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19賽季,當詹姆斯宣布加入湖人開始一段全新旅程時,大家都覺得這個老漢更多考慮的是自己賽場外商業版圖的擴張以及落戶洛杉磯「學區房」已解決孩子們的讀書問題。誰都不會覺得一個三旬老漢帶著一群新兵蛋子能掀起什麼風浪——要不是那突如其來的腹溝股傷勢,也許上個賽季詹姆斯就會率隊狠狠打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的臉。
待到19年夏天,紫金豪門決定發揮優良傳統再一次「相信結果」,四少取其三,並搭上選秀權換來安東尼-戴維斯,一下子就從季後賽球隊搖身一變成為總冠軍有力爭奪者,停擺前湖人的戰績為49勝14負,高居西部第一。有時候你不得不服這個三旬老漢,自帶體系,攻防一體,還有勝率保障。
當紫金湖人的門面從黑曼巴科比變成了詹姆斯,當年那個飛天遁地的「小皇帝」也熬成了如今飽受髮際線困擾的中年男子,如今的詹姆斯是身手全面,張弛有度的代名詞。要知道,在他出道之初,可是以身體素質出眾著稱,與之相對的則是技術粗糙、投籃穩定性差等負面標籤,這一貼就是好幾年。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會打面框球不會背身單打的影響還遠高於外線投射能力的缺失。畢竟命中率低影響的是你的效率,而不會背打,則是進攻手段缺失,導致的是全方位的威脅降低和容易被針對。
更何況背打技術那是喬老爺子安身立命的神技,又傳予了聯盟門面二代目科大俠,象徵著巨星的傳承。到你詹姆斯這一代,怎麼就只會龍行虎步,不會背轉「美如畫」了呢,顏值才是正義啊。
所幸,在聯盟裡摸摸滾打多年之後,詹姆斯還是開發出了背身技術,隨著這一技術短板的逐漸補齊,詹姆斯的常規武器庫終於功德圓滿,再無缺陷。對年歲漸長的詹皇而言,開發出背打意味著效率的提升,對於球隊而言,配合詹姆斯自帶的體系更是全面的進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一個生靠身體的球員到一個技術集百家所長的老油子,期間的艱辛只有老詹自己知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若不是心裡足夠強大,恐怕老詹也早就在漫天蓋地的批評聲中迷失自我。
歷經多年,「王之寶庫」終大功告成
如果說騎士1.0時期,單核帶隊的詹姆斯不會背打僅僅只是遭人詬病的話,那麼在熱火三巨頭合作初期,特別是和小牛的總決賽對決中,他的表現簡直只能用災難來形容。
波多黎各一座山詹姆斯生涯背打缺陷被無限放大,至今仍被大夥拿出來反覆批鬥的「名場面」,正是發生在熱火與小牛2011年總決賽第六場詹姆斯獲得錯位面對巴裡亞的兩個回合。
當時由於輸掉了「天王山之戰」,大比分3比2落後的熱火繼續前幾戰狀態迷失的詹姆斯站出來提供火力,那一場的詹姆斯手感不錯有6成命中率,當還是打得很緊,僅僅出手15次拿下21分,球隊也輸掉了比賽。過程中,當球隊以65比62落後急需追分穩定局勢之時,詹姆斯獲得了天賜良機——錯位面對巴裡亞的機會。
要知道身高僅僅1米83的巴裡亞,和2米03的詹姆斯相比足足差了有20公分,以速度見長的波多黎各控衛面對膀大腰粗的小皇帝,可謂是「羊入虎口」。面對這樣的搶分機會,詹姆斯卻未能把握住——在選擇背身單打強吃後,面對毫無畏懼的巴裡亞,詹姆斯一個下意識的抬肘動作被裁判抓個正著吹罰了進攻犯規,球權轉換。捲土重來再次面對巴裡亞,心有餘悸的詹姆斯依舊未能取分,選擇把球傳給隊友,結束了第二次直接對位。
總決賽的舞臺上,狹路相逢勇者勝,兩隊交鋒講究一個字——勢。在那兩個回合之後,熱火氣勢已經衰竭,勝利的天平倒向了小牛,最終比分定格在了105比95。那場比賽成就了巴裡亞「波多黎各一座山」的威名,而詹姆斯則被當做反面教材,承受了巨大的批評,滿是落寞和不甘。
拜師大夢,潛心鑽研背身技術2010-11賽季總決賽後的那個夏天,詹姆斯痛定思痛,主動求變。他找到了大夢奧拉朱旺,虛心求教背身單打的技術。奧拉朱旺何許人也?夢幻腳步,享譽天下,姚明、科比等人都向他請教過腳步的運用,妥妥的一代宗師。
