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五釐米》取景地有多美?看完結局,知道新海誠真實用意嗎?

2020-12-09 腿腿看奇趣

相信喜歡看動漫電影的觀眾們都聽過《秒速五釐米》,這部電影的導演新海誠也因此片在中國聲名鵲起。說起新海誠作品最突出的特點莫過於對場景那近乎苛刻的精細。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取自《秒速五釐米》中出現過的場景,以及取景地的美照吧。

冬天到了,寒風呼嘯,白雪飄飄。男主已經從鹿兒島上的高中考上了東京的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後也決定留在了這個熙熙攘攘大城市。他的目標似乎很明確過,然而漸漸變得模糊,為了接觸苦悶只能埋頭工作。貴樹依舊像從前一樣惦記著明裡。他的心就像那一顆衛星一般孤獨,默默地在空曠的宇宙中飛行已久。世界紛紛擾擾,貴樹卻安靜地,猶如衛星一般獨自向前。始終寫信,也始終買著同一種牛奶,正是因為這份沉甸甸的思念的產生,讓貴樹再也無法真正地接納別人,花苗走不進,親密了三年的水野也走不進。

明裡在與貴樹分離的火車站告別了父母去了東京,十三年,當年那位乘坐了一整夜電車的小男孩和那個等了一夜的小女孩居然再未見面,如果那封信沒被風吹走,如果那位小女孩把在候車室寫的那封信交到了他手上,如果那時他們都能彼此明白對方的心意……結果有那麼多如果,在那顆耀眼的戒指進入畫面時,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在十三年前的貴樹、明裡都相信隨著那一個吻世間的一切都有所改變,他們會克服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距離,相信會再一次一起欣賞櫻花樹,十三歲的他們一直這麼堅信著……

無法再次堅持這種空虛生活的貴樹重新走過以前與她一起嬉戲的櫻花小路,再一次回憶起從前那一段初戀情懷。

貴樹與明裡穿越在鐵路時的邂逅,兩人雖長久未曾相見,但是他們都強烈感受到了對方的存在,那一秒是如此的熟悉,但隨之而來的卻陌生。轉生而來看到的卻是來往的火車,短短的十多秒,代表的是貴樹和明裡分開的時間和距離,是生活也是現實。貴樹在軌道的一頭看著沒有一個人的另一端,更像是一直向曾經的自己做了一個告別。貴樹、明裡用了十三年的時間在研究兩個人的心該如何靠經,他們一直在維持兩人之間薄弱的聯繫,但是他們又在一個落櫻的美好季節錯過。不過他們互相知道的是他們的心一直都在一起,只是時光匆匆,兩人的心境還在,卻兩人也早已不在是十三歲的小男孩、小女孩了。

關於電影為何取名為「秒速五釐米」,我總結出了兩個觀點。第一個是網上一直流傳的一種結論,每一秒一動五釐米的速度並不算快,可是如果這種速度相對保持13年呢?通過這個公式可以列出:5CM/S×13年×365天×24小時×60分鐘×60秒=20498.4公裡。而20498.4公裡這段距離正好是圍繞地球一半的距離,也正是南極與北極的距離。

當然不知這是新海誠導演的特殊用意還是巧合,但經過一群專業達人分析,貴樹和明裡在最後一次火車岔道口相見,正好是十三年。也正好印證了兩人曾經相融的心,經過了十三年彼此之間達到了地球最遠的距離。他們之間沒有經歷過大是大非、天災人禍都努力的追求者自己嚮往的對方然而最終敵不過生活和命運。也如同我們的人生一樣,明明知道了「永遠」「心靈」和「靈魂」之所在,卻也敗給了「現實」,」距離「和「時間」,只有在忙碌的空隙之中,我們才會想起那很多年前的TA,想起那個"櫻花樹下的約定"。

