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裝備的大腦,工業控制的核心:我國運動控制系統發展現狀和前景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高端裝備的大腦,工業控制的核心。運動控制系統作為一項核心技術,是很多高端裝備的關鍵部件。根據 IHS 數據,2016 年全球運動控制市場規模達到 108 億美元,西門子、三菱、發那科佔據榜單前三。

  一、 前言 我國工業自動化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歡欣鼓舞的成就:核心裝備如工業機器人和雷射裝備高速增長;核心零部件如精密減速器、光纖雷射器等不斷突破。然而,我國科技業一直偏向技術運用,基礎研究重視程度不夠。隨著實力的提升,高端製造業全球化競爭局面愈加激烈,基礎技術的比拼愈發重要,基礎技術在下一階段將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重視,其中,運動控制系統便是關鍵技術之一。

  運動控制系統作為一項基礎技術,是工業自動化升級改造的核心環節。無論是工具機行業、機器人行業、半導體行業、紡織機械、包裝機械等,均需要精度高、可拓展性強的運動控制系統予以有力的支持。由於工業自動化技術自海外引進,因而海外巨頭一直處於領先優勢。但令人欣慰的是,國內企業正奮起追趕,在運動控制系統中的核心環節控制器和伺服系統技術的研發中不斷取得新成就。

  本文將從運動控制技術的兩個核心部件控制器和伺服系統展開,全面分析我國運動控制系統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我們期待市場,以及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關注和重視運動控制技術,致力於提升我國製造業的基礎技術,為工具機、機器人、半導體、鋰電等行業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二、 運動控制,智能製造的核心系統 工業過程大致分為連續過程工業、離散過程工業、間隙過程工業三大類,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三類工業過程衍生出過程控制、離散控制和間隙控制。 過程控制指控制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參量如溫度、壓力、流量等,使之接近給定值或處於給定區間,確保整個生產流程的準確無誤,主要用於石油、化工等領域。 間隙控制指檢測間隙狀態,然後運用控制理論對被控物體進行控制,常用於電火花加工領域。

  離散控制系統是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即對各分部工藝流程進行控制,幵通過數據通信系統與中間進行聯網操作,因而又稱其為集散控制系統。 運動控制系統發展源於集散控制系統,通過控制電機(一臺或者多臺),使之按照給定運動軌跡和參數運動,完成高速、高精度的生產過程,在機械製造領域運用較廣。

  運動控制的目的是通過對電動機電壓、電流、頻率等輸入電量的控制,改變工作機械的轉矩、速度、位移等變量,使得工作機械按照人們的期望運行。運動控制系統一般由控制器、功率放大器與變換裝置(通常是驅動器)、電動機、負載,及相關的傳感器等極成。控制器下達指令,通過驅動器轉化為  能夠運行電機的電流,驅動電機旋轉,帶動工作機械運行,同時,電機上的傳感器經過信號處理將電機的實時信息反饋給控制器,控制器實時調整,從而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轉。  

  運動控制上遊包括各類電子元器件,如 PCB 面板、IC 晶片、電晶體、電阷電容等,中遊核心部件包含如運動控制器、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等,下遊運用於工業機器人、半導體、工具機等各行各業。  

     目前大多數場景下的運動控制屬於閉環控制,具備實時反饋功能,各個部件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控制器發揮大腦的作用,進行運動軌跡規劃幵根據反饋信息實時調整;驅動器類似於人的神經系統, 將控制器傳送來的弱電流放大為運行電機的強電流;電機類似於人的肌肉系統,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帶動機械工作;各類傳感器實時反饋以完成自動化控制核心的閉環環節,極建成完整的控制系統。

  拆解來看,運動控制系統可分為兩個層次的閉環系統,這也是運動控制中技術壁壘最高的兩個環節。一個閉環系統是作為執行機極的伺服系統,包括伺服驅動器和電機,該部分要求伺服系統能夠精確控制電機的轉速、相位等運動參數,是一種線性的控制,是一個通用環節;事是整體的運動控制系統,該部分要求運動控制器可以按照程序向多臺電機發出運動指令,也是一個閉環結構,該環節既可以是通用的,也可以是專用的。運動控制器和伺服系統是運動控制系統中最重要的兩部分,兩類產品既可以由一家企業集中供應,也可以分開採購。

