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盛行的拉麵文化起源於哪?一家日本人開的中華料理店

2021-01-10 旅行中的兔子

旅遊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大經濟支柱,國內的各色旅遊景點,不管是大自然形成的自然風景,又或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名勝古蹟,又或是現代人建造的驚險建築等等,都成為了遊客們選擇的對象。這其中就有一波人不是為了看景去旅遊的,他們是為了各地的沒事去旅遊的,吃美食是第一位的,其他的看風景,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是其次。

隨著出國旅遊在國內的興起,這群吃貨們也把目光轉向了國外。雖然說論美食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但是對於吃貨來說只要是自己以前沒吃過的,都值得去嘗試的。在眾多的國家中,日本是受到很多吃貨追捧的一個旅遊目的地。因為日本的文化都是源自中國,雖然文化傳到日本之後,就被日本本土化了。但是就是這份本土化才是吃貨們的所追求的。就像是豆腐,中國南北都吃豆腐,但是南北的做法各不一樣,光光豆腐所能做出的美味都不知道多少。豆腐傳到了日本,就給變種成雞蛋豆腐,魚豆腐等等。這些不一樣的味道就是旅遊吃貨們到處旅遊所追求的。

到了日本你最想吃什麼?新鮮的三文魚刺身、小而精緻的壽司……這些都是你對日本料理的第一印象。但是這些卻不是日本人常吃的東西。你最應該嘗試的就是日本人常吃的國民美食,只有國民美食才會被做出不同的滋味。日本人常吃的這種國民美食就是——拉麵。

說道拉麵,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火影忍者》中,漩渦鳴人最愛吃的一樂拉麵。在現實生活中,日本人對拉麵的熱情可一點都不比漩渦鳴人少。據說日本最多的餐館就是拉麵館,全日本差不多有80000家餐廳會出售各種拉麵。當你飢餓的時候,很容易在街頭巷尾找打拉麵館,店內的客人們都不斷的發出吃麵的吸允聲,用這種聲音來稱讚廚師的手藝。

但是你知道嗎,日本拉麵雖然叫拉麵,但是卻不是用手拉出來的,而是用刀或者是壓面機做出來的。日式拉麵分為四種:乾麵、生面、方便麵、蕎麥麵。

乾麵多是細面,水分含量少,相當於我們的掛麵,製作出來後經過乾燥處理,這樣可以保存的時間長一些。

生面就是粗面,使用壓面機做出來後,不經過加熱和乾燥處理,會讓面Q彈,但是不易保存,一般都是現做現吃或者是今天做明天用。

方便麵,這個不說了,就是油炸的麵條。

蕎面面是最細的麵條,使用蕎麥麵粉來做的,

還有就是日式拉麵最重要的湯底,在日本每家拉麵館中湯底才是拉麵的靈魂,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熬製湯底的秘方,每一鍋好的湯底都是經過2-3天的時間,用上各種真材實料熬煮出來的。

日本拉麵的湯底可以分為三種:用雞架骨熬製的雞骨湯,湯的顏色澄澈清爽,入口卻是有著濃濃的香味;用豬骨熬製的豚骨湯,經過長時間熬製使得湯色呈現奶白色,讓人看著就有食慾;用魚乾和貝類熬製成海鮮湯,完美地呈現了海鮮的鮮味。

至於配菜則是根據每家拉麵館的廚師自己搭配的,通常會用的泡菜包括:半個溏心蛋、叉燒、魚餅、木耳絲、海苔、筍乾、玉米、豆芽、蔬菜、蔥花、豬板油、白芝麻等等。

日本的拉麵是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在民間興起的,那個時候在日本的橫濱形成了一個中華街。在1900年的時候,有中國的小販就在中華街販賣湯麵了。後來在1910年被一個叫尾崎貫一的日本人將這種湯麵帶到了東京,開設了一家名為「來來軒」的中華料理食堂,這就是日本拉麵的始祖了。但是這個時候的拉麵還沒有成為現在這種日本國民美食。

拉麵真正在全日本流行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管制日本時期。那個時候美國負責日本的食品供應,運送到日本的糧食以麵粉最為便宜,所以拉麵這種能夠將麵粉變成美味同時又不貴的食物,迅速的在全日本流傳開來,成為了國民美食。而後日本的拉麵館便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布全日本,並且根據日本的飲食習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拉麵文化。

