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全網最低價,都是假貨、山寨!」
每當提到拼多多的商品低價時,總會有朋友會這樣回答我。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5年前,拼多多在電商行業的風口期中成立,當時的電商市場已經被阿里系和京東兩大巨頭所切分,甚至於大部分用戶都覺得,以後的電商行業競爭只存在於這兩家之間,格局固若金湯!
在拼多多之前有很多電商平臺,唯品會、當當網、亞馬遜、小紅書等一水的平臺,但在面對阿里和京東時,無一例外,沒有人敢直接挑戰兩位老大哥。這裡並不是說拼多多有多麼的厲害,而是要先從中找出突破重圍的方法。為什麼別人做不到,唯有它能做到這樣呢?
先看一下當時的市場情況,最開始淘寶走的是低價路線,主要意圖在於開拓低端市場,拿下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地區。但這條路線走著走著就出了問題,也是拼多多如今在面對的問題:「山寨」、「假貨」問題。對這個問題,阿里採取了品牌升級,將大量「白牌」商戶和小商家捨棄,和大品牌合作,實現消費升級,把重點放在了天貓身上。
正是因為阿里的舍魚而取熊掌,才有了拼多多以低價開拓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鄉鎮地區的機會,也算是趁虛而入吧!這樣說來,其實這兩家公司前期走的路線都基本一致,而拼多多還多了一個獲客方式,這個阿里是不可能有的,就是微信。
阿里和騰訊兩大網際網路企業對陣已久,拼多多的迅猛發展背後也始終有企鵝的影子。正是微信的短時間大量裂變,才有了一年一億的用戶數量,雖然目前砍價連結少了很多,但拼多多也已經擁有了超過6.3億的用戶數量。和阿里的淘寶差距不過千萬。
拼多多和前期的淘寶為什麼能夠低價的路線呢?為什麼商品那麼便宜呢?
一、薄利多銷
同樣的商品,如何能夠賣得更多呢?降價,不管是哪個行業、什麼產品,價格都是第一要素。只有價格合適了才會去考慮產品的質量等其他因素。畢竟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凡事都要先看錢包!拼多多商家就是採取的這種方式,通過降價,打造爆款,實現增收。
二、廠家直銷
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在淘寶轉型過程中,捨棄了大量的「白牌」商戶。由於拼多多採取的是0元入駐的策略,所以大量商家就湧入進來。這些商家所出售的產品沒有品牌費用,沒有廣告費用,甚至連中間商都沒有,價格基本就是成本價。所以價格也是極低的。
三、平臺補貼
從19年開始,拼多多就開始通過「百億補貼」的方式補助廣大商戶和用戶,雙方的補貼,再加上本身不收取平臺費用的政策,節省了很多成本。也帶動了無貨源店群的興起,就是中間商賺差價。操作也簡單,主要就是採集貨源網站或者其它平臺的商品作為貨源渠道,然後上架到自己的店鋪之中,稍微加價後就可以出售了!
打個比方,商家在瀏覽貨源網站時看中了一件商品,標價35元,商家覺得可以拿來出售,於是就把這件商品的全部信息以及圖片都複製下來,然後上傳到自己的拼多多店鋪之中,標價50元,這樣就有15元的差價了!店群很好理解,就是多開幾家無貨源店鋪,這樣可以增加收益!
正是因為以上幾點原因,才有了拼多多如此的低價。電商平臺之間的較量,最終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平臺提供更多優惠,就會造福更多平民百姓!
電商行業儼然已經成為了風口行業,所以許多人都投入到了其中,但如果想做得更好,就需要從自己做起,不停地充實自己,學習更多的電商知識,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
如果有想開網店的同學,也可以關注我後私信「開店」,我將為大家送上一份運營思路圖!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