  運動控制技術的發展起源於工業革命後,由人類對蒸汽機、電動機等各類機械力精確控制的想法衍生而來,如精確的控制機械鑽孔、切割等流程,隨著控制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們不僅能夠控制單臺電機,而且掌握了控制多臺電機的能力,運動控制技術也得到了更大範圍的運用。早期運動控制主要用於數控工具機領域,對應的數控裝置被稱為數控系統。

  隨著非工具機行業的發展,運動控制走進了更多行業,包括裝備製造、印刷、包裝、紡織、半導體製造、自動化生產線等。 根據 IHS 統計數據,2016 年全球運動控制市場總規模達到 108 億美元,包含運動控制器、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等。運動控制技術壁壘高,是一個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環節,全球前十大品牌市場份額佔據總體市場的 65%,前三名企業分別是西門子、三菱和發那科。

  IHS 同時估計,2016 年-2021 年,全球運動控制市場將保持 4.4%的複合增長率,到 2021 年全球規模將超過 134 億美元。作為各類設備的大腦,運動控制系統決定了設備的精度、效率,是不同品牌設備形成差異化的重要環節。   

 三、 運動控制器,運動控制的大腦  1 、三類運動控制器各具優勢   運動控制器作為運動控制的大腦,對於運動控制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控制器由硬體和軟體兩部分集成,硬體即工業控制板卡,包括主控單元、信號處理等部分,軟體是控制算法。硬體部分的製造一般從市場上採購各類通用元器件,然後組裝加工得到;基於硬體的架極,將軟體算法集成其中, 形成最終的運動控制器。硬體的質量、結構,算法的優劣,共同決定了運動控制器的精度、效率;在硬體的差異化不明顯的情況下,軟體算法是關鍵。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運動控制功能主要集成在運動控制卡上,運動控制卡一方面可以與通用 I/O 接口、擴展模塊、伺服驅動相連接,從而滿足控制單臺工業機器人的功能;另一方面,運動控制卡與其他功能器件如編程示教盒、機器視覺、AD/DA 採集卡等其他模塊通過通信接口與工控機、標準硬體和軟體,共同組成全套的控制系統。  

  目前運動控制器主要分為三類:PC-Based 運動控制器(基於工業 PC 的控制器)、專用控制器、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我們根據《伺服與運動控制》和睿工業數據測算,2016 年我國運動控制市場規模達到 62.46 億元,同比增長 8.7%,預計到 2020 年市場規模接近 90 億元。細分到具體產品中, 目前三種類型的控制器差不多三分天下,2016 年 PC-Based、專用控制器、PLC 控制器佔比分別為32%、39%、29%。  

  三類運動控制器下遊運用有一定差別。PC-Based 運動控制器主要運用於半導體、機器人、包裝機械、EMS(電子製造服務)等行業,專用控制器運用於工具機、機器人、包裝機械等行業,PLC 在紡織機械、包裝機械、EMS 等行業運用較多。  

  由於三類工業自動化控制均需要使用控制器,所以不是所有的控制器均用於運動控制,根據《伺服與運動控制》數據,2015 年 PC-Based 控制器、專用控制器、PLC 用於運動控制的比重分別是 46%、 83%和 34%。在一些行業中,專用控制器或者 PC-Based 正逐步替代 PLC,如專用控制器在傳統切削工具機、工業機器人領域發展較快,PC-Based 控制器在雕刻機、半導體、物流、雷射加工行業增長較快。預計到 2020 年,PC-Based 控制器、專用控制器、PLC 用於運動控制的比重分別達到59%(+13%)、92%(+9%)、27%(-7%),PC-Based 控制器用於運動控制的比例顯著提升。  

  2016 年我國運動控制器市場份額上,西門子、新代、寶元佔據榜單前三,西門子在 PLC 運動控制領域遙遙領先,新代、寶元是專用數控系統的領頭羊,研華、固高在 PC-Based 運動控制器進步迅速。  

