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東方的土犬,是如何一步步打敗野獸,成為澳洲頭號猛獸的?

2020-12-16 獅虎豹三兄弟

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了,依據去年的數據來看,全國城鎮貓狗數量為9915萬隻,其中狗的數量為5503萬隻,是人們飼養的第一大類寵物,其普遍性可見一斑。

如今它們也從最初的實用性職能轉變為陪伴、寵物性質,大家對狗的印象是否多停留在可愛、憨厚等上面,更多的也就覺得流浪狗兇猛一些,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有那麼一群狗狗,它們不僅脫離了人類的控制,還在當地打敗了「地頭蛇」,「混」成了頭號猛獸,這群狗狗就是澳洲野犬。

澳洲野犬

澳洲原本是沒有狗這種生物的,關於狗狗是如何來到澳洲的?目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當初的歐洲殖民者帶過去的,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狗狗來到澳洲的時間遠比歐洲殖民者早得多,是跟隨5000多年前東南亞的移民到來的,只是剛開始的時候,狗的數量不多,也僅限於人類生活區域裡面。

後來人類落地生根並繁衍開來,狗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一些狗便脫離了人類的控制,成了流浪狗,這些流浪狗便是澳洲野犬的祖先

澳洲野犬

袋獅覆滅,中小型猛獸迎來發展盛況

大洋洲這個地方,雖說動物進化的比世界上其他大陸都要慢許多,目前來說絕大多數動物依然是有袋類,但其本土還是有不少猛獸的,比如大名鼎鼎的袋獅,其咬力商高達194,遠超獅、虎、豹等絕大多數捕食者。

有袋獅坐鎮,澳洲野犬是萬萬不能發展起來的,但是別忘了狗狗有一個最強靠山,那就是人類。彼時的人類生產水平十分低下,其主要生產模式便是刀耕火種以及狩獵

刀耕火種生活復原圖

登島的人類利用自己掌握的「最新科技」:火,焚燒出了大片適合耕種以及定居的場所,這一招直接使得大量動物棲息地被毀。

袋獅是一種體重能達100-160千克,性格十分兇悍的食肉動物,對於人類來說,它的威脅最大,所以必然會成為「人獸衝突」主要對象,從而成為被人類暴打的首要目標,在人類的幹預下,袋獅這一擁有史前食肉動物中裡最強咬合力的猛獸,逐漸走向沒落。

袋獅復原圖

袋獅起源於上新世,在3000多年前的澳洲依然能夠見到它們的身影,由於袋獅長期稱霸於澳洲,使得當地的其他捕食者很難出頭,而袋獅在人類的幹預下滅絕了,這給了中小型猛獸一個空前的發展機會

此時的澳洲野犬還在「猥瑣發育」,而爭得先機的則是袋狼這一物種,袋狼也是澳洲史上非常重要的捕食者,其知名度甚至比袋獅還要高,在袋獅覆滅之後,袋狼很快便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全盛時代。

流浪狗逐漸形成氣候

其實這件事情是可以預見的,即便是如今,在全世界大多數範圍內,一旦人類飼養的狗狗多了,就會有一些開始脫離人類的控制,轉變為流浪狗。

犬天生群居,且形成的犬群結構比狼群的更為團結,拿青藏高原上的流浪藏獒來說,不也集結成為一支強大的捕食者軍團嗎?隨著當時澳洲的流浪狗越來越多,它們集結在了一起,經過數代繁殖之後,儼然成了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流浪藏獒

人類想要馴化某種動物,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去篩選、繁育,而已經被馴化的動物野化卻相對來說較為簡單,某些物種甚至一代親本在野外生活一段時間便能重回野獸狀態。

澳洲的流浪狗群成型之後,開始的地盤也僅限於村莊周邊,後來隨著野性增強、團隊狀態大,它們開始往更人跡罕見的地區拓展,捕食野生動物,與猛獸爭雄,逐漸形成了氣候,為接下來的稱霸澳洲奠定了基礎。

