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你一定,一定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
《奔跑的少年》是由代表中國科技類商業電影的新生代新銳導演戴維導演,由伊利多斯·帕如克、阿依古麗·阿不都拉、阿拉法特·尼加提、艾克拜爾·牙合甫、常波聯合主演的兒童運動系列的傳記片。又名《奔跑吧孩子》《星空下的少年》。是一部少有的以少兒足球為題材的勵志影片。整部劇都滲透著這樣一個核心理念:"夢想就在前方!不斷努力,終能勝利!"
影片於2019年10月7日於騰訊視頻獨家首播,由於是獨播,豆瓣沒有任何關於它的記錄。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一部非常優質的作品,不說其題材屬稀缺,單看本片的思想,就十分值得提倡。
這部影片以新疆傳奇足球教練帕爾哈提老師為原型,講述了帕爾哈提和班級裡十幾個孩子的"足球追夢之旅"。帕爾哈提被一顆路邊撿到的足球喚起童年被父親攔腰斬斷的夢想,決定以自己熱愛的足球為出發點,帶動孩子們尋找夢想。 通過帕爾哈提的努力,他成功帶領球隊的孩子,克服重重困難將孩子們引領上了一條追夢足球的道路,而帕爾哈提本人也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自我提升,逐漸成為一名傳奇足球教練。
據悉,《奔跑的少年》已入選教育部、中宣部"第39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篇目",並在國內外多個國際電影節獲得獎項與提名,如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優秀兒童片獎、最佳男演員獎,都勻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以及第八屆馬德裡國際電影節、米蘭國際電影節等獎項的多項提名。
接下來,我將從這部影片的人物描寫、主題思想兩個不同角度,去深讀這部影片,最後還將奉上自己觀影之後的感悟。
01 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讓觀眾對每一個人物都印象深刻。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非常細緻形象。接下來,我主要從堅持夢想的帕爾哈提老師和膽小內向卻刻苦努力的玉米提入手,去解析影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帕爾哈提的成長
帕爾哈提少年時的足球夢想被父親扼殺,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多年後,一顆足球被風吹到帕爾哈提腳下,重新喚醒了他對足球的回憶和熱情。在他的堅持下,克服了種種困難,他帶領十幾個少年組成了"夢之隊",開始了他們的夢想之旅。然而就在他們的第一場比賽中,帕爾哈提卻因為連"越位"都不知道受到嘲笑,也在後來遭受到了隊員的非議。
此後,帕爾哈提冒著大雨騎摩託去城裡看世界盃轉播,用結婚的錢買了筆記本電腦,向爸爸借錢拉網線,在一個個深夜認真學習足球知識……他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足球教練。
就像影片人物帕爾哈提老師的原型,這支球隊的教練帕爾哈提所說:"因為這段足球的美妙經歷,我和孩子們的人生有了真正的不同"
在我看來,對於帕爾哈提的描寫,刻畫得非常深刻。從一開始的單純懷有足球夢想,對足球規則一無所知,到能夠帶著球隊在比賽中一次次取得勝利。這一段描寫很勵志。只要我們有夢想,能堅持,什麼困難克服不了呢?
玉米提的變化
"夢之隊"中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看似喜歡足球,一旦受到遊戲的誘惑就放棄訓練,有的喜歡足球卻有自己偏執的小信念。買買提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小男孩。他很內向,不愛說話,帕爾哈提老師問他夢想是什麼時,他深深埋下頭,一言不發。旁邊的巴吐兒替他回答夢想是做播音員,引起了同學們的哄堂大笑。
在一次次的訓練、比賽中,玉米提的足球天分充分展現,而他的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帕爾哈提老師驚喜的是他能主動說"我喜歡足球"這樣的心裡話。作文課上,他也不再是那個不敢說話的小男生,我們來聽一聽他讀的題為《我的夢想》的作文:我沒有爸爸媽媽,只有爺爺和姐姐兩個親人,所以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如果夢想能決定將來能幹什麼,我只想著長大以後能幫家裡人幹活,給爺爺和奶奶減輕負擔,我平時不敢說話,是足球改變了我,它讓我自信,讓我有了夢想,這個夢想變成了一片雲,雲在天空飛得很高,看得很遠,我奔跑著,追逐著這片雲,無論吃多少苦,無論流多少汗,我也要努力。帕爾哈提老師說過,一滴雨可以溼潤一株葉,一片雲,可以潤澤一片沙漠,我要感謝帕爾哈提老師,是他給了我夢想。
不得不說,雖然玉米提只是眾多孩子中不起眼的一個,但影片對於他性格變化的描寫,很好地激發了觀眾的共鳴。
影片對這一大一小兩個人物,運用對比的手法,刻畫出了他們的變化。而這種對比,使得這兩個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2 主題思想:足球主題讓影片更具吸引力,勵志的思想則讓影片更有意義
主題:足球
足球兩個字,貫穿影片始終,從最初一顆被風吹到帕爾哈提腳下的足球開始,到組建"夢之隊",再到參加足球比賽,都離不開"足球"二字。因為組建足球隊,帕爾哈提失去未婚妻,也是因為足球隊,帕爾哈提也收穫了真正的愛情;因為足球,玉米提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足球,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都有了提高。劇情的發展,也是隨著一場場足球比賽而展開的。
可以說,整部影片以足球運動為推動力,既宣揚了足球運動,也吸引了眾多球迷的目光。
核心:勵志
整部影片的核心,就是帕爾哈提老師帶領孩子們的勵志經過。
從"夢之隊"組建之初,就受到了各方面的阻力。帕爾哈提家人的不支持,未婚妻和他分手,都沒有成為帕爾哈提實現夢想的阻礙;學生家長不理解,認為孩子們踢球會影響學習,帕爾哈提挨家挨戶做工作;孩子們訓練條件簡陋,甚至連合適的球衣和球鞋都沒有,更不要說專業的場地,帕爾哈提帶著孩子們赤腳在沙漠中練習……
弗蘭克.梯利說:人生就是追求、奮鬥和發展,因而不可能有什麼固定的不變的目標,人生的夢想和追求絕不會停止不動。
帕爾哈提帶著孩子們在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比賽後,他們奮鬥的目標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而他們的夢想始終不變,那就是對足球的熱愛與執著。
03 我對影片的感悟
對於這部影片,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就像帕爾哈提對足球的夢想,就像玉米提對於家庭的夢想。只有懷揣夢想,人生才會有目標,才會有奮鬥的動力。還有就是,有了夢想之後,還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夢想,為實現夢想付出努力。就像帕爾哈提,努力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認可。他把夢想傳遞給了孩子們,孩子們也在努力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有的巨大的收穫,這將是他們一生的財富。
寫在最後:
看完《奔跑的少年》,我對奮鬥有了更深的理解。夢想就在前方,我們一同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