  2 、PLC 控制器,基礎運動控制的利器   PLC 中文翻譯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指在可編程的存儲器裡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等指令,通過數字輸入和輸出操作,從而控制工作機械或生產過程的控制裝置。PLC 發明時間較早,早期用於開關量邏輯控制、工業過程控制和數據處理,隨著性能的不斷完善,部分 PLC 開始用於運動控制系統。由於 PLC 控制器系統可靠性高、體積小、環境適應性強,在一些對算法要求不高的基礎運動控制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  

  PLC 產品整體市場龐大,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16 年我國 PLC 市場規模 73 億元,預計到2020 年整體市場接近 100 億元。在全部市場中,約三分之一 PLC 用於運動控制,下遊領域包括紡織、包裝、EMS、半導體等行業。然而,隨著運動控制要求的提升,越來越多領域的 PLC 運動控制器將被 PC-Based 控制器所取代,用於運動控制的 PLC 佔比將逐步下滑。  

  目前我國 PLC 運動控制器市場中,外資品牌佔據絕對優勢。西門子一家獨大,佔有市場超過 35%的份額,緊隨其後的三菱和歐姆龍分別佔比 15.8%和 13.1%。國內企業在 PLC 運動控制器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專用控制器,特定行業特定運用的控制器 專用控制器早期主要用於工具機領域,被稱作計算機數字控制系統(CNC),隨後在包裝機械、紡織機械、機器人等行業大範圍使用。專用控制器可以細分為行業專用控制器和可編程自動控制器(PAC):行業專用控制器主要用於特定行業如機器人專用控制器、紡織機械專用控制器;PAC 指將控制功能集成在一個晶片上的單晶片微型計算機,屬於比較低端一些的專用控制器。

  其中行業專用控制器市場規模佔絕對優勢,專用控制器高度集成,特定控制器只能滿足特定行業專用,性能穩定,價格較高。 2016 年用於運動控制的專用控制器市場空間約為 24.17 億元,其主要下遊領域包括工作機械(工具機、衝床類產品)、工業機器人、包裝機械、紡織機械、半導體等。2016 年工作機械佔據市場 24.9%的份額,成為最主要的下遊運用。隨著工業機器人、半導體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專用控制器發展前景依然看好。

  目前我國專用控制器生產企業包括外資品牌發那科、西門子、三菱等,臺灣地區廠家新代、寶元等, 本土品牌有凱恩帝、北航數控、廣州數控、華中數控等。其中高檔數控系統主要被西門子、發那科壟斷,中高檔、經濟型數控系統已經被國內企業攻佔,市佔率保持高位。根據《伺服與運動控制》數據統計,國內競爭格局比較集中,2016 年新代、寶元、凱恩帝佔據國內市場超過 50%的份額。  

 

 

  4、PC-Based,發展最快的運動控制器 PC-Based 運動控制器價格比傳統的專用控制器優惠,功能上比 PLC 能夠實現更為複雜的運動控制;此外,PC-Based 提供底層函數的事次開發功能,客戶尤其是 OEM 廠商可以選用 PLC 語言、C++、BASIC 等電腦語言進行編程。在很多領域,PC-Based 正逐步替代 PLC 控制器。 PC-Based 運動控制器可以進一步分為運動控制卡、嵌入式運動控制器、軟 PLC 三類。

  運動控制卡需要插在工業控制計算機(IPC)上使用,優勢在於低成本和良好的擴展性,但是由於 需要和 IPC 組合起來使用,系統穩定性欠缺,不適合在強電、強輻射等惡劣環境使用。 嵌入式運動控制器集成了運動控制器和 IPC,體積縮小,幵通過自帶的接口連接伺服系統,可以獨立使用,穩定性更佳。嵌入式運動控制器缺點是價格比運動控制卡更高,同時擴展性方面不夠。 軟 PLC 完全以軟體的形式在計算機系統上運行,通常以運動控制軟體+工業計算機組合的方式銷售,價格較高。


 

  PC-Based 運動控制器產品下遊運用廣泛,包括工業機器人、半導體、包裝機械、EMS 等。2016 年,PC-Based 運動控制器下遊中半導體、包裝機械、工業機器人佔比超過 10%,成為最主要的運用領域。睿工業測算,2016 年我國 PC-Based 運動控制器市場規模達到 19.80 億元,預計到 2020 年,市場規模超過 32.63 億元,4 年複合增長率 13.3%,是三類運動控制器中增速最快的一類。  

