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琴座流星雨(April Lyrids,006 LYR)是每年固定發生的中型流星雨之一。
國際流星組織(IMO)預測今年極大值在北京時間4月23日下午3點左右,平均ZHR約為18。
為什麼叫四月天琴座流星雨?
四月的話很容易知道發生在四月,天琴座是因為流星雨的輻射點在天琴座附近。
ZHR定義
天頂每時出現率(Zenithal Hourly Rate,ZHR)
假設輻射點位於仰角90度的天頂,在理想情況下,肉眼視力能夠看到6.5等星的觀測者可以看見的流星數量最多的流量值。實際能看見的會低於此一數值。
圖源www.meteorshowers.org
判斷是否值得看:天氣,ZHR,月相
首先最關鍵的,是否下雨或陰天。是,直接放棄ZHR是否小於50。是,不建議,流量太少ZHR極大那天,所在地晚上ZHR是否有小於50。是,不建議,有些流星雨極大值超過100,但是在白天,過了極大值,到晚上ZHR少於50晚上是否有大月亮或者滿月。是,不建議,大月亮光汙染太嚴重,流星數量大大減半觀測地是否在城市光汙染較嚴重的,北極星都難看見。是,不建議,城市光汙染太嚴重,去鄉村郊區光汙染4級及以下的地方。「如果以上五點都不符合,那很值得看!」
今年的四月天琴座流星雨情況呢?
天氣
首先,最關鍵的一點天氣情況,全國22日晚上24時雲量預測,北方有機會,南方基本可以直接放棄了,整晚都是雲。
圖源windy,EC模型預測
我所在地的雲量預報,第二行顯示都是厚雲,放棄了。
天文通小程序-meteoblue五日天氣
如果還不想放棄,想駕車去別的地方看。先看全國雲圖挑個沒雲的地方,然後再看meteoblue或者晴天鍾雲量預報,晚上每小時雲量是否基本都無雲。
ZHR
天文通小程序-查流星雨,參考NASA的數據
IMO 2020年流星雨日曆,極大時間時區為0,需要+8小時,即北京時間15點,也就是圖中括號黃經32.32度對應的時間
兩個數據差不多,時間和ZHR值。ZHR預測只有18,這什麼概念?
注意是在理想情況下,肉眼能看見的極限星等為6.5等,晴朗無雲,一小時看到18顆流星,大部分為暗弱的流星。如果在城市裡光汙太嚴重,這個ZHR值將大大折扣,可能不到5顆。數量實在太少了,不推薦。往往可能一顆也看不到。每天的偶發流星差不多也有這個數了。
ZHR極大那天晚上的ZHR
雖然ZHR極大已經挺小了,我們還是再看看晚上的吧。
預測ZHR極大值時間在14-15點,這個時間點注意是在白天。一般晚上24點後會多一些,由於地球自轉到「正面」迎接流星。那麼到晚上24點會降到多少呢? 查了日本的一個流星雨無線電監測數據。
圖源http://www5f.biglobe.ne.jp. 圖中橫坐標為黃經,從春分點開始算為0°,360°為一年365天,所以約等於1天1°。縱坐標為ZHR值大小,紅線為每時監測到的ZHR值,綠線為2019年監測到的大小。今年春分時刻為3月20日11:49:29,所以到4.22晚上24點的話,黃經大概為32.5度。去年ZHR極大值約為22(絕大部分為暗流星),到晚上24點ZHR大概15。
比較理想的時間22日晚-22日凌晨,如果想22日前後一天看,21日晚-22日凌晨ZHR稍微比10多一些,23日晚-24日凌晨ZHR少於10了。
月相
農曆三十新月左右,晚上無月光影響,這一點挺好。
「總的來說,不建議看,月相來說新月很好,但南方大部分都是陰雨天,流量太小,如果在城市裡光汙染太嚴重」
如果實在想看這場流星雨
親眼看流星雨
做好只能看到幾顆甚至一顆也看不到的準備。
圖源IMO 2019年LYR實際上報數據
圖源IMO,LYR群內流星 看了2h一顆都沒看到的,5h只看到6顆的也有
建議去郊區或者光汙染較低的地方,遠離燈光,較黑暗的、視野開闊的地方,等天琴座即流星雨輻射點附近升到較高角度時間,24點左右,並做好保暖措施。
圖源Stellarium
朝天頂、天琴座(織女星所在的星座)東北方向,大部分流星來源於輻射點,每天也有偶發流星。流星會突然從四面八方出現又馬上消失,絕大部分持續時間少於3秒。
流星往往在你不經意玩手機或聊天的時候出現而錯過。或者別人在喊啊!流星!而你沒看到,等轉過去的時候又沒了。
如果想拍流星,需要靠運氣。但我們可以把拍到的概率儘量提高。
能拍到的範圍要儘量廣,廣角最好,朝天頂或者天琴座方向,一直間隔拍攝,參數的話看環境,調到一個能拍到較多星星的參數,此外曝光時間稍微長一些,最好8秒吧。
看直播
如果一定要看不想走動的話,那麼我推薦看直播,直播網址:http://www.douyu.com/astrolive 鬥魚房間號:2181701
今年流星雨推薦
很多流星雨大多為周期性爆發,平常幾年流量都很少,著名的就有獅子座流星雨,2001年爆發的時候ZHR上千,像雨一樣。(可惜我那時候才幾歲一點都不懂)獅子座流星雨周期為33年,下一次大爆發將在2034年。
回到今年的流星雨,沒有大流量的周期性流星雨爆發。一般我們一年只關注三場大流星雨,這些流星雨ZHR每年穩定在100以上,且持續時間較長,前後一天ZHR基本也超過50:
1月初-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中旬-英仙座流星雨12月中旬-雙子座流星雨一月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已經過去了,我們看英仙流和雙子流條件怎麼樣。
圖源天文通小程序-查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月相下弦月左右,不太好,雖然極大值在晚上9點,月亮還沒升起,但是此時英仙座輻射點角度太低,而下半夜到天亮都有月亮。如果想看還是可以的,數量會打折扣。就像去年的英仙流大滿月,我等月亮1點左右下去後,觀測到四點,也看到了30顆左右流星。
圖源天文通小程序-查流星雨
今年的雙子流條件很好,可以說整夜無月,雖然極大值在早上八點。但是參考去年的數據,雙子流比較「平緩」,不是很陡,好幾小時時間ZHR都在100以上。前後一天的ZHR基本也有50以上。推薦觀測時間12月13日晚-12月14日凌晨,ZHR平均約有100。再次的話再早一天,最次是晚一天。
「推薦12月中旬的雙子流,希望能看到很多流星,許的願望都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