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在b站上線了,作為一直有看TV版,外傳上線也去電影看了的我來說,能在b站再次上線我是高興的,畢竟我個人很喜歡這部作品,也很喜歡京阿尼。
而今天我們就拋開粉絲濾鏡,從敘事結構,情感共鳴,場景製作上淺談一下《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到底好不好看,值不值得在電影院看。
1、敘事結構上平鋪直敘,穿插回憶
《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故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艾薇莉特接受委託給伊莎貝拉做家庭教師,以讓伊莎貝拉學會禮儀,成功出嫁。二是泰勒從福利院跑出來,來郵局工作,給伊莎貝拉送信。
故事前半部分顯而易見的,伊莎貝拉傲嬌,不配合的屬性還是被艾薇莉特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最後完美地完成了舞會。
這部分的故事中其實有伊莎貝拉從抗拒、慢慢打開心扉、到完全接受艾薇莉特的過程,這過程有一定的矛盾衝突,舞會算是一個小高潮,但敘事上我個人認為依然很平淡。
因為這些衝突我是能完全能猜到的,故事並沒有額外的驚喜,舞會上的小高潮只是一個順其自然的結果,最簡單的因果關係罷來了。
後半部分泰勒送信,和舞會相比,伊莎貝拉收到信的高潮顯得略高,畢竟到結尾了,但敘事總體都是挺平的。
中間穿插了伊莎貝拉曾經的故事做背景線,有一定的豐富作用,但倒敘回憶也是分片式的,有點斷斷續續,在後面的情感上不容易集中爆發。
不過熟悉紫羅蘭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紫羅蘭系列故事的一向特點,沒有太多的矛盾衝突,和反轉,用一種平淡的方式娓娓道來整個故事內容,所以從這點上也還好。
2、從情感上共情點不足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共情點不足是我觀影時最大的體驗,說實話就是,有點無聊。
我為什麼那麼說呢,首先從舞會的高潮點來說,本應該是高潮點,前面劇情也不順利,但我個人覺得有點遺憾。
伊莎貝拉和艾薇莉特在舞池中跳舞,其實很巧妙地實現了伊莎貝拉嚮往鳥兒一樣自由飛舞的畫面,我可以在跳舞的畫面上穿插更多的畫面,比如回憶,比如伊莎貝拉從嚮往自由到為泰勒放棄自由的心理變化,加上音樂的配合,能讓這個部分情緒推得更高。
畢竟一曲終後,伊莎貝拉就嫁為人妻徹底失去自由了啊,永遠不可能再像空中的鳥兒一樣了,這其中的情緒是豐富而讓人悲憫的,可惜這統統沒有過多的表現出來,情緒沒達到就讓人很可惜。
另外是艾薇莉特的情感表現,我個人挺期待艾薇莉特能比TV版情感更進步點,但艾薇莉特在外傳中,依然是執行委託,幫助他人,其實希望看到點她的變化,或者兩姐妹的情感給艾薇莉特感受到了什麼,也許只有少佐能帶動艾薇莉特的情緒了。
當然雖然共情點不足,但外傳幾句話還是很讓人有感覺的,比如沒有一封信是不值得送達的,送信人傳遞的是幸福,以及伊莎貝拉的信,這是守護你的魔法咒語,艾米,只要呼喚這個名字。
把信件能傳遞人的情感從始至終貫穿其中,像溫潤的泉水慢慢滋潤著我們早已不懂表達愛意的內心。
3、畫面製作
一言蔽之,外傳保持了紫羅蘭系列的一貫高水準 ,畫面隨便截取一張都是高清壁紙,每個畫面都是經費在燃燒。
並不是敷衍,畫面扛得住任何的吹捧,所以我還說什麼呢?
綜上,《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作為電影劇場版,製作儘管精良,但畢竟面對是一個半小時的大屏幕,姐妹情本來受眾就小,如果不是粉絲很難堅持看完,適合一個人獨享。
而且和TV版相比,並沒有更多新的主線透露或者說夠好看夠感人,一樣是單元的小故事,為什麼讓人去電影院買單,可能就只有情懷了吧。
此文為笑面小生原創,歡迎大家給我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