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11日至今,安徽省女子監獄第三監區監區長黃琳,已經在武漢戰「疫」快一個月了。
防護裝備在黃琳臉上留下勒痕。 本文圖片均受訪者供圖
作為全國監獄系統第一批援鄂工作隊的一員,她參與了轉押犯人、關押點夜間巡查等任務,如今已在方艙醫院執勤十餘天。
3月8日,黃琳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在前一天晚上還有病犯從方艙醫院住進了康復樓。雖然心理和身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堅信一切會好起來的,盼望著方艙醫院早日關門大吉。
在接到援鄂通知之前,作為安徽省女子監獄第三監區負責人,黃琳已經在獄內監管區執勤16天了。2月7日,她瞞著父母寫下請戰書,「召必回,戰必勝,定不負頭頂國徽」。
2月11日,安徽監獄系統援鄂工作隊出徵武漢。黃琳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出發儀式上,當隊長問大家上火線準備好了沒有時,「我瞬間眼淚就出來了,準備好了!那一刻,我覺得我是戰士」 。
安徽監獄援鄂工作隊出徵儀式。
工作隊剛抵駐地,來不及休整,就接到了轉押犯人的任務。2月12日開始,隊員們24小時不眠不休,協助當地幹警圓滿完成了六百多名女犯的收押任務。
從那一天起,黃琳穿起了防護服,「感覺整個身體毛孔都被憋住了,整個人被包裹在狹小的空間。」
黃琳說,安徽女子監獄此次援鄂可以說是盡銳而出,中層幹部佔到一半以上,「防護服使得行動受到很大限制,我們平時走的都是漢子風,穿上之後變成『大白』了。」
剛開始的時候防護物資還比較緊張,為了節省物資,幹警們只能控制飲食,執勤前吃點巧克力,工作隊配了壓縮餅乾。
為了緩解關押點夜班警力緊張的困難,工作隊還主動承擔起6個執勤點12個樓層的夜間巡查任務。這項任務每晚9小時,每15分鐘一次,一夜36次。
2月25開始,黃琳轉戰方艙醫院執勤。監管是主責,安全是底線。為了確保安全,監獄內的監管制度一點都不能落,幹警們還要冒著感染風險,付出更多努力。
黃琳說,方艙內醫療隊很多是社會上的醫生,一些醫生對犯人可能存在恐懼心理,這時候幹警們要跟著醫生,對病犯進行檢查、救治。
有些有基礎疾病的病犯,因為平時對自己的身體就比較敏感,關注很多,這個時候更易有情緒上的起伏。
一天晚上黃琳值班時,一名病犯基礎疾病發作,醫生給開了藥之後,對方卻開始趴在床上哭,「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下,一個人哭會對周圍很多人的情緒造成影響」。
黃琳連忙把醫生請來,跟醫生溝通,讓醫生更耐心細緻的跟病犯講解病情和治療方案,打消病犯疑慮。這種情況下,黃琳會主動和病犯多聊天,鼓勵她把自己內心的恐慌給說出來,釋放內心的壓力。此外,黃琳還會在日常執勤的時候對這類病犯多加關心問候,督促女犯按時服藥,安撫病犯情緒,從而樹立她們戰勝病魔的信心。
身著防護服的黃琳和同事們。
母親打來電話詢問,一個封閉執勤期已經過了,女兒怎麼還不回家。黃琳只能跟母親撒謊,輪班的同事身體不舒服,幫同事頂一下班。到第二個封閉執勤期過的時候母親又來詢問,黃琳只能說,現在有要求,疫情結束才能回家。
護目鏡、口罩把鼻梁都磨破了,黃琳形容自己出艙摘下口罩之後的樣子,「慘不忍睹」。她不停的給自己打氣,「會好起來的」,正如她在日記中所寫:「太陽總會升起,我堅信樓梯的盡頭,終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