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諾
進入12月,觀眾終於回想起了那些年被郭敬明支配的恐懼。
眼下,他已憑多個身份進入了觀眾們的視野。
先是在綜藝《演員請就位2》中擔任導師,然後又為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擔任監製。
與此同時,他導演的兩部電影,也將於本月與觀眾見面——
12月4日在騰訊上線的《冷血狂宴》和12月25日登陸院線的《晴雅集》。
其中,打頭陣的《冷血狂宴》,還有著一個低調的「別名」——《爵跡2》。
儘管改了片名,但《爵跡2》還是沒能逃過淪為爛片的命運。
其豆瓣評分,只有區區4.0。
與前作相比,水平不相上下。
放眼望去,短評裡全都是清一色的差評。
和前作一樣,《爵跡2》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流量電影」。
坐擁吳亦凡、陳學冬、林允、郭採潔、陳偉霆、王源、王俊凱和易烊千璽等多位流量演員。
4年前,號稱「國內第一部全真人CG電影」的《爵跡》,曾讓郭敬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即便坐擁3.82億票房,依然還是入不敷出、虧損嚴重。
路演過程中,郭敬明一度失聲痛哭,發出質問:
「是不是因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雖然苦情指數爆表,但觀眾還是拒絕買帳。
畢竟,作為創作者,因為作品差挨罵,本身就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好的創作者,應該從自身出發做出反省,而不應該對觀眾發出質問。
儘管《爵跡》敗興而歸,但郭敬明卻並沒有氣餒。
為了證明「流量電影」仍有價值,他又追加製作成本拍攝了《爵跡2》。
《爵跡2》原定2018年暑期檔上映,但因為「範冰冰事件」,而不得不臨時撤檔、退出銀幕。
眼下,《爵跡2》雖然在騰訊上線,但影片片頭卻並沒有配備「龍標」。
這意味著,一直沒有拿到準映許可證的它,既不能在院線上映,又不能在CCTV6播出,只能灰溜溜地改走線上。
這些「曲線救國」的打算,全被央視看在眼裡。
早前,CCTV6曾邀請影評人譚飛對《爵跡2》做出了犀利的點評。
其間,譚飛不但稱呼郭敬明為「郭精明」,
還說「一個有流量的名字,加上一幫有流量的演員,再加一個有流量的導演,然後又在一個有流量的平臺,它是放的「四流」,就想把它弄成一流。」
不過,事實證明,對《爵跡2》來說,改走線上似乎確實是一個明智之舉。
因為在線上,它可以收割更多低年齡層的粉絲向觀眾。
上線之後,只用短短4個小時,它就收穫了2031.4萬次的播放次數。
若按12元的點播價格進行預估,這些播放次數換算成票房大約是2.3億人民幣。
這意味著,《爵跡2》的票房,幾乎可以輕輕鬆鬆地超越前作。
雖然票房飄紅,但《爵跡2》表現出的吃相,卻十分難看。
這種難看,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
一方面,是點播價格。
通常情況下,線上單片付費,一般是非會員12元,會員6元。
但《爵跡2》卻直接翻倍,要求非會員24元,會員12元。
另一方面,收割粉絲錢包。
通過開通「魂力榜」活動,讓粉絲為愛豆打榜,增加魂力值。
獲得「魂力」第一的主演,可以獲得《冷血狂宴》為其專屬定製的閃屏推廣資源。
四年前,範冰冰飾演的鬼山蓮泉,是《爵跡》的女一號。
電影裡,六度王爵厭倦了永生,解除封印自願犧牲,將魂力傳給了五度使徒。
沒過多久,五度王爵又被二度王爵幽冥殺害,將魂力順延給了五度使徒。
於是,五度使徒鬼山蓮泉,就這樣坐擁兩種靈魂迴路,成了史上第一個雙身王爵。
正因如此,所以到了《爵跡2》,鬼山蓮泉也成了片中戲份最吃重的角色之一。
而如何處理範冰冰飾演的這個角色,也成了影迷最關注的焦點問題。
原本,有網傳消息,說郭敬明會將鬼山蓮泉的故事線徹底刪除。
直到影片上線,我們才終於發現,這個角色並沒有被刪除,而只是被「換頭」了。
所以我們看到的鬼山蓮泉,是這樣的——
換頭之後,因為面部太過僵硬,導致鬼山蓮泉講話的語氣跟不上神情,看起來十分彆扭。
尤其當她跟其他主角站在一起展開對手戲時,更是分分鐘讓人出戲!
