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 ——晉·楊泉《物理論》
在公元2011年3月11日,對於日本人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忘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了9級大地震並引發了海嘯。這是地震歷史記錄上排名第五的大地震。地震和海嘯本已對日本東北部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所有人都沒想到更嚴重的事故還在後面——位於日本東北部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了核洩漏。
在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之前,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洩漏是車諾比事故。車諾比核電站造成的事故使該地區成為了生命禁區,其核輻射將維持千年。位於日本的福島也是一個發生核洩漏的地區,它也將成為另一個生命禁區。和車諾比核電站一樣,福島的民眾全部都緊急撤離,但是動物沒有。車諾比將所有的動物全都射殺了,那麼福島又是怎麼做的呢?
在日本福島縣拉起了一道警戒線,所有穿越此線的動物也都將被擊斃。聽起來似乎比車諾比稍顯溫和,但實際上這些動物在茫然不知情中承受了人類核電站事故造成的輻射,動物們不僅壽命不長,繁衍出的後代也發生了變異,雙頭蛇雙頭龜這些在任何地方都不應該看見的變異動物,在福島也被發現了。曾經作為主人們掌上明珠的寵物們也全被拋棄。不論是被逼無奈或者事發突然,人類尚且有醫療救治,動物們只能待在充滿核輻射的福島慢慢等待死亡的到來。
動物明明沒有做錯什麼,承受了地震海嘯,卻還要承受人類製造出的輻射,一旦想要離開福島則會被無情擊殺。誠然,擊殺被輻射的動物是最簡單安全的方法,但這樣的方法還是讓人心生不忍。一位55歲的日本老人,不顧家人與政府的反對,穿越警戒線,住進了輻射區。他是誰?他為什麼住進輻射區?
這位55歲的老人名叫松村菅直人,曾經是一名獸醫。醫者,仁愛之士。作為一名獸醫的松村菅直人,不忍心這些動物承受輻射之苦,不忍心動物們流離失所,不忍心動物們受病痛折磨。他住在高危的輻射區內,餵養輻射區內的動物們,照顧這些動物們的身體,發現動物受了傷生了病就及時的醫治這些動物。在人人都想要逃離的福島,他是唯一的逆行者。不為其他,單單為了承受無妄之災的動物們。
他給本來怕人的小鹿餵奶,帶曾經被圈養的牛兒吃草,坐在人去樓空的房前餵養曾經是主人們掌上明珠的寵物狗。或許動物們也能明白誰在善待它們,輻射區內的動物們對松村菅直人都很親近。曾經被人說是一時衝昏頭腦的松村菅直人在輻射區內一住就是六年。
這六年,核輻射時時刻刻威脅著他,他的身體一直在不停的衰敗,本來身體健康的他越來越瘦弱,頭髮越來越白,終於有一天,人們發現了他的屍體,在他死亡時,懷裡還抱著一隻小狗。
或許,在自然災害面前,人與動物一樣是渺小的。在不可抗拒的核洩漏面前,人與動物一樣是受害的。面對核洩漏這樣的重大事故,大多數人類的做法對動物來說是無情的,但也有松村菅直人這樣心懷仁愛的人,去彌補核輻射對動物的傷害,去治癒被傷害動物的身心。我們不知道松村菅直人在人生最後的六年裡,獨自一人待在輻射區,面對與自己接觸的只有不能人言的動物,他是否會感到孤獨,是否後悔過自己的選擇。但我們可以知道,他從未離開過動物們。
在他臨終時,他餵養的小狗仍然蜷縮在他漸漸失去體溫的懷裡,他使本應恐懼人類的野生動物也對他釋放友好。也許在我們旁觀者看來是錯誤的選擇,對他而言,拯救了一些動物的生命,未嘗不是一種快樂。在他選擇踏入福島這片生命禁區開始,也許他就做好了即將死亡的準備,但他沒有恐懼,而是坦然地接受了現實,選擇了一條從沒有人走過的道路,回到了承受無妄之災的動物面前。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作為一名獸醫的松村菅直人,做到了面對動物問心無愧。天災無情人有情,核洩漏是誰也不願意發生的事情,兩次大型核洩漏事故足以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應從中吸取教訓,合理利用核能,避免悲劇的發生。參考資料:晉·楊泉《物理論》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