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大經濟支柱,國內的各色旅遊景點,不管是大自然形成的自然風景,又或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名勝古蹟,又或是現代人建造的驚險建築等等,都成為了遊客們選擇的對象。這其中就有一波人不是為了看景去旅遊的,他們是為了各地的沒事去旅遊的,吃美食是第一位的,其他的看風景,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是其次。
隨著出國旅遊在國內的興起,這群吃貨們也把目光轉向了國外。雖然說論美食中國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但是對於吃貨來說只要是自己以前沒吃過的,都值得去嘗試的。在眾多的國家中,日本是受到很多吃貨追捧的一個旅遊目的地。因為日本的文化都是源自中國,雖然文化傳到日本之後,就被日本本土化了。但是就是這份本土化才是吃貨們的所追求的。就像是豆腐,中國南北都吃豆腐,但是南北的做法各不一樣,光光豆腐所能做出的美味都不知道多少。豆腐傳到了日本,就給變種成雞蛋豆腐,魚豆腐等等。這些不一樣的味道就是旅遊吃貨們到處旅遊所追求的。
到了日本你最想吃什麼?新鮮的三文魚刺身、小而精緻的壽司……這些都是你對日本料理的第一印象。但是這些卻不是日本人常吃的東西。你最應該嘗試的就是日本人常吃的國民美食,只有國民美食才會被做出不同的滋味。日本人常吃的這種國民美食就是——拉麵。
說道拉麵,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火影忍者》中,漩渦鳴人最愛吃的一樂拉麵。在現實生活中,日本人對拉麵的熱情可一點都不比漩渦鳴人少。據說日本最多的餐館就是拉麵館,全日本差不多有80000家餐廳會出售各種拉麵。當你飢餓的時候,很容易在街頭巷尾找打拉麵館,店內的客人們都不斷的發出吃麵的吸允聲,用這種聲音來稱讚廚師的手藝。
但是你知道嗎,日本拉麵雖然叫拉麵,但是卻不是用手拉出來的,而是用刀或者是壓面機做出來的。日式拉麵分為四種:乾麵、生面、方便麵、蕎麥麵。
乾麵多是細面,水分含量少,相當於我們的掛麵,製作出來後經過乾燥處理,這樣可以保存的時間長一些。
生面就是粗面,使用壓面機做出來後,不經過加熱和乾燥處理,會讓面Q彈,但是不易保存,一般都是現做現吃或者是今天做明天用。
方便麵,這個不說了,就是油炸的麵條。
蕎面面是最細的麵條,使用蕎麥麵粉來做的,
還有就是日式拉麵最重要的湯底,在日本每家拉麵館中湯底才是拉麵的靈魂,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熬製湯底的秘方,每一鍋好的湯底都是經過2-3天的時間,用上各種真材實料熬煮出來的。
日本拉麵的湯底可以分為三種:用雞架骨熬製的雞骨湯,湯的顏色澄澈清爽,入口卻是有著濃濃的香味;用豬骨熬製的豚骨湯,經過長時間熬製使得湯色呈現奶白色,讓人看著就有食慾;用魚乾和貝類熬製成海鮮湯,完美地呈現了海鮮的鮮味。
至於配菜則是根據每家拉麵館的廚師自己搭配的,通常會用的泡菜包括:半個溏心蛋、叉燒、魚餅、木耳絲、海苔、筍乾、玉米、豆芽、蔬菜、蔥花、豬板油、白芝麻等等。
日本的拉麵是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在民間興起的,那個時候在日本的橫濱形成了一個中華街。在1900年的時候,有中國的小販就在中華街販賣湯麵了。後來在1910年被一個叫尾崎貫一的日本人將這種湯麵帶到了東京,開設了一家名為「來來軒」的中華料理食堂,這就是日本拉麵的始祖了。但是這個時候的拉麵還沒有成為現在這種日本國民美食。
拉麵真正在全日本流行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管制日本時期。那個時候美國負責日本的食品供應,運送到日本的糧食以麵粉最為便宜,所以拉麵這種能夠將麵粉變成美味同時又不貴的食物,迅速的在全日本流傳開來,成為了國民美食。而後日本的拉麵館便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布全日本,並且根據日本的飲食習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拉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