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為何有蘇聯民眾不僅不仇恨侵略者,反而認為他們是救星?

2020-12-19 排頭武備庫

根據環球網報導,二戰時期,戰火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德國最終把矛頭指向了蘇聯,德軍的殘忍大家是知道的,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有些蘇聯民眾不僅不對侵略者抱有仇恨的心理,反而還認為他們是大救星,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當然是跟蘇聯當時的領導者史達林有著脫不開的關係的,史達林可以說是蘇聯爭議最大的一位領導人,也是影響蘇聯國內各項發展最大的。首先,他帶領蘇聯平安度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人們並沒有因為遠離了戰爭就過上安逸的日子。史達林是一個極其注重自身權利和地位的人,每個人都必須完全服從他的統治,不能有一點異議,更不能有二心。但當時蘇聯紅軍的最高統帥託洛斯基跟史達林一直處於不同的政治陣營,因為他對史達林的獨裁政策非常的不滿。而史達林也覺得託洛斯基的存在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因此還多次向列寧打託洛斯基的小報告。

為了使自己的地位更加鞏固,1934年,史達林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殘忍的「大清洗」。當時蘇聯政府高層因為不順從史達林被殺死了一大半,其中害包括很多蘇聯的開國元勳,也逃脫不了被處死的命運。當時的蘇聯被這次迫害運動的陰影籠罩著,民眾做事也都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注意就被懷疑是反對派,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很多人為了自保,還不得不舉報自己身邊的一些人,在這四年時間裡,無論是政府高官、權貴,還是底層的普通百姓,只要透露了一點點反對史達林的意思,就會面臨被處死的危險。而史達林的對手託洛斯基也在這場迫害行動中身亡。

當時蘇聯的經濟也因為這場禍及全國的肅反運動出現了大幅下滑,民眾的生活也自然大不如前。在這樣的環境下,蘇聯民眾怎麼還會對史達林抱有從前那樣的愛戴呢?因為這場迫害,很多人也失去了自己的至親至愛,但他們又沒有能夠扳倒史達林的力量,只能默默的忍受。因此,在得知德國要攻打蘇聯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看到了希望,希望希特勒能夠推翻史達林的統治,讓他們早日脫離苦海。所以這樣看來,德國當時還沒攻打蘇聯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蘇聯大部分的民心了,只不過希特勒沒有利用好罷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蘇聯當時建國的時候,周邊很多國家都是被迫加入的,比如烏克蘭就是,這些小國的國民都非常不喜歡蘇聯。因此在美蘇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的時候,烏克蘭等一些國家第一時間就從蘇聯脫離了出來。直到現在,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是水火不容的。

