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仙王的日常生活》播放量創B站動畫作品記錄 國產動畫春天已至)
要說近期最熱的國漫新番,《仙王的日常生活》絕對擁有姓名。
這部動畫於1月份在B站獨家上線,首日劇集播放量就達到了406萬,首周播放量2683萬,開播29天播放量破億,打破了B站所有動畫作品的播放紀錄。
目前,《仙王的日常生活》的累計播放量破兩億,B站追番人數489.5萬,熱度居高不下。
《仙王的日常生活》(以下簡稱「《仙王》」)是B站在2019國創發布會上公布40部重點作品之一,也是B站國創區2020年上線的第一部重量級國創動畫。該動畫根據枯玄同名小說改編,由B站出品,繪夢動畫製作。
《仙王》講述了修真奇才王令擁有毀天滅地的力量,但他卻不想藉此獲得財富、名聲和地位,只想做一名普通的修真學生,不過各方勢力的爭鬥總會把他牽扯進來,導致他的日常生活充滿令人啼笑皆非的意外。
最近,《仙王》的總導演李豪凌、導演歐陽時堃、總監製朱貝寧接受了骨朵國漫(ID:guduoguoman)的專訪,向我們分享了這部人氣新番的誕生過程。在訪談中,我們也發現由於國產動畫語言相通,場景更接地氣,更加受到國內年輕用戶的喜愛,可以說,隨著本土觀眾對母語動畫內容的喜愛,國產動畫的春天已經來了。
在去年的國創發布會上,B站COO李旎也曾做過類似的預測,他說:「2020年是全民動員元年,而到了2022年,國產動畫的產量和數量將數倍於日本番劇,成為動畫市場、電影市場的主流。」
《仙王》填補了無敵流國漫的藍海
如果你要向身邊的朋友安利《仙王》這部動畫,那麼最簡單的介紹就是三個字——「無敵流」。
無敵流是指那些主角一出場就滿級的作品,最近幾年也是非常熱門的一個動畫題材,如日漫《一拳超人》等。
其實無敵流在國內網文圈也很常見,《仙王》總監製朱貝寧告訴我們,在動畫立項之前,他和團隊分析了國內小說網站近5年的霸榜作品,發現榜單前十的作品至少有一半是無敵流、龍傲天這種類型,說明受眾非常喜歡這類作品。
但是,朱貝寧和團隊發現,國產動畫雖然有不少玄幻修真作品,無敵流日常向的作品卻幾乎為零,那麼與其在其他題材與同類作品競爭,不如進入這片藍海,填補觀眾的需求。
朱貝寧分析認為:「面對這樣一片藍海,《仙王》的成功雖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腦洞和玩梗才是日常番的精髓
《仙王》的同名原著是起點作家枯玄於2017年開始連載的二次元輕小說,如何對原著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是影響IP改編動畫質量的重要因素。
負責動畫製作的李豪凌和歐陽時堃兩位導演表示,因為小說原著是連載作品,情節比較鬆散,所以在動畫改編時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情節;另一方面,動畫中一些特定角色也增加了原創戲份,使其更符合動畫的劇作標準。
歐陽時堃說:「我們給五十九門增加了一個女性角色伊莎貝,因為敵方隊伍裡都是男生太可憐了(笑)。還給孫蓉加了戲,播出以後我發現彈幕說孫蓉不是女主,我去問原作者,他說女主是乾脆麵??」
男主經常無視女主的追求,唯獨對乾脆麵情有獨鍾
搞笑日常番的創作,也是對編劇腦洞和梗儲備的考驗,總監製朱貝寧同時兼任了動畫的腳本創作,為了讓動畫達到爆笑的效果,他和編劇團隊在劇本會上各種頭腦風暴,劇本修改了多個版本。
朱貝寧告訴骨朵國漫,兩位導演都很有梗,他們在創作中貢獻了很多有意思的腦洞,而身為編劇的他平時也喜歡網上衝浪,像抖音和B站鬼畜區的熱門梗都可以信手捏來。例如原著中的「影流門」讓他聯想到最近很火的「影流之主」,於是這個梗就被融進了動畫裡。
此外,進入動畫行業之前,朱貝寧還在遊戲行業工作了14年,像動畫第6集《B++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融入了很多程式設計師梗,靈感來源就是他的這段工作經歷。
5分鐘,可能是最快的國漫男主
目前,《仙王》的劇情已經進入到高潮階段,主角團四人一狗集結完畢,與五十九門在靈劍大會的對決成為了最大看點。
主角團中,男主王令擁有著可以毀滅世界的強大實力,卻不得不用符咒壓制能量,將自己偽裝成一名廢柴。靈劍大會的對決中,王令長時間掛機,被不少粉絲吐槽男主毫無存在感,而女主孫蓉、隊友二蛤等人的表現則讓粉絲點讚。