「甩鍋」袋狼,加速其沒落

袋狼崛起之後,澳洲野犬雛形基本也已經形成了,這些流浪狗最初只是在村莊周邊活動,靠撿食垃圾或者捕食家禽家畜過活

由於在人們的認知裡面,狗狗一直都是人類的夥伴,其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家禽牲畜的威脅程度都遠不如袋狼這種野獸高,所以流浪狗捕食家禽這件事,自然就被「甩鍋」到了袋狼的頭上。

其實雖然袋狼也會這樣做,但它的性格謹慎,遠離人類活動區域而居,主要的捕食對象也是澳洲一些本土植食性物種,對家禽的威脅性反而不是那麼大。

袋狼「吃雞」

這些人類並不知道,他們認定了這件事情就是更具威脅性的袋狼做的,所以「人狼衝突」加劇,進一步加快了它們走向沒落的速度。雖然當時的狩獵方式比較原始,靠這種辦法絕對不可能讓袋狼滅絕,但是別忘了火的威力。

人們害怕袋狼及其他野獸在村莊周圍出現,於是用火焚毀了村莊周圍的大片森林,燒出了大片光禿禿的土地,一方面可以用來耕種,另一方面則是讓野獸沒有躲藏的地方

最後的袋狼

人類的活動,徹底改變了澳洲大陸上原始的平衡,環境也發生了大變化,袋狼的棲息地逐漸減少,它的獵物也逐漸減少,另一方面是澳洲野犬這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迅速崛起,最終在多方面影響下,短短300年的光景,澳洲大陸上的袋狼就幾乎消失殆盡了,只剩下塔斯馬尼亞島,被海水阻隔,人類還未曾涉足的區域裡,生活著部分袋狼,而塔斯馬尼亞島,也成了袋狼最後的喘息之地。

塔斯馬尼亞島的袋狼歷史分布圖

野犬全線勝出,穩坐頭把交椅

正如袋獅的滅絕給了袋狼一個發展機會一樣,袋狼的衰敗史,基本上就是澳洲野犬的發展史。澳洲野犬之所以能夠打敗袋狼,人類的「出力」雖然功不可沒,但其本身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不然如阿鬥般即便是諸葛亮也扶不起。

很多人覺得,袋狼是一種野生捕食者,不應該打不過狗啊!其實這主要是我們固有的認知與實際產生了一定的偏差,袋狼雖然是一種野獸,但它的體重只有30千克左右,身材也不高,體長1.8米,肩高0.6米而已,而澳洲野犬的體型並不比袋狼小,甚至還比袋狼大一些

澳洲野犬與袋狼形象對比圖

另外,種間競爭並不一定單純的比武論輸贏,它們之間的較量更多的發生在生存資源的爭奪上面

狗類天生具有更強的社會屬性,即它們所形成的流浪狗群體會非常龐大,在犬王的帶領下擁有很強的戰鬥和捕食能力,當時幾乎沒有任何動物能夠威脅到它們,即便是成群的袋狼也不行。

同時相對於袋狼來說,流浪狗的食性更雜,適應性更強,競爭力也就更強,試問一個比你高大,比你團結,還比你更不挑食的對手,又如何能不輸給它呢?

澳洲野犬吃魚

澳洲野犬成型之後,彼時澳洲大陸上就僅有袋狼這一種猛獸能與之匹敵,所以兩種在生態位上極為相似,且能夠互相替代的物種,便爆發了激烈的競爭,澳洲野犬憑藉著自己先天的優勢,逐漸佔據上風,加上在人類的推波助瀾下,袋狼逐漸滅絕了。

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狼本來是平安無事的,但自1642年後,人類發現了這座島嶼,並且在1803年將狗帶上了這座島嶼,澳洲大陸上的歷史在此重演,短短20年,島上的袋狼迅速消失了,彼時澳洲野犬在與袋狼的競爭中全線勝出,穩坐頭把交椅,成了這裡唯一的大型食肉動物

