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都在遊山玩水不工作,他的錢哪兒來的?誰看完不嫉妒他?

2020-12-18 叮噹貓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可謂是無人知曉,隨便找個人就能說出幾句他的詩來,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尊為詩仙。「且樂生前一杯酒,身後何須千載?」正如這首詩所寫,縱觀李白一生,始終寄情於山水之間,踏遍山河,交遊天下豪傑。

李白酷愛旅遊,喝酒,很會享受生活,無論走到哪裡,都揮霍無度。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他沒有做過任何生意,也沒有認識過任何行業,卻總是「千金散盡還復來」,他每天都遊山玩水,寫詩喝酒,交朋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職業。那他喝酒的錢是從哪裡來的?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李白揮霍的那些錢,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神龍元年,李白五歲,發蒙讀書始於年號,《上安州裴長史書》記載李白五歲誦六甲,《六甲》可理解為唐朝初學讀經的教材。從中可以看出李白至少生活在一個條件較好的家庭裡。因此才讓李白養成了不拘小節,豪爽大度的性格,他才有錢,有氣魄到處遊蕩。

除家中有錢外,李白可以四處走動,「無事可做」也不缺食物和飲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娶了一個有錢的妻子。李白一生有四次婚變,第一次婚變對其財務狀況影響最大。在許氏的後面是一個龐大而富足的許氏家族,是一個富有而有尊嚴的家族。因此李白自然而然地在遊山玩水之路上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並且李白週遊天下,朋友自然也滿天下,聲名越來越大,一首詩難求,許多人想請不來。李白出了名以後,基本不用花錢,自有人替他花錢。當時的皇帝們都很樂意與之交情,何況其他人呢,李白到過別人的地盤,吃過飯等等,本地人總不會讓李白自掏腰包吧。

這說明在李白的一生中,或者是有家族的支持,或者是有朋友的幫助,或者是有皇帝的賞賜,除了極少數的情況,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缺錢的。在一位詩人看來,衣食無憂的背景卻讓他可以放飛心靈,享受生活,從而創造出無數令人難以置信的名篇佳句。

