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PC廠商一個模具出十幾種配置的機海戰術所不同,榮耀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上給人的感覺向來是「人狠話不多」。同年只消那麼幾款機型就能直擊性價比精髓,讓消費者無不動心,更關鍵的是人家還不只是性價到位,並且在體驗的軟服務上,更是做到了從系統維護,到跨平臺使用樣樣精的高度,從這點來看,真不曉得那些不求突破的老品牌有沒有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當然,榮耀在做筆記本電腦的這兩年裡,一直是在大眾化超輕薄點位上進行發力,對於小眾化的超高性能遊戲專業領域則是虛席以待。可喜的是,本月,這個席位徹底揭開了面紗,榮耀旗下首款面向遊戲市場的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正式發布。
依照榮耀慣有的產品風格,這款新品可並非堆砌配置那麼簡單,不然要想擠兌那些已經被玩家認知的遊戲本品牌自然困難重重,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詳細測評的正是這款「後來的挑戰者」,看看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到底有什麼能耐令其成為一眾玩家們放心的選擇。
144HZ高刷輕量化設計 遊戲本不只是能打遊戲
小編並不是專業的遊戲玩家,對於遊戲電腦的外觀到底是不是應該像遊戲裡的場景那樣魔幻一直持保留態度,如果做的張牙舞爪或許會有玩家喜歡,但產品代入感這種事應該還是點到即止為好。似乎榮耀也抱有這種觀點,在外觀設計上走了一種夠「酷」,但不能稱之為「炫」的中立形態。這種外觀設計既能夠有別於傳統商辦產品的商務範,同時又不會讓人感覺不像是地球人使用的設備,所以,通體的黑色金屬風就已經足夠顯現出這款產品在性能表現上的犀利和霸氣。
當然,遊戲的儀式感還是不能少的。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在A面中央位置的獵人利刃logo上,全區鍵盤,以及轉軸位置都附帶了RGB燈效,並同步支持用戶自定義光效律動和顏色調節,營造玩家自我馳騁的遊戲世界。
個人感覺這款產品最大的外在設計優勢還是在於輕薄,這個所謂的輕薄並非絕對意義,而是相對於同市場定位的其他遊戲本而言足夠輕薄。
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的機身厚度僅19.9mm,除適配器的整機重量僅不足2.3公斤,並且以傳統15.6英寸的機身納下了一塊16.1英寸的顯示屏,這些關鍵的數據直接反映了該產品相比目前市面上的遊戲本已經屬於輕便範疇。其意義在於,遊戲本儘管是專屬領域,但是每一個選擇遊戲本的玩家並非都是職業電競選手,這就意味著我們手上的遊戲本往往同步充當日常學習、娛樂和生產工具使用,甚至是外出攜帶,所以那些笨重到和臺式機能夠肉搏的遊戲本恐怕除了不佔地,還真想不出有什麼優點了。
既為遊戲本,自然在顯示上要足夠強勢。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的B面顯示區域除了具有4.7mm超窄邊框外,其顯示屏的基礎規格也極大的迎合了遊戲玩家的需求。比如原生144HZ的高刷,這對於fps類遊戲玩家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關鍵條件,同時100% sRGB色域和300尼特亮度帶來的豐富的色彩、細膩的顯示效果都提供了極佳的視覺體驗。
在C面的操控區,榮耀對這款產品傾注的細節還是非常多的。除了榮耀筆記本秉承的指紋識別一體化電源鍵以及我們前面提到的全鍵盤加RGB可調節背光外,同時對遊戲玩家常用的WASD和上下左右八個控制鍵進行了識別強化,增加了眾多人性化的快捷組合鍵,並且分島式鍵帽有效的避免了誤操作,鍵程和回饋感都表現的很貼合遊戲玩家的體驗質感。
碩大的一體式觸控板也帶來了非常不錯操作舒適感,而且能夠很好的適配1080P解析度下的光標移動靈敏度。不過稍顯遺憾的是,大尺寸的觸控板往往會給玩家用外接遊戲滑鼠和鍵盤操作的時候帶來誤觸影響,但榮耀卻沒有提供觸控板的一鍵關閉組合鍵,只能在Windows10設置中進行軟關閉,總體而言多少會有些不便。
