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陳忠實的代表性作品,這部50餘萬字、耗費了6年才創作完成的《白鹿原》,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躍然紙上。在小說中朱先生這個人物,並算不上主角,但他每次出場都能讓人敬畏和欽佩。
他是一個關中大儒,對名利漠不關心,不近酒色,好讀詩書,樂善好施,而在他大限將至之時,對著自己的妻子說,想叫一聲「媽」,妻子驚訝,朱先生解釋道,自己的心裡太孤苦了,希望有一個媽。
一見鍾情
在朱先生遇到白氏之前,他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四五個相親者。原因是:她們都沒有「眼緣」。飽讀聖賢書的朱先生曾向父親要求到,凡是給他介紹的女子,一定要讓他親自看一眼。而他看不上的女子,全是因為沒有一雙他想找到的眼睛。
他到底要找一雙什麼樣的眼睛呢?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直到他在池邊,看見了白家大姑娘,他終於知道了自己想要找到一雙什麼樣的眼睛:剛柔並濟。
那天,白氏坐在池邊幫媽媽淘布,朱先生和媒人假裝累了的過路人,到池邊洗手,媒人向朱先生指著白氏,朱先生看見她挽著袖子,露出一副結實又白嫩的小臂,一條粗辮子牢牢的貼在腦袋後面,始終低垂著不抬起來。
朱先生意外摔倒時,整個池邊的女人都笑了起來,朱先生在她仰起頭一刻,看清了她的面容,只這一眼,便認定了她,並跟媒人說:「就是她,八字不合也是她。」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朱先生通過眼睛選媳婦,可謂是眼光獨到了。都說女子柔情似水,在女子的眼中能看到一絲剛韌,實屬不易。朱先生就在白碧玉的眼中看到了這一點。
棄文從武
鹿兆海之死,對朱先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他的葬禮上,他執意為鹿兆海守靈。在鹿兆海入土為安之後,朱先生做了一個決定-----投筆從戎。
他與幾位老先生都決定了棄文從武,並與幾位先生一起投身戰爭,在出發之前,他讓妻子白碧玉,準備了八碗菜餚為大家壯行,自己也開了酒戒。
在酒席上,朱先生依依不捨的與妻子白氏道別,並表達了自己多年來對妻子的感激。他是一個非常尊重和愛妻子的人,他們夫妻伉儷情深、相敬如賓;妻子白氏也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她知道丈夫在戰場上的生存機會很渺茫,雖然心有不舍,但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在《白鹿原》中,朱白氏算是一個比較幸福的女人,雖然她們沒有家財萬貫、大富大貴,但是朱先生對她卻如珠如寶、敬愛有加,沒有在那個女性地位低下的時代裡不尊重妻子,他們二人一輩子相濡以沫,互敬互愛。
大限已至
朱先生知道自己已經大限將至,把鄉下的兩個兒子一家人叫回來一起吃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了一頓團圓飯。父慈子孝、鸞鳳和鳴的景象,連朱先生的兒媳都流下了眼淚。
飯後,朱先生讓妻子給自己剪了頭髮,並讓她看自己頭上還有沒有黑髮,就是這個時候,朱先生依偎在妻子身旁,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在母親的身側,母親給他抓蝨子的場景中。
不知是迴光返照還是觸景生情,想到自己很快就要離開這個世界,塵歸塵,土歸土的時候,朱先生望著眼前的妻子,特別想喊她一聲「媽」。
這一聲「媽」不僅是他對母親的思念,更是他對妻子的感謝。這個與他攜手到老的女人,一生的照顧與陪伴,一身的無私又廣博的愛,給了他面對死亡的勇氣。
白鹿原:大限將至的朱先生,為何流著淚向妻子叫「媽」
優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傳誦百世,不僅是因為作者的文筆功底深厚,更因為作者往作品中賦予了靈魂,讀者能夠從作品中找到共鳴,讓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都能汲取生活的智慧。
這本茅盾文學獎的《白鹿原》,濃縮了近幾十年中國農村的變遷,幾代人的情仇辛酸;無論是在電影《白鹿原》還是電視劇《白鹿原》中,情節的變化和刪減都多了很多。
現在這個無刪減版本的《白鹿原》又重新與大家見面,只要36元,一頓飯錢,就能感受到書中人物的心路歷程。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