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訪談 | 眼球「欺騙」了大腦,3D電影並不適合所有人~

2020-12-14 澎湃新聞

媒體訪談 | 眼球「欺騙」了大腦,3D電影並不適合所有人~

2020-12-11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上海發布 ,作者小布醫聊編輯部

上海發布

生活在這座夢幻的城市,與TA共同成長。我們提供上海的資訊,更希望成為您又一個喜歡上海的理由。這裡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微信平臺。

我是你的眼,帶你領略四季的變換,帶你閱讀浩瀚的書海......因為我是你的眼,讓你看見這世界......

:好好說話!

:我累。

看手機、盯電腦、熬夜……沒錯,我越來越忙……最近,主人為了犒賞我的勞苦功高,帶我去看了3D電影。走進電影院,拿著爆米花,戴上特別的眼鏡,電影就開始了。

但是,看完電影之後,我感覺更糟糕了是怎麼回事?

本打工眼不配看高大上的電影麼?

今天,來聊聊為什麼有些人看完3D電影之後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本期科普嘉賓來自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歡迎大家留言提問~

許琰,眼科學博士,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視光中心副主任醫師,擅長兒童及青少年近視防控,斜視、弱視的診斷和治療。

個子小,營養

跑步會出現的損

眼球的構造

我叫眼球,

我的身高(直徑)24毫米左右,

由眼球壁和包在眼球內的

一些組織結構組成,

我就像一個小型的照相機。

(照相機就是仿造我的結構發明的)

晶狀體長得就像一個凸透鏡,

它有會聚光線的功能。

睫狀肌的收縮和放鬆可以調整

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能力;

視網膜就像我們照相機裡的膠捲,

隨時準備接收成像信息。

當我觀察目標時,

左眼的視網膜上有一個物像,

右眼視網膜上也有一個相同的物像。

由於左右眼觀察角度的不同,

雙眼的成像有一定的視差,

當這兩個有視差的物像到了大腦,

經過信息處理後,

就可以融合成一個立體的物像,

這個過程稱為雙眼單視。

大腦的這種信息處理功能,

醫學上稱為融合功能。

正是因為擁有強大的視覺功能,

讓我不但能夠看到一個美麗的世界,

也能讓我感受到三維立體的空間感,

保證了我可以精確定位目標,

並能長時間舒適、快樂地工作。

3D電影的原理

如果眼睛直接觀看3D電影,

銀幕上出現的是兩幅圖像,

這時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重疊圖案。

這時候需要戴上一副特製的眼鏡,

讓大腦覺得它其實在看一個立體場景。

這種「欺騙」效果

是依靠3D眼鏡實現的。

這種眼鏡可以讓雙眼注視分離——

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

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

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

與此同時雙眼集合、會聚,

再通過大腦的融合,

將左右雙眼看到的不同影像重合在一起,

即實現了3D效果。

為啥有人看3D電影會不舒服

為什麼有人看3D電影

因為3D效果的呈現是

讓眼球「欺騙」大腦而產生的。

大家在觀看3D電影時,

相對於日常狀態下,

大腦和雙眼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這增加了眼睛和大腦的負擔。

2小時左右的電影,

持續動用大腦融合功能,

讓雙眼不斷做集合運動,

才能保持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圖像。

融合形成立體圖像,

也才能前面說到的

立體、真實感覺。

眼睛在這個過程中真的很累~

大腦在短時期內處理大量複雜又不斷運動的圖案,

時間長了就容易疲勞,

導致眼痛、酸脹、頭痛甚至復視。

在兒童身上,

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且更加值得引起重視的是,

兒童的眼球還處於發育過程中,

時間長了,眼睛調焦功能容易紊亂。

而對於一些眼睛本身就不太好的人群,

如大角度隱斜、屈光參差、弱視等,

他們在觀看3D影像時,

很難融合成立體影像,

容易出現眼睛集合、發散運動的失衡,

及集合與調節功能的不協調,

從而導致視疲勞等功能性眼病的發生。

上火和症的關係?