 

 

  從通信協議來看,目前我國 PC-Based 運動控制器主要以脈衝型為主,總線型主要用於機器人、半導體和雷射等行業,隨著製造升級,未來總線型運用越來越廣。睿工業測算,2016 年 PC-Based 總線型運動控制器佔比有望從 41.8%提升到 65.1%,成為最主要的運動控制產品。總線型運動控制器中,Ethercat 通信協議運用最廣,2016 年 Ethercat 通信協議已經達到 34.6%,憑藉 Ethercat 通信協議良好的開放性和合理的價格,以及更加迅速的通信速度,未來有望佔據市場過半的份額。  

  四、 伺服系統,運動控制的中樞神經和動力系統

  1、伺服系統,國產品牌加速替代 伺服意義為「跟隨」,指按照指令信號做出位置、速度或轉矩的跟隨控制。伺服系統主要由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編碼器三部分組成。伺服驅動器接受運動控制器發送的信號,然後轉換為功率信號, 即能夠控制電機的電流,驅動電機工作,編碼器作為核心傳感器將電機實時位置傳送回控制器,控制器及時修正信號指令,確定電機位置、轉向、轉速滿足預定要求。

  伺服電機:工業生產流程每個環節會被布置多個電機。電機目前主要分為交流電機和直流電機兩類。直流電機功率大、調速特性平滑、調速範圍寬廣,但是關鍵部件電刷容易損壞;交流電機結構簡單,沒有電刷,後期維護方便。在實際運用中,交流電機越來越受到歡迎。

  伺服驅動器:伺服驅動器主要接受控制器信號指令,然後放大為功率信號,驅動電機工作。伺服驅動器由位置控制單元、速度控制單元和驅動單元三部分極成。

  編碼器:為了實現閉環控制,在電機輸出軸同軸裝上編碼器,電機與編碼器同步旋轉,電機轉一圈編碼器也轉一圈,轉動的同時將編碼信號送回控制器,控制器根據編碼信號判斷伺服電機的轉向、轉速、位置是否正確,據此調整驅動器輸出電源頻率及電流大小。


  伺服系統是通用設備,在工業自動化中發揮重要作用,除了工業機器人外,在電力、鋼鐵、煉化、石油、化工、造紙等行業均有廣泛運用。根據前瞻研究院數據,2017 年全球伺服系統(包括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和編碼器)超過 3424 萬套,預計到 2021 年將出貨 4300 萬套。同時前瞻研究院測算,2016 年我國伺服系統市場規模 140 億元,同比增長 40%,我國伺服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目前伺服系統主要被外資品牌壟斷,其中日系品牌約佔 45%,歐美品牌 22%,臺資品牌 11%,大陸本土企業 22%。日系企業包括松下、安川、三菱、三洋等公司,主要是小型功率和中型功率產品;歐美系品牌包括西門子、単世力士樂、施耐德等公司,在大型伺服具有優勢地位;臺資品牌主要是臺達,國產品牌主要包括匯川、埃斯頓等公司,主要做中小型伺服系統。  

  伴隨著我國的工業自動化進程,國內逐步崛起了一批國產伺服企業,包括匯川技術、英威騰、埃斯頓、華中數控等,這些公司從各自領域不斷擴展,逐步取得進步。  

 

  整體上看,我國伺服系統與日系和歐美品牌依然存在差距。以伺服電機為例,主要表現為:大功率產品缺乏、小型化不夠、信號接插件不穩定、高精度的編碼器缺乏,這些也是國內伺服系統未來要攻佔的主要方向。  

  2、編碼器,伺服系統不可忽視的關鍵部件   編碼器是伺服系統中的重要部件,用來實時確定電機參數,編碼器跟隨電機共同旋轉從而準確獲取電機參數,然後通過編制、轉換為用以存儲、通訊和傳輸的信號,反饋給控制器從而形成閉環控制。   按照信號輸送方式的不同,編碼器分為增量型編碼器和絕對值編碼器。增量型編碼器通過記彔旋轉圈數的累加值確定電機位置,絕對值編碼器可以直接輸出位置的數字量,增量型編碼器價格便宜, 使用領域較廣,絕對值編碼器價格昂貴,但是數據可靠性和抗幹擾性更強。  

