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的模型做了一個又一個,有想過萬代這個公司的歷史嗎?今天來挖掘下萬代模型的「黑歷史」,手裡的模型頓時充滿了歷史感了吧!(笑)
BANDAI的歷史,就像日本玩具發展史的縮影。1950年創業時名為「萬代屋商店」,從小賣店起家,慢慢研發出自己的品牌。1955年,推出了日本史上第一件通過品質認證的合金車玩具,以傲人品質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1955年BANDAI推出日本玩具史上第一件獲得品質認證的合金車玩具。
BANDAI的模型事業開始於1969年。當時日本知名模型廠商「今井科學」因經營危機,將靜岡工廠,以及各種機具、模具與人材讓渡給BANDAI。以此為起點,BANDAI開發出各種軍事與汽車模型。例如比例為1/48的「機甲師團系列」,便以精緻與合理價位,在競爭激烈的軍武模型市場中搶下一席之地。
▼ BANDAI在1970年代推出的1/48機甲師團系列,作功精細,比起後來成為主流的1/35軍武模型更需要高度的技術力。
▼ 1960年代最紅的木偶電視劇《雷鳥神機隊》,今井科學的早期版本(左),以及BANDAI後來復刻的版本(右),不只是換了品牌logo,包括盒面的插畫,以及模具都做了全面的修改。
順道一提,當年之所以選擇在靜岡設立模型工廠,是因為靜岡自古以來便是手工藝重鎮,匯集了擅長木雕的工藝師。早期的模型製作,必須先以木頭雕出原型,之後再翻製成金屬模具,和現在電腦自動設計與加工的技術相比,難度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製作模型,需要技藝精湛的一流木雕師,這也正是靜岡發展為模型工業重鎮的原因。
▼ 1970年代後期,BANDAI取得東映熱門電影「拖卡野郎(トラック野郎)」的版權,推出1/48比例的超華麗彩繪拖車,一推出便熱賣10萬臺以上。後來還開發出全長55公分的超大型1/20版本,一直到現在都還有生產呢。
▼大家熟悉的BANDAI英文商標,其實經過幾個不同年代的變遷,各位老玩家們或許還記得1975到1983年的大字人形標誌,但早期的其它三種標誌你看過嗎?
1970年代是日本特攝片的黃金期,哥斯拉、奧特曼、假面騎士、超級戰隊、金屬英雄等等不斷推陳出新,成為當時最受大小朋友歡迎的熱門節目。BANDAI也在當時推出了許多相關的模型,讓特攝迷們第一時間就能親手製作完成自己喜歡的角色人物。
▼ 1970年代的THE特攝COLLECTION系列,推出包括哥斯拉、奧特曼及各種造型誇張又有趣的外星怪獸。
▼ 1970年代的假面騎士模型,每個假面騎士都有一臺摩託車,在當時可是最拉風的交通工具呢!~
▼ 1970年代特攝英雄模型,你認得出幾個呢?上方為彩虹化身俠、右下為忍者捕手、左下則是超級戰隊的始祖:秘密戰隊~
▼ 1983年的宇宙刑事夏利邦,BANDAI初次研發出模型電鍍技術,賦於塑膠模型金屬一般的閃亮光澤,對於當時的小朋友來說,簡直是夢幻成真啊。
1980年代,漫畫與動畫產業快速發展,逐漸取代了1970年代的特攝片,各種大受歡迎的卡通人物開始引領時代潮流,例如《怪博士與機器娃娃》、《七龍珠》、《筋肉人》、《北鬥神拳》、《聖鬥士》等等,相信都是許多人童年的共同回憶,而在BANDAI的努力之下,這些角色紛紛化為模型出現在我們的書桌上。
▼鳥山明老師的成名作《阿拉蕾》,肥肥短短的造型,開啟了後來的SD風潮。
▼ 1987年推出的七龍珠人物模型,和《怪博士與機器娃娃》一樣是肥短身材。值得一提的是,這組模型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多色成形技術,只要組裝起來就有很高的完成度。
▼同樣採用多色成形技術的《灌籃高手》人物模型,而且每個角色的眼睛還幫你預先上色好了,相當的貼心。
▼《聖鬥士星矢》人物模型。為了表現聖鬥士的金屬鎧甲,每一件聖衣都採用電鍍,璀燦魅力,令人閃得眼睛睜不開。鎧甲除了可以穿在身上,同時還可以變型成星座型態,相當有趣。