而第二種想法只是小編的猜測,望大家一笑了之不要在意:新海誠導演用了一部精心製作的電影只是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程式設計師是找不到女朋友的!喜歡的觀眾歡迎點讚、轉發、收藏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新海誠《你的名字》和《秒速五釐米》的結局,你更喜歡哪一個?
    宮崎駿的作品可以超越年齡的限制,讓觀眾們沉浸在他所創造的時空中,同角色們產生最真實的共情。而新海誠,一個知名度不如宮崎駿,但作品質量不輸宮崎駿的導演。一部《秒速五釐米》讓新海誠徹底對得住日本動漫大導演的稱號,到後來畫風唯美的《言葉之庭》,最後到讓人落淚的《你的名字》,新海誠是非常偉大的存在。很多日本男藝人都是新海誠的粉,他們說看了電影,不知道為什麼,眼淚會自然而然地流下來。
  • 秒速五釐米:新海誠的經典名作,讓我陷入一段關於距離的「輪迴」
    在我看完這部動漫的時候不禁想去買小說,仔細去品讀文字的魅力,雖然在動漫當中的有聲有色讓人更容易產生感情,特別是新海誠的那種畫面的美感,每一幀都能夠讓人作為壁紙,但是我卻更想要體會文字的魅力,通過自己的想像來感受當時主角的故事。
  • 秒速5釐米:為何異地戀的結局不能完美?是新海誠不相信愛情嗎?
    不同於大部分動漫結局的美好,新海誠的《秒速5釐米》的結局是非常殘酷的。看過這部動漫,都會因為這悲慘的境遇而感到共鳴。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現實生活中的無奈,兩人因為異地戀的緣故,最終的結局無法完美,也讓很多觀眾感觸深刻。那麼,為何異地戀的結局就不能完美呢?難道是新海誠不相信愛情嗎?
  • 跟著新海誠《秒速五釐米》探訪種子島上秘境和動畫取景聖地
    我初次接觸九州的「種子島」是因為新海誠的《秒速五釐米》這部動畫電影,其中第二集裡面的〈太空人〉把島上的各種風貌都呈現在銀幕上。不僅有知名且國內僅有的航天中心,也有自然遼闊的岸上風光與秘境,就連貴樹轉讀的種子島高中日常亦也其中。自認為新海誠影迷的我,絕對不容錯過這趟小島的朝聖之旅,讓現實與動畫每一幕重疊,感受虛實交錯的微妙美感。
  • 電影安利:新海誠《秒速五釐米》,我們長大後才明白,這就是青春
    #新海誠電影系列 | 第三期作品《秒速五釐米》《秒速五釐米》是2007年上映的動畫電影,獲得亞洲太平洋電影獎最佳動畫獎。但是秒五的成功並不是靠電影本身,而是將觀眾們拉近了情節。劇情上沒有構思什麼感天動地的故事,只是說出了生活。電影背景:《秒速5釐米》是一部由新海誠執導,水橋研二、近藤好美、尾上綾華等主演的愛情、動畫類型的電影,於2007年在日本上映。
  • 新海誠《秒速五釐米》:12年過去了,我才讀懂了這個結尾
    葵曉曉第54篇原創文章今天這篇文章獻給曉曉很愛的一部影片,新海誠的巔峰之作《秒速五釐米》。有人說沒看懂,還有人說是在講回不去的初戀,更有很多人說這部片子在講時間的無情。在《秒速五釐米》裡,時間這個概念是貫穿始終的。沒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可能對片名本身會覺得不明所以。其實影片一開始就交代了,小女孩明裡跟小男孩貴樹說:聽說櫻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釐米。希望來年可以和貴樹一起看櫻花。
  • 講一講新海誠的秒速五釐米,精美圖片收藏先給大家~
    新海誠的動畫一直以畫面唯美著稱,可以說這部作品讓我更加痴迷一直以來覺得能和宮崎駿的動畫互相媲美的只有這部新海誠的作品秒數五釐米,很好看而且劇情很飽滿,無論是什麼時候重新看這部動畫都會讓我對生活充滿熱愛,獻給大家這部作品吧
  • 《秒速五釐米》青春的朦朧,一輩子的回憶
    ,被一個會放光的女生深深地吸引,在她的空間中,看到了這個名字,就去看了看,看完之後感受到了深深的遺憾,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結局。就是這麼個「看不見的女友」一直在背後給我動力,成功從CAFUC畢業。因為她有男朋友所以至始至終,我沒有當面,明明白白的告白過。也不忍心幹預她的感情,就那麼默默地喜歡著。曾經,偷偷摸摸地用一個筆名給她寫明信片,曾經走過她的校園,走過每一個出現在她相片中的地方。
  • 隔了十年,重看了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
    昨天重溫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前一陣讀完小說後就一直想重溫一遍動畫,果然發現了一些細節的東西,在第一話櫻花抄裡遠野貴樹對同學說要轉學到鹿兒島,但第二話太空人裡,卻是在有火箭發射場的種子島,上網查才知道種子島行政隸屬於鹿兒島縣。
  • 隔了十年,重看了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
    昨天重溫一遍新海誠的動畫《秒速五釐米》,前一陣讀完小說後就一直想重溫一遍動畫,果然發現了一些細節的東西,在第一話櫻花抄裡遠野貴樹對同學說要轉學到鹿兒島,但第二話太空人裡,卻是在有火箭發射場的種子島,上網查才知道種子島行政隸屬於鹿兒島縣。另外發現遠野貴樹跟澄田花苗常去的那家超市,居然跟後來《你的名字》裡系守鎮的超市一模一樣,大概是參考同樣的素材吧。