  通常檢測電機的位置並不複雜,但是很多電機運行環境惡劣,對於編碼器精度、解析度、牢固性以及成本等方面提出諸多要求。目前我國編碼器市場行業前三海德漢、多摩川、禹衡佔據了 50%的份額。下遊行業運用中,電梯一直是編碼器運用最廣的行業,佔比 25.9%的下遊份額,其次分別是工具機(6.3%)、紡織機械(4.1%)、包裝機械(3.3%),預計未來工業機器人和電子設備製造行業運用編碼器的比重將逐步提升。

 

 五、 四大家族的啟示:運動控制技術是核心競爭力  前文對運動控制系統的基本情況作了介紹。對於智能裝備生產製造企業而言,掌握運動控制的核心技術,非常有利於形成自身的競爭力,這個觀點從很多知名企業的發展歷史中也能得到佐證。以工業機器人行業為例,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發那科、ABB、安川、庫卡,都在運動控制方面有深厚積累。  

  發那科成立之初,就從亊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是最典型的起家於運動控制的機器人公司。早在 1971 年,發那科就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商,佔據著全球 70%的市場份額。基於紮實的數控系統和伺服系統技術,1974 年開始推出工業機器人,公司具備核心技術,機器人性能卓越。到 2017年,發那科機器人全球銷量超過 50 萬臺,成為全球第一品牌。  

 

  安川機器人的崛起,更是基於其在伺服電機方面的優勢。安川成立於 1915 年,自創始至今,一直深耕電機市場。1958 年發明了 DC 伺服電機, 1977 年推出日本首臺全電動型工業機器人MOTOMAN-L10。由於公司伺服電機性能全球領先,因而配備控制器之後,產品性能得到市場認可,早在 2008 年 MOTOMAN 累計出貨超過 20 萬臺。

  ABB 由 ASEA 和 BBC 兩家公司合幵而來。ASEA 早期從亊照明電器和發電機業務,隨後發明了發電機、變壓器和電機使用的三相系統,1978 年推出自主品牌的工業機器人。BBC 公司早期負責輸送高壓電,後建成全球最大容量的變壓器。兩家公司 1988 年合幵後,基於兩家公司在機電產品多年的布局,推出自主研發的控制器,加上一流的本體製造技術,最終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龍頭。

  庫卡早期一直探索焊接技術, 1973 年,庫卡推出全球首臺擁有六個機電驅動軸的工業機器人FAMULUS,一舉進入機器人領域。1996 年,庫卡作為首家機器人製造商著手研發開放式、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控制系統(PC-Based 運動控制器),再次領先同行。 總結來看,四大家族中,有兩家起步於運動控制,另外兩家在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發展過程中,亦選擇了重點攻佔運動控制系統,最終造就了各家機器人頂尖水平,最終在大浪淘沙的行業發展中, 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龍頭品牌。

  在討論工業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時,難以避克的要談到另外一個核心零部件:精密減速器。在工業機器人成本極成中,減速器約佔 35%,伺服電機、控制器分別佔 20%、15%,可以說精密結構件和運動控制各佔半壁江山。  

  雖然如此,可以看到四大家族,以及其他更多的優秀的工業機器人企業,著力攻佔和打造的,都是運動控制,布局精密減速器者少之又少,精密減速器環節幾乎被日本三家企業——納単特斯佔、哈默納科、住友所壟斷。精密減速器雖然製造工藝難度非常高,但四大家族均從外採購,因此減速器幵不是各工業機器人廠商形成差異化的原因,不構成工業機器人廠商差異化競爭的核心環節。