野犬王朝

如今袋狼的生態位,幾乎全部被澳洲野犬替代了,作為澳洲目前唯一的一種大型食肉動物,澳洲野犬在限制野貓、狐狸及其他的動物數量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很多人認為「王校長」的寵物狗可可應該算得上是世界上「混」得最好的狗了,但實際上這只是從人類的主觀角度來看待的,若站在狗狗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混」得最好的狗應該是澳洲野犬,畢竟它們不僅自由自在,而且還「混」成了當地的「百獸之王」。

如今的澳洲野犬數量大約為10000-50000隻,澳大利亞85%的地區幾乎都能夠發現它們的蹤跡,雖然它們在生態作用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卻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危害。澳洲野犬終歸是一種捕食者,除了捕食一些野生動物之外,人類飼養的家禽家畜也是它們的捕食對象,尤其是澳洲繁榮的畜牧,那是深受其害。

為了防止野狗衝擊東南部發達的綿羊產業,澳洲的人們延續了他們對付野兔的方法,也修建了一條世界上最長的野狗圍欄,從南澳一直延伸至昆士蘭東部海岸線。

澳洲野狗圍欄位置圖

目前,澳洲野犬在大洋洲的地位已經是無可撼動了,但隨著它們的發展壯大,也帶來了許多爭議,比如在澳洲,一部分人認為它們僅僅是一種普通的流浪狗,與羅威納、金毛等犬類的流浪犬只無異;而另外的一部分人則認為澳洲野犬雖然與袋鼠、鴨嘴獸等已經生活了1.5億多年的本土物種來說還很新,但它們進入澳洲的時間非常早,比歐洲殖民者都要早,並且相對於其他犬類來說,它們的吻部更長,頭部也更扁,應該將其認定為澳洲獨有的物種而予以保護。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袋狼作為澳洲明星物種,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盛,又是如何消失的?
    由於澳洲地理環境特殊,雖然在歷史上有過多種大型的食肉動物,但是卻也沒有亞非拉等地區的那麼複雜和強大,所以袋狼自然而然地就成為最耀眼的一支,在某些地區,也將它們稱之為塔斯馬尼亞之虎,或者塔斯馬尼亞之狼。消失的明星物種跟現代許多已經滅絕的動物一樣,袋狼的消失跟人類有著莫大的關聯,尤其是5000年前,人們將狗帶入了澳洲,隨著狗的數量越來越多,一些狗逃脫了人們的控制,成為了野犬。
  • 極具原始特色的酒店:遊客與野獸同吃同住,每天像看「動物世界」
    但是你可曾聽說過野獸酒店?那是一座人們與野獸同吃住的酒店,每天都像是在看「動物世界」一樣,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特殊的酒店。這座野獸酒店就位於澳洲的一個風景優美的山林中,山林中有著很多的野獸。
  • 【猛獸財經】思摩爾股價還有多少倍上漲空間?
    IPO一手淨賺18600元思摩爾踩對今年的新股熱潮,與其他6隻新股同時在7月10日掛牌,結果與歐康維視生物B (1477)一同跑出,成為今年最賺錢新股之一。思摩爾上市首日收報31元,大漲1.5倍,一手賺18600元 (未扣除手續費)。
  • 澳洲野貓泛濫,人類不阻止的話,最終能進化成老虎一樣的猛獸嗎?
    澳洲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這裡缺乏強悍的捕食者,袋狼早已滅絕,剩下的澳洲野犬數量少沒有成氣候,幾乎是有袋動物的天堂,既有我們熟知的袋鼠、袋熊等,也有不是那麼常見的袋狸、袋鼬等等,世界現存240種有袋動物,有170種分布在澳洲。野貓究竟是怎麼在澳洲泛濫的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澳洲獨特的生物構成及地理環境,為野貓等動物入侵提供了原始條件。
  • 澳洲紙尿褲品牌Lovekins沐歆來自澳洲的純淨奉獻
    LOVEKINS的創始人是澳洲第六代女性華人Amanda Essery,澳洲是南半球的獨立大陸,這裡空氣清新、水源純淨、有機農作物充足,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她,對天然純淨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Amanda很清楚生活在現代社會女性有多麼不易,她們要兼顧家庭和事業,還要經歷令人煩躁的生理期,如何將LOVEKINS品牌純粹至柔的呵護延續到女性身邊,讓她們獲得應有的寵愛成為Amanda一直深思的問題。