相關焦點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卻能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的
    今天,網上冒出來了這樣一條熱搜#李白的錢哪來的#。眾所周知李白的兩大愛好——喝酒和旅遊。李白18歲辭別父母,雲遊天下,在24歲之前走遍了四川。25歲後,李白從水路乘船遠行,他用27年漂泊四方,登了80多座山,跨了18個省,可謂是名符其實的「驢友」。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但他的財富來自何方?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但他的財富來自何方?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李白在生活中放蕩不羈、愛自由,確實當過官,但最後還是選擇辭官,因為他看不見朝堂上的黑暗,所以才選擇了辭官。而根據正史記載,李白一生遊山玩水,縱觀華夏大地,卻發現古代交通並不發達,要一輩子遊山玩水,就要花很多錢,李白只是一個詩人,即使曾經當過官,但俸祿肯定不會那麼多,總是選擇遊山玩水,這也代表他沒有正式的職業,那錢究竟從何而來?
  • 李白沒有正式工作,卻整日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錢能這麼瀟灑?
    李白曾說: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一提到唐詩,人們可能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李白。而作為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也是風高傲骨,性格比較灑脫。可是縱覽李白一生,搭既會發現這是一個瀟灑到居無定所的男人,即便是生前娶了4位妻子,但是都沒能夠穩定下來。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經濟來源從哪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李白的一生,似乎也跟這句詩一樣,一直在「千金散盡」,似乎總也花不完。可是這位同志總共沒上過幾個月班,其他時間都在遊山玩水,難道還真指望錢自己「還復來」嗎?
  • 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一輩子沒上班,卻為何有錢能遊山玩水?
    這就讓人們好奇了,他一輩子基本沒幹啥正經工作,哪來這麼多錢去支撐他這種說走就走的生活方式呢?你說李白沒錢吧,他動不動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說他有錢吧,他喝點酒還要典當:「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 李白是個無業游民,還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經費大手大腳花呢?
    陳生常聽人調侃蘇軾,說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那麼你可知這大詩仙李白,一生中也是做著兩件事——不是在雲遊,就是在雲遊的路上。他遊過的地方,絲毫不比當年的徐霞客少,但是別人都是窮遊,但李白不是,他不帶個幾十萬塊錢出來,那就不叫遊玩,那會讓他覺得遺憾。
  • 李白沒有正式工作,卻可以擁著美妾遊遍全國,他的旅費哪裡來的?
    提到詩人,多數人第一個都會想到李白,除了詩詞外,這傢伙給我們的印象還有什麼呢?就是他一生都在到處遊山玩水。這有他自己的詩文為證:「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還給我們另外一個印象:他花錢如流水。
  • 大詩人李白常常一擲千金,他哪來的那麼多錢?要從五方面分析
    導言唐代大詩人李白一生狂蕩不羈,喜歡遊山玩水,可以說祖國的大好河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我們而今常談到詩和遠方,也說詩和遠方很貴,因為理想需要現實做支撐,最起碼外出看風景是需要路費的。李白遊玩時的手杖都是名貴綠玉做成,而且他也很慷慨,對於遇到的驢友會拿出錢財來接濟。那麼,李白哪來的那麼多盤纏?老爹不差錢「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夠不怕」,這句話後來被改成「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 李彥宏說他有一生都花不完的錢 他為什麼這麼說
    科技到老有錢這不是什麼秘密,但並非在任何場合都可以隨意任性。比如最近有報導稱百度李彥宏在公開表示:我有一生都花不完的錢,沒必要為錢做很多事!這句話聽上去就是這麼豪橫,但是如果不結合前後的語言環境,單獨片面的理解則有些斷章取義了。
  • 散千金的李白,職場三年,到處遊山玩水,錢從哪來的?
    成家後的李白,想要立業。那會他要想進入職場,用今天的話說,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通過官網投簡歷,要麼通過內薦。現實的我們找工作,大多數人會選擇投簡歷,因為內薦的前提是這公司你最起碼要有個熟人。李白就是個不走尋常路的人,人家也沒有熟人,就覺得某個人能攀上關係,就直接找這個人去了,說,我想去你們公司上班,我是個人才,你給我推薦一下。
  • 壹點音頻|李白的錢哪來的:一生漫遊寄情名山大川、溝壑林泉
