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阿滕伯勒爵士的紀錄片就嚴重的環境問題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2020-12-14 謙物集

大衛·阿滕伯勒爵士在他93年的地球生活中見證了很多事情。這位受人愛戴的英國廣播員和自然歷史學家遊歷了每一個大陸,親眼目睹了自然界的輝煌。在一部新紀錄片中,他用自己的經歷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我們不做出一些重大改變,我們將面臨一個什麼樣的未來。正如愛登堡(Attenborough)直接指出的那樣,這是因為「人類已經超越了世界。」

為什麼這是個問題?正如《大衛·阿滕伯勒:我們星球上的生命》所清楚顯示的那樣,人類對地球的統治導致了一些相當大的問題。在這個人類主導的新時代,人類世,愛登堡親眼目睹了我們對自然的影響。不幸的是,它並不都是積極的。

「我們學會了如何馴服野生動物。從環境中獲取更多。我們的人口激增,我們的需求也在增長,」阿滕伯勒在Netflix的另一部紀錄片《我們的星球》(Our Planet)中講道。「每出現一個新問題,我們就解決它,在這個過程中改變了地球的整個表面。形勢發生了逆轉。我們現在決定著大自然的生存。我們現在已經完全失去了與自然的平衡,除非我們恢復平衡,否則這個人類時代將是短暫的。」

阿滕伯勒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與BBC合作,僅僅20年後,他就已經開始看到我們的行為對野生動物的一些負面影響。他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回到盧安達時,那裡的山地大猩猩數量不斷減少,為了避免偷獵者,他們不得不在公園護林員的護送下。與他早年無憂無慮的旅行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那時的荒野是真正的荒野。

現在,他對地球狀況的看法非常直率。他對《新科學家》雜誌說:「我們不僅破壞了地球,我們還摧毀了它。」

「我們的星球正變得越來越不狂野。我們人類已經砍伐了3萬億棵樹,開墾了一半的肥沃土地,現在在大部分海洋裡捕魚。」「在過去的50年裡,野生動物的數量減少了60%。我們用我們自己和我們馴養的動物和植物取代了它們。今天,我們和我們飼養的動物佔了地球上哺乳動物的96%和鳥類的70%。野生動物所剩無幾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不僅僅是一場悲劇,它是我們面臨的唯一最大的問題。」

幸運的是,這部紀錄片追溯了這位著名的博物學家的童年生活,應該是我們都需要的行動的號召。有了愛登堡公司的聲譽作後盾,這個消息有望得到傳播。儘管他覺得地球目前年久失修,但仍有希望。

在過去的十年中,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地球正處於困境,這讓愛登堡感到振奮。現在他只是希望他們能採取一些簡單的措施來扭轉已經造成的損害。他估計,到本世紀初,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這將是恢復平衡的關鍵。但在此之前,他認為我們可以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幫助地球恢復和諧。

這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以減緩全球變暖和海洋酸化,以及提高食品生產效率和減少肉類消費。這將允許人類使用更少的空間來生產食物,減少森林砍伐,以及其他好處。艾登堡還認為,通過在國際水域建立禁漁區和明確的使用指南,對海洋進行適當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最後,他建議儘可能培養野生種群,包括在未使用的土地上,甚至在城市裡。

「如果我們做出這些改變,我們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再次成為一個與自然保持平衡的物種,」阿滕伯勒預測道。「我們將走過一段非凡的旅程,從100萬人掙扎求生,到數十億人在一個能夠滿足我們所有需求的穩定星球上健康長壽。」