  •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魯迅先生《春末閒談》裡的原話是「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初識這句話,不知出處,滿心認為或許這樣桀驁不馴的語氣,這麼特立獨行的表達方式才是真正的魯迅先生。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野牛的大隊,就會排角成城以御強敵了,但拉開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兩句話看上去差不多,所表達的意思卻是千差萬別。原文是陳述句,傾向表達於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不帶感情色彩,只是表達一種認知。
  •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比如這句:「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但是讀魯迅的名言,不能只摘出一個句子扔在朋友圈裝X,這叫「斷章取義」,魯迅的文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否則你會得出相反的結論。看了「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你是不是有種自由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快感?你會得出「獨行的才是野獸,成群的是牛羊」這種優越感。
  • 貓狗在澳洲的「發家史」,人類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可能很多人會問,這麼兩種可愛的動物,是如何在澳洲紮下根來,並如何發展到今天這種局面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貓狗在澳洲的發展史。所以我們在講澳洲野狗發展史之前,很有必要先普及一下澳洲大型食肉猛獸的興起、衰敗過程,這樣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澳洲野犬的整個發展過程。
  • 專家支招:野外遇到猛獸,如何求生?
    每當看到出現野生動物襲擊人的新聞,人們為傷亡者悲傷,同時對野獸之行感到害怕驚恐。野性大自然,究竟藏著哪些危險?如果遇到野獸,人們該如何求生?疫情之下,人們更嚮往野外露營和生態遊覽,又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項?
  • 澳洲三大夢魘級入侵動物,中華田園犬滅絕袋狼,野兔將其變成荒漠
    在澳洲歷史上有著三大堪稱夢魘級別的入侵物種,每一個物種的入侵都幾乎造成了澳洲大批量的本土動物滅絕。在當時的澳洲,本土猛獸雲集,依次是頂級掠食者古巨蜥、次頂級捕食者袋獅、其次為袋狼。這三種捕食者是當時澳洲最常見的食肉動物,其中古巨蜥和袋獅對初次到達的非洲古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最初的人類到達後被古巨蜥伏擊和跟蹤獵殺,迫不得已遷往海岸邊開闊地和貧瘠的山坡上生存,每次前往灌木叢和草原狩獵,都有可能遭受損失。
  • 從「猛獸」到「萌獸」,古人是如何成為貓奴的?連皇帝都淪陷了