    「李白的錢哪兒來的」,上了熱搜!說實話,李白二十四歲離開家鄉,一生漫遊四方,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黃河上下,走了數不清的地方,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坎坷,最後在安徽當塗去世。這樣的漫遊生活,需要較雄厚的經濟基礎,而李白一輩子不過一介布衣,從未做過官,沒有官俸收入,他又是個出手慷慨大方的人。在他看來,「黃金逐手快意盡」,「千金散盡還復來」。他自稱,在揚州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餘萬」,我們禁不住要問,支撐李白漫遊天下的經濟基礎到底是什麼?李白的經濟收入從哪兒來?他到底有多少錢呢?
  • 大唐詩仙李白,為什麼這麼有錢?杭州博物館為他辦了一場展覽,免費...
    最近,唐代詩人李白上了一次熱搜,話題熱度持續不減,目前已經收穫9.6億閱讀,8.5萬評論。無數網友帶著嫉妒羨慕發出一擊靈魂拷問:不用工作的他,究竟是如何做到整天遊山玩水的?李白的錢哪來的?知乎上有人說,李白的一句詩就能回答這個問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你品,細細品,尋常人家的孩子能知道白玉盤是個啥嗎?充其量只能「呼作蘿蔔片」。瀟灑風流的富家子,一生走遍大江南北,李白的朋友圈陣容也是相當豪華。
  • 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哪來的錢喝酒談戀愛?
    李白的生活狀態讓人羨慕不已 不用工作,就滿足了生活愛好 李白用一生完美詮釋了 一個驢(土)友(豪)的自我修養 這麼多地方,這可都是錢啊
  • 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知道李白身家後,網友:站著說話不腰疼
    李白詩歌中,最傲氣的一句詩,也是人們最不服氣的一句詩,出現在《將進酒》中:」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於是有人就會疑問,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哪裡來?他怎麼就那麼肯定自己散盡千金,能夠還復來?對此,有以下幾種解釋:1、郭沫若曾經說過,李白的爹是個超級大財主,李白的兄長,弟弟,一個在九江做生意,一個在三峽做生意,李白自己也在詩中表示」兄九江、弟三峽「。由此可見,李白是個富二代。
  • 同是好友,他為何對李白見危不救,卻給杜甫雪中送炭?
    李白下獄之後,他想向老朋友高適求救。然而,「高適對李白之厄難,似無所幫助。」759年,仕途失意和國家動蕩的打擊,讓杜甫選擇遠離官場,帶著全家來到成都,生活困窘,吃了上頓沒下頓。此時,高適也來到四川,官居彭州刺史。高適經常派人給杜甫送糧油和錢。同樣是好友,高適為什麼對李白不理不睬、對杜甫雪中送炭呢?
  • 浪漫豪放的詩人李白,一生明媒正娶四位妻子,他的後代過得如何?
    根本原因就是知己太少,沒得其他人來聽,所以遇到知己,大醉一場,想把一肚子的心裡話說出來,讓朋友好好聽聽。李白生於公元701年,雖然他的詩當中都是豪放派的風格,但是他的人生可並不順利,甚至可謂坎坷。一輩子沒有大官,沒有實現他的「帝王師」之夢想。 那麼李白的感情生涯如何呢?
  • 「詩仙」李白,一生娶了四位妻子,那他又有多少個孩子呢?
    李榮浩的李白相信大家都聽過了,如果能重來,你想試試誰的人生呢?李白是我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文人,他的詩詞也是每個人小時候必讀必背的語文任務。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由於他天性愛遊山玩水,而且打心底裡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所以他遊遍了祖國的南北神州大地。在遊玩之餘,他也不忘用筆墨記錄這大好河山,將所見所想所聞,一一寫進了詩詞中。他的詩豪邁奔放的同時,又清新飄逸。因為長期沉浸在自然美景中,所以詩詞中蘊含大量奇妙的想像,意境耐人尋味、用詞輕巧。這也是「詩仙」的由來。
  • 唐詩三大巨星:李白、杜甫、白居易,誰一生最順遂?難道是他?
    唐朝詩壇三大耀眼巨星:李白、杜甫、白居易,他們誰一生之中最順風順水?先看年齡最長的李白。李白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祿,可又恃才傲物,不受皇帝待見,落泊江湖,鬱鬱而終。杜甫呢?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呀。都說近親結婚容易生小痴呆,哎,可這個白居易呀,從小就聰明過人。2 天才兒童據說白居易六七個月時,就認得屏風上的字。他不會說話,但提到哪個字,他便指到哪個字。大家都驚呆了:小天才啊。
  • 一生遊山玩水的李白,是如何寫男女相思的?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兒女情長的事情很少,但事實上,正是李白一生都在路上,定居在某一個地方的時間特別少,不是在離別,就是在準備離別,所以寫了很多的離別詩、贈別詩,當然,有離別,就必然有相思,因而,李白也寫了不少相思的詩歌。今天一起欣賞一首描寫少婦思念遠行丈夫的詩歌,非常具有代表性,值得慢慢品味。
  • 李白為什麼不參加科考?他的才華有多高?一生的最愛是什麼?
    一提起李白,世人無不赫赫稱讚,他被稱為「中國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稱。杜甫稱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晚唐詩人杜荀鶴稱李白為「千古一詩人」。 當然,對於這樣一位大詩人,如果只用一句話來形容李白就是:詩文路上輝煌,官場仕途失意。他有這麼幾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