雖然詹姆斯跟著奧拉朱旺特訓的視頻沒有像科比拜師大夢時那樣流傳出來。但是從時任熱火助教的菲茲戴爾的話語裡我們還是能夠一探究竟,他表示,詹姆斯練背打練得十分刻苦,人們不應該動不動就對其技術缺陷妄加指責。
競技體育,成績說話,你的努力別人不一定看得到,但你的成績卻會真真切切展現在人們面前。幸運的是,詹姆斯在日復一日的苦練中,終於獲得成功。
一步一腳印,產量和效率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自下決心苦練背身技術之後,詹姆斯一步一個腳印,認真雕琢這項技術並在比賽中逐漸增加使用的比例。待到2015-16賽季,詹姆斯在比賽中背身單打所佔全部出手的比例已經升至10.6%,這已經是一個遠超同位置水平線的數據,通過Post Up(背打)每回合可以拿到0.89分,超過了聯盟67.7%的球員;在這之後,詹姆斯依舊保持進步,來到2017-18賽季,Post Up的佔比為全部出手的9.2%,每回合得分躥升至1.04分,超過了聯盟87.7%的球員;在這之後,詹姆斯的背打進攻效率一直保持在每回合1分以上,本賽季詹姆斯Post Up的出手佔比為10.3%,每回合得分1分,超過了聯盟78.3%的球員。
作為對比,被稱為古典後衛的德羅贊一招一式盡得科比真傳,本賽季他的背打出手佔比同樣為10%,每回合得1.02分,超過81.4%的聯盟球員,無論從產量還是效率來看,均和詹姆斯幾乎相差無幾。而老詹的隊友濃眉哥,作為聯盟的頂級內線,本賽季背打出手佔比為22.5%,每回合得0.92分,僅僅超過了48.3%的聯盟球員,從效率上來看,甚至還是老詹更甚一籌。
所以,時至今日,我們已經不能再用「打不動巴裡亞」來嘲笑詹姆斯了,他早已補上了自己技術上的最後一塊短板。背身單打也好,三分球也好,都已經成為老詹常規武器庫裡的一員,「王之寶庫」被塞的滿滿當當,各種武器琳琅滿目,昔日的愣頭青已經化身為這個時代的全能戰士。
日益精進的背打,之於詹姆斯和湖人意味著什麼
1984年生的詹姆斯,如今也已經是35歲「高齡」了,通過苦練背打的主動求變,既補齊了自己的技術短板,提高了自己的進攻威脅,也大大延長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這對自己和對球隊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更為省力的打法,在常規賽賽程中留力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年歲漸長的詹姆斯終究敵不過歲月的侵襲,特別是在上賽季遭受腹溝股傷勢之後,湖人更是在對老詹的使用上謹小慎微。自2016-17賽季,詹姆斯的場均出場時間達到驚人的37.8分鐘後,之後的幾個賽季逐漸回落,從17-18賽季的36.9分鐘,到18-19賽季的35.2分鐘,再到本賽季的34.9分鐘,逐年降低。
饒是如此,比賽中詹姆斯還是時不時出現「叉腰防守」喘口氣的畫面,試想一下,如果讓35歲的詹姆斯依舊每回合面框一球一球往裡鑿是不是太過殘忍?適當回合的背打能夠讓比賽慢下來,對於詹姆斯而言也是更為省力的方式。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過於疲勞帶來的傷病隱患,也讓老詹得以留力在季後賽開啟「全力詹」模式。
結合老詹的技術特點,帶動全隊進攻老詹雖然天生神力,體格壯碩,但他的背打和巴克利那種靠屁股一路「往裡拱」的打法有本質區別,當然也和喬丹、科比的打法也不盡相同,甚至和小奧、馬什本這樣的低位高手也大有不同。非要找一個相似的對象的話,我更傾向於把馬克-傑克遜和他放在一起比較。
馬克-傑克遜何許人也?勇士的前任主帥,球員時期因為打法獨樹一幟而迫使聯盟對他做出限制——身為控衛的他,卻習慣於在45度肘區附近一蹲一坐,眼神來回尋找隊友,比賽也因此停滯下來。他這一背身拿球通常就是十五六秒,後來聯盟為了提升觀賞性,出臺了五秒背打規則來限制他的打法。