相關焦點

  • 拉麵史上的華人系列鹽味拉麵始祖陳南養與日本最早拉麵店
    鹽味拉麵是日本四大拉麵之一,發祥於函館,也稱「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始於1882年,廣東人陳南養開設的餐廳「養和軒」。1882年,陳南養從英國領事館辭職,開了一家名叫「養和軒」的西洋料理餐廳,到1884年,該店不僅經營西洋料理,還供應中華料理,其中就有麵條。
  • 拉麵何以成為日本國民料理
    1950-1970 年代:不行不吃 記得初次到日本旅行時,我進了一家路邊拉麵店,發現拉麵店裡竟提供面+飯的「雙主食套餐」,相當奇怪。好奇心並沒有強到驅使我去找答案,而是直到今時今日我讀了這本書才直到,原來這種做法是來自日本 1950-1960 年代的中式餐館。
  • 日本料理-世界上最好吃的拉麵,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日本料理-世界上最好吃的拉麵,真的有那麼好吃嗎?今天咱們來說下日本的一種美食,那就是拉麵,拉麵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吧。小編知道拉麵這個詞還是小時候從日本動漫看到的,當時看的時候,就感覺拉麵應該很好吃。追溯拉麵在日本的歷史,時光要倒流至百餘年前。
  • 日本人的中華料理秘術,什麼水平?
    中華料理指按日本口味改編的中式菜,中國料理才是「正宗」的中餐。現在回想下你在日本吃到的中華料理,你想起的是那一言難盡的擔擔麵,還是那熟悉又陌生的「中華拉麵」,又或是讓你吃了一口就難以忘懷的韭菜炒豬肝。日本的師傅們到底使用了怎麼烹飪「秘術」,能使得我們每一口都是沒有嘗試過的「船新」中餐呢?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拉麵:美食裡的文化與修煉
    在此基礎上,橫濱劃出一片中華街作為「清人居留地」,因明治時代的日本人習慣稱中國人為「南京人」,故中華街又名「南京町」或「南京街」。中國人在哪,中國麵食便在哪,很快南京街上湧現出了很多小飯館,因為規模小,店中賣得少有大菜,更多的是平民化的麵食,於是與日本傳統切面不同的拉麵漸漸在橫濱流傳來開。
  • 你吃過日本的拉麵嗎?
    拉麵就是日本食物的靈魂!日本各地都有拉麵料理,而且隨著地區不同而呈現出無窮無盡的變化。北方的札幌有佐奶油片味的味噌拉麵,南方的鹿兒島有雞骨和沙丁魚高湯的豚骨豬肉拉麵。拉麵起源於中國雖然關於拉麵從中國傳播到日本的說法不一,但是一般公認的說法是1910年,橫濱的一家中華餐廳開始供應名為拉麵的料理。中華風的小麥麵條搭配肉類或魚底高湯迅速風靡起來。儘管蕎麥和烏龍麵早已在日本料理中確立了自身的地位,湯麵也不是什麼新奇食品,但是真正造成顛覆性變革的是鹼水。
  • 日本飲食文化——日本料理
    這種懂得感恩的日本飲食文化和對生活滿懷尊重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說到日本飲食,日料是不可迴避的話題,日本料理即「和食」。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餚。日本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日本料理是順應自然的本真食物,「不時不食」,說的就是不到恰到好處的季節,就不該違背本真去吃這類食物。
  • 【中國新聞網】日本僑胞「眾籌」推廣蘭州拉麵:將鄉愁帶回東京
    中新社蘭州3月9日電題:日本僑胞「眾籌」推廣蘭州拉麵:將鄉愁帶回東京  中新社記者南如卓瑪  連日來,日本僑領王昕和妻子川崎浩子走訪了蘭州多家牛肉麵店和產業基地,向多個牛肉麵行業內的人「取經」,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正宗牛肉麵帶回東京。
  • 日本連鎖拉麵店排行榜,前11名你都吃過嗎?
    黃底黑字的招牌+紅色的櫃檯座位,如果門口沒有排隊的人,很容易以為是一家五金店。更昭和熱血的,是這家店的分量。基本款拉麵+野菜,只要 730 日幣。野菜會堆成小山,叉燒厚實得很有誠意。如果需要,還可以加更多更多。這種不講究精緻擺盤、非常 local、吃飽為主的拉麵,甚至在日本形成了一個體系,「二郎系拉麵」。
  • 探店| 打卡日本三大中華街,有什麼美食店你不該錯過!
    中華街的中華美食,既保持者各自菜系的原汁原味,又融入了日本的飲食特色,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使料理煥發出新生魅力。今天就和仙貝一起探訪日本三大中華街,品味其中的絕品美食!橫濱中華街神奈川縣橫濱市邊界約500m的四方區域坐落著超過600家店鋪,是日本最大規模的中華街。
  • 為何源於中國的日本拉麵,被外國人讚不絕口?看完就明白了
