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價值重大

2021-01-13 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日前,不少媒體援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消息稱,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這項科研成果於1月7日被發布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這項成果有多麼重要?這意味著中國把量子保密通信推進到了實用的程度,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那麼,什麼是量子保密通信?從古至今,人類創造出很多密碼體系,但沒有一個在原理上能保證安全,直到量子保密通信的出現。傳統的密碼總是需要派信使去送密碼本,被傳送的密碼本在專業中被稱作「密鑰」,信使若被抓或叛變,損失巨大。後來,密碼學家們發明了用數學難題加密的方法,解密因此變成了數學挑戰賽,但依舊存在被解密的風險。量子保密通信則獨闢蹊徑,提出了一種既不需要信使、也不依賴於數學難題的保密方法。

簡單來說,量子保密通信主要利用量子力學疊加、測量與糾纏等特徵,讓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直接建立聯繫。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通過一系列量子力學的操作,同時獲得了一段隨機字符串,比如011011100011。發收雙方就可以把自己手中的隨機字符串作為密鑰,用其將信息加密,後面的傳輸就完全是傳統的通信了,用光纖、電話、電子郵件甚至平信都可以。

由此可知,量子保密通信的技術難度集中在密鑰的產生環節,這一步需要量子的信道。不過,由於這套量子力學的操作只能產生隨機字符串,不能按特定意願表示信息,因此不能直接用量子信道傳輸信息。

如果回溯的話,量子保密通信的原理,是1984年由加拿大和美國的科學家提出的。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在實驗層面上,後來居上。2016年,中國發射了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中國開通了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前者實現了衛星與地面站之間的量子保密通信,傳輸介質是真空與大氣層,也即自由空間傳輸。後者則實現了北京到上海之間2000公裡的量子保密通信,傳輸介質為光纖。兩種方法各有優勢,可以互補使用。

「墨子號」與「京滬幹線」至今為止的運行結果,正是前述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的論文的主要內容。「京滬幹線」有32個節點,還有兩個地面站可以通過「墨子號」跟「京滬幹線」連接,一個在河北興隆,另一個在新疆南山,總的跨度達到了4600公裡。這也是論文題目《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中「4600公裡」一說的來源。無論是從連接的數量、生成密鑰的速率上,還是從抵抗物理攻擊能力、穩定性等方面來看,這個跨度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都達到了實用的要求。

當前,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作為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量子科技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以「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構建為代表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證明中國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從全球範圍來看,比對2020年歐盟發布的量子旗艦計劃《戰略研究議程》、美國發布的《量子網絡戰略願景》《量子網際網路國家戰略藍圖》,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領先歐盟3~5年,領先美國5~8年。

可以自信地說,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已經實現「彎道超車」,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量子科技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面臨多重挑戰。廣大科技工作者必須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深入分析研判量子科技發展大勢,找準我國量子科技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堅定信心、埋頭苦幹,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搶佔國際競爭制高點,構築發展新優勢,為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作者:袁嵐峰,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副主任)