正是由於遊戲本本身的體量,在周邊設計上也給了榮耀充沛的施展餘地,比如大功率的雙聲道揚聲器,外放聲場效果很是不錯,有著一流的遊戲臨場體驗效果。同時提供了2個支持最新的USB 3.2 Gen 1規範的USB-A和1個USB2.0接口,1個支持顯示輸出與輸出傳輸的USB-C,還有HDMI輸出、3.5mm音頻,在網絡上還具備RJ45千兆有線和WiFi 6無線雙網絡連接,尤其是有線網絡接口的加入,會讓對網絡響應和穩定性極為挑剔的專業網遊玩家遠離網絡ping延遲、跳ping以及無線信道幹擾等問題的困擾。
「升降式風谷散熱」什麼鬼?連同可擴展拆給你看
如果說這些還算不上絕對的特立獨行,那麼在散熱這個遊戲本最關鍵的核心難題上,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真的是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這項設計叫做「升降式風谷散熱」。
升降式風谷散熱的設計出發點是通過轉軸聯動來實現產品D面抬升,從而讓風道暢通無阻的暴露出來,這樣的設計方式很像是早先筆記本外設市場提供的散熱支架,而其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最直接的就是接觸面的兼容性提升了,比如床、沙發等軟接觸面不會因為陷入造成風道的阻擋,從而帶來更穩定的散熱條件。
在打開屏幕後,D面的支撐點便自動推開支撐面,形成風道夾角,同時內置的LED燈帶將光效展現出來,而合上屏蓋時,支撐點內收,D面再度回到平整狀態。這個聯動的設計方案還是非常巧妙的,並不是多麼複雜的機關,但似乎其他遊戲本廠商卻有點知其所以然卻不然。
單就主動散熱風扇來說,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採用雙12V高密度扇葉散熱器,產品來自臺灣建準,是目前與臺達、AVC並稱全球電子扇三巨頭的專業廠商,正是由於其高密度的扇葉攪動氣流,能夠形成強大的風壓,有效提升氣流的熱量攜帶量,從而帶來更強悍的散熱效果。
升降式風谷散熱架構的抬升面非常好拆,這種設計也能夠方便玩家在日常清理灰塵時提供不少便利,當然值得一提的是,該散熱系統本身帶有除塵風道,能夠藉助風力防止灰塵積落,所以在維護上同樣是這套散熱系統的亮點之一。
研究完散熱表面部分我們並不打算就此停手,所以我們繼續拆下去,因為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本身支持DIMM和M.2兩大接口的擴容,能夠為玩家日後在內存和固態硬碟兩個部分升級提升不少便利,所以藉此我們也不妨了解下這款產品的內在真容。
說實話,儘管產品提供存儲部分升級條件,但是拆解不是那麼省勁。這款產品的D面擁有大量的內六角螺絲緊固,需要一個個卸下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而榮耀為了能夠讓產品擁有更高的強度,在密集的螺絲下依然使用了四邊卡扣進一步鎖緊底面,為了防止撬壞,整個拆卸還是蠻費工夫的。
去掉整個D面後,這款遊戲本的整個散熱系統就很直觀了。CPU和GPU採用上端中置,五熱管加銅底導熱,其中CPU分配了雙熱管,GPU為三熱管,而GPU多出來的一條熱管為獨享,其他熱管均為共用,熱管緊貼四向出風散熱鰭片,實現兩端同步循環冷凝,整體來說這套散熱架構在移動PC平臺上足夠科學也足夠華麗。而為了進一步提升均熱和散熱面,榮耀在熱管核心位置還增加了相變導熱墊,將一部分熱量傳遞到底殼上,通過被動的方式勻散出去,減少中央熱積累的問題。
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本身提供雙通道內存,所以在法拉第籠作用的屏蔽罩下,這款筆記本也提供了兩個SO-DIMM插槽,方便用戶日後對內存進行擴容。
同樣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附帶了兩個M.2插槽,除了其本身原廠配置的系統盤外,用戶可以通過空置槽位再擴展存儲空間,而為了增強散熱提高穩定性,SSD位置的對應底板面也提供了相變導熱墊,幫助主控傳遞熱量。
配置不止於好,關鍵是真平衡 性能不止於高,關鍵是能退燒