  本文認為,這與工業機器人本身的屬性關係很大:減速器是一種純結構件,其最大的特點和壁壘在於精度(包括重複精度),而工業機器人是一種機電一體化的產品,作為智能製造的代表性產品,其最大的特點在於「柔性」,這也是未來智能製造的主要發展方向,而精度只是基本要求;能夠對應「柔性」這一特點的,非運動控制莫屬。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論述,幵不是否認減速器環節的投資價值, 而是說,對於一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來說,應該著重布局的、投入研發的是運動控制,這可以讓一個機器人廠商的產品在技術上顯示出優勢和差異化;而布局研發減速器,得到結果更多的成本上的優勢。 減速器作為一種通用精密結構件,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可觀。尤其是近年來國內精密減速器取得重要突破,仍有可能迎來一波進口替代的浪潮,這將使國產品牌的成本大大降低,性價比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加大基礎技術研發 我國運動控制系統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核芯產業觀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作為提升高端裝備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裝備製造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伴隨著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自動化及工業控制市場規模達到1865億元。
  • 2020年中國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日美企業...
    隨著《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戰略目標的逐步實現,作為智能製造裝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行業有望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作為智能製造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先進位造技術和實現現代工業自動化、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關鍵,是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基礎,廣泛應用於工具機、風電、紡織、起重、包裝、電梯、食品、塑料、建築、電子、暖通、橡膠、採礦、交通運輸、印刷、醫療、造紙和電源等行業的生產設備。
  • 冷鐓成型裝備行業發展前景(附報告目錄)
    冷鐓成型裝備行業發展前景(附報告目錄)1、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目前,我國冷成型裝備行業競爭格局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國際著名企業,憑藉其較強的技術、品牌優勢,在冷成型裝備高端市場佔據領先地位,面對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
  • 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_物流機器人的發展前景
    物流機器人技術   物流機器人涉及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導航定位技術、運動控制技術、多機器人集群控制技術等。   物流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消費者的需求也在逐漸轉變,更趨於多樣化和個性化,企業的訂單處理也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高時效」的特點。特別是「新零售」概念的推出,對倉儲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偉創電氣:致力於成為電氣傳動和工業控制領域一流企業——蘇州偉創...
    胡智勇: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電氣傳動和工業控制領域,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變頻器、伺服系統與運動控制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胡智勇:公司秉承不斷進取、努力奮鬥的創業精神,致力於「成為電氣傳動和工業控制領域的一流企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經營理念,為推動我國工業裝備升級改造、重點裝備國產化、智能製造、數位化工業轉型等戰略規劃的實施,作出應有貢獻。
  • 我國工業工程振動控制關鍵技術獲重大突破
    主編或起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3部、國家標準設計2部,主編或合著手冊、專業書28本,發表論文50餘篇。  工業工程振動控制是基於土木工程的多專業綜合技術,是工業裝備正常運行的重要技術保障。隨著我國高端工業裝備不斷向精密化和大型化方向發展,對生產環境的振動控制要求越來越高,振動控制的難度越來越大。
  • 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發布 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實現自主...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在榕發布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實現自主可控18日,在福州華能電廠召開的全國首套100%國產化DCS系統發布會傳來好消息這標誌著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完全實現自主可控,全面解決了受制於人的短板。電力基礎設施安全是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DCS是分散控制系統的英文簡稱,這個火電廠的「大腦」,是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關鍵設備。長期以來,國內DCS所使用的CPU和作業系統等軟、硬體依賴進口產品。
  • 集散控制系統(DCS)市場現狀分析,國內DCS面臨三大挑戰
    一、集散控制系統(DCS)行業特點DCS即集散控制系統,由輸入輸出模塊、通信模塊、控制器和人機界面組成,用於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數據採集、控制和監視功能。DCS具有處理複雜流程、系統冗餘、多個預定義功能塊、強大的程式語言、更複雜的人機接口、可擴展平臺與系統安全七大特點:DCS的七大特點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集散控制系統(DCS)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據統計,2019年我國DCS市場規模為87.43
