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產能,擴大運力,送貨上門,乳企全力保障鮮奶供應

2020-12-18 界面新聞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

因為營養價值更高,消費者對巴氏鮮牛奶所屬低溫乳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疫情也未能消減人們對鮮奶產品的渴望。

但當下,這些保質期最多只有十多天的鮮牛奶,經歷生產、運輸、上架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往往要比平日裡更費周折。

在疫情爆發之初,蒙牛經歷過短暫的鮮奶產品銷量下滑階段。

「疫情之初鮮奶用奶量曾下滑50%」,蒙牛旗下的鮮牛奶品牌「每日鮮語」的市場部總經理楊菲告訴界面新聞,主要供應華東地區鮮牛奶產品的每日鮮語馬鞍山工廠,日產量100噸,日成品約15萬瓶左右。

但在疫情爆發的前期,傳統商超渠道人流量突然下滑,各地交通管制開啟,該工廠在生產經營環節準備不充分,1月23日開始之後的幾天,鮮奶用奶量對比疫情前下降了50%左右;在銷售端,全國性電商平臺春節疫情期間由於找不到送貨員,運力受限,導致銷售額出現下滑。

隨後該工廠調整生產經營策略,藉助開通線上應急通道、確保馬鞍山工廠的3個供應牧場(馬鞍山現代牧業、合肥現代牧業、五河現代牧業)牛奶原料供應正常等舉措,用奶量逐漸穩步提升,1月全月用奶量基本與12月持平。

與運力不足相反,消費者在電商端的需求非常強勁,各大電商平臺也在積極彌補運力,保證配送。楊菲表示,京東平臺物流配送體系發達,目前配送端沒有受到特別大的影響,所以春節疫情期間銷售額實現了翻倍增長。

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也向界面新聞證實,疫情爆發初期由於封路、用戶囤貨等因素,牛奶產品很容易脫銷。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生鮮電商平臺,鮮奶銷售額也較平時增長近30%,消費者希望足不出戶就能讓鮮奶安心到家的需求較平時更盛。

「有時我們的產品上午才上架,中午就已經斷貨,加上運力不足以及各種交通限制的挑戰,目前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增長並未完全反應消費需求的增長。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追蹤,與各平臺電商一起盡最大努力保證供貨。」楊菲說。

激增的需求和翻倍的產量,讓乳製品的運輸工作量翻番。

坐落在上海馬橋的光明乳業華東中心工廠,是全球最大的液態乳單體工廠,這裡平時鮮奶的日產量在400噸左右,而一周前,這家工廠的日產量已經超過700噸。

光明乳業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光明乳業領鮮物流每天的配送量由原來的500多噸激增到1100多噸。光明乳業領鮮物流280多輛的物流車,近900名員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輛物流車每天至少要出車2次或2次以上。由於運輸對象還包括常溫產品和捐贈物品,這樣的工作量是平日的2倍以上。

低溫乳製品在總銷售額中佔比過半的新希望乳業,則全面啟動了其自有的冷鏈運輸體系,在確保商超、社區便利店等銷售終端不脫銷、不斷檔的情況下,還保障了到戶產品每日派送上門的供應。

根據新希望乳業2月6日發布的一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公司生產經營影響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司在生產經營方面受到的影響,主要體現為疫情影響部分商超關閉,商超客戶的購買時間、購買方式和購買行為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市區、鄉鎮村的部分銷售網點關閉,學校延期開學等,對部分常規渠道的短期動銷一度帶來負面影響。

但牛奶作為剛需產品的消費需求並未因此而消失,而與正常春節期間相比,消費者出現的場景還變得更加有確定性,所以公司針對疫情期間採取的措施收到明顯效果。這些措施包括:積極拓展線上業務、大力推動訂奶到戶送奶到家業務、在社區外擺點銷售、加大對低溫產品特別是低溫鮮奶的傳播和推廣、加大社區店和便利連鎖店銷售力度等。