《爵跡》講述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
整個大陸按水、火、風、地四元素分為4個國家,每個國家有三個白銀祭司,7個王爵。
每個王爵都帶有一個使徒,王爵和使徒的靈魂迴路捆綁在一起。
每一對王爵、使徒都有著不同的超能力、魂器和魂獸。
一直以來,白銀祭司都是每個國家的絕對主宰。
但事實上,他們卻是流放到這裡的外星罪犯。
一旦白銀祭司全部覺醒,這片大陸將淪為煉獄。
這個秘密,被前一度王爵吉爾伽美什發現了。
於是,白銀祭司就藉助六度王爵的永生能力封印了吉爾伽美什。
而《爵跡2》的故事主線,就圍繞解救吉爾伽美什所展開。
此間,王爵內部分列兩隊,開啟「智勇大衝關」模式。一隊東衝西突,努力營救;另一隊竭力阻攔,粉碎營救。
最終,兩敗俱傷,漁翁得利。
雖然吉爾伽美什是《爵跡2》的核心人物,但直到電影結束,他卻依然神龍見首不見尾。
所有人拼得你死我活,到頭來只揭開了白銀祭司製造複製人,種植靈魂迴路的陰謀,而既有的營救主線卻一直毫無進展。
與其說《爵跡2》是一部電影,不如說它是一部超長待機的預告片。
花12塊錢看這部電影,簡直就是看了個寂寞,看了等於沒看。
就敘事來看,郭敬明應該是完美繼承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只讓觀眾看到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將水下部分全部隱藏。
片中大部分劇情,都只在激情對打中度過。
兩隊角色打來打去,毫無章法。
而且一同亂打下來,竟然誰都沒打死,直看得觀眾審美疲勞、呵欠連天。
可以說,這一部從故事到打戲,都和前作一脈相承,是一部充滿低級趣味的自嗨爛片。
除此之外,片中還出現了大量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郭式旁白。
比如,有場戲反派面對鏡頭,自顧自地叫囂:
「接下來,就一起欣賞,這場冷血狂宴的完美落幕吧!」
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清冷與孤傲,簡直與那個喜歡45°仰望天空的郭小四如出一轍。
很多《爵跡》存在的槽點,都被郭敬明原封不動地搬到了《爵跡2》裡。
比如,粗製濫造的故事,比如,演員們拙劣的演技和僵硬的表情。
不過,跟這種PPT作品硬磕演技,對演員們來說,多少有點強人所難。
畢竟,CG特效本身,幾乎已經抹平了所有演員的面部表情。
而且所有演員自始至終,還都處於無實物表演的情境裡。
再加上,郭導在片中追求的表演狀態,也是一種「不求真情,只求假意」的表演狀態。
所以,表演方面的瑕疵,我們大可忽略不計。
片中很多設定,都給人以似曾相識之感。
影片從角色名字到建築樣式,再到世界觀搭建,都儘可能地向歐式靠攏。
這種歐式風格,看上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是典型的東施效顰。
如果拿到國際上給旁人觀瞻,大概率會被人笑掉大牙。
正因如此,所以郭敬明導演的作品,一般都很難國際化,只能關起門來,給國人欣賞,用流量牌多快好省地收割一波快錢。
片中有段戲,是麒零決戰修川地藏後,「魂冢」崩塌,他被蒼雪之牙載著進入旋渦水柱的逃跑戲。
這段戲在鏡頭上,像極了《大魚海棠》裡「鯤」重返人間的片段。
兩者都出現了旋渦水柱,且都是從一個空間進入另一個空間。
此外,在角色設定上,《爵跡》還與日漫《命運之夜》存在著大量的相似之處。
《爵跡》有七位王爵,而《命運之夜》有七位魔術師。
《爵跡》裡每位王爵有自己的使徒,而《命運之夜》裡每位魔術師有自己的從者。
幾位王爵的角色設定,也有抄襲之嫌。
比如,四度王爵特蕾婭擁有大範圍感知魂力波動的能力。這種能力和《大劍》中的女主能力相同,且她們的名字都叫「特蕾婭」。
又或者,三度王爵漆拉在造型上像極了《霍比特人》裡的瑟蘭·迪爾,且他們使用的武器,也都是雙劍。
像這種疑似抄襲的設定,在《爵跡》中還有很多。
讓人不禁懷疑抄襲和借鑑的界限,到底該如何區分?
就《爵跡2》留下的彩蛋來看,郭敬明接下來似乎並不打算放棄這個IP。
而近日,他也通過微博,驗證了這種猜測,表示如果觀眾想看,自己賣房子也要拍《爵跡3》。
然而,對於此番言論,網友卻並不買帳,紛紛讓他把房子留著養老,別再出來拍電影(拍動畫)折磨觀眾了。
畢竟,觀眾拿著12塊錢(24塊錢)幹點什麼不好,何必要為一部爛片買帳?
像郭導這種營銷狂人、《爵跡》這種圈錢之作,還是趁早退出影壇,普羅眾生為妙!
所以,問題來了,本月郭導導演的《晴雅集》,大家是否期待?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Feng向標」投票發表你對《冷血狂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