相關焦點

  • 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誕生!外媒直稱讚
    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誕生!外媒直稱讚。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期間我國各方面領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基礎建設,裝備製造,科技領域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是能感觸的到的。最近,我國又傳出了一件消息,那就是經過我國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對接的基礎上,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誕生!
  • 【中國之聲】我國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文章認為,這項工作表明量子技術成熟到了足以實用的地步。通過地面光纖及衛星將更多國家量子網絡連接起來,全球量子網絡可以實現。
  • 什麼是量子科技? 量子通信三大龍頭股是誰
    從長期來看,量子通信產業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包括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幹線、量子城域網、金融、國防等方面,整體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什麼是量子科技?粵開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表示,一般來說,在重磅會議上集體學習並發表講話的都是國家近年將重點扶持的戰略產業方向。例如,2018年的人工智慧和2019年的區塊鏈。
  • 長三角一體化籤約:涉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19項大事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長三角一體化籤約重要合作!涉南通新機場、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19項大事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6月6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浙江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分5批籤約,包括南通新機場建設、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項目,涉及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交通互聯等多個領域。
  • 量子通信、12寸晶圓製造基地等一大批項目籤約,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來源:財聯社今天上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分5批籤約,涉及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交通互聯等多個領域。擬共同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推進數字經濟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超前部署「新基建」,深化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示範區建設,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和場景應用,開展車聯網集成創新和合作,搭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合作交流平臺。共同創建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框架協議,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科技部門共同籤約。
  • ...通信重大突破!論文再登Nature,展示天地一體超4600公裡通信網絡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譯 | 韋世瑋 編輯 | 漠影智東西1月7日消息,今日凌晨,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再次登上頂級科學期刊《Nature》,推出量子通信領域的重磅成果,他們通過「墨子號」衛星與京滬幹線的串聯,首次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綜合通信鏈路距離長達4600公裡。
  • 中國信通院劉姿杉:通信網絡中量子計算潛在應用場景探索
    以下文章來源於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 ,作者劉姿杉1 引言在信息通信社會加速發展和通信技術革新等多種因素驅動下,未來通信網絡將在覆蓋範圍、性能指標、智能化程度以及網絡服務邊界等方面顯著提升,整體呈現出「空天海地」連接一體化、超高速與超可靠的極致網絡性能,以及網絡泛在智能等特徵[1]。
  • 璧山在西南地區率先布局量子通信技術
    在「京滬幹線」這條國家示範性骨幹線路建成近3年後,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正在全國各大城市加快布局。重慶日報記者日前從璧山區了解到,該區正搶抓量子科技發展機遇,在西南地區率先布局量子保密通信技術。依託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科量子),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落地璧山區,並首先在該區實現政企試點。量子通信是什麼?它是指利用量子態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通信方式,利用基本粒子的量子態實現量子密鑰協商,從而保證密鑰的共享。量子通信具有不可竊聽、不可破譯的特點,能夠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維度。
  • 量子通信,毫無疑問中國就是第一
    據悉,我國計劃2030年左右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信息充分安全的「量子網際網路」。目前國家廣域量子骨幹網、山東「齊魯幹線」、廣東粵港澳量子通信骨幹網、江淮量子網、國防領域量子通信項目、量子通信衛星等多個重大工程仍處於在建狀態。
  • 2020年量子通信概念股龍頭一覽 量子通信是什麼意思?
    量子通信概念股龍頭有哪些?股票市場上,那些涉及到量子通信產業,與行業息息相關的上市公司了就是量子通信概念股,量子通信涉及的領域可具體分為:量子密碼、量子隱形傳態、遠距離量子通信。關於量子通信概念股龍頭有哪些?一起來看下文詳細介紹!
  • 科普:量子通信 玄而不虛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科學家和科研項目點讚,但是國內網絡上卻流傳著一些針對量子通信的流言甚至謠言,有的甚至稱這是「玄學」、「騙局」。量子通信是「騙局」嗎?經過百年發展,看似艱澀難懂的量子力學理論基礎已十分深厚,與相對論一樣使物理學大廈的基座更加堅實。量子通信是全球科學界讓這些理論走向實際應用的一個典範,而中國的量子衛星項目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 量子通信爭霸戰,晶片之後的新戰事
    2009年,潘建偉團隊在合肥建成了覆蓋城區的量子通信網絡,包括46個節點,這標誌著城域量子通信網絡已經成熟。安徽省政府、中科院隨後拍板,潘建偉和郭光燦分別參與創辦了兩家公司,即國盾量子和問天量子,希望將量子通信推向產業化。國盾量子的項目總監周雷,也是在那個時候加入的公司。他回憶說,最初全公司才十幾二十個人。
  • 量子通信核心概念股曝光,這6股最正宗
    從長期來看,量子通信產業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包括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幹線、量子城域網、金融、國防等方面,整體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我國量子通信發展較快,行業規模近千億雖然我國在量子科學領域的起步不算早,但發展卻是最快的。早在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2017年9月,「京滬幹線」正式開通。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速度有多快?超級計算機...
    據新華視點,我國科學家4日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以速度來看,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通常認為,50個量子比特是證明量子計算機有望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關鍵門檻。
  • 量子通信概念股有哪些?2020年量子通信上市公司名單
    據報導,中國電信和國盾量子正在研發一個支持量子安全通話的手機項目,同時,中國電信方面消息,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面向民用市場推出帶有量子通話功能的國產手機。
  • 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發展及應用前沿報告2020
    本報告放眼全球、聚焦國內,研究匯總量子保密通信全球發展態勢及我國發展現狀,提出技術預見,分析量子保密通信工程建設中的重大難題,提出技術和產業政策建議。一、 研究概述上世紀中葉,人類以量子力學為基礎開始認識和利用微觀物理規律,推動產生了雷射器、半導體和原子能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科技突破。
  • 量子通信「黑科技」催熟產業鏈,蘇企如何融入?_新華報業網
    「我們針對遠程辦公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將量子密碼技術與經典加密算法相結合,就能幫助企業將信息安全延伸至每個辦公終端。」袁玉鋒說。  量子通信的應用不止於此。在無錫江陰一家正在建設的汽車4S店,甲方代表吳衛告訴記者,以前分店與上海總部的網絡連接是通過專線的形式。目前,公司出於更加安全的考慮,正在比較量子通信的優勢,且有意購買相關設備。
  • 我為「十四五」建言丨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原總工程師、東方紅三...
    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是由空基信息網絡、天基信息網絡與地基信息網絡組成的一體化信息網絡。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作為國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拓展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計民生、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是我國信息網絡實現信息全球覆蓋、寬帶傳輸、軍民結合、自由互聯的必由之路。
  • 圓滿完成三大任務 "墨子號"搶佔量子科技創新制高點
    本報記者 吳長鋒  遨遊在太空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以下簡稱「墨子號」)有了屬於自己的「正式名稱」。2020年9月11日,國家重大文化工程《辭海》(第七版)正式對外發布,本次新增內容中添加了「量子通信」「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詞條。
  • 中國在布局信息世界的未來,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
    而量子計算和通信就代表著信息領域的未來。光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信息世界的未來由於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現在我們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產生海量的電子信息和數據。現在以及未來是將是信息和數據的世界,相信大家對這個事實是沒有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