相關焦點

  • 莊園牧場:"鮮活"區域龍頭乳企 健康中國新勢力
    莊園牧場:"鮮活"區域龍頭乳企 健康中國新勢力 2020-12-14 18:44:05 來源:證券時報網 2020年乳品行業看點十足。
  • 燕塘乳業:產能優化釋放紅利 結構升級爭做區域乳企典範
    乳業品類發展趨勢分化,區域乳企迎來新機我國乳製品市場目前已較為成熟,主要乳製品液體乳產量的增速保持在低個位數,同時液體乳市場增速同步放緩,行業高速增長的時期已過,新的機遇在孕育。華南區域乳企龍頭,順勢而為尋求機遇公司順應行業健康化、低溫化趨勢,推出低溫產品充分享受低溫行業快速增長紅利,發展低溫酸奶、開創新品,陸續推出營養與風味兼具的希臘酸酪乳產品、定位營養代餐的可咀嚼穀物酸奶系列產品、全國首創的泡泡果系列酸奶飲品、秉承傳統工藝的「老廣州」系列發酵乳產品等,2020年推出「新廣州」低溫巴氏奶新品,
  • 全力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三大行業協會齊心協力抗疫復工
    「正值春節,人力、運力、原輔材料組織都存在很大困難,」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學軍說,但疫情就是命令,企業會千方百計增加庫存,調配運力,保障防控一線的用藥需求。截止目前,該企業已有多批藥品馳援湖北。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氫化可的松注射液、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自疫情爆發以來,天津醫藥集團旗下金耀集團這幾樣藥物的需求驟增,相關車間立刻放棄休假,加班搶產。
  • 從明治加碼國內市場,看奶源供應的重要性
    除供應澳亞自有產品的生產外,澳亞牧場還為簡愛酸奶等品牌提供優質奶源。在零售終端,澳亞牧場的品類包括有純奶、鮮奶及酸奶。在線上已開設天貓旗艦店,在線下也進駐了歐尚、卜蜂蓮花、大潤發、家樂福等大型商超。在餐飲渠道上,澳亞的客戶則有COSTA、85°C、瑞幸及連咖啡等。
  • 明治宣布翻倍擴張中國冰淇淋產能,日本最大乳企有多勇?
    在接受小食代查詢時,該公司還透露了新廠的建設和負責供應的市場、中國冰淇淋業務的增長情況、以及對中國冰淇淋市場前景的看法等。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產能翻倍我們先來看看新工廠的消息。據該公司通報顯示,新工廠位於上海市松江工業區,將在明治制果上海擴大用地的基礎上建設。該公司現時負責糖果的生產銷售及進口銷售,主營產品包括明治雪吻巧克力等。明治制果上海向小食代透露,新工廠計劃在2021年4~12月期間開工建設,2023財年投產。其產能預計為現有廣州工廠的1.3倍。
  • 山西乳企牧同科技業務增長 乳製品銷售依賴當地教育局採購學生奶
    牧同科技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表示,2019 年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70.27%,主要原因之一是乳製品市場開拓逐步顯現成效,尤其在大同教育系統領域,公司學生奶銷售規模進一步擴大,導致銷售收入增加3282.3萬元。相比學生奶,牧同科技乳製品在其他渠道客戶的銷售尚未達成規模。
  • 煤炭產運各方貫徹落實上級要求 全力增產增運,保供穩價
    >我國各大主力煤企、鐵路、港口、航運等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要求,出臺措施,保供增運,穩定煤價,確保下遊用煤需求。為確保市場供需平衡,煤炭可靠供應,晉能控股集團出臺九項措施,全力增產保供,最大限度釋放先進產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對存煤告急的電廠優先安排計劃、優先發運。同時,科學調整進港流向,增加重點港口場存。國家能源集團採取七項措施保障煤炭、電力供應,旗下71個煤礦全部實現滿負荷生產,還優化調整品種結構,增加電煤產量和外運量,保障重點地區煤炭供應。
  • 聯防聯控機制:全力保障一線防控所需防護服和N95口罩
    2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因疫情前期在春節期間,緊急復工復產難度較大,進口防護服和庫存防護服在供應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續對防護服的供應主要以國內生產為主。除了醫用防護服以外,包括N95口罩在內的口罩供需矛盾也依然突出。
  • 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其實近幾年,養殖端規模化、加工端集中化、乳企兼併重組等加速進行,乳企上遊規模化、集中化格局愈加明顯。2020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頭部乳企對奶源市場建設的熱情依舊未減,甚至更加明顯。另外據悉,蒙牛還將在巴彥淖爾市建設總投資逾1000億元的中國乳業產業園西部中心10萬頭奶源基地項目;蒙牛還在河北啟動了「河北萬噸奶源規劃」,圍繞六大生產基地,將在五年內增加奶牛存欄15萬頭,年產生鮮乳100萬噸;此外,蒙牛還將在豐潤區投資了嘉立荷萬頭牧場項目......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但僅隔一個月,明治就公布了其蘇州工廠生產的酸奶和鮮奶產品在蘇州、上海、杭州、寧波四地上市的消息,成為首個大規模進入中國低溫乳品市場的外資乳企。目前,明治在中國銷售的乳品主要為「明治醇壹」牛乳、保加利亞式酸奶、乳酸菌飲料及餐飲用產品,以牛乳和酸奶產品最為常見。中國市場在售明治乳品。