大衛·阿登堡勒:《我們星球上的生命》由於冠狀病毒的傳播而推遲在電影院上映,但預計將於2020年春天在Netflix上開始播放。

相關焦點

  • 敲響警鐘!由於人類的活動,有100萬種物種瀕臨滅絕
    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隨著食物鏈和生態系統的崩潰,動物和植物的滅絕會如何威脅人類自身的未來。這項研究希望呼籲從2020年開始就解決野生動物損失問題進行談判。聯合國一份最新報告稱,科學家警告稱,由於人類活動,有100萬種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
  • 94歲的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再創新作,這是他對地球的證詞
    和之前唯美的紀錄片畫面不同,大衛·愛登堡此番直面鏡頭,以專業博物學家的身份說出了地球與人類正在面臨的問題,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及時挽救,在特殊的2020年,這部紀錄片的出現,無疑為人類的某些行為敲響警鐘。
  • 法國中鋒戈貝爾的陽性檢測結果,究竟是給誰敲響了警鐘?
    戈貝爾事件前因後果:北京時間3.10,爵士舉行新聞發布會,而當時美國的疫情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而採訪之後,這位法國中鋒,為了證明自己根本不懼新冠肺炎病毒,離開之前把發布會上的麥克風和其他一些大家能接觸到的設備全部摸了一遍,在所有人驚愕的眼神中,笑著跑開了。
  • 北極熊的又一「行為」,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世人:該行動了
    一直以來,北極熊與我們的生活相距甚遠,不過近段時間,北極熊的又一「行為」,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不少世人更是直言:該行動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全世界的人都有些擔心呢?
  • 英國《完美星球》國內上映 導演大衛讚揚中國為能源問題付出努力
    中國日報網1月4日電(妮思娜) 英國全新紀錄片《完美星球》的資深野生動物製片人大衛·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讚揚了中國為尋求解決世界能源問題而付出的努力,並稱他很高興看到中國觀眾對野生動物紀錄片的熱情。
  • 三星龜尾市工廠恢復生產,疫情給韓國企業敲響警鐘
    龜尾市的工廠是三星在韓國唯一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基地,這家工廠生產最近發布的Galaxy Z Flip和Galaxy S20,三星官員表示,新機供應將不會有任何問題。蔚山市爆發的新冠病毒給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和SK Energy敲響了警鐘,這些公司在該市都有大型工廠。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在蔚山的工廠僱傭了3萬多名工人,工廠下令對曾去過大邱廣域市和慶尚北道的醫院的員工進行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
  • 敲響警鐘!阿爾卑斯山傳來一個信號,人類或將地球帶回9000萬年前
    不知道,畢竟未來的事情沒法確定,不過有一些跡象表明,我們人類確實是可能會將地球帶回9000萬年前。因為這些年來,地球的氣溫持續上升,如果氣溫上升的幅度沒有得到緩解,意味著地球會越來越熱,南北極等地區的冰川大量融化以後,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雨林或者比較多樣化的生態系統。這看起來不可思議,但確實是有可能會發生的,很多地區的冰川都在加快融化,而隨著冰川的融化,一些「異象」也出現了。
  • 塑料壽司引眾怒,塑料垃圾惹怒自然:人保護環境,還是環境保護人
    紀錄片《藍色星球》中,大衛·阿滕伯勒描述了一隻信天翁的午餐,幼鳥信天翁在窩裡激動等待著,成年信天翁給他們帶來食物。然而成年信天翁尋找來的不是魚蝦,也不是軟體的動物,找來的是一種特殊的食物—塑料。今天的塑料已經和魚蝦一樣,成為信天翁和很多海洋生物的食物。
  • 9.4,真·預測未來的紀錄片,零驚悚鏡頭,卻勝似恐怖片
    因為過度耕作讓土地變得貧瘠,全球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Sir前幾天才在《三聯生活周刊》看到:因為環境汙染和農業技術等原因,全球有6.9億人正在挨餓。英國女王封他為爵士,英國一艘北極考察船以他命名,億萬年前的一種恐龍被稱為「愛登堡恐龍」。△ 英國女王與大衛·愛登堡他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拉近大自然與人類的距離。
  • 磅礴通透的史詩級寓言,隱喻社會底色,敲響時代警鐘
    十幾年前有一部紀錄片叫《含淚活著》,講述的是一位上海父親為改變家庭命運,去往日本以黑戶的身份拼盡全力打工,最終讓在上海讀書的女兒圓了赴美留學的夢想。雖然時隔十幾年,這部紀錄片依然經常被提及。這位父親犧牲式的付出感動了很多人,當然也引發了很多人對親子關係的反思。有的孩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明,這位父親的付出很崇高,但是自己最希望的還是父母多陪伴自己。
  • 再次敲響警鐘,美海軍危險邊緣瘋狂試探,羅斯福號航母重返亞太
    在過去大半年中,美國海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羅斯福」號航母更是命途多舛,多次因為疫情原因改變或終止部署計劃,當然其餘航母也沒能倖免,主要原因在於,美國航母平時就經常出沒在各國敏感海域,造成交叉感染的概率非常高,再加上美國前期對疫情不夠重視,防疫措施不到位,甚至很多人年口罩都不佩戴,讓病毒鑽了空子。
  • 中國第一死宅楊鎖,他的遭遇為二次元宅男宅女敲響警鐘!
    他的生活是重度死宅的典型,然而這位死宅的遭遇,卻為許多嚮往死宅的宅男宅女敲響警鐘! 02楊鎖為二次元宅男宅女敲響警鐘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二次元宅男宅女向往日本死宅的生活,他們希望自己可以整天呆在家裡,沉迷於二次元或者遊戲世界
  •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環保紀錄片?全球備受好評的十四部推薦!
    他就是大衛.愛登堡博士——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人。大衛博士多年來與BBC的製作團隊一起,實地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自然博物學家,還是勇敢無畏的探險家和旅行家。被世人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
  • | 一周紀錄片資訊
    據中國日報7月20日報導,近日發行的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的BBC紀錄片《八天:月球來回》(8 Days:To the Moon and Back),第一次披露了1967年登月當天的一段關於中國神話的精彩對話。
  • 疫情防控敲響警鐘,北七家「全體總動員」
    近日 北京市出現境外輸入病例 引發的本土關聯病例 再次為疫情防控敲響了警鐘 北七家鎮召開了疫情防控部署會 要求全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