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留白
01
朋友告訴我,她跟她老爸視頻抱怨遲遲不復工,誰知掛斷視頻不到五分鐘,老爸給她轉了三千塊讓她千萬別餓著肚子。
她很感動也覺得很好笑,她說:"我都快三十歲了,我老爸還擔心我吃不飽飯救濟我。"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大表姐,她已經結婚生子了,可舅舅舅媽幾乎每個月的退休金都要拿出一大半貼補她。
因為她婆家條件不是很好,孩子也沒人幫著帶,一家三口房貸車貸全指著老公那點工資,常常入不敷出。
她偶爾私底下也會跟我抱怨說:"我有些後悔了,當初就應該聽過來人的話,找個經濟條件好一點的人結婚。你不知道,婚後我都恨不得一分錢掰兩半花了還是不夠花,每個月找娘家拿錢我心裡真是又委屈又愧疚。"
找個經濟條件好一點的人結婚,我相信很多姑娘在結婚前都聽到過"過來人"類似的建議,可真正能聽進去的又有幾個呢?
02
沒有受過窮的苦,就永遠都不知道錢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可謂一點苦都沒吃過,一點窮也都沒挨過。
更有些家庭貫徹"窮養兒,富養女"的理念,把女兒養得既金貴而又不知人間疾苦。
就像電視劇《裸婚時代》裡童佳倩的媽媽說的:"我後悔了,不該那麼富養閨女,我富養她就是希望她不要有一天因為一片麵包就被人輕易而舉的騙走了,可我卻忘了告訴她,沒有麵包也是不行的。"
那些視金錢如糞土的姑娘不是對金錢看的淡然,而是因為她們沒有窮過,沒有吃過"缺錢"的苦。她們不知道錢有多珍貴,多重要。
過來人的建議為何如此一針見血,不是因為她們有大智大慧,而是她們切身經歷過,體會過,這是她們頭撞過南牆後的人生感悟。
就拿表姐來說,她出生在小康家庭,獨生女,家境尚可,父母疼愛。從小到大,她在我們姐妹中花錢一直是最大手大腳的。而她年前回來探親,我們一起逛街時,我發現她竟變得這也嫌貴那也捨不得買了。
得空的時候她也會苦口婆心地勸妹妹們談戀愛時不要盲目,結婚一定要看對方的經濟條件。幾年前,也有人對她說些話,可當年的她嗤之以鼻,不以為意。
人生很多事都是如此,只有真正經歷了才會懂。我們大多人也一樣,在沒有撞破頭之前,都不相信南牆有多堅硬。
03
可以選擇愛情,但如果只能選一樣的話,我希望你選擇麵包。
愛情和麵包就像快樂和生存,有人或許會覺得,沒有快樂,生存著也沒有意義,還不如死了算了。
但你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連基本的生存都沒有,快樂從何而來。而只要能生存著,總會慢慢快樂起來的。
如果你執意選擇愛情,那麼首先你自己要有賺取麵包的能力。如果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還偏偏哭著鬧著要嫁給一個一無所有,可能連他自己也都養活不了的男人。
你以為你這是愛情,這是不世俗,可回頭卻找娘家給你地住,給你飯吃,甚至給你們養育下一代,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嫁給愛情嗎?
你享受愛情,卻讓別人來為你的選擇買單,這是自私的,更是不負責任的。
我一個學姐因為遲遲不肯結婚,男朋友離她而去。分手那晚,她哭了整整一晚上,大家都看得出來她對男朋友是有感情的,只要她點頭願意結婚,男朋友還是一定會回來娶她的。
但她始終沒有點頭,她說他們現在的條件根本不適合結婚,因為兩人原生態家庭都不好,背負了很多。
分手後,有人給她介紹了條件好一點的相親對象,她見了但沒什麼感覺便婉言拒絕了。她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大家調侃她工作狂的時候,她說了這麼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
她說:"我還是想要愛情,但我明白了,兜裡有了麵包,我才有資格追求愛情。"
04
不論談戀愛還是結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有的人注重的是一日三餐,有的人則有情就能暖能飽。
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追求麵包的,我們不能指責他們世俗;追求愛情的,我們亦不能嘲笑他們愚蠢。
但要記得一點,無論選擇什麼,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都不能讓他人為你的任性買單。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希望愛情與麵包,都能有幸被你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