  • 蒙牛乳業(02319)的2020:A面國際化乳企,B面踐行社會責任標杆
    過去幾年,蒙牛通過快速實現品質升級、品牌升級、創新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從20年前的傳統乳企,逐步成長為一家極具數位化、智能化氣息的現代化企業。站在2020年這個時點,蒙牛的面貌繼續革新,從「草原牛」向「世界牛」大幅邁進。時至今日,蒙牛的「國際化」底蘊覆蓋從生產到銷售的方方面面。
  • 電力供應能否保障?
    電力供應能否保障?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引發當地企業和居民廣泛關注。這些地區的供電情況到底怎樣?為何限電?後續電力供應能否得到保障?針對這些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 2020年上半年乳企「賺錢能力」分化明顯奶粉產品飄紅
    整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液態奶企業淨利潤下滑明顯,伊利、光明乳業等乳企都呈現出利潤下滑的趨勢,而飛鶴奶粉等奶粉企業業績紛紛飄紅,淨利潤增幅明顯。 截至目前,16家乳業上市公司都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績單(不包括上遊牧業公司)。
  • 開發區|線上供應、線下配送,平價購買,送貨上門!
    開發區|線上供應、線下配送,平價購買,送貨上門! 疫情期間為防止疫情擴散,我市人民響應我市號召,居家7天,我區積極組織區內各大重點保供單位,在疫情期間確保市民生活物資供應充足
  • 這幾款鮮奶出問題了!很多人都喝過!
    然而遼寧省食藥監近期公布了檢查報告三大乳企被曝產品不合格有很多人都喝過今年6-7月遼寧省食藥監對大連、撫順、錦州、葫蘆島市共20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一輪「雙隨機、一公開」大範圍監督檢查三家宣稱「好鮮奶」的乳企
  • 一線醫護人員口罩有保障!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128%,最缺還是醫用...
    關鍵點四: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 已能保障一線醫護人員需要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表示,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特別是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28%,有8個省份達到或超過100%;醫用非N95口罩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06%,有10個省份達到或超過了
  • 伊利、蒙牛、飛鶴捐贈均過億元,25家乳企誰是「戰疫」楷模?
    眾多乳企在此次疫情中積極行動,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它們通過援助資金、產品、物資等,為一線提供更多的支持,率先為抗擊新冠肺炎貢獻出了力量,充分彰顯了品牌的責任與擔當。 1 蒙牛集團
  • 乳品之家測評光明優倍、君樂寶悅鮮活等6款鮮奶,哪款值得選擇?
    君樂寶乳業從酸奶做起,近年來先後涉足奶粉和鮮奶業務領域,公司董事長魏立華正在帶領君樂寶人振興河北奶業,推動中國奶業全面崛起。明治是日本的百年乳企,也是日本最大的乳企,一直以提供「健康美味」的高質量牛奶與乳製品為宗旨,進入中國市場後也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 「黃金24小時」鮮奶營養升級,新希望乳業打的是一張什麼牌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醫療保障國際交流促進會、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奶商指數報告》顯示,96%的公眾認為喝奶對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大,尤其對乳鐵蛋白幫助提升免疫力的價值認同度很高。   根據尼爾森零售監測資料庫,數據截至2020年6月,鮮奶品類同比增速超過20%,成為乳製品中增長最快品類,這除了品類本身的慣性增長外,新冠疫情也進一步推動了品類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