看3D電影需注意什麼?

1、發育期兒童不宜觀看。

由於兒童視覺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眼睛調節、集合、大腦融合功能,

都處在逐步完善階段。

長期觀看3D電影,

會影響孩子視功能的發育,

甚至導致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因此不建議頻繁、長時間觀看3D電影,

特別是幼兒園中班以下的孩子。

2、遠視度數較高的人群謹慎觀看。

長時間看3D電影,

眼睛肌肉過度調節容易產生內斜視。

3、注意清潔以防交叉感染。

在使用3D眼鏡觀看3D電影時,

一定要注意眼鏡的清潔和消毒,

以免造成眼部交叉感染,

患上急性結膜炎。

4、近視患者需要觀看3D電影的時候,

在戴框架眼鏡外,

直接戴上3D眼鏡即可。

在這裡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近視人群儘量不要戴隱形眼鏡觀看3D電影,因為戴3D眼鏡本身就較容易引起眼乾等不適症狀,加上配戴隱形眼鏡也容易引起眼乾,「雙層眼乾」的壓力會給眼睛帶來更大的不適。

總結

3D電影固然精彩,但看3D電影時間過長容易導致眼疲勞和眩暈,部分成年人還可能會出現眼睛酸脹疼痛感,同時睫狀肌發生痙攣,引起視力暫時下降。在兒童身上同樣會出現這種情況,時間長了會引起眼睛調焦功能紊亂。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哦。

來源 | 「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上海市眼科醫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地址:上海市康定路380號 / 虹橋路1440號

