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我們的海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2021-01-10 澎湃新聞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官方微信消息,近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再次清晰地印證了人類活動對野生動植物,以及森林、海洋、河流和氣候帶來的巨大影響。

報告指出,我們的海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無論是近海還是深海,過度捕撈、汙染和海岸帶開發等壓力是影響整個海洋的重要因素,而氣候變化將持續給海洋生態系統帶來越來越多的影響。

報告從漁業、氣候變化、土地汙染、海洋汙染、海岸帶開發、外來物種入侵、海上基礎設施、航運、海水養殖(海洋生物的水產養殖)、深海採礦等方面,指出了潛在負面影響,並列舉了產生的生態後果。

漁業

潛在負面影響:過度捕撈,兼捕非目標物種,海底拖網捕魚破壞海底棲息地,非法、不規範、不報告(IUU)的捕魚,以水族館展示為目的對海洋生物進行捕獲。

生態後果舉例:種群規模減少、生態系統重建和營養級聯效應、漁獲體型尺寸變小、本土和商業性的物種滅絕、漁具丟失或丟棄導致幽靈捕撈。

氣候變化

潛在負面影響:海水變暖、海洋酸化、最低含氧區擴大、極端天氣頻繁、洋流變化。

生態後果舉例:珊瑚因白化而死亡、物種遠離溫度升高的水域、生態相互作用和新陳代謝的變化、物種改變其位置和空間利用從而改變其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例如捕魚、船隻碰撞)、海洋環流模式和生產力的變化、疾病發生率和生態過程時間點發生變化。

土地汙染

潛在負面影響:營養流失、重金屬、微塑料和大塊塑料等汙染物。

生態後果舉例:出現藻華並導致魚類死亡、毒素在食物鏈中累積,誤食塑料和其他雜物或被其絞纏。

海洋汙染

潛在負面影響:廢棄物處理、船隻燃油洩漏以及排放、海上平臺原油洩漏、噪聲汙染。

生態後果舉例:對海洋生物產生生理毒性、噪聲汙染對海洋動物的行為產生影響。

海岸帶開發

潛在負面影響:棲息地破壞、當地海岸線壓力增大、汙染和廢棄物增加。

生態後果舉例:紅樹林和海草床等棲息地面積減少、沿海棲息地及生物體轉移、遷徙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受限。

外來物種入侵

潛在負面影響:意外引入(比如通過壓艙水)或故意引入的入侵物種;更多可能因氣候變化引入的入侵物種。

生態後果舉例:入侵物種可能會擠壓本地物種生存空間、破壞生態系統並造成物種局部或全球性滅絕。

海上基礎設施

潛在負面影響:海底環境的物理擾亂、設置棲息地結構。

生態後果舉例:當地海底棲息地遭到破壞、為生物提供定居和聚集的結構。

航運

潛在負面影響:船隻撞擊、丟棄汙染物。

生態後果舉例:船隻撞擊對瀕危海洋哺乳類種群規模的影響、汙染帶來的生理和物理影響。

海水養殖

(海洋生物的水產養殖)

潛在負面影響:水產養殖設施的實體存在、汙染。

生態後果舉例:可能造成養分積累和藻華、疾病、抗生素使用、圈養生物的逃逸以及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為製作魚粉飼料而進行的捕撈漁業產生間接影響。

深海採礦

潛在負面影響:破壞海底、海床上的沉澱物羽流、潛在的洩漏或化學品外溢、噪聲汙染。

生態後果舉例:破壞自然棲息地(例如冷水珊瑚)和底棲層、沉澱物羽流可能造成生物窒息。

報告指出,人類健康依靠自然的健康。對此,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立刻行動起來,關心海洋、認識海洋、保護海洋,確保海洋健康、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保護好海洋,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一起加油、共同努力吧!

來源:央視網

作者:鄭天皓

未來兩天近海預報

預計明天,

渤海、黃海有0.6到1.2米的輕浪;

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有1.5到2.3米的中浪區;

南海北部、巴士海峽有1.3到1.8米的中浪;

南海中部、南部、北部灣有0.8到1.8米的輕浪到中浪。

預計後天,

我國近海沒有大浪區。

9月27日~10月1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數值預報

明日濱海出行提示

01

沿岸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平潭海域有中浪並伴有小雨,海況不佳,不適宜濱海休閒觀光;

舟山、深圳海域有中浪,我國其他主要沿岸海域是輕浪,都適宜濱海休閒觀光。

深圳、北海、海口海域受海面小陣雨的影響,出行最好備上雨具。

我國主要沿岸海域包含:

Ⅰ大連;Ⅱ天津;Ⅲ青島;Ⅳ連雲港;Ⅴ上海;Ⅵ舟山;Ⅶ平潭;Ⅷ廈門;Ⅸ深圳;Ⅹ北海;Ⅺ海口;Ⅻ三亞。

02

主要航線海況

預計明天,

大連至煙臺、上海至普陀山航線有中浪,廈門至金門航線有中浪伴海面小雨,海口至北海、深圳至珠海、海口至海安航線有輕浪伴海面小陣雨,這些航線乘船舒適度都為二級;

三亞至西沙航線是輕浪,海面狀況極佳,非常適宜乘船旅行。

我國主要旅行航線包含:

①大連-煙臺;②上海-普陀山;③海口-北海;④廈門-金門;⑤深圳-珠海;⑥海口-海安;⑦三亞-西沙北礁航線。

乘船舒適度分為五級:

一級:海面狀況極佳,非常適宜乘船旅行;

二級:海面狀況優良,適宜乘船旅行;

三級:海面狀況良好,較適宜乘船旅行;

四級:海面狀況較差,基本適宜乘船旅行;

五級:湧浪偏大,不適宜乘船旅行。

03

美麗海島海域海況

預計明天,

嵊泗列島、岱山島、東極島、普陀山、大陳島、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平潭島、湄洲島、東山島、釣魚島、南澳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永暑礁附近海域有1.3~1.7米的中浪,這些海島較適宜乘船出行和遊玩;

我國其他各美麗海島附近海域都是輕浪,海況不錯,非常適宜乘船出行和海島遊玩。

美麗海島是指以下的35個海島:

覺華島、長山群島、菩提島、長島、劉公島、靈山島、秦山島、連島、崇明島、嵊泗列島、岱山島、東極島、普陀山、大陳島、玉環島、洞頭島、南麂島、嵛山島、三都島、平潭島、湄洲島、東山島、釣魚島、南澳島、萬山群島、川山群島、海陵島、南三島、東海島、潿洲島、分界洲島、蜈支洲島、永興島、黃巖島、永暑礁。

