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中國質量協會主辦的2020年質量技術獎頒獎儀式在京成功舉辦,全國各行業共計721個項目申報,北京軒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數據驅動的宇航產品質量管理模式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2020年質量技術一等獎(全國共9項)。
質量技術獎於2005年設立,是目前國內質量技術(泛指組織為進行並實現質量改進所創造的或成功應用的質量管理理論、模式,質量管理技術、方法、工具,以及最佳實踐等)領域唯一經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的科學技術類獎項,是我國質量技術領域的最高獎。
數據驅動的宇航產品質量管理模式研究背景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十四五」規劃中指出,聚焦「三高」發展,全力確保各項航天型號任務圓滿成功,建立信息化系統,加快提升航天製造智能化水平;實施質量能力提升工程、夯實新時代航天轉型發展質量根基。以信息化手段為根本,逐步建立適應發展要求的新時代質量管理體系,支撐集團公司實現「三高」發展。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率先提出了「數字質量」工程的理念。
作為解決航天質量控制的重要抓手,軒宇信息承擔了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北鬥導航系統等數十個重要航天型號和部分國家重要武器型號關鍵軟體的評測任務,軒宇信息深知信息化的轉型與高質量的科研任務發展需要協同快速推進,從而能確保數字質量在航天軍工領域中能夠全面推進管理效能提升,高效益推動航天科研管理高質量發展。
數據驅動的宇航產品質量管理模式技術創新點
以五〇二所工程實踐為依託,以五院質量管理經驗和理念為牽引,以「1+2+1模型」(一條主線、兩項機制、一個平臺)為核心架構,通過構建數據驅動的質量管理主線,將數據作為一種新的要素融入並驅動宇航產品設計、生產全過程。
一主線-數據驅動的質量管理主線
將數據融入並驅動宇航產品設計、生產全過程,以貫通產品研製全過程的數據為主線,驅動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保證活動。
兩機制-智能化知識應用及全周期產品保證機制
智能化知識應用機制:固化院質量管理經驗和標準,構建行業知識生態環境,形成面向行業核心領域的知識產品及服務;全周期產品保證機制:融合數位化技術與產品保證方法,開展質量活動,將產品保證控制要素嵌入產品研製流程,為宇航產品質量管理注入新能源。
一平臺-宇航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質量管理平臺
構建由結構化生產質量管控模塊(PDC)+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模塊(QMIS)+製造執行管理模塊(MES)的宇航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平臺,保證機制雙管齊下,全面實現科研生產智能「智」造。
數字質量產品有效提升宇航產品研製全過程的數據穿透性,有效保證產品全生命周期活動高質量體現,為宇航產品質量管理提供了一種系統性管理框架。全面為航天產品多品種、小批量的混合式生產模式提供靈活可配置產品,提供配置轉換快速採集多種異構數據方法,解決了科研生產過程質量數據難策劃、難採集、難追溯的問題,有效解決生產與管理協同管理,通過自定義數據項,一鍵快速生成各種總結報告,代替人工編寫繁瑣複雜的產品履曆書,縮短產品交付準備時間。通過數據管道工具,打通各產品層級及業務管理層級之間的數據傳輸鏈路,確保質量要求逐級傳遞與末端落實100%。
數據驅動的宇航產品質量管理模式在科研生產領域的價值體現
通過宇航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平臺建設,全面提升產品研製過程全數據管控能力,實現產品問題舉一反三、質量複查時間由原來的一周左右縮短為1分鐘,大幅度提升質量管工作效率和準確度。同時,以五院為核心,將平臺落地至院、廠所及各家配套單位,實現質量要求的漸進明晰,完成數據多層級、全方位的統一管控,實現全院質量100%落地。以502所為例,自平臺上線以來,質量問題發生率下降23.6%,同時,設計、生產和交付時間耗時均大幅下降。管理成果實現對供應鏈上下遊延伸,外協質量問題發生率下降25%。
軒宇信息數字質量團隊
數字質量團隊是一支年輕且充滿朝氣的隊伍,,在團隊共同努力下,2019年獲得第四屆全國質量創新大賽(QIC-V級)質量創新獎、全國優秀QC小組成果、全國精益管理項目專業級技術成果、「2019中國自動化領域年度團隊」榮譽稱號,2020年獲得國內中國質協質量技術一等獎,國際質量管理小組金獎。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