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建設銀行長沙華興支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狠抓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把文明創建工作融入轉型發展、融入服務管理、融入隊伍建設及規範經營等工作中,充分發揮文明創建凝心聚力、引領示範的作用,秉承「黨建引領、合規辦行、服務立行、質量興行」的辦行思路,打造「狼性+粘性+捨得精神」①的企業文化,有力地促進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為推進建行轉型發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曾獲「新中國70年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全國金融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金融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總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第三屆及第六屆「中國建設銀行文明單位」、「省直文明標兵單位」等一系列榮譽稱號。支行黨委書記謝靈波榮獲「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章」。2020年1月,因黨建引領業務發展取得突出成績,支行黨委書記謝靈波作為全國建行600餘家地市級分支行的唯一代表,在總行黨委召開的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評議會上進行了現場述職。
與此同時,文明創建促進業務發展,支行各項主要業務指標呈現了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截至2019年12月末,一般性存款餘額430.63億元,全省排名第二,長沙地區排名第一,較年初新增85.46億元,全省排名第一;貸款餘額較年初新增36.03億元,長沙地區排名第一;員工人均收入、黨委主體責任、KPI等考核均列長沙第一。2020年以來,支行延續了2019年的良好發展態勢,各項業務超常規發展,截至6月末,一般性存款餘額500.18億元,穩居長沙地區首位;貸款餘額246.70億元,長沙地區排名第二;基本實現了用三年的時間再造一個華興行。
黨建引領,馳而不息抓創建
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堅持黨對文明創建工作強而有力的領導,每年定期開展黨委中心組學習10-12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總行和省行黨委的決策部署;通過特邀省委黨校專家授課、參觀紅色基地等方式,累計舉辦黨建專題研修班10期,培訓人數達1000餘人次;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明確97項具體任務,班子成員深入基層調研41次,一對一完成所轄17個網點219名普通員工的談心談話,檢視出22個重點問題,列出整改責任清單,限期整改,取得顯著成效。
二是注重特色做品牌。積極踐行省行黨建「四個融合」,著力培育「興」心向黨黨建品牌,按照「黨建陣地紅起來、黨建內容實起來、黨建特色亮起來」的要求,在此前已建立了「支部書記主抓、專職副書記具體抓、兼職紀檢員監督抓」基層黨建工作格局的基礎上,新出臺了《基層行黨建隊伍「三駕馬車」工作職責和考核實施方案》,理順了黨支部書記、專職副書記和兼職紀檢員的履職清單。2020年1月,支行黨委書記謝靈波同志作為唯一的二級分支行代表,在總行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上進行了現場述職。
三是齊抓共管促創建。支行歷屆班子都十分重視文明創建工作,創建機制健全,曾歷獲總行級、省分行級文明單位、湖南省直文明標兵單位,在此基礎上,全力向全國文明單位發起衝擊。為確保創建工作紮實開展,支行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制訂了創建方案,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創建機制;認真貫徹落實文明單位創建宣傳要求,成立25支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及張富清金融服務隊,在全行設立公益宣傳牌近100塊,倡導厲行節約的文明餐桌新風尚,通過LED滾動屏、電視多媒體、廣告展板等多渠道、全方位宣傳「講文明、樹新風」理念,引領金融文明新風尚。
聚焦主業,凝心聚力謀發展
一是「華興藍圖」聚人心。2017年,支行新一屆班子提出了「五三三+領先水平」的華興藍圖,即:存款規模達到500億元,貸款規模達到300億元,中間業務收入達到3億元,員工收入位列建行長沙地區領先水平,力爭三年內「再造」一個華興支行,切實解決了方向不明、動力不足的問題。
二是銀政攜手共惠民。支行從服務大局著眼、從解決社會民生「痛點」入手,組建「張富清黨員突擊隊」,把黨旗插在服務最前線,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下沉金融服務重心,與湖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應急管理廳、稅務局、醫保局等廳局共同做好民生服務;今年在總行劉桂平行長與長沙市鄭建新市長籤訂了支持市場力量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合作框架協議後,支行作為落地行隨即與市人居環境局就具體推進事宜深入對接,為下階段全面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長沙市25萬戶居民的生活品質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服務實體「急先鋒」。強化「三個能力」建設,對公貸款三年實現成倍式增長,其中90%投向實體經濟,製造業貸款、涉農貸款佔據半壁江山。與湖南省商務廳共同打造「招商雲」平臺,助力企業出海,參與國際競爭能力不斷增強。持續做實「315」工程,連續兩年全面風險管理評價考核進入一類行,榮獲總行「平安建行創建活動先進集體」,實現了「五無」目標;推進「三大戰略」落實落地,支行三年內普惠金融貸款增長了19.77倍,新增了12.85億元,餘額達13.5億元;中標長沙市住房租賃服務平臺唯一合作銀行,並與市住建局籤訂了《住房租賃及數字房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促成可推廣的住房租賃「長沙模式」落地,同時支行也成為建行系統內唯一承接所有中央財政住房租賃專項獎補資金的二級分支行。
