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塘:又是一年豐收時 早稻開鐮收割

2020-12-17 瀟湘晨報

嶽塘區正江村稻苗田裡,已成熟的金黃早稻與生長中的中稻次第排列。

已收割完畢的早稻田裡,村民正在進行晚稻播種前的翻田準備,處理後的稻殼將得到二次利用,用作畜牧飼料。

經歷生長期後,早稻穀粒已經飽滿。

現代化機械作業。

現代化機械作業。

近日,在湘潭市嶽塘區荷塘街道正江村,農戶紛紛搶抓晴好天氣,組織農機抓緊收割早稻,確保顆粒歸倉。

「今年的收成相對來講還不錯,我們村裡總共種了百來畝早稻,畝產可以達到800斤,總產量預計能有8萬斤。」正江村黨總支書記蔣勇軍介紹,為抓緊晚稻播種時間,村裡的種植戶將在三天內將早稻收割完畢,為晚稻播種爭得時間。

今年,荷塘街道共種植早稻539畝,預計畝產可達470公斤。嶽塘區農業農村局多次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村民進行技術指導,有力地保障了早稻增產豐收,同時也對早稻種植、農機購買、種植大戶給予獎補,進一步提升了種植戶的種糧積極性。(通訊員 張雯霏 向紫堇)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百年一遇的疫情下,臺山早稻收成會不會受到影響?帶著這個疑問,阿布深入到都斛、赤溪田間地頭探訪。今天上午,天氣晴好,阿布來到都斛東坑村委會,遇到正在組織夏收的陳盛強。他是當地的大耕戶,早稻種植面積430多畝。一個星期前,他開始收割早稻,目前已經收割了300多畝,完成夏收任務過半。在收割現場,阿布看到收割的稻穀並沒有完全熟透,為什麼要急著搶收呢?
  • 豐收在望!江蘇多地早熟品種水稻開鐮收割
    這兩天,省內多地的早熟品種水稻已經開鐮收割,處處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   在蘇州張家港南豐鎮永聯村的早稻田裡,8臺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在田間,其中有2臺收割機的駕駛室內空無一人,這是永聯村今年最新引進的智能無人收割機。
  • 夏收農忙時!白雲早稻成熟,農民喜迎豐收
    早稻成熟啦!到田裡去看看~7月13日鍾落潭鎮雄偉村40多畝早稻正式開鐮收割標誌著白雲區早稻陸續進入收割期當日早上,雄偉村水稻種植戶曾祥遠邀請了跨區作業隊前來作業,一臺水稻收割機在金黃色的水稻田裡來回穿梭
  • 豐收在望!石首1.48萬畝早稻開機收割
    七月流火,稻穀金黃,石首市早稻迎來了豐收的季節。田野上飄來陣陣稻香,農戶們正搶抓有利天氣收割早稻、搶插晚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7月16日下午,記者在髙基廟鎮百子庵村看到:田野上,一片片金黃稻穗迎風搖曳,轟鳴的大馬力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臉上。據了解,今年石首市早稻種植面積1.48萬畝,總產量預計達600萬公斤。
  • 早稻豐收已到手,為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開好頭——喜看夏糧又豐收
    但是,疫情困住了腳步、中斷了物流,化肥調運難,種子在哪裡,農機未檢修……「田把式」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急的不僅僅是農民。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心目中,湖南作為農業大省、主糧大省,要克服一切困難,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築牢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
  • 廣東早稻成熟 農民不懼暑熱收割忙
    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正是早稻成熟的季節,廣東全省一千多萬畝早稻田開始收割。從化呂田鎮,禾黃稻熟,舉目儘是黃金地。天氣雖炎熱,但正在田間地頭忙於收割的農民們,臉上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正是早稻成熟的季節,廣東全省一千多萬畝早稻田開始收割。從化呂田鎮,禾黃稻熟,舉目儘是黃金地。天氣雖炎熱,但正在田間地頭忙於收割的農民們,臉上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正是早稻成熟的季節,廣東全省一千多萬畝早稻田開始收割。從化呂田鎮,禾黃稻熟,舉目儘是黃金地。
  • 1.5萬畝單季晚稻開鐮收割
    伴隨著晴好天氣,箬橫的糧食種植戶們迎來了一年中的豐收季,該鎮1.5萬畝單季晚稻開鐮收割,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點擊觀看視頻)據了解,今年單季稻生長期間,箬橫鎮氣候條件良好,「甬優1540」、「中浙優8號」等品種的單季稻長勢好,環比產量均有幅度提升。
  • 興賓區:早稻披上「金黃衣」 ,田野奏響「豐收曲」
    7月26日,筆者在來賓市興賓區的鄉村田野看到,趁著晴好天氣,農戶們紛紛開始搶收成熟的早稻,一片片稻田隨風翻起金色的波浪,一臺臺收割機奔跑在金色的稻田裡,奏響了鄉村振興「豐收曲」。「在全球抗疫的特殊年景,確保糧食豐收,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對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守牢全面小康陣地,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興賓區委書記周靈說。