原標題:《媒體訪談 | 眼球「欺騙」了大腦,3D電影並不適合所有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醫聊」眼球「欺騙」了大腦,3D電影並不適合所有人~
    但是,看完電影之後,我感覺更糟糕了是怎麼回事本打工眼不配看高大上的電影麼今天,來聊聊為什麼有些人看完3D電影之後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個子小,營養跑步會出現的損眼球的構造我叫眼球,我的身高(直徑)24毫米左右,由眼球壁和包在眼球內的
  • 欺騙大腦的視覺解謎獨立遊戲《超閾限空間(Superliminal)》
    《Superliminal》是由卡內基梅隆大學娛樂技術中心(ETC)一個六人的學生團隊Pillow Castle開發的一款視覺解謎獨立遊戲。本作的解密形式非常有創意,在視覺設計上相當出色,遊戲通過對視角、顏色的設計一次次欺騙了玩家的大腦。
  • Apple Pencil 並不適合所有人
    Apple Pencil是一款昂貴的設備,它帶來一些有趣的功能,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你是否應該買一支Apple Pencil?這款時髦的輸入設備帶來了一些令人興奮的新功能。但是,這款昂貴的設備是否物有所值?你是否需要一臺來完善你的iPad體驗?一起來看看吧!
  • 一個人不可能在所有的時間欺騙所有人
    誠實是一種大智慧,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誠實的人。真誠、老實人所共戴,虛偽狡詐必遭唾奔。誠實是一種美麗。因為有了誠實凝聚的可靠和雄厚,方使得所有的品質經得起洗禮,所有的宣言值得人們的信賴。誠實,更是一筆人生的財富,她可拒絕繽紛的誘惑,她可以摒棄心中的那份浮躁,守住自己心靈的那片淨土。
  • 並不適合所有人看的高分電影《誰先愛上他的》
    「一部來自寶島臺灣同性題材的電影, 2018年最大的黑馬電影,在2019年通過奈飛進行了全球首映,豆瓣評分8.6分,同時還是豆瓣2020年5月17日電影日曆中推薦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劇照 摩託騎行就是這樣一部高分電影,而小編所給出的推薦建議是「空閒時選擇觀看」,也就是說如果您在晚上只有看一部電影的時間,這部電影可能不太適合
  • 楚門突破了虛擬世界,但大腦可能正在欺騙你
    不一定,迷霧總會存在,它遮蔽著真相,想知道多少事情,那就要看你能否有能力,撥開所有的迷霧了。《楚門的世界》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於1998年上映,豆瓣評分為9.3分。楚門是該劇的男主角,自出生開始他就活在一個巨大的影棚中,一舉一動都被攝影儀器直播著,全世界人們可透過螢屏觀察楚門的成長曆程,沒有半點隱私可言。
  • 3D人工眼球或在五年內應用,「半生化人」時代不遠了?
    文/東方亦落近日,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的科學家團隊聯合開發出了世界上首個3D人工眼球。這款仿生眼是全球首個可以將人工視網膜製造成半球形狀的技術,外觀上完全仿造人眼的設計,其中大量的納米傳感器可以模仿人眼中的光感受器,達到實時捕捉並傳遞圖像的作用,理論上甚至可以實現超過人眼的高解析度成像。港科大團隊領頭人範志勇表示:「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的話,那麼該技術有可能在5年內落地應用。」
  • 過年電影大片多,新手媽媽有疑惑:寶寶能看3D電影嗎?
    寶寶,特別是三歲左右的寶寶,大腦發育都沒有成熟。而3D電影中畫面都過於逼真,一些驚險刺激的畫面,會對寶寶大腦產生刺激,影響寶寶腦部發育。第二,對寶寶的眼部產生影響。3D電影因其畫面的逼真效果,而吸引人觀看,也使影片更加生動。而電影中驚險刺激的畫面,也在3D效果下,變得更加逼真,要時刻注意寶寶的反應,防止寶寶因看到驚險畫面而受到刺激,出現驚恐或害怕的情緒,防止這些畫面對寶寶的大腦產生刺激。
  • 大腦欺騙我們的5種情況,包括曼德拉效應,你中了幾種?
    不要小看大腦,將人體比喻成機器,大腦就是這個機器的核心,沒了它機器運轉不起來。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極其出色,我們的眼睛在看見事物的第一時間,大腦就接收到了它傳來的信號,迅速識別出事物是什麼。速度用不了一秒鐘,這麼短時間大腦卻經過了複雜信息處理,可見它的強大。
  • 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大腦,你的大腦也會欺騙你?為你細數那些瞬間!
    #大腦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器官,它讓我們每一個人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大腦幾乎控制了我們的身體和思想的一切。然而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的大腦其實一直在偷偷地欺騙你!為了讓大家認清現實,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你的大腦為了欺騙你,都做過哪些事?