四是數位化經營顯成效。支行以平臺搭建為載體,著力打造23個重點平臺,按周推進,成熟一個、上線一個,狠抓「客戶流」和「資金流」;同時通過公開競聘選拔了五名數位化經營人才,營造「全員參與、大眾創新、平臺搭建、批量獲客」的濃厚氛圍,將數位化經營在二級分支行穿透落地。從飛行情況來看,該行平臺客戶戰機全省排名第一,房貸客戶、信用卡客戶、經營資金、商戶資金等戰機長沙地區排名第一,其中商戶客群沉澱資金26億元。
改善環境,提升服務樹品牌
一是服務硬體不斷升級。牢固樹立和認真實踐「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加大網點購置、搬遷、裝修和服務設施配置力度,近年來對半數網點進行了裝修改造,在新興城區及城郊新設網點2個,全行網點硬體條件大幅改善,進一步擴大了服務半徑;下轄德政園支行全新啟用的「樂高式智能綜合櫃檯」,在低櫃實現存款、取款、轉帳等現金與非現金業務一站式辦理,開全國建行之先河,同時也在全省建行首創選配了「5G+智能銀行」功能場景,為客戶提供了更好的服務體驗;傾情打造「勞動者港灣」,配備飲水機、雨傘、充電設施、防疫設備等,每年服務勞動者達12萬人次。
二是服務軟體不斷強化。狠抓文明優質服務,促使前臺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和日常化,組織開展服務禮儀、櫃面技能訓練、技術比武等形式的培訓,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優質服務工作連續十年保持省行前三,在社會公眾中擁有良好口碑,下轄左家塘支行、營盤東路支行、人民中路支行、營業部等多家網點榮膺「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百佳單位」和「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千佳單位」等榮譽稱號。
關愛員工,鍛造隊伍聚合力
一是著力鍛造「狼性+粘性」的員工隊伍。支行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分層分類開展了50餘場「我與書記面對面」座談,交心談心300餘人次,傳導「狼性+粘性+捨得精神」的企業文化;為了讓真正想幹事、會幹事又能幹成事的員工脫穎而出,在選人用人上打破唯年齡、唯學歷、唯關係的用人模式,打通了各個條線的晉升渠道,通過開展公開、公平、公正的競聘,讓各個崗位的員工都有出彩的機會。同時,制定了幹部能上能下的管理機制,實施末位淘汰制,讓小部分幹部如坐針氈,實現幹部隊伍和營銷團隊「梯隊化」和「年輕化」。
二是注重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每年召開職代會、員工座談會,鼓勵員工為支行發展建言獻策;績效向基層網點傾斜,保障櫃面人員每月保底績效的基礎上,為櫃面高齡員工提供崗位津貼,為新員工設定為期一年的「績效保護期」;重視員工健康,舉行爬山、健步等工會活動,並建成了長沙地區設備完善、環境一流的「職工之家」,鼓勵開展全員健身,增添全員的歸屬感及獲得感,激發了幹事創業的活力。
三是積極發揮典型示範和模範帶頭作用。支行湧現了全國金融系統「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總行級、省分行級「十大傑出青年」、「優秀共產黨員」、「青年崗位能手」20餘人。
回饋社會,金融助力顯擔當
一是堅持做「老百姓身邊的銀行」。立足社區,依託網點,對私業務服務居民106萬人,代發客戶近80萬戶,年代發金額69億元。解決廣大居民住房難題,發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30多億元,長沙地區排名第一。
二是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聖湘生物發放全省首筆防疫貸款。今年來,為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贈送近40億元保額的「護醫抗疫」險及116箱醫療物資,為1000多戶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8億元,為82戶小微企業提供2649萬元貸款延期。
三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支行員工自發組成了25支「張富清金融服務隊」,年均開展志願公益活動近100場;助力脫貧攻堅,組織各方力量在建行「善融商城」等多渠道自發購買十八洞村等重點扶貧地區農產品,交易金額累計達2000餘萬元;支持鄉村振興,打造城市近郊型鄉村金融模式,實現轄區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帳戶和金湘通點全覆蓋;作為省直醫保的主辦行,創新推出「醫保快貸」產品,為70餘萬醫保客群提供「指尖上」的金融服務,累計支用達3.4億元。
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在這場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文明之路上,華興支行目標篤定,躍馬揚鞭,讓文明之花在這片熱土上綻放得更加燦爛!
①:狼性:善於捕捉機會、進取且永不言敗;粘性:緊盯目標不達目的不罷休;捨得精神:捨得時間、捨得精力、捨得面子。
(通訊員 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