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典故有深意

2021-01-09 南方周末

【「學習筆記」按】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經提出,就以振聾發聵的力量引發強烈反響,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支持,被有識之士譽為:

「中國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發展的鑰匙」

「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

筆記君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篇演講中提到的一些典故,幫助大家更好學習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01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總書記說: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霍金先生提出關於「平行宇宙」的猜想,希望在地球之外找到第二個人類得以安身立命的星球。這個願望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還是個未知數。到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珍愛和呵護地球是人類的唯一選擇。瑞士聯邦大廈穹頂上刻著拉丁文銘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們要為當代人著想,還要為子孫後代負責。

「學習筆記」註:

這句話出自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英文原文是:One for all,all for one。

02法者,治之端也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總書記說:

「法者,治之端也」。在日內瓦,各國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就政治安全、貿易發展、社會人權、科技衛生、勞工產權、文化體育等領域達成了一系列國際公約和法律文書。法律的生命在於付諸實施,各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善意履行義務。法律的生命也在於公平正義,各國和國際司法機構應該確保國際法平等統一適用,不能搞雙重標準,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真正做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學習筆記」註:

「法者,治之端也」出自戰國時期荀子的《荀子·君道》,大意是說:制定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開始。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出自儒家經典《尚書·洪範》,大意是說:處事公正,沒有偏向,不結黨營私,治國為政的道路就會寬廣平坦。

0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總書記說: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開放包容,築就了日內瓦多邊外交大舞臺。我們要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不能搞「一國獨霸」或「幾方共治」。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

「學習筆記」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一聯語為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自勉聯。二句集古人語而成,言簡旨豐。

「海納百川」源出於《莊子·秋水》,以瀚海容納百川的景象,指代廣大涵容、廣闊無礙的心胸。

「有容乃大」源出於《尚書·君陳》,強調厚德與包容的重要。

04杜楠之問

總書記說:

1862年,亨利·杜楠先生在《沙斐利洛的回憶》中追問:能否成立人道主義組織?能否制定人道主義公約?「杜楠之問」很快有了答案,次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應運而生。經過150多年發展,紅十字成為一種精神、一面旗幟。面對頻發的人道主義危機,我們應該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身陷困境的無辜百姓送去關愛,送去希望;應該秉承中立、公正、獨立的基本原則,避免人道主義問題政治化,堅持人道主義援助非軍事化。

「學習筆記」註:

亨利·杜楠是紅十字會的創辦人,後人尊稱他為「紅十字會之父」。他在1862年出版了一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書《索爾費裡諾回憶錄》,呼籲在戰時為傷兵提供更好的救護。

自1863年創立以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唯一目標就是確保為武裝衝突和暴力局勢受難者提供保護和援助。

05不應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應為和平與諒解服務修昔底德陷阱潘多拉的盒子達摩克利斯之劍

總書記說:

瑞士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黑塞說:「不應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應為和平與諒解服務。」國家之間要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大國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係。只要堅持溝通、真誠相處,「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大國對小國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獨尊、強買強賣的霸道。任何國家都不能隨意發動戰爭,不能破壞國際法治,不能打開潘多拉的盒子。核武器是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應該全面禁止並最終徹底銷毀,實現無核世界。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網際網路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

「學習筆記」註:

四則均為西方名言和典故。

「不應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應為和平與諒解服務」是瑞士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黑塞的名言。

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之間必有一戰的邏輯,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不過,許多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修昔底德陷阱」並不必然存在。

潘多拉的盒子是古希臘神話,英語中常喻指「災禍之源」。

達摩克利斯之劍是古希臘典故,被用於指代安靜祥和背後暗藏的風險,要求人們敲響警鐘,產生危機意識或憂患意識。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安理會、人權理事會以及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等機構的多項決議中,有力推動這一理念變成全球性共識。圖為2017年3月20日,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上代表發展中國家發言。3天後,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明確表示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華社記者 徐金泉/攝

06單則易折,眾則難摧

總書記說:

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國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別國的動蕩之上,他國的威脅也可能成為本國的挑戰。鄰居出了問題,不能光想著紮好自家籬笆,而應該去幫一把。「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學習筆記」註:

該句語出《北史·列傳第八十四·吐谷渾傳》,意思是:一支箭容易被折斷,多支箭捆在一起則難以被摧毀。

07和羹之美,在於合異

總書記說:

堅持交流互鑑,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學習筆記」註:

該句語出《三國志·魏書·夏侯玄傳》,大意是:羹湯的美味在於味道之間的調和。

08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

總書記說:

第二,中國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有句古語叫「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中國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中國也為全球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學習筆記」註:

該句出自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庾信的《周五聲調曲》中的《徵調曲》。

大意是:採摘果實的人想念果實的樹,飲水的人懷念水的源頭。表達了心懷故土、不忘根本的情懷。

09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總書記說:

中國古人說:「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學習筆記」註:

該句出自戰國荀子著作《荀子大略》。

大意是:善於學習的人,能夠透闢地認識事物的道理;善於行動的人,能夠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難。

