的職位晉升再戰。
▲完成各類數據分析
小譚語重心長地和我說:
「果然,職場只看能力,不看資歷。」
你不進步,就會被別人超越,這是現實。
然而,如果只顧著自己忙,不懂得藉助工具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那就意味著你永遠無法突破的現在的瓶頸。
2
與其瞎忙活,不如提高自己
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曾說:
「我們慢,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快,而是因為對手更快。」
當我們面臨大量繁複枯燥的工作時,不妨藉助工具去幫我們完成。
這就像是別人還在鑽木取火,你已經用起來打火機。即使起點沒有領先,你也可以靠跑得更快實現超越。
編程就能幫助我們實現這樣的效率提升。
其實,Python已經在逐漸成為職場的必備技能,各種崗位的招聘公告中,也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字樣:
「熟悉Python者優先」。
▲懂 python 的人工資普遍很高
在大數據時代,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都離不開信息搜集和數據處理。
Python——這項強大到逆天的神奇技能可以讓你快速掌握更多資源,擁有更高效率。
Python在工作中能帶給你什麼?
例如我們在做日常的數據匯報整理,用 python 就可以把重複的信息一鍵生成表格,超方便快捷,而整個過程只需要不到 10 分鐘!
銷售可以用 python 抓取更多房產市場信息,用鐵打的數據來獲取客戶信賴。
做新媒體運營,運用爬蟲30秒就抓取了上千個值得參考的內容,不到1分鐘就能分析出其中的邏輯和規律,輸出一份數據分析報告。
你看!只要找到正確、科學的方法,花以前1/3的時間就能收穫比以前好2倍的效果。
Python一定很難吧?
很多人一提起Python,第一反應就是,計算機?編程?太難了我學不會。
其實學Python,不用你英語數學有多好,不用你是理科生,你只需要:
認識26個字母+記得一點初中的數學知識
這也是我為什麼對比了這麼多學習方式,選擇了作為受到過900萬學員好評的知名學習平臺--扇貝。
課程好不好,學過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