  • 【基層動態】科左中旗勝利鄉:血麥開鐮第二季 麥浪湧金豐收喜人
    【基層動態】科左中旗勝利鄉:血麥開鐮第二季 麥浪湧金豐收喜人 2020-07-1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年南湖區晚稻開鐮收割早,進度快
    因9-10月份晴天多,降雨少,光照充足,加速晚稻灌漿黃熟,為避開11月中旬後習慣性陰雨天氣影響,今年我區晚稻開鐮收割早、進度快。 據區農業部門統計,今年南湖區晚稻收割面積11.35萬畝,開鐮收割日為10月15日,較往年提早10天左右,開鐮收割後進度較快。
  • 江西分宜:早稻喜豐收,農民笑開顏
    央廣網7月18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鍾細根 張雅靜 黃秋蘭)7月17日,正值夏收夏種「雙搶」時節,分宜鎮也已進入早稻收割的高峰期。徜徉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那顆顆飽滿的稻穗,她們似嬌羞的小姑娘般不願抬頭。
  • 早稻收割
    火紅的七月,稻穀金黃,金華早稻迎來成熟期。為儘快做好早稻搶收及晚稻搶種工作,種糧大戶們正頂著烈日抓緊搶收。7月22日上午,在位於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湯溪鎮中戴及厚大村的早稻田裡,收割機、拖拉機的轟鳴聲奏響了一支支熱火朝天的「雙搶」歌。
  • 京西王佐鎮稻香飄 北京六城區內最大稻田今日開鐮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 王巍 王穎)10月18日,時隔一百五十多天,在北京西南邊的豐臺區王佐鎮佃起村,城六區內最大稻田迎來了開鐮節。新京報記者獲悉,今年王佐佃起村時隔40年再種水稻,水稻收成好於預期,預計明年佃起村的水稻種植面積將進一步增加。
  • 充滿希望的田野 婺城早稻「第一割」
    又到一年早稻收割季。7月9日,金華市婺城區金泉畈柵川村糧食生產功能區的種糧大戶開始收割成熟的早稻,這是婺城區今年早稻的「第一割」。記者在現場看到,千畝早稻田一望無際,一臺臺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發出隆隆的轟鳴聲,匯聚成一幅夏日豐收美景圖。20多分鐘,5臺大型收割機就完成了4畝地的收割和脫粒。種糧大戶豐群飛望著飽滿的穀粒,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今年是金泉畈早稻首次豐收,預計一周內完成收割,畝產在400公斤左右,收成不錯。」
  • 2020年「新羅涇」牌早稻米正式上市!
    2020年「新羅涇」牌早稻米正式上市!由小編帶您一起看一下2020年早稻的收成情況2020年9月12日 早稻開鐮現場2020年,羅涇鎮的早稻經過一百二十天的生長,於上周六(9/12)陸陸續續開始收割。(白露後)本次早稻收割地塊:牌樓村、合建村、寶豐園,面積為150畝左右。
  • 廣東早稻喜獲豐收 晚稻生產穩步推進
    廣東早稻喜獲豐收 晚稻生產穩步推進金羊網  作者:許悅、粵農軒  2020-08-24 今年廣東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
  • 江門早稻總產量同比增長7.47% 晚稻種植同比增加1.2萬畝逾8萬噸...
    早稻生產方面,據農業部門預計,今年早稻種植面積125.6萬畝以上,超額完成省下達江門市新增早稻3.68萬畝的任務;畝產362公斤,同比增10公斤;總產量45.47萬噸,同比增7.47%。  早造機耕率達99.1%  機械化成為今年江門早稻收穫期的特別風景線。  無人駕駛收割機隆隆作響,在江門臺山市廣海鎮的田地裡辛勤作業。收割機所過之處,一壟壟稻穀被採收。通過智能終端控制,技術員在田邊操作收割。  這是江門一場水稻(早造)智能機械化收穫現場演示會。
  • 早稻收割季,淳口鎮農業機械大顯身手
    得益於收割機的使用,今年獅巖村的早稻收割工作高效省力。見習記者雷禎瀏陽日報訊(記者劉江見習記者雷禎)早稻收割季節,田間稻穀飄香。7月12日,淳口鎮獅巖村的田野裡,喜紅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三名社員正駕駛著收割機在田間忙碌,伴隨陣陣轟鳴聲,早稻被整齊捲入,割稻、吐稈,一氣呵成,金燦燦的稻穀很快裝滿了運糧車。據了解,這批早稻於今年4月份種植,面積約為300畝。「以前用牛耕一畝田要三個小時,現在機械半個小時就搞定了。」看著收割機收割稻穀的高效率,村民張高年喜上眉梢,「今年自己輕鬆多了。」
  • 40年前忙生存,40年後是風景……京西王佐重現水稻收割
    曾經,豐臺王佐鎮的水稻收割,是農民們為生存而「汗滴禾下土」,如今的水稻收割,是一場歡樂的盛會,成為一道風景! 64歲的王剛還記得年輕時在生產隊收割水稻的場景,大喇叭一響都奔田間地頭,一群人地頭上一字排開,埋頭苦幹
  • 東莞茶山:稻穀豐收 處處入畫
    250畝晚稻開鐮收割,上元稻田公園瀰漫著淡淡的稻香及群眾豐收的喜悅,構成了一幅美好的豐收景象。茶山鎮委委員陳少文,相關部門負責人,各村(社區)分管農業幹部和村民、師生代表參加了收割儀式。啟動儀式後,機器轟鳴,稻浪翻滾,金色稻田裡一臺臺收割機來往穿梭……現場幹部群眾拿起鐮刀體驗收割稻穀,他們左手抓稻穗,右手對準根部,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應聲而落。稻田裡,村民們熟練地收割著稻穀,並將收割好的稻穀整理齊整,用繩子綑紮好,有序地堆放在一起。很快地,一捆捆稻穀就堆積成了小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