  • 新海誠《秒速五釐米》,失戀者的櫻花之戀
    曾經遇到過一個人,他每天睡覺前都會看一遍《秒速五釐米》,我想著他心底一定空落落的。秒速五釐米又名櫻花抄,講述的是一對少年少女互相愛戀,卻因為搬家不得相見的故事。據說秒速五釐米是新海誠對自己的自述,他在中學時暗戀的女孩轉學,所有的愛戀得不到傾述,化成無比的遺憾和憂傷。
  • 新海誠創作的《秒速五釐米》這部動畫,為何能讓如此多人感動?
    在許多網友票選的誠哥作品裡,讓人最有印象和感動的作品,始終還是這部2007年上映的《秒速五釐米》。十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動漫行業發展如此迅速的這個時代裡,新海誠憑著具有清新畫風,獨特魅力的作品,成為了不輸宮崎駿,今敏等動漫神作製造者的大師級人物,而作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秒速五釐米》,沒有魔幻的設定,沒有熱血澎湃的打鬥,僅僅是講述純愛的故事,卻足以撥動你內心隱藏的那根琴弦。
  • 這一次,是《秒速五釐米》最後的答案
    第19話 《秒速五釐米》「櫻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釐米。」距離《秒速五釐米》上映已經過去11年了。從上映到現在,影片一直都被很多人評價為「不願看第二遍的電影」。或許在我們的記憶裡,動畫的場景都該有個團圓的結局,描述的也都該是美好。但是《秒速五釐米》,每次看都讓人久久不能從情緒中走出來。電影結尾的恐懼,將人從漫畫世界拉回現實,可現實讓人實在無法面對。多年來,無數的人在解讀著電影的結局,仿佛也是在給自己已經逝去的青春找一個答案。
  • 《秒速五釐米》:這不僅是一部催淚佳作,新海誠還想表達什麼?
    之前新海誠的作品《你的名字》在內地上映後飽受各界的好評,票房口碑直線上升。觀眾們對男女主最終重逢的美滿結局都覺得十分滿意。那麼,與此同時,新海誠的另一部同樣被封為神作的動畫《秒速五釐米》也再次受到大家的關注。
  • 秒速五釐米、我要以怎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
    「你知道嗎?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秒速5釐米,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那麼怎樣的速度,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最近閒著無聊又重溫了一遍《秒速五釐米》,但確實是因為這部影片挺好看的,畫風優美。第一次看這部動漫的時候,純粹是因為偶像要翻拍真人版電影的原因。看完之後有種淡淡的憂傷環繞著我,揮之不去。想了很久如何來說明自己的心情。
  • 兩顆心靠近的距離,新海誠式的溫柔—《秒速5釐米》
    秒速5釐米》在我看來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故事至少作者新海誠在劇情方面並沒有表現出讓我感到出乎意料的地方但這並不能阻礙這部作品成為我心中優秀作品。秒速5釐米他的這部代表作《秒速5釐米》我是看一次,感受就不同一次。
  • 秒速五釐米,心痛與失去的感覺
    新海誠的作品深受二次元粉們的喜愛。精美的畫質(真·幀幀壁紙),貼近生活卻又不平凡的人設,傷感的氣氛。暫且先總結這三點。其作品的故事情節和結局不可以用一兩個結局籠統概之。但也不難發現其中的新海誠式操作。看完《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等的直觀感受就是 難受 。
  • 看完天氣之子,新海誠這些年經歷了什麼?覺得新海誠又相信愛情了
    今天終於看了期待已久的天氣之子。由於天氣之子筆者沒來得及去電影院看,只能等各大視頻網站放映。等待好久,等的筆者已經麻木。偶然看到出的信息在去看已經遲到了很久,算是遲到的觀眾吧。這部天氣之子,刷新了我對新海誠的看法。自從零幾年看過秒速五釐米後,我對新海誠的印象是:畫質超高,現實取景,虐待感情。總之就是:我新海誠不相信愛情!當初對感情懵懂的筆者,著實被秒速五釐米虐了一次又一次。
  • 新海誠的經典之作《秒速五釐米》,你看過嗎?
    從第一次看《秒速5釐米》哭成狗,後面不敢再看;到後來再看告訴自己,錯過的已經回不來了,不要跟自己過不去;到今天再看,覺得最美的其實就是當初那份最純潔的感情,錯過其實是為了保留那份最真的純潔。我喜歡問看過秒五的人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哪一個故事?櫻花抄?太空人?
  • 時間的哀歌——記新海誠《秒速五釐米》
    吶,據說是秒速五釐米。嗯?什麼?櫻花花瓣飄落的速度,是秒速是五釐米。寫作《秒速五釐米》,讀作青春【秒速五釐米】當筆者最初聽到這個名字時,以為是某部俗套的體育競技動畫。後來發現自己完全錯了。【秒速五釐米】是日本導演新海誠的代表作之一,於2007年在日本上映。如果說以前的新海誠所導演的動畫作品在作畫方面還有許多瑕疵,為經費問題配音人選問題畫風問題等等掣肘,那麼從【秒速五釐米】開始,新海誠成功地向一個優秀的製片人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