說回到詹姆斯,老詹的打法本質上也是優先尋找隊友的Point Forward,嫻熟的背打技巧配合他開闊的球場視野,造就了本賽季湖人的進攻盛宴。湖人通常的做法是,讓老詹持球來到一側,然後球隊其他人離開清空一側,老詹通過背打強吃,這個時候如果對手沒有協防,老詹會選擇強吃對位的球員;如果對手選擇從弱側趕過來夾擊,那麼依詹姆斯的出球速度,將會第一時間把球送到跑出空位的對手手中形成輕鬆得分的機會。
本賽季,詹姆斯的場均助攻數為職業新高的10.6次,助攻率則達到了恐怖的49.7%,平均每兩次傳球中有一次就能幫助隊友形成得分。把背打技術和串聯隊伍能夠有機結合的這麼好的,詹姆斯當屬首人。
無限錯位,造就無解殺招由於老詹技術和身體相結合的特點,在背身單打對位中面對小個可以用身體強吃,面對大個可以通過腳步和節奏變換尋找機會,面對包夾可以及時分球,理論上無懈可擊。
唯一的變數在於,那些側翼儲備豐富的球隊,比如坐擁萊昂納德和喬治的快船,或是杜蘭特新入夥的籃網,亦或是字母哥領銜的雄鹿這樣的隊伍,可以排出身材上不吃虧可以對上位的球員。這個時候湖人怎麼辦呢?
這裡詹姆斯+濃眉哥的組合威力就顯露無疑,也是湖人迄今為止的最大殺招。還是選擇讓詹眉二人在強側玩「二人轉」,其他人清空一側。通過濃眉哥給詹姆斯提供高質量的掩護,讓防守詹姆斯的人換到他具有對位優勢的球員,這個時候再拉開讓他形成一對一背打的機會。而如果對手選擇撲詹姆斯,那麼戴維斯這種級別的球員,只要詹姆斯分球及時,只要給他一點點的出手空間,就能形成得分機會——這也是湖人決勝時刻常用的無解殺招。
數據不會說謊,詹眉二人組,本賽季無論是勝場還是,高達+5.9勝利正負值,都位列全隊之首。在關鍵時刻的數據中(在第四節或加時賽中,當比賽還剩五分鐘且兩隊分差不超過5分的時間段內),戴維斯的得分為3.4,聯盟第6,詹姆斯的得分為2.3分,聯盟第38,並且伴有1次助攻,位列聯盟第2位。只要詹眉二人組繼續採用無解殺招並保持這樣的關鍵球效率,那麼湖人的比賽只要四平八穩地拖到決勝回合,那他們就很難被擊敗。
登堂入室,老詹的背打還有什麼進步空間
在背身單打已經大有所成的前提下,老詹在這項技術上依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進一步下降是必然趨勢,如果想要繼續保持競爭力,那麼打磨背打接轉身後仰跳投的技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生涯末期的喬丹和科比,均不約而同採用了這個相對耗費體力較少的出手方式來節省體力,來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
考慮到本賽季詹姆斯10-16英尺和16-23英尺中長兩分的命中率分別只有34.1%和35.9%,特別是兩邊45度角往下接近底角的位置,老詹的命中率均遠遠低於聯盟的平均水平。考慮到在肘部接球,如果選擇轉身後仰跳投的終結方式,出手區域幾乎就在以上命中率較低的區域,老詹需要重點培養這些區域的手感培養。
此外,背打接轉身跳投的動作銜接和腳步運用也需要重點打磨,也許,打電話虛心向喬幫主多多請教會是不錯的選擇。
總結
三旬老漢詹姆斯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技術粗糙,只有身體的愣頭青小夥,我們在他的打法裡看到了歲月的沉澱,看到了他對自己背身技術的細心打磨。
如今的他收放自如,結合自己特有的節奏,盤活整支湖人。如果說濃眉哥是攻城略地的急先鋒,那麼詹姆斯就是這支湖人坐鎮三軍的統帥——只要給他找到背身單打的機會,或是錯位單吃,或是吸引包夾助攻隊友,遊刃有餘。
低位技術的精進對於老詹而言,是補齊最後的短板,是全能戰士的全面進化;而對於湖人而言,則是戰術的千變萬化,衍生出進攻端的新一輪「showtime」。這樣的詹姆斯、這樣的詹眉組合、這樣的湖人,也許在總決賽登頂捧杯,才是他們理應到達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