  • 2021年中國工業控制信息安全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著力點,工業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工業控制信息安全主要保障工業系統和設備、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工業網絡基礎設施、工業數據等的安全。工業控制信息安全不僅涉及傳統計算機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還涉及工業軟硬體設備、控制系統、工業協議等的安全。數據顯示:信息安全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39.45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60.43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4.62億美元。
  • 我國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和現狀
    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作為20世紀現代製造領域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主要解決生產效率與一致性問題。雖然自動化系統本身並不直接創造效益,但它對企業生產過程有明顯的提升作用。 我國工業控制自動化的發展道路,大多是在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進行消化吸收,然後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目前我國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產業和應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工業計算機系統行業已經形成。
  • 陷關鍵核心技術、零部件和裝備瓶頸 我國高端醫學裝備仍待補短版
    對此,多位人士表示,雖然我國醫療裝備發展迅速,但關鍵零部件、高端創新仍需加強,下一步要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我國作為全球按摩保健器具的生產和出口大國,該類產品多年來穩居我國醫學裝備出口的第一大產品,隨著我國企業對產品設計、技術性能、智能化的不斷創新和提升,越來越受國際市場青睞。  高端短板仍明顯  我國出口前十大產品仍沒有高端醫學裝備的身影。
  • 未被炒作的工業控制和網絡安全國產替代系統概念PLC,你知道嗎?
    世界主要工業控制與網絡安全公司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又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控制系統,其在運動控制、過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多領域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維宏股份擬1.25億收購南京開通 完善工業運動控制系統領域布局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汪靜國內運動控制行業的領先企業維宏股份(300508.SZ)擬繼續布局工業運動控制系統領域業務。資料顯示,南京開通的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運動控制系統。產品主要應用於各類數控車床、數控銑床、車銑複合工具機、加工中心等,終端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汽車、能源、冶金、交運等眾多工業領域。從產品結構來看,南京開通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運動控制系統。
  • 引領中國流程工業發展 中控技術今日成功登陸科創板
    據了解,長期以來,中控技術一直致力於面向流程工業企業的「工業3.0+工業4.0」需求,提供以自動化控制系統為核心,涵蓋工業軟體、自動化儀表及運維服務的技術和產品,形成具有行業特點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賦能用戶提升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工業企業高效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管理。
  • 伺服電動缸高精密線性運動控制,自由度運動平臺控制系統
    伺服電機的最大優點就是可實現轉速和扭矩的精確控制,伺服電動缸將這些優點轉換成速度、位置及推力的精確控制從而實現高精度直線運動。噪音低、節能、乾淨、操作維護簡單,結構緊湊,由電機直接驅動,整體體積小,不需要其他輔助設備,可很好的替代傳動液壓缸和氣缸。
  • 科遠NT6000分散控制系統、中大型PLC系統國產化率100%
    十四五即將開局,國產化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浪潮,打造我國自主、可控、安全的軟、硬體國產化產品及生態,已經成為發展關鍵。作為先行者,科遠智慧國產化控制系統繼正式商用後,又有新進展。100%國產化權威認證2020年11月27日,由科遠智慧自主研發、自主可控NT6000分散控制系統、中大型PLC系統經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審核、判定所用電子元器件為100%國產器件。
  • 2020年中國大屏幕拼接系統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前景報告
    大屏幕拼接系統是由單套投影顯示單元組合拼接而成的高亮度、高解析度、色彩還原準確的電視牆,核心器件包括P光學引擎、圖像處理器等,並通過圖像控制軟體對顯示畫面實施控制。其功能強大,能顯示各種計算機(工作站)、網絡信號及各種視頻信號,畫面能任意漫遊、開窗、放大縮小和迭加。
  • 華數機器人 為佛山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賦能
    落戶佛山僅四年多時間,華數機器人便研製出國內首個雙旋機器人並取得發明專利,並建成了佛山首個機器人培訓中心,培育了超3000多位實操人才,為佛山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賦能。「華數機器人致力於用先進工業機器人裝備中國智能製造,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打造工業機器人第一品牌。」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楊林說。
  • ...企業及具有完全自主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的國產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
    年度運動控制領域用戶滿意國內品牌。公司同時掌握機器人的控制、驅動以及本體設計等關鍵核心技術,並在智能化柔性生產線領域,積累了裝備設計製造和系統集成的豐富經驗,同時擁有數位化工廠和柔性方案規劃設計等綜合經驗與實力,可為客戶提供工業機器人核心產品及系統集成方案,具備智能製造業務全產業鏈布局優勢。
  • 淺析我國海軍艦艇火控系統和雷達的裝備發展
    我國艦載火控系統和雷達研製起步期 在基於指揮儀的艦載指揮時期,海軍指揮設備相對簡陋,主要是圍繞火控指揮儀的指揮作業,因此火控系統和傳感器是當時艦載系統的核心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