對於男主掛機的質疑,李豪凌導演在採訪中解釋說:「王令和其他龍傲天主角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他被迫用封印抑制自己的能力,而封印同時會抑制他的情感,因此他前期就是一個木得感情的主角。孫蓉則屬於敢愛敢恨的大女主角色,我們後期會深挖男女主的感情戲,也會讓王令得到一定的成長。」
因為王令缺少感情波動,也讓他成為臺詞最少的主角,動畫大部分推進劇情的工作都交給了旁白來完成。連歐陽導演也在採訪中吐槽:「孫路路雖然是配男主,但是每次進棚5分鐘就出來了,比路人時間都短(笑)。」
在歐陽時堃看來,主角團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性格特點,也都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普通人。他說:「在動畫第七集,放學後大家各回各家,王令吃著乾脆麵看小說,郭豪打遊戲,陳超他爸看著他劈柴,孫蓉在B站直播,二蛤站學校樓頂上看門。他們就是每個班都有的同學,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只不過換到了修真的世界。」
經費燃燒,一切為了觀眾老爺
為了吸引更多觀眾老爺的關注,《仙王》播出期間也嘗試了各種小創意和新玩法。
例如在B站APP上,《仙王》的進度條改成了二蛤的動漫頭像,用戶在拖動進度條時,二蛤的表情還會發生變化。動畫第七集還嘗試了更適合手機觀看的豎屏動畫形式,並針對PC端推出了「頸椎舒適版」,以照顧不同用戶的需求。
另外,在無敵流爽劇最至關重要的戰鬥場面上,製作方繪夢也拿出了精益求精的態度,力求讓觀眾老爺們看得過癮。
靈劍大會是《仙王》本季劇情的高潮部分,戰鬥的華麗程度也有了明顯提升,不過據總監製朱貝寧透露,未來幾周才是《仙王》真正開始經費燃燒的時刻,引用他的原話就是:「從第12集往後,每一集的戰鬥場面都會勝過前一集,尤其最後三集將是本季的顏值擔當。」
採訪最後,李豪凌、歐陽時堃兩位導演分享了自己對粉絲最想說的話。
李豪凌:「作為一部小說改編動畫,《仙王》難免會有一些不足,我們也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嘗試,希望觀眾能給予一些鼓勵、支持和反饋,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創作中努力改進。」
歐陽時堃:「看《仙王》主要就是圖一樂,大家別太較真,開心就好。」
本土化是國產動畫的趨勢
在網文熱榜上,無敵流小說佔據了重要位置,而《仙王》的超高人氣,也證明了觀眾對無敵流這類國產動畫的需求和認可。事實上,文創領域還有更多的內容品類處於類似的藍海狀態,值得國產動畫從業者們去深挖、開拓。
另一方面,雖然國產動畫面臨與海外作品的競爭比較,但國產動畫無論在中文配音還是文化內核上都更容易拉近與國內觀眾的距離。
以搞笑動畫為例,此類作品經常會涉及到「語言梗」「網絡梗」的笑點,這些笑點對於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觀眾有著很高的理解門檻,而國產動畫對於國內觀眾則幾乎沒有門檻。
國產動畫不僅語言相通,場景也更接地氣,更貼合國內觀眾的真實生活場景。在同等的作品質量下,國內觀眾優先選擇貼近生活的作品是人之常情,也是國產動畫的優勢。
最後,如果我們對比國產動畫和海外動畫的發展軌跡,會發現各國的本土化作品對本國動畫產業的觀眾培養、文化輸出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日漫的忍者、武士,美漫的超級英雄,均誕生了不少風靡全球的作品,而國內豐富的仙俠,武俠、玄幻、歷史、電競、科幻等題材,也為國產動畫的本土化提供了可能。
總之,《仙王》在B站取得令人矚目的播放成績,恰恰是觀眾自發選擇的結果。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本土化將會是國產動畫的一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