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許多物種曾輝煌一時,也曾一度消失,這是生物進化史上的必然階段。今天要探索的是我們所熟悉的恐龍,地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災難,讓如此龐大的、曾經佔主導地位的恐龍家族和大量生物消失了?科學家對此一直存在爭論。
有人說地球在6500萬年前曾發生過地質造山運動。由於地殼運動,地面上「生長」出許多高山,因此沼澤面積減少,氣候變得不那麼溫暖潮溼。恐龍的呼吸器官也無法適應乾燥,寒冷,並且在冬天,恐龍沒有了食物,因此它們走上了「死路」。有人說恐龍吃了很多有花的植物。有證據表明,開花植物出現在白堊紀晚期,許多花都含有毒素,而且恐龍吃了很多,所以它們被毒死了……個人覺得這個說法有點牽強。甚至有人說外星人跑到地球去狩獵,因為他們認為恐龍肉特別好吃。近年來有科學家在北極發現的恐龍骨骼化石具有類似雷射切割的痕跡。恐龍消失的原因一直是科學界爭論的焦點。
一個由數十名專家組成的國際科學研究小組發表了有關恐龍滅絕的研究結果。這個科學小組指出,一顆小行星在6500萬年前撞擊了墨西哥海岸,並在地球上引發了地震和海嘯。影響火山噴發的同時,數百億噸的物質被衝到大氣中,阻擋了太陽的光線,並導致許多生物(包括恐龍)喪生。 美國科學家在大約6500萬年的地質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是正常銥含量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銥的這種濃度可以在隕石中找到,因此科學家將隕石與恐龍的滅絕聯繫在一起。根據銥的含量,還可以推斷出撞擊物體是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如此巨大的隕石對地球的影響無疑是災難性的打擊。
以地震烈度計算,大約為芮氏10級,由撞擊產生的火山口直徑將超過100公裡。科學家花了十年時間才獲得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島的形成中發現了這個大坑。據估計,該礦坑的直徑在180-300公裡之間,科學家仍在對該礦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我們來描繪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可怕場面。有一天,恐龍在地球天堂裡逍遙自在的生活著。突然,天空中出現了耀眼的白光。直徑10公裡的巨石從天上掉下來,相當於一個中等大小的城市。以很快的速度撞上了大地,海嘯高達5公裡,海嘯並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席捲了地面上的一切,巨大的海上力量引發了強烈的火山噴發,火山灰很快瀰漫了天空,這是多麼可怕的災難。隕石撞擊了地球,並立即產生了壓倒性的灰塵。一時間,天黑了,溫度下降了,雨下了,山洪暴發了,極地的冰雪開始融化……
由於光合作用逐漸消失,導致植物不斷減少,因此草食性恐龍越來越少,而食肉恐龍也將不再有食物。在未來的幾個月和幾年中,天空烏雲密布,地球一年四季都見不到陽光,逐漸進入了低溫狀態,而廣闊的地球沉默了,生物學上恐龍的時代由此結束。
其實單一原因很難使恐龍滅絕,恐龍的滅絕是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發生,因此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是無論當時發生了什麼,至少有一件事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恐龍不能阻止災難的發生,也無法改變環境。無論上述情況是否真的發生,恐龍滅絕都是一個奇特的事件。我們獲得了一些珍貴的恐龍化石,以使科學家能夠開展研究工作。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個謎團將得到解決。同時,我們應該知道,任何一種生物都必須經歷出生,發展,繁榮和滅絕的過程,就像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與死一樣。這是自然法則,不會因為某些物種又大又強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