(上圖中的照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我們的海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名禮盒發布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愛護地球環境人人有責,今日榮耀也宣布成為了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戰略合作夥伴,攜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承諾與它保持距離」,為守護自然發聲。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授予青海省林草局「自然生態守護者」榮譽
    10月29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暨「美麗中國自然保護論壇」上,世界自然基金會授予青海省林草局「WWF自然生態守護者」殊榮。來自國家林草局、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湖北省林業局、青海省林草局等政府部門領導、科研院所相關專家、企業合作夥伴等150位嘉賓齊聚現場,見證和分享了世界自然基金會(下稱WWF)根植中國40年的自然保護工作。青海省林草局黨組成員、省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管理局局長張德輝和局科技和對外合作處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 WWF發布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開發和...
    (來源:WWF)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會(ZSL)發布的兩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年版(Living Planet
  • 為自然發聲,榮耀30系列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名禮盒發布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愛護地球環境人人有責,今日榮耀也宣布成為了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戰略合作夥伴,攜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承諾與它保持距離」,為守護自然發聲。WWF世界自然基金會1961年成立,總部位於瑞士格朗。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
  • 揚州首批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淨塑城市」倡議,「源頭減量...
    交匯點訊 本月,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以下簡稱WWF)籤署合作協議,揚州正式加入WWF「淨塑城市」倡議,成為首座加入「淨塑城市」倡議的長江沿線城市。雙方將共同探索創新的城市淨塑模式,為國際輸送中國的淨塑解決方案,助力長江淡水生態系統保護及長三角可持續發展。
  • 盧倫燕出任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總幹事
    10月29日,「美麗中國自然保護論壇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武漢舉行,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新任總幹事盧倫燕亮相活動現場。她此前任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常務副總幹事兼營運長,負責WWF在中國的運營、公益合作與公眾參與。她於2012年加入WWF,曾任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在加入WWF中國之前,盧倫燕還曾任氣候組織大中華區副總裁,並擁有多年的風險投資經驗。
  • 安踏集團宣布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致力於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
    安踏集團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今日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探索建立長遠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廣「Moving to Nature與自然同行」的環保理念,在野生動物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及行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與WWF逐步展開合作。
  • 榮耀30系列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名禮盒,剪紙元素藝術感爆棚
    發布會上,榮耀總裁趙明宣布將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以及OPF(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達成戰略夥伴關係。隨後,精美的榮耀30系列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名禮盒也正式亮相。此次榮耀30系列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名禮盒由90後青年藝術家、紙藝藝術家陳粉丸獨立設計,禮盒採用環保材質製成。
  • 世界自然基金會來華40周年紀念活動在武漢舉行
    10月29日,「美麗中國自然保護論壇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武漢舉行,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新任總幹事盧倫燕亮相活動現場。
  • 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在京開幕
    2020年12月3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以下簡稱WWF北京代表處)主辦的「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在北京王府中環開幕。該展覽運用圖片、全息投影、互動裝置、VR作品等藝術呈現方式,讓公眾了解塑料汙染的危害性和淨塑自然的必要性,呼籲人人成為「淨塑自然行動者」,從自身做起,為自然減塑,為生活減縛。
  • 紅地球攜手舒淇 支持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近岸珊瑚礁生態保護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聯合知名彩妝品牌RED EARTH(紅地球),共同發起名為「賦活原色」的海洋保護項目,在三亞灣開展珊瑚礁生態修復與支持漁民社區可持續發展工作。
  • 平安人壽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探尋神秘雪山大喵的秘密
    作為第二屆平安8.8粉絲節的主題活動之一,平安人壽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開啟"守護雪山大喵的秘密"公益活動。此次活動結合當前線上新玩法,聯合抖音、B站等推出熱門話題互動形式,抖音搜索"中國平安人壽"進入官抖,直接點擊主頁話題"#平安守護雪山大喵",即可參與相關內容共創活動。開啟保護雪豹的公益旅程。
  • 承諾與它保持距離 榮耀30系列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名禮盒亮相
    承諾與它保持距離 榮耀30系列丨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名禮盒亮相 2020年04月22日 17:34作者:董曉龍編輯:董曉龍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中國為世界提供了綠色轉型方案
    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安豐鄉境內的珊珀湖,過去由於養殖企業投肥投餌,水質長期處於劣五類,湖水觀感差,水體腥臭味嚴重。2019年,安鄉縣有關部門與北京林業大學、湖南中蕾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科學技術團隊展開深度合作,對珊珀湖進行修復。目前,珊珀湖水質和周邊環境已有明顯好轉。圖為珊珀湖溼地親水平臺。
  •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中國為世界提供了綠色轉型方案-新聞...
    今年是我們在華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四十周年。我們的工作領域從旗艦物種保護,逐漸擴展到森林、淡水、海洋等生態系統保護,以及氣候變化、食物與市場、綠色金融、海洋塑料、綠色「一帶一路」、全球環境治理等多個方面。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北京設立代表處,並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長春、成都、長沙和西安等地開展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的中國同事們堅守崗位、各司其職,出色地完成了年度計劃。
  •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中國為世界提供了綠色轉型方案_國內...
    新華社發「非常讚賞中國政府在疫情之初採取的行動」肖連兵: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設有8個辦事機構,對中國抗擊疫情情況有何評價?蘭博蒂尼:198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開展大熊貓保護工作。今年是我們在華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四十周年。
  • 世界自然基金會授予青海殊榮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暨「美麗中國自然保護論壇」上,世界自然基金會授予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WWF自然生態守護者」殊榮。在本次活動中,WWF高度讚賞青海林草部門在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先行區、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區、優秀生態文化傳承區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
  • 「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開幕
    12月3日下午,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主辦的「WWF淨塑自然沉浸式體驗藝術展」在北京王府中環開幕。該展覽運用圖片、全息投影、互動裝置、VR作品等藝術呈現方式,讓公眾了解塑料汙染的危害性和淨塑自然的必要性,呼籲人人成為「淨塑自然行動者」,從自身做起,「為自然減塑,為生活減縛」。該展覽將持續到12月6日。展覽開幕式上,WWF中國淨塑自然項目主任高興表示,塑料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對自然造成了巨大傷害。
  • 三亞成為中國首個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淨塑城市」倡議的城市
    3月27日,三亞市人民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簡稱「WWF」)籤署合作意向書,這標誌著三亞市正式成為中國首個加入WWF全球「淨塑城市」倡議的城市。
  • 伊利聯手世界自然基金會 共擔生態文明建設重任
    伊利聯手世界自然基金會 共擔生態文明建設重任 2020-03-30 11:16:47   3月28日,第14次「地球一小時」活動舉行,在世界範圍得到廣泛響應。今年,伊利旗下金典品牌作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地球一小時」活動聯合發起者,以「關燈,點亮有機新生活」為主題,號召大家踐行綠色、可持續有機生活方式,共同為地球發聲。此次活動,伊利以傳遞環保理念來踐行公益初心,再次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企業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