參考:《習近平用典》、《習近平用典》(第二輯)、《求是》雜誌、學習強國

策劃:學而時習工作室  編輯:尹霞狄英娜 韓辰  審核:宋維強  監製:馬建輝

(來源: 求是網)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談「命運共同體」
    2020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指出,我們要為人民福祉著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及「命運共同體」,這一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全球觀」,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願望,體現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警苑心語整理了習近平關於「命運共同體」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路徑
    然而,對於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形形色色代表「全球化輸家」呼聲的「逆全球化」思潮大行其道,這些人將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看作是全球化走錯了路,轉而鼓譟各種本土主義、排外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試圖將人類歷史拉回到閉關自守和封閉僵化的老路上去。面對全球化出現的各類問題和形形色色的逆全球化思潮,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鮮明地提出了「中國方案」,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向度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政治制度、文化傳統、意識形態、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個別國家不僅各自為戰,而且指責他國、彼此猜忌、互不信任,這些現象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不時產生和凸顯。這表明,人類缺乏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巨大的全球性風險相適應和匹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自覺,而這無疑值得深刻反省。
  • 聯播+|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這些話意蘊深遠
    「中國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防控提供資金、經驗、信心,向有需要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疫情在全球蔓延再次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必須團結合作、共同應對。」
  • 順應時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疫情暴發後,習主席多次在重大國際場合,明確提出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人類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公共衛生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豐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合作抗疫為國際社會深入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供了重要契機。」陳須隆說,經歷這次疫情,國際社會對這一理念的認同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 世界大一統:從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始
    從茹毛飲血,到發現火種,人類一直在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中國歷史從分分合合中走來,每一次的歷史變革,無不是從自然環境改變開始。唐朝末年,元朝末年等,不是天下大旱,就是洪澇災荒,官府苛政,民不聊生。人類自身有競爭,更主要的是與大自然抗爭。一場新冠疫情,讓世界人民重新連到了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人民必須面對的問題。災難無情人有情,在疫情面前,世界各國各族人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智出智。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共同抗疫運動。
  •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維護人類生命安全與共同利益
    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願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在這場應對全人類共同敵人的鬥爭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從理念向實踐推進,也促使我們深刻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成為全球治理觀念的重大意義。
  • 重溫《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音)
    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世人更加認識到,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必須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 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
    這是一幅風雨同舟的畫卷——在抗擊病魔的全球戰「疫」中,國際社會守望相助、攜手並肩,合奏出一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壯闊樂章。抗疫前線 大國擔當2月5日,一場紛紛揚揚的春雪降臨北京。下午6時許,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
  • 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1年1月1日出版的今年第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下是講話全文。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尊敬的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先生,尊敬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總幹事穆勒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我剛剛出席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了這一理念,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團結抗疫,奏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交響
    因疫情引發的大國間的相互指責、詆毀攻擊等行為,不斷撕扯著人類的道德底線,在通往勝利之路上「挖」下一道道「壕溝」。有國際觀察家評論到:在這場全球大流行面前,人類目前的表現還不如一群齊心協力搬運麵包屑的螞蟻。我們真要那麼悲觀嗎?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精裝版)作者:習近平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3月》為開卷篇,以2018年6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講話的要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收卷篇,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約32萬字。
  • 原來馬雲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馬云為什麼要這麼做,除了錢多,一見君發現,原來他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馬雲在微博中稱,今天的世界,充滿著各種觀點,各種看法,各種雜音,所有的聲音我們都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是無論國別信仰,任何人不應該對無助民眾求生求救的呼聲冷嘲熱諷、坐看笑話。因為今天的我們同在一片著了火的森林裡,一榮未必俱榮,一毀肯定俱毀。這是一場會奪取無數人生命和健康的戰爭,人類共同面臨的是一個隱形卻兇狠的敵人。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本文轉自【求是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從中國與世界的共同利益出發,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充分展現了大國領袖的世界情懷和責任擔當。
  • 人類命運與共,中國推動構建更豐富多樣「共同體」
    4年前的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詳細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動因、願景與實施路徑。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雲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等問題,如何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 日本前首相: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論壇)鳩山由紀夫當前,世界多國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日本也有不少人感染新冠肺炎。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大家也命運與共。我想把這句話送給武漢、湖北乃至全中國正在同病毒頑強抗爭的朋友們,我們是命運共同體,希望所有人都能渡過難關。作為友邦,我們將共同面對,並肩作戰。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日中友好的根基在民間,日中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裡。保持兩國民間和文化交流,特別是增進兩國青少年相互了解和往來,對維護雙邊關係長遠發展十分重要。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根源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如今,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獲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讚賞、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逐漸成為一種國際共識。「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事業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
  • 中國這樣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大疫當前,習近平7年前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愈發凸顯出其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從通電話到會見會談,從致慰問電到給外方友好人士回信,「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高頻熱詞。從派遣專家、捐贈物資到與世界各國交流經驗、共享方案,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行動步履堅定。 全球戰「疫」特殊時期,習近平關於這一理念有哪些表述?
  • 蹄疾步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
    「十四五」期間,我國在應對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國際環境,影響廣泛深遠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多發因素等特殊情形,應凸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普世價值。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需在危機中尋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蹄疾步穩,走深走實。多方聯動,促進實際有效的抗疫國際合作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世界各國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