    喵星人這種可軟萌可高冷還擁有軟乎乎的毛jiojio的生物空間上已經徵服了全世界的人類,當然也可以在時間上徵服各個時代的人類,讓兩腳獸都成為他們的鏟屎官的間諜目標一如既往地容易完成。看我的大眼睛,屈服吧兩腳獸!一、喵星人從"猛獸"到"萌獸"早在西周就有關於貓的文學記載,詩經中《大雅·韓奕》有一句「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 猛獸造句和解釋_猛獸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2、他的琴聲能使猛獸俯首,頑石點頭。3、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4、毒品的危害,甚於洪水猛獸,切勿因為一時好奇而遺憾終身。5、到動物園參觀時應避免靠近柵欄,以免猛獸傷人。7、非洲叢林中,常有猛獸出沒,經過時要小心提防才好。8、頑固的守舊派把新思想看作洪水猛獸一般。9、立刻就會反臉無情,化為兇狠的洪荒猛獸。10、風像頭餓急了的猛獸,在山谷裡橫衝直撞,發出陣陣怪嚎。
  • 澳大利亞人殺光了國寶猛獸,如今後悔莫及
    塔斯馬尼亞虎曾廣泛生活於澳洲和紐幾內亞,是食物鏈頂端的猛獸,但自從歐洲人進入澳洲後,它的末日降臨了。到了上世紀30年代,塔斯馬尼亞虎從澳洲大陸徹底消失,僅在塔斯馬尼亞島上還有部分生存。1930年,一個叫Wilf Batty的島上農民,獵殺了最後一隻野生的塔斯馬尼亞虎。
  • 野獸先輩是如何成為亞文化帝皇的?
    如果說王境澤代表了真香,那麼野獸先輩就代表了惡臭。野獸先輩完美詮釋什麼是亞文化的頂級流量。  你沒聽過也不要緊,但是你在上網時肯定看過這樣一個表情包:  一個結實黝黑似笑非笑的青年看著你。    泡泡浴什麼的,最喜歡了  空手部篇中,先輩一躍成為空手道部成員。
  • 浪潮是如何一步步布局,成為AI伺服器一哥?
    浪潮是如何一步步布局,成為AI伺服器一哥?對於AI伺服器,浪潮志在必得。哪來的自信?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國內三大網際網路巨頭,90%以上AI伺服器來自浪潮。除此外,還有科大訊飛、網易、今日頭條等也在大批採購浪潮的各類AI產品。浪潮是如何一步步布局,成為AI伺服器一哥?總結來說,關鍵有以下五個布局!
  • 來自千萬年前的「瘋狂野獸」
    根據發掘出來的化石,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撥開一團團來自千萬年前的迷霧。不久前,科學家們發現了來自白堊紀末期的一塊化石,並由此化石推斷出了一隻從前面看像雞,從後面看卻像鴨的濱鳥 (請閱讀:是雞還是鴨?原來是「雞鴨同體」) 。
  • 「錘哥」克裡斯·海姆斯沃斯:一枚來自澳洲的性感男神
    一米九的魁梧身材,一頭閃耀的金髮,一雙迷人的藍色眼睛,來自澳洲牧場的神一樣的帥一臉的男人——《雷神》的扮演者克裡斯·海姆斯沃斯
  • 來自東方的星星——ORIENT STAR東方星機械錶
    如果提及東方星,相信有不少朋友會覺得陌生,但如果說東方雙獅手錶,老一輩都會記得這個來自日本的品牌。ORIENT始創於1950年,東方表因其商標LOGO是兩隻獅子,所以在中國俗稱「雙獅」牌。「雙獅」手錶很早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是改革開發後,在中國香港設立辦事處。開始大量出口大陸,其質量好,價格實惠,加上兩隻大大的獅子logo,成為當時國內最早火起來的日本手錶。
  • 藍山酒店管理學院大事記:用30年成為澳洲第一
    2021年正是藍山建校第30周年,風帆港留學帶你回顧藍山的歷史,看看這所年輕的大學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澳大利亞第一的。International)的主席Gavin Faull入股藍山1999年三年制本科課程高級文憑課程改制為三年製酒店管理本科課程和旅遊管理課程2002年研究生課程新增了酒店管理和旅遊管理的研究生學位課程2004年蘇州藍山成立與蘇州當地的學校合作,創立了藍山酒店管理學院蘇州分校,提供文憑課程2005年第一所獲WTO認證的澳洲大學
  • 袋狼的滅絕,人類和澳洲野狗都有責任,它留下來的只有標本
    袋狼是體長在1.7米左右,體重一般不超過50公斤,所以只能算是中型猛獸。袋狼長得很有辨識度,臉長得像狐狸,身上的花紋像老虎,四肢又像犬科動物。在5萬年前,人類踏足了澳洲大陸,袋獅這樣的大型猛獸在人類的圍攻下,逐漸滅絕。袋狼卻憑藉著靈活的身手,活到了近代。袋狼的滅絕袋狼有個外號叫塔斯馬尼亞之虎,塔斯馬尼亞島嶼就是袋狼最後的自留地。本來整塊澳洲大陸都有袋狼的身影,人類的到來,卻讓袋狼的活動範圍不斷減小,最後只生活在了塔斯馬尼亞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