當時德國的各項實力相比蘇聯是落後不少的,攻打蘇聯很可能會失敗,但德國蕩平整個歐洲之後,自己本身也傷痕累累了,很多物資也緊缺,尤其軍隊裝備這一塊,但一旦將蘇聯成功打下,就可以迅速回到滿血狀態,而且當時的形勢來看德國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只能冒險賭一把了。據悉,當時聽說德國要攻打蘇聯的時候,蘇聯很多民眾都拿著麵包牛奶夾道歡迎,甚至有的人直接拿起武器加入了德國的隊伍,一起對抗史達林的部隊。但他們一片真心終究是錯付了,對方可是希特勒啊,多少人的噩夢,以為自己可以脫離苦海的蘇聯民眾,終究是招來了有一個惡魔,陷入了另一個無邊的噩夢之中。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德國明明是侵略者,為何蘇聯老百姓卻將德軍當成救星?
    在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橫掃和整個歐洲大陸,唯獨只有英國逃過了一劫。當時在德國佔領了法國之後,便開始劍指蘇聯。很多人對於希特勒的想法非常的不解,因為當時就算是德國所有的工業實力還有農業生產力量加起來,還是和蘇聯差了一截,不知道德國為什麼有進攻蘇聯的底氣。
  • 二戰時期,德軍明明是侵略者,為何部分百姓卻將他們當成救星?
    眾所周知,再堅固的堡壘也會從內部被攻破,二戰時期,德國部分將領一直認為煽動其國內武裝或者軍隊對於蘇聯來說才是最大的危機,但直到1944年之前法西斯領袖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不過在這之前卻已經有部分蘇聯人民早在德軍到來之前就打擊了蘇聯軍隊,這不禁讓人感到奇怪:德軍明明是侵略者,但為何部分蘇聯百姓卻將他們當成救星
  •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為何不東西兩面夾擊蘇聯?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是盟國,但更多的是政治意義上的結盟,在軍事上還是各自為戰。戰爭初期,雙方開局打的都不錯。德國橫掃大半個歐洲,連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都被按在地上摩擦,龜縮在英倫三島瑟瑟發抖。如果兩國合併一處,將打一家,反而會出現分贓不均的矛盾。但是德日兩國確實有個「中東會師」計劃。實際上,在二戰當中,德國和日本曾經有過這樣的計劃,他們把會師的地方定在了中東地區。
  • 二戰時,希特勒的「骷髏師」為何讓蘇軍聞之色變?看他們都做了啥
    而二戰裡大多數針對戰俘和猶太人的滅絕屠殺行動,都出自他們之手。據說,這支部隊還頗有歷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德皇腓特烈·威廉一世身上。因為在腓特烈去世時,其葬禮旗幟上描繪了一個骷髏圖案。因此,骷髏便成了這支部隊的徽章。而在他們軍服的各種細節處,都能看到骷髏元素。
  • 二戰結束時,美國有大量轟炸機航母和原子彈,為何沒向蘇聯進攻
    二戰時期,美國的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他麼是唯一一個本土沒被破壞,甚至完全沒經歷戰爭的國家。強大的工業實力讓美國將軍隊送往世界各地參戰,並最終主導了二戰的勝利。和其他國家在二戰之後的百廢待興不同,美國在二戰結束之後還有數十艘航母,幾千架轟炸機沒用。很多人認為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的戰爭很快就會開始。然而美軍在兵力和武器都有大量優勢的情況下,卻沒有選擇進攻蘇聯,原因為何呢。首先美國並不是沒有這種想法,只不過和美國的戰略方向、處事風格都有很大偏差。
  • 波蘭與俄羅斯是世仇,二戰後,蘇聯為何不把波蘭納入版圖?
    近兩年,波蘭不斷指責俄羅斯,而且否認蘇聯二戰歷史功績,波蘭認為二戰時蘇聯與德國有過互不侵犯的協議,與德國一樣也是戰爭發起國。波蘭前總理甚至要求俄羅斯進行戰爭賠償。至此波俄之間關係陷入低谷。
  • 二戰時,德國為何不先進攻蘇聯,反而先進攻英法兩大世界霸主
    在德國滅亡了波蘭之後,這兩個國家都以為德國會進攻蘇聯,因為蘇聯當時也參與瓜分了波蘭。兩國接壤的地方是在波蘭境內,這兩國爆發戰爭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超出所有人意料,德國並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向西進攻了法國。人們之所以認為德國會進攻蘇聯也是有道理的。德國在進攻波蘭之前,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些都是向東擴張。吞併波蘭後更是直接和蘇聯接壤。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深知此戰意義重大,希特勒進攻蘇聯,就是在做一個豪賭,如果賭贏了,德國將成為世界的老大,整個世界或許都會顛覆在希特勒的手中,而如果賭輸了,他將萬劫不復!可以說,當時德國已經集中了他們所有的全部力量,孤注一擲。然而,作為德國的盟友,當希特勒發出邀請後,日本為何坐視不理,反而在幾年後去招惹美國呢?
  • 二戰日本自認「白刃戰」無敵,為何碰到蘇聯就慫了?答案很簡單
    導語:二戰日本自認「白刃戰」無敵,為何碰到蘇聯就慫了?答案很簡單 在現在的生活當中,我們已經遠離戰火的紛擾,可以說是國泰民安了。但是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曾經無數的先烈用性命換來的。在以前那個年代,日軍對我們的土地大肆侵略,在我們的土地上犯下的罪行,歷史永遠也不會遺忘。
  • 二戰時,如果日本選擇和納粹德國南北夾擊蘇聯,蘇聯真的扛得住嗎