  • 鮑毓明髮長文「十問韓某」,認為對方不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
    就在5月1號,許多網友驚奇的發現鮑毓明連發兩帖,並在其中聲稱:你可能在某個時刻欺騙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拋棄了傳統媒體格局,以情感作訴求,這也是許多傳統媒體轉型過程中的亂象。
  • 永夜守護甲雖好,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出
    永夜守護甲雖好,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出 新賽季基本上所有的防具都進行了調整,這些調整的防具都是昔日比較冷門的
  • 美媒:迪士尼如何「欺騙」遊客的大腦,讓排隊時間轉瞬即逝?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8月6日報導,即便是對最有耐心的人來說,排隊等候也可能是一種考驗,但「地球上最快樂的地方」——迪士尼卻能夠讓最長的排隊時間轉瞬即逝。這只需要用到下面三個欺騙大腦的把戲:例如,當你在排隊等著玩「太空山」的時候,一面面牆壁會把遊客隔開,使隊伍排成之字形。這就使你無從得知前面究竟排了多少人,從而抑制了你從看似沒有盡頭的隊伍中退出的衝動。一旦你排上了隊,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師」就會分散你的注意力,以免你去計算排了多長時間。
  • 宮崎駿的電影一如既往的感動,但並不適合小孩子看
    21歲,比之前更喜歡看宮崎駿的電影。之前只看過《哈爾的移動城堡》,我一直不曾相信童話,固然美好,但卻不真實。現在才明白原來一個擁抱都可以讓人充滿勇氣,於是我選擇看這部電影,單純的美好,單純的愛情,不顧一切。
  • 人是怎麼慢慢廢掉的:大腦的自我欺騙
    因為大腦的惰性,仿佛千萬斤的石頭壓著你,讓你無法去努力奮鬥。其實一個人成長起來很難,但是廢掉很簡單。在家待著的時候,獲得了及時感,就是及時的快樂感。就像打王者一樣,你可以看到你的人頭你的經濟一步步的增長。只要你稍微努力一點,就可以得到結果得到成功,這無疑會讓你很快樂。為什麼大家刷抖音一刷就是幾小時呢?
  • 咖啡提神其實是在「欺騙大腦」?喝咖啡有害健康嗎?
    但是這種亢奮的狀態維持不了多久,幾個小時後,原本像臺高速運轉機器的自己就像突然老化了一樣,變得異常疲勞……這不禁讓人產生了疑問:咖啡中的咖啡因,它究竟是在提升人的體力,還是只是預支了人的精力?當人的體力、精力在日常活動中一點點被消耗,人體內就會代謝出腺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和腺苷受體相結合,當結合的量足夠多,大腦就會收到「人體累了,人體需要休息」的信號。而咖啡因之所以能讓我們興奮,是因為它和腺苷有相似的化學結構,咖啡因會和腺苷競爭著與腺苷受體相結合。
  • 任何物體均可虛擬,大腦正在欺騙你
    在夢境中,會發生很多奇異事情,有讓人高興的事情,也可能會讓人極為恐懼,猛然驚醒。當你脫離夢境後,大腦似乎被完全抽空了似的,只保存了零星記憶碎片,哪怕你費盡心思,亦難以回想起完整夢境所發生的事情。相信你一定聽說過這樣的話語「做夢吧,夢境裡什麼都有」、「你發什麼白日夢」等等,這些話語無一不在提醒一個事情:在夢境中,你極有可能獲得與現實相反的東西,甚至可實現你夢寐以求的理想。
  • 你相信大腦有時候會欺騙我們嗎?這7組漫畫會給你答案
    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最普通的行為習慣,它是我們大腦給我們的詭計,小編最近看到一組很有意思的漫畫,說明了大腦也會經常欺騙我們,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再比如看到一個菜餚,當它顏色漂亮、擺盤好看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肯定就很好吃,所以很多人喜歡買漂亮的盤子碟子。再例如:當我們把冷飲放在冷色調的杯子裡我們會覺得很好喝,把食物放在粉紅色盤子裡,我們就會覺得食物很甜。這些都是大腦帶給我們的欺騙,大腦最先記住的是漂亮的顏色,顏色好看我們就覺得食物肯定很美味。
  • 《高等數學》欺騙了所有人,她到底是誰?
    為什麼會有萊布尼茨柯西和泰勒這些聰明絕頂稀奇古怪的人?因為從你看到高等數學的那一天,她就成功的欺騙了你,我,ta——所有的人!如果你還有年少時期的天然叛逆,你拍案而起,大吼一聲,人類這種自以為是的動物總是把自己歸結為高等動物,憑什麼把吃莊稼的可愛小蟲子稱為害蟲?那些無辜的小瓢蟲也不知道你們人類種的就是「莊稼」啊!
  • 家暴男友的好萊塢「花旦」,新片上映,她在電影中的穿搭驚豔眼球
    家暴男友的好萊塢「花旦」,新片上映,她在電影中的穿搭驚豔眼球!好萊塢四小花旦之一,艾瑪·羅伯茨如今發展得也是風生水起好不快哉。還記得當年身高155的艾瑪·羅伯茨被傳出家暴男友伊萬·彼得斯的時候,令無數人驚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