說了這麼多,關於產品的性能配置也不必再賣關子。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的CPU採用了英特爾第十代酷睿i7-10750H,14nm工藝,六核心十二線程,12MB的三級緩存,基礎頻率2.6GHZ,最高睿頻可達驚人的5GHZ,當然能否達到這個高度完全取決於散熱能力。而顯卡部分則是英偉達的NVIDIA GeForce RTX 2060,其擁有1920流處理器,6GB的GDDR5顯存,同時支持光線追蹤。存儲方面前面拆機部分也看到了,16GB雙通道DDR4內存外加1TB的PCI-E 3.0 X4速率的nvme固態盤,整個性能規格不僅對於大型網遊能夠輕鬆駕馭外,同時對於大部分3A大作也完全夠格。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在這款產品中同樣拿出了自己的調教本領,提供了安靜、均衡、狂戰三種不同的性能模式,以滿足玩家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需求,通過BIOS和軟體層的結合為玩家提供最大的性能壓榨,而接下來的性能測試我們也均在狂戰模式下進行。
基準測試部分我們還是用老一套的測試工具走一遍,關於成績解讀我們不再囉嗦,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機型的跑分結果進行直觀化對比。
wPrime
CPU-Z單核與多線程測試
AIDA64緩存與內存測試
CINEBNECH R20
魯大師
PCMark10
3DMark Time Spy
3DMark Fire Strike
AS SSD Benchmark
其實從整個工具化測試的成績來說,我們可以感覺到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的配置非常均衡,沒有出現某個地方拖後腿的現象,尤其是獨顯和SSD這兩塊在性能優勢體現上還是非常明顯的。
遊戲實測部分我們也分別摘取了兩款熱門的大型網遊和兩款具有代表性的單機遊戲。從測試結果統計來看,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在玩轉一些高fps需求的遊戲時能夠帶來非常顯著的高畫質高幀率體驗,並且結合144HZ的顯示屏高刷,顯然已經達到了電競級的響應級別。
單機遊戲也是如此,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的高配發揮了非常出色的表現,比如在《古墓麗影:暗影》這類支持光線追蹤的遊戲中,RTX 2060就表現出非常不錯的體驗效果,而《GTA5》這類不太吃GPU資源但貼圖極為消耗顯存的遊戲,自然同樣實現非常高畫質下的完美流暢運行。
除了性能,很多玩家對於實際的散熱同樣非常關心。那麼在溫度上,玩家體感最為明顯的掌託和鍵盤區域,對於底面的接觸並不頻繁,畢竟沒人會在膝上來場像樣的對戰,僅僅是日常使用時才會接觸,但是恰恰升降式的風谷散熱將熱量集中的部分與接觸面分離,使得即便放置於膝上,玩家最多能感受到的不過是SSD部位所透出的熱量。
我們在26℃的室溫環境中,使用AIDA64進行FPU和GPU雙拷十五分鐘後對產品C面的四個接觸點位進行紅外測求均,結果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長時間接觸的部分均在35℃以下,這就意味著玩家在掌託和鍵盤主要操作區都不會有不適的溫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榮耀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會將發熱核心部件採用頂部中置,這樣玩家在長時間遊戲中很少能夠接觸到,避免了長時間接觸的低溫燙傷。
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的三種性能模式是基於頻率調整而設定,通過AIDA64的穩定性測試便能了解到,安靜模式下的滿載運行的頻率固定在2.3GHZ左右,而均衡模式為3.2GHZ,狂戰模式則為3.6GHZ,其中均衡模式和狂戰模式均支持睿頻運行,滿載初期睿頻加速最大可以衝到4GHZ左右,但是隨著溫度上升,達到95℃後睿頻加速寬度開始降低,直到穩定在85℃後會再度提升睿頻寬度,如此反覆,不過絕大多數時間段都會維持在預設的頻率上運行。而GPU也大致如此,除了靜音模式下,其他兩種模式均可以讓GPU實現最大性能輸出。