    做為一名吃貨的我,還是正兒八經的日本動漫迷。所以,每次在看日本動漫的時候,不管是《中華小當家》裡的中國傳統料理,還是哆啦A夢最為喜愛的銅鑼燒,無不令我吞口水,但是,最令我念念不忘的還是《火影忍者》中,鳴人最為喜愛的拉麵,看著那碗熱氣騰騰。美味可口的拉麵,是多麼的誘人。
  • 拉麵店老闆花費數十萬,從日本進口拉麵機器,只為讓顧客吃到它
    由於日本料理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中國餐館的老闆就開起了日料店,有的日料店比較高大上比如日本刺身店,甚至廚師都是從日本聘請過來的,那算是國內最正宗的日本料理了,當然成本也是相當的高昂。也有一些日料店投資就沒這麼多了,比如說壽司店和日本拉麵店,幾萬塊錢就能開店了。
  • 《開羅拉麵店》評測:專注美食料理的模擬經營 打造完美拉麵店吧
    《開羅拉麵店》是由開羅遊戲推出的一款經營拉麵店的模擬經營遊戲,在本作中玩家扮演一位拉麵店的老闆,不僅要經營店鋪,還要根據現實情況開發符合客人口味的新品種,最終成為第一拉麵店。建築玩法《開羅拉麵店》的建築包含廚房建築和前廳建築,部分設施之間有」相性」設定,熟悉開羅遊戲的朋友不會陌生。廚房設備的升級會使提升工作效率,讓生產拉麵速度更快;前廳建築會提升客人滿意度,合理擺放即可賺大錢。員工和客人系統員工同樣分為廚房和前廳,對應的數值是烹飪和接待,而速度屬性是員工必須具備的,不然到打烊時門外還會排著大隊的客人。
  • 日本的中華料理是怎麼傳入日本的?都有哪些好吃的東西?
    和國內有很多日本料理店一樣,在日本也有數不清的中華料理店,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麻婆豆腐和青椒肉絲,幾乎成了中華料理的招牌,當然也逐漸演變出了一些只有在中國的日本料理店和日本的中華料理店裡才見得到的菜色,比如杏仁豆腐,那麼中華料理在日本到底是怎麼發展的呢?
  • 日本人喝酒後最想吃的料理,拉麵的寶座被奪走了!
    拉麵!!如果要問這個,我會毫不猶豫秒答「拉麵」兩個字,又或者因為半夜的日本最容易吃到拉麵這種東西,再加上喝酒完總會莫名想喝熱湯,所以拉麵就默默成了大家喝酒完後的定番料理。沒想到最新調查發現還有超越拉麵的酒後料理!?在年底這種不可避免喝酒場面的季節,比如年會!「ホットペッパーグルメ外食総研」就對日本人的外食習慣做了調查,請2072名男女選出「喝酒後最想吃的料理」結果竟然出現超越定番拉麵的冠軍!?
  • 日本拉麵為什麼是拉~面 是時候告訴你真相了!
    只是因為是我大中華料理傳入霓虹發揚光大就因此音譯的嗎?事實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在日本,拉麵被叫做ラーメン的時間可能還不到100年。雖然,這道美食從我國傳入日本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88年的室町時代,但直到明治時期,這道面類料理才在日本普及開來。
  • 中華小當家 | 在中華料理店裡打工的日子
    》作為一部日本產出的動漫,裡面無數中華美食讓人讚嘆會「發光」,那中華料理店在日本是什麼樣的呢?中國飲食文化流傳到日本後,經過數百年不斷地融合與發展,逐步壯大並被日本國民所認可。如今中華料理在日本取得長足發展,店鋪遍布日本大街小巷。
  • 中華小當家|在中華料理店裡打工的日子
    《中華小當家》作為一部日本產出的動漫,裡面無數中華美食讓人讚嘆會「發光」,那中華料理店在日本是什麼樣的呢?中國飲食文化流傳到日本後,經過數百年不斷地融合與發展,逐步壯大並被日本國民所認可。如今中華料理在日本取得長足發展,店鋪遍布日本大街小巷。
  • 你吃過堆成山的日式拉麵嗎?
    △日本二郎拉麵這幾年,日本拉麵屆一股新奇之風盛行,這就不得不說到二郎拉麵。金黃略粗的拉麵、大塊叉燒、大量的豆芽和捲心菜堆積成小山,是二郎拉麵的最大特點。△二郎拉麵店前排隊的人們二郎拉麵起源於日本三田的拉麵二郎,店裡的徒弟學成後慢慢自己出去開店,就形成了二郎系,但和本店都會稍有區別。
  • 日本人也愛吃擔擔麵?深受島國喜歡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飲食文化很早就受到中國的影響,日本的街頭小巷,形形色色的中華料理店種類繁多。中國輸出的美食有「餃子」、「炒飯」、「麻婆豆腐」,經過當地的改良,受到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喜愛。日本對於炒飯沒有細緻的分類,統稱為炒飯。除了在中華料理店可以吃到,也是一種常見的家庭的料理。麻婆豆腐 マーボー豆腐(とうふ)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麻婆豆腐的做法,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