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物如何才能吸引住人,那就讓人對它產生喜愛之感,第一印象很是重要:咬下苦瓜的第一口才知道它是苦的,嘗過咖啡的第一口才明白這是大人的口味,可見視覺上的第一印象是最先入為主的。
所以影視作品是最好的廣告,起初大多數的動漫都是為了小說或galgame遊戲的宣傳,玩具廠商的產品所服務的延伸產物,畢竟一堆動漫製作者都用愛去發電,是不太現實的。
正因廣告一概念的存在,動漫愛好者們才能受益於如今能看到那麼多富有靈魂,印象深刻的動漫作品,精神層面的利,我們才是最大的得利者。
動漫,動畫片對於兒時的我們就像糖一般的存在,是快樂源泉,那時可能還看不太懂劇中的深奧感情,隱晦劇情,不能很好的理解一部動漫,但光看著那些會動的二次元人物,就足以向年輕的觀眾,傳遞出最本質的快樂。
以職業為題材所創作的動漫,讓許多正處少兒時的小觀眾們,在自己的心中,早早地樹立了一株——長大後想成為自己所憧憬職業的苗,就算是想成為魔法少女,超級英雄的人,若不放棄,也可以通過作家,畫家,這樣的職業,在虛擬世界中,去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
奧特曼特攝片就如同面向小觀眾的恐怖片一樣的存在,許多集數裡因為怪獸的特性,諸如雪女阿,聖誕老人,這類涉及傳說和習俗的題材,而營造的不太和諧的恐怖氛圍,導致當天看完,就不敢關燈或者一個人睡覺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許多少女漫裡,出世就技能點滿的暖男,陽光帥氣又愛體育運動的男生,萬能「ya sa xi」又體貼的同班同學角色,他們身上的各種人物設定和性格成了不少人在某個年齡段最有用的擇偶參考標準。
最算是少女漫,也很受男孩子們的歡迎,虛擬世界的童年女神不都從這裡來的嘛,可愛的外貌,有趣的性格,好聽的聲音,這都是很受人歡迎的元素,自然對未來尋找陪伴自己共度人生的另一份緣,或多或少有點影響的。
治癒題材的動漫作品,大多含有致鬱元素,這很貼合現實包含酸甜苦辣鹹的生活,令人更具代入感,而我們在主角視角的帶領下,知道了當面對挫折,不幸,或是快樂,幸福,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心情又將會是如何,這算是一種前輩的經驗分享,讓後人避免事故的前車之鑑,或是指引迷路的人,可能在某個方向,有一道光,一直在為你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