閒置狀態的溫度與功耗
狂戰模式AIDA64雙拷滿載初期溫度、功耗與頻率
均衡模式AIDA64雙拷滿載穩態溫度、功耗與頻率
安靜模式AIDA64雙拷滿載穩態溫度、功耗與頻率
不僅僅是頻率,在功耗方面也能直觀的反映出各模式下平臺的性能變化,安靜模式下,整機雙拷滿載為100W,均衡模式則為120W,狂戰模式最高可以衝到超過160W,甚至一度摸到180W附近,而溫度閾值達到後,大多數時間則維持在140W左右,其中GPU功耗根據模式的不同,在80-100W之間變動,剩下的功耗變化則全部來自CPU。為了能夠滿足整個平臺的功耗,這款產品提供了一個額定輸出200W的電源適配器,在常態化運行下,這個輸出功率顯然還留有一定的安全餘量。
與功耗相對應的,不同模式下的滿載溫度也並不相同。其中靜音模式滿載下,風扇的轉速率為64%,均衡模式達到76%左右,到了狂戰模式則接近全速運行,達到93%。而正是因為風扇的轉速差和頻率浮動帶來的散熱效率變化,讓不同模式下的穩態溫度也不盡相同,比如靜音模式下穩態溫度為77℃左右,而均衡模式卻因為風扇轉速低反而滿載穩態溫度要稍高於狂戰模式,到達了89℃,反而狂戰模式僅為86℃。
看到這可能不少小夥伴會問,這個溫度值到底算不算正常?事實上,英特爾第十代酷睿i7的安全溫度高於100℃,同時睿頻和功耗變幅非常寬,像i7-10750H這顆處理器,標稱45W僅僅是非睿頻狀態下,如果達到最大睿頻的5GHZ,其TDP可以上衝到105W,而在榮耀這款遊戲本中,這顆CPU在遊戲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40-60W之間變化,所以在80-90℃之間的雙拷滿載溫度顯然是合格的。
硬體五星不是真五星級 有了人性化便捷體驗才行
除了上面提到的藉由榮耀獵人智控遊戲中心實現的三種性能模式切換和燈效自定義外,榮耀電腦管家也是榮耀在PC產品線軟體服務上的保留項目,除了驅動和BIOS在線升級,以及系統的清理維護外,更多的在線服務也囊括其中,而最實用也是最特色化的正是PC和手機的跨平臺協同功能。
可以通過電腦直接拷貝手機上的圖片、視頻、文檔,並且還可以通過Windows系統的窗口實現對手機應用的直接操控,這樣一來我們既可以用電腦直接編輯手機通訊軟體發來的文檔,亦可以刷抖音、看新聞、逛淘寶、打電話,甚至能夠直接用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的鍵盤發微信,可以說這樣的多屏協同好似給手機賦予了一套鍵鼠和大屏,只要滾輪輕輕一推,手機屏幕上的戳戳點點便成了過去式。
而反過來操作也同樣成立,手機端的操控則一樣可以投射的屏幕上,這樣的操作完全可以將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 16.1英寸的大屏當做手機的無線投屏,並且響應延遲大大超乎意料,無論辦公演示、觀影還是遊戲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全新體驗。
另外,針對遊戲玩家和遊戲主播,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特有的一碰回錄高光時刻無疑是這部分用戶的最愛,只需手機搖一搖、碰一碰即可在手機上錄製前、後30s的遊戲錄像,視頻直接展示在手機上,實現快速分享。
小結:
簡單來說,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高配置和平衡性對於玩家在遊戲覆蓋面上顯然提供了一個極為充沛的前提,同時藉助於創新性的升降式風谷散熱系統,進一步給整個遊戲的流暢、穩定提供了堅實的補充,而偏重於輕量化的設計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軟性體驗,更是賦予其靈魂,讓整個產品以趨近於完美的完整形態為遊戲玩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對於一個初次涉獵遊戲本的品牌來說,有這樣的產品出現無疑是遊戲愛好者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