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學習的小饅頭
從小照顧孩子長大的媽媽,在小學生的作文裡是什麼樣子的呢?
小學生作文裡的「媽媽」
當孩子步入小學後,媽媽就鬆了一口氣,有了自己的時間與愛好。但,孩子上了小學,學會了表達後,他們會如何形容陪伴他們一起長大的媽媽呢?
在小學生的作文裡「媽媽」不再是偉大、漂亮的,而是被孩子默默吐槽的。我們來看看這些小學生對媽媽是如何定義的?
1、我的媽媽真虛偽
在這位小學生眼裡,她的媽媽是一個虛偽的媽媽,因為媽媽不肯說自己的實際的年齡,明明已經是一個38歲的女人了,卻還是堅持說自己是18歲。
這名小學生一定是男孩子,也許未來會變成一個「鋼鐵直男」不過,還是很好奇,你回到家,你的媽媽有沒有給你吃「竹筍炒肉」呢?
2、我的媽媽「屍橫遍野」
看到位小學生寫的作文時,內心慌的很,好好的、活生生的媽媽就這樣被你安排「沒了」,你媽媽造嗎?
但從這篇作文裡也能看出來,這名小學生對媽媽的愛,畢竟他的媽媽都為他變身了,「血紅的眼睛」「屍橫遍野」,佩服佩服!
3、我的媽媽真狡猾
「過年了,我的媽媽除了發紅包外什麼都不幹,就是吃喝玩樂睡」。
過年了,你媽媽還給你發紅包呢,我媽媽啥都不給我,我說啥了,知足吧!再有,你問問你爸爸,過年了他想不想要「紅包」。你媽媽也不是啥都沒幹,不是還吃喝玩樂睡了嗎?
除了這樣的畫風外,還有溫暖畫風的,例如這樣:
4、戴眼鏡的媽媽最漂亮
「我的媽媽30歲了,她還是那麼漂亮」優秀優秀,這位小學生的嘴可真甜兒!
「媽媽身高適中,身材勻稱,卻天天喊著減肥」觀察的很仔細哦,你說的沒有錯,媽媽不能再減肥了,為了健康!
「媽媽眼睛很大,卻近視的很厲害」「我倒是覺得帶眼鏡的媽媽更漂亮」沒有錯,自己的媽媽怎麼樣都最美,尤其是近視的媽媽戴上眼鏡安全很多。打你,都不怕拿錯東西。
活在作文裡的媽媽,是那麼真實活潑生動,比起對媽媽的形容,那些指出媽媽有小缺點的小學生更加可愛。
活在小學生作文裡的「媽媽」有血紅的眼睛,虛偽又狡猾,但我還是很愛她!
現實裡的媽媽,即使戴著眼鏡,也還是又美又颯!
延伸閱讀
如何幫助小學生寫好作文(人物篇)
1、生活中的細心觀察
1)觀察人物外貌
教導小學生在寫作之前,要仔細的觀察描寫這個人物的外貌。可以添加一些形容詞來描述。
2)人物行為動作
在描寫人物行為和動作時,可以具體化。
3)填寫自己感受
可以寫看見人物的行為動作時的感受
2、提高閱讀書本量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多讀書才會在文章裡,引用經典,才會寫出意義深刻的文章。
而小時候正是孩子閱讀的好時候,提高孩子每天的閱讀時間,提高孩子閱讀的書本量,都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同時在閱讀時也會讓小學生們加以思考。
3、填充情感
好的文章,一定會引起情感波動。所以在小學生寫作時可以增加自我的感受,對人物的看法和想法。
讓孩子學會情感的表達,寫作就是書寫一件快樂或難過的事情,而不是需要條條框框給他規定住。
今日話題:這4篇小學生作文裡的「媽媽」,你更喜歡哪一位呢?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