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
歲末年關臨近
每一個在外的打工人
都想多賺幾個錢回家過年
騙子也不例外
他們也在瘋狂 「衝業績」
記者從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了解到,元旦以來,以投資理財類為首的詐騙案件多發,甚至還有不法分子打起了預約疫苗的算盤,簡訊詐騙花樣百出。
這份防騙寶典!
一定要收藏!
最新的疫苗類
「【疾管中心】新冠疫苗政策已在我市開放預約……」近日,一張附帶網址連結的新冠疫苗預約接種簡訊截圖在市民朋友圈刷屏,點擊連結就能預約疫苗接種?
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民警周宇峰提醒,這是典型的「疫苗類」新型詐騙。詐騙分子冒充「疾管中心」,以預約新冠疫苗為由向事主發送含有連結的簡訊,騙取事主個人信息。「目前,我們已經發現多個此類詐騙簡訊的線索,暫未接到市民受騙的報案。」
通訊類
「一到年底,通訊類簡訊詐騙也開始集中『發力』。」周宇峰介紹,這類詐騙手法以積分到期逾期不予兌換為由,要求市民登錄運營商「官方網站」兌換積分,以此收集公民個人信息。
銀行類
通常借優質客戶、良好信用等為由,以給予辦理超高額度作為誘餌,要求卡主點擊不明連結申請辦理信用卡。
工商稅務類
通常冒充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辦理執照顯示狀態異常或到期,需要到指定的連結下完成操作自助辦理驗證,逾期將會有被列入異常名錄、沒收執照等懲戒措施。
交通類
通常以高速、交警提醒車主,警告ETC認證存在失效或被凍結問題,要求近期及時通過點擊連結審核完成認證,以解除當前所謂的「通行障礙」。
當下,網絡詐騙已經成為刑事案件「高發地」,去年,網絡詐騙案件佔我市刑事案件的60%左右。從2020年全年情況看,信貸理財、購物消費、兼職刷單、假冒身份類詐騙類佔據2020年全年詐騙案件前四,分別佔比22.61%、17.53%、13.85%和4.76%。
周宇峰提醒,簡訊詐騙是常見詐騙手段之一,詐騙分子通常會冒充官方機構,向事主發送「釣魚網站」的連結。誘導事主進入釣魚網站,騙取事主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帳號、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及密碼這5項基本信息。年關將至,市民應警惕簡訊詐騙,切莫將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給騙子發了「年終獎」。
台州晚報新媒體
記者:陳佳傑
部分綜合自台州公安
編輯:符薇薇
校對:葉夢影
商務合作:18006863753(微信同號)
【來源:台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