▼最受歡迎的聖衣,當然就是黃道十二宮的黃金聖鬥士,每一件都像黃金一般耀眼迷人,可以說是當時模型電鍍技術的最高峰之作。
1980年代同時也是機器人動畫的黃金年代。從1980年開始,BANDAI推出了BESTCOLLECTION最佳機體系列,將當時最受歡迎的機器人與戰艦模型化,包括宇宙戰艦、鐵人28號、無敵鐵金剛、宇宙大帝、六神合體、黑豹戰士、百獸王、黃金戰士等等,全部做成尺寸大小一致的模型,小盒的大約13公分,大盒的大約18公分,差不多就是後來高達1/144和1/100的尺寸。
▼ BEST COLLECTION最佳機體系列,將許多經典機器人動畫的角色立體化,2008年曾經再販,照片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再販模型,已經換成了新一代英文字母logo。
最佳機體系列同時也推出了許多戰隊機器人的角色,不但具有相當程度的可動性,同時也可變形合體,以當時的模型技術來說,算是相當不容易。
▼ 1980年代對模型界來說,還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也就是史稱「鋼普拉大爆發」的高達模型熱潮。這波熱潮不但讓BANDAI的模型事業有了爆發性的成長,同時也促成了機器人模型的大量問世。例如後來的聖戰士、重戰機、戰鬥裝甲、蒼之流星、超時空要塞、銀河飄流等等,都推出了從主角機、量產機、到反派大魔王機等一應俱全的系列模型。
▼《聖鬥士丹拜因》系列,類似甲蟲的生物造型設計非常突出,這是日本機器人動畫史上第一部融入奇幻風格的作品。
▼《重戰機》系列,這是機械設定大師永野護首次獨挑大梁的作品,機械內構外露的設計、纖細而獨特的線條,為後來的《五星物語》打下了成功的基礎。
▼承續了高達寫實路線的《機甲戰記威龍》,三機一體的小隊編制、聯邦與帝國的對抗,處處可以看見高達的影子。主角機威龍一號採用了多色成形技術。
以上的萬代出過的模型,做過甚至看到過的都少。
BANDAI堅持所有模型產品都在靜岡工廠製造,絕不假他人之手進行代工,除了確保技術不外流之外,也維持made in Japan的最高品質。
再來看看如今鋼普拉生產車間的現狀吧
▼ 俯瞰整個工廠。
▼ 走廊上放著完全重現的工廠模型。
▼ 這就是傳說中的多色射出成型機,外型配色是以「機動戰士gaogao大」的母艦「白色基地」的配色設計。多色射出成型機每臺20 秒可生產一片零件,工廠中一共有17 臺,算下來每天可生產7萬3千片左右的零件。
▼ 走廊上展示了模具的製作過程。模具是生產鋼普拉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需要精巧的控制樹脂的流動,需要多年的經驗累積。BANDAI 持續的招募高中畢業生,培養他們成為新一代的模具師傅。
▼ 曾經實際使用過的RX-78-2 模具,所有的模具都收藏在工廠的地底下。每一塊模具的平均重量是150公斤,比較大塊的約200公斤。
▼ 出現了!「BANDAI HOBBY CENTER」中的自動搬運機器人!~ 一共有扎古綠、夏亞專用紅兩種配色。
▼ 自動搬運機器人負責幫忙搬運原料,以及完成品。
▼ 機器人的側面寫著「各位!擋住通路會有危險!」(諸君! 危險なので通路をさえぎらないでいただきたい!),由於對手是吉翁的王牌駕駛夏亞,打不過還躲不過嗎?
▼ 工廠的旁邊就是倉庫,全部7500 個綠色的收納箱,藉由全自動化機器人搬運,並利用條碼來管理。收納箱綠色配色的原因是因為「在高達的世界中,量產型採用綠色配色」在此徹底的展現
工作的員工當然要廁所,去看看
▼ 就連廁所的門都是「白色基地」式樣!採用了感應功能,進/出門會自動開啟。
▼ 而馬桶使用的是高達經典的黃、藍、紅、白配色,各位喜愛的話就自己家裡刷一個吧。
完工
本文合併萃取了《潛入報導鋼彈靜岡工廠「BANDAI HOBBY CENTER」》和《歡迎光臨,BANDAI模型夢工廠〜 萬代模型歷史大回顧!!!》兩文。
轉載自 玩具人 作者:餓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