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專家對我司承建的杭州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項目進行了驗收。專家組對項目建設成果高度認可,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
杭州作為首批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的試點城市,在多規融合的基礎上,率先提出「三步走三個庫」的項目生成辦理模式,打造了從「編制-實施-監測」全過程閉環管理模式。平臺建設和運行工作獲得了國務院組織的第三方評估組的一致認可,上線至今,累積為工建審批系統輸送1800餘個通過前期策劃生成的項目,極大的提高了審批效率,同時對全國多規平臺的建設及應用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平臺通過編制統籌、多規共享、項目生成、多審合一和實施監測五個部分的有效銜接,形成規劃環向上「編制-實施-監測」閉環管理,橫向上「項目生成-實施-驗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貫徹落實「放管服和空間規劃體系」雙改革,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創新和治理能力升級。
1.規劃編制全程在線管理,讓編制更科學
通過全市規劃編制計劃「全盤管理」、數據底板「統一定製」、方案「在線審查」、成果「共享管理」,實現從計劃到成果歸檔的全程管理,有效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協調性、統籌性。
2.立足多規融合,統一標準,實現多規共享
基於多規融合、新一輪總規編制等工作,通過統一坐標和標準體系,形成全市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實現統一空間管控,數據共建共享共用。
3.理順流程,加快項目落地,提高審批效率
根據杭州市實際情況提出「三步走三個庫」的辦理模式,實現全市項目的合規審查、爭議協商、建設條件集成全過程在線管理,有效解決了建設項目生成存在多頭管理、多環節、多層次、低效率的問題,同時與審批無縫銜接,為審批提速創造條件,實現城市建設由「項目牽引」向「規劃引導」轉變。
4.速落實「多審合一」改革,有效推進規劃用地審批融合
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託「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圍繞流程再造、體制創新,以「最大限度做減法、最大程度搞並聯、最大力度提效能」為抓手,以「簡化、共享、增效」為理念,推行「多審合一」行政審批改革,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縱向推進,進一步為機構整合審批提供紅利。
5.項目全生命周期跟蹤監測,讓規劃與實施有機呼應
與工建系統銜接,對建設項目生成、項目審批、項目實施、竣工驗收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在線跟蹤,把審批結果信息動態反饋到一張藍圖上,實現對規劃實施情況全方位監測,實時掌握實施和建設情況,為城市發展「五年一評估、一年一體檢」提供保障。
相關連結:
「多審合一」「多證合一」,上海數慧成果支撐杭州武漢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