    在戰場上,蘇聯紅軍不畏犧牲,勇往直前,同德國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英美兩國對日宣戰,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二戰的進展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高潮,全世界除了幾個宣布永久中立的國家外,其他大多都形成了兩個陣營:同盟國和軸心國,而戰爭的結局自然也是以同盟國的勝利,軸心國的失敗而告終。
  • 二戰時日軍戰俘心懷不軌,與西伯利亞女子結婚,為何蘇聯會同意
    有戰爭,就會有勝利者,也會有戰俘。二戰期間,由於《日內瓦協議》的規定,國際上各國的戰俘受到保護,不能被虐待,可是邪惡的法西斯國家卻虐待了許多戰俘。不過美國、英國、蘇聯、中國等國家遵從國際協定,以法律標準對待戰俘。當時,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就有六十萬日本戰俘在勞作。
  • 為何沙俄在一戰中不堪一擊,蘇聯卻在二戰中逆天翻盤?
    可是在短短的30年之後,蘇軍卻逆天翻盤,不僅在極為危險的情況下,保衛住了蘇維埃政權,還一路逆襲直接攻克柏林推塔成功,是什麼造就了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的呢?而這些士兵也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上戰場只是為了機械的活下去,這樣的情況之下,戰鬥力很難得到充分的發揮。另外,俄羅斯帝國的綜合國力相當的差勁在歐洲各個列強之中他們的工業化程度是比較差的,俄羅斯的工業實力根本支撐不起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 100艘航母萬架轟炸機,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在此時拿下蘇聯?
    不過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美國不僅不用戰後重建,還因此極大的提升了一波軍事實力,畢竟美國在二戰期間可以說是兩頭吃。二戰結束後不久,蘇聯就憑藉著遼闊的領土迅速崛起,成為了足以和美國比肩的超級強國,並且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中,都在和美國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維希法國在德國統治下,法國的國家機器照常運轉,從法國政府到法國的普通民眾,就如沒發生過什麼事一樣,生活照舊。 雖然法國經濟與社會並沒有大的反抗,但也有一些法國人認識到國家已經被佔領。但他們反抗也沒實力,莫不如就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從當時法國被德國佔領的老照片可以看到,法國社會很平靜,街頭行人很多,而且舞廳酒巴的人更多,似乎國家滅亡與他們沒什麼關係。
  • 二戰時,美國為何不在蘇德兩敗俱傷後,將蘇聯一起收拾?
    毫無疑問,當然是美國,因為遠在北美洲的美國,不但本土沒有絲毫受到戰爭的影響,反而大發戰爭財,並從此一舉坐穩了世界第1強國的位子。 二戰戰場 但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在二戰之後與美國並列為世界超級大國的蘇聯,也是得利最多的國家。
  • 二戰蘇聯傷亡慘重,但為何軍隊卻越打越多?總動員近3000萬人
    最後蘇聯取得最終戰爭勝利,和雄厚的人力資源是分不開的。1941年,蘇聯人口大約為1億9300萬。戰爭爆發後,蘇聯共動員了2960萬人。二戰結束時,蘇聯紅軍總兵力達到了1136萬人。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蘇聯傷亡慘重。
  •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在1950年韓戰爆發時,二戰僅僅結束幾年的時間,美軍在韓戰顯得兵力不足,主要有兩點原因:1、美軍在二戰後大量裁撤軍隊,人數規模遠不如二戰那麼大;2、當時美軍的重點在歐洲,作為戰後最強大的兩支軍事力量,蘇聯才是美軍防備的重點,因此有大量美軍駐紮歐洲
  • 南斯拉夫一分為七,狄托去世40年,7國民眾為何懷念狄托統治?
    南斯拉夫一分為七,狄托去世40年,7國民眾為何懷念狄托統治?南斯拉夫曾是歐洲最強大的一個國家。而該國的締造者就是狄托總統,狄托擔任南斯拉夫領導人時,該國奉行路線很特殊,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不懼怕蘇聯,而且得到美國的青睞。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下蘇聯,那德國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阿道夫.希特勒是法西斯主義的締造者,在他發動二戰時,他準備拿波蘭開刀。蘇聯與波蘭恰好又是鄰國,希特勒擔心與波蘭交戰時,蘇聯大軍會趁亂加入戰鬥,從而進入蘇波的包圍圈。所以在1939年8月2日,希特勒與蘇聯通信,表示想與蘇聯籤訂和平條約。當時的蘇聯與西方在意識形態的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為了能夠在資本主義包圍圈中生存下來。
  • 二戰閃擊戰所向披靡,為何說不是德國一己之力?放鬆警惕幫了大忙
    拿歐洲最強的英法列強來說,一戰後他們一直是歐洲的龍頭老大,不僅掌管著一戰後的歐洲秩序,還對德國有戰敗國的監督之權。由於一戰後英法從上到下普遍嚮往和平,認為德國經過一戰的戰敗,歐洲會出現長時間的和平,厭戰以及和平麻痺思想佔據輿論陣地,讓德國有了可趁之機。而德國的崛起並不是憑空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