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漫語漫念, 這一期和大家聊一聊動漫中一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先說說童年看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長大後才發現這部童年的劇有一個未解之謎,那就是為什麼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頭大小區別那麼大?
學過生物學的都知道遺傳DNA,孩子的面貌和父母是息息相關的。比方說,父母都是單眼皮,一般情況下生下的孩子絕對不會是雙眼皮。在動畫中,大頭兒子的爸爸頭很小,媽媽的頭也不是很大,但是比小頭爸爸要大一點。那麼,他們是怎麼養出大頭兒子的呢?
首先要排除劣質奶粉的影響,畢竟大頭兒子的智商發育和身體發育都沒有問題。後面就有熱心觀眾提出了「隔壁老王」的觀念了。這個梗也是源於此,因為大頭兒子的隔壁鄰居姓王,並且王叔叔的頭和大頭兒子的一樣大。
所以有些人就開始YY了,大頭兒子真的是小頭爸爸親生的嗎?其實作為一個兒童向的動畫是不能犯這樣的錯誤的,這一部動畫最早播出於1995年,那個年代也不會有這樣刻意的觀念。所以個人覺得,這個只是編劇無意中的安排,並不是刻意為之。
另外,隔壁王叔叔的面貌除了頭大,和大頭兒子並沒有太大的相似之處。而且圍裙媽媽和小頭爸爸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看不出來會是出軌的情況。
用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這樣的設定,更多的是為了突出個亮點,讓人容易記住,用這種反差萌來吸引小朋友們觀看。這部動漫其實是一部很優秀的育兒動畫,充滿著愛,在小頭爸爸和圍裙媽媽對大頭兒子的教育上面,都是以身示範,從來不會逼迫著大頭兒子去做一些事情。這樣的教育模式也適合家長來看。
所以,「隔壁老王」的這個梗就僅僅是梗,不要代入到真實動畫中,這也是對動畫的一種尊重。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才是正確的世界觀,有愛才有希望。