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誰擁有核武器就擁有了世界的地位和發言的資本,對於發展較快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自己擁有核武器之後,會限制其他國家的研發,而這種打壓主要發生在歐洲和美國。目前來說,世界頂級的核戰略級潛艇當屬1976建造的第四代「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威力之強堪稱世界之最,發射一次就能同時摧毀多個城市。而目前美國海軍服役的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搭載了美國多數以上的核飛彈,這樣美國海軍的優勢體現又擴大了一步。
自1980年服役以來,"俄亥俄"本身數據一直是世界頂尖,每艘的艦長可達170餘米,「三叉戟II」型潛射彈道飛彈可以攜帶24枚,重點是這些飛彈可以根據載荷的不同,從水下發射攻擊10000公裡以外的目標。精確度非常高。當「三叉戟II」發射升空時,會在大氣層重新分解成8獨立的飛行飛彈,每個飛彈載有約100-500噸的核彈頭。僅僅這一艘艦載核潛艇出動,打擊威力就可以讓8處城市摧毀,可以想像,如果連續發射和更多的潛艇數量。這是一種足以讓世界毀滅的可怕武器。
唯一可以與之抗衡的對手是俄羅斯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颱風」級的優勢是排水量差不多是「俄亥俄」級的兩倍之餘,劣勢也非常明顯,它的裝彈量卻比「俄亥俄」核潛艇少得多,不過依然是俄海軍強有力的核心支柱,幾艘這樣的潛艇同樣可以摧毀一座現代化大都市。任何情況下,面對它的對手都應該保持理智,在威懾力方面,沒有人敢輕舉妄動,因為後果是難以想像的,一次失利就可能沒有機會翻盤。任何敵人面對這種強大的武器,都會退避三分,所以,裝有「三叉戟II」潛射彈道飛彈的潛艇即使不開火,威懾力依然十足。
到目前為止, 「俄亥俄」級戰略潛艇仍然是美國海軍服役最大的潛艇。在美國,能夠以美國州名命名的核潛艇,都算得上是一個時代。這一項榮譽只屬於大型的海軍戰艦。在實戰中,這種大型核潛艇都是通過低頻無線電傳播收發指令,在自身發射井中分配要發射目標的坐標位置。目前已從最初的的「三叉戟I C4」升級到「三叉戟II 」D5飛彈,射程整整提高了一倍,打擊精確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目標坐標會在無線電低頻指令傳播下獲得,交火之前,臨時接收指令。雖然飛彈不是預先設定的目標,仍然可以臨時獲取目標信息。
關鍵在於,戰略核潛艇的首要任務不是主動出擊,而是儘可能保持低調的行動,以防止敵人追蹤到他們。艦載船員150名以上,由於在深海不需要過大的航速,「俄亥俄」級的續航能力非常可觀,平均持續三個月之久,補給會通過自身的大口徑補給口輸入,非常全能。原本預計會在21世紀20年服役結束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由於升級需要巨大成本嗎,而在下一代被研發使用之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將繼續服役,預計到本世紀80年代之後,也就